Workflow
造船板
icon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造船板行业产业链、产量及价格分析:政策驱动技术突破,市场需求攀升与产能升级并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2 09:19
行业概述 - 造船板指造船专用结构钢生产的用于船舶制造的薄厚钢板 需具备高强度 低温冲击韧性和良好焊接性能 按用途分为普通 高强度 耐腐蚀和特殊用途船板 [2]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铁矿石 煤炭 合金元素(镍铬钼)和电力等原材料 以及高炉 电炉 轧机等生产设备 [4] - 中游为造船板生产制造环节 [4] - 下游主要为船舶制造领域 [4] 行业生产与技术 - 2025年上半年重点统计企业造船板带产量1081万吨 同比增长26.73% [1][8] - 控轧控冷和热处理技术优化显著提升板材力学性能与耐腐蚀性 [1][8] - 5G+工业互联网应用推动生产效率提升30% 产品错误率控制在0.12%以内 [1][8] - 大连船舶重工采用数字孪生船坞技术使设计-生产周期缩短30% [1][8] 船舶制造市场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造船完工量241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56% 新接订单量443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8.24% 手持订单量2345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6.72% [6] - 2025年5月LNG双燃料船舶订单87艘占替代燃料订单52.4% 甲醇燃料船占比20.3%(40艘/197艘) [6] - 绿色船舶订单增长推动高强度船板钢(EH36及以上级别)需求大幅提升 [6] 价格与成本 - 2025年6月底中国10mm造船板均价4043元/吨同比下降7.36% [10] - 铁矿石供过于求导致价格大幅下滑 成本下降传导至终端产品 [10] - 特种材料国产化及工艺优化降低合金元素用量 压缩生产成本 [10] - 国产船板价格较国际均价低35% 成本优势显著 [6] 重点企业表现 - 宝武钢铁通过零碳钢厂项目和西芒杜铁矿开发巩固全球最大钢铁企业地位 [12] - 鞍钢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1051.01亿元同比下降9.06% 研发投入39.72亿元同比增长39.22% 开发耐蚀钢耐蚀性提升3.25倍 [14] - 沙钢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144.16亿元同比下降6.14% 研发投入5.82亿元同比增长6.60% 实现超大型集装箱船用钢批量供货 [16] - 首钢集团2025年上半年开发新产品90项 高端领先产品产量超计划11.7% [14] 技术发展趋势 - 聚焦高强度 轻量化 耐腐蚀和环保型材料研发 [18] - 绿色转型推动低排放生产工艺和资源效率提升 [19][20] -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预计使超80%大型船厂引入智能化生产线 提升劳动生产率 [21]
对话钢铁专家:如何看钢铁行业反内卷
2025-07-28 09:42
纪要涉及的行业 钢铁、煤炭、黑色系产业链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钢材出口情况** - 2025 年预计出口超 1 亿吨,可能达 1.1 - 1.2 亿吨,同比增约 10%,因海外需求旺盛和成本优势,海外市场需求同比增速约 1.5% [1][3] - 卷板类出口占比下降,钢坯和螺纹钢出口占比显著提升,钢坯出口量增 3 - 4 倍 [4] - 7 月新接订单显著下降,或致四季度出口数据恶化 [1] 2. **黑色系产业链库存** - 2022 年至今处于去库存状态,各环节维持低或中低库存,无单边投机行为 [1][5] - 期货市场深度贴水现货,钢材贴水 200 多元,美胶 10% - 20%,铁矿石百分之十几 [5] 3. **市场交易逻辑变化** - 7 月前碳元素成本坍塌致价格普跌,钢厂利润改善;7 月后转向“反内卷”题材炒作 [1][3][6] - 焦煤、多晶硅涨幅显著,受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影响 [1][6] 4. **钢厂利润情况** - 上半年电炉钢厂无利润,高炉钢厂 100 - 200 元,得益于动力煤和焦煤让利 [1][7] - 目前钢厂利润较高,但下游加工厂利润收窄,终端需求未跟上 [19] 5. **焦煤价格及市场情况** - 价格从 700 元涨至 1200 元,涨幅 60% - 80%,持仓量大幅增加 [9] - 多头逻辑基于反内卷会议对供给侧改革预期,预计 PPI 上升 [10] - 交易所未干预,仅呼吁理性交易 [9] 6. **反内卷政策影响** - 钢铁和煤炭行业暂无真正减产迹象,政策目的是规范竞争,非解决产能过剩 [11] - 执行效果取决于监管和执法措施,后续可能需半年出细则 [20][21] 7. **市场走势预测** - 短期内炒作反内卷题材,若电炉利润恢复、垒库,可能旺季不旺 [20] - 8 月铁水微增,钢联五大材或进入垒库阶段,出口需求下降 [2][23] - 若相关文件不落实,旺季现货价格有压力,焦煤焦炭或回调 [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钢铁行业政策要求**:工信部对钢铁等行业提出控增量、优化存量及淘汰落后产能等要求,但落后产能定义待明确,执行难度大 [18] 2. **淡季市场表现**:现货涨幅有限,情绪或交易属性大于实际影响,需关注煤矿和钢厂减产情况 [14] 3. **供给侧改革差异**:当前更多靠地方政府和企业自主执行,类似前几年限产传闻炒作后不了了之情况可能重演 [26] 4. **原材料价格上涨背景**:需求上行但涨幅不及盘面,有效正反馈需需求和供给侧改革叠加,目前市场仍处下跌趋势 [28][29] 5. **行业需求带动情况**:造船、电力行业表现好,但传统汽车、家电过剩,国内制造业需新增量才有正反馈行情 [32] 6. **钢厂与原料端关系**:钢厂无新增高炉产能意愿,原料端扩张投产,未来两三年钢厂利润或较好 [33] 7. **国内基建项目影响**:雅鲁藏布江工程短期未拉动需求,中长期待观望,市场预期需谨慎乐观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