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鲳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一批现代化海洋牧场臻品亮相上海外滩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15:29
行业战略与定位 - 广东依托陆海兼备、山海互济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全力打造"海上新广东" [2] - 广东推动渔业向深远海要空间、要效益,依托全国领先的深远海养殖装备技术 [7] 产量与市场份额 - 2024年广东海水鱼养殖产量近1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近一半,意味着全国每两条海水鱼里就有一条来自广东 [2] - 2024年广东海水养殖产量达376.83万吨,同比增长5.47%,增速创10年新高 [7]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臻品包括南海(硇洲族)大黄鱼、金鲳、海鲈、章红鱼、海鮸等 [6] - 广东率先突破硇洲族大黄鱼、章红鱼、巴浪鱼等人工繁育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黄鳍金枪鱼陆基循环水池塘驯养,在省内首次完成红瓜子斑和海鲈全流程人工繁育 [7] - 全省累计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6517个,数量全国第一 [7] 品牌与市场推广 - 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臻品首次以"广东鲜品"区域公用品牌集体亮相 [1] - 活动通过名厨烹饪秀、创意融合菜展示、品鉴互动等形式实现沪粤风味与文化的情感链接,推出"醉梦琥珀""爷叔熏鱼""海皇小笼包"等融合菜式 [4]
张殿昌:以科技赋能,支撑广东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
南方都市报· 2025-08-27 14:23
行业背景 - 2024年广东省农林牧渔总产值达9701.21亿元 位居全国前列 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等多种产品产量全国领先 [1] 科技攻关重点方向 - 聚焦金鲳等深远海主养品种 开展系统化全链条科技攻关 [2] - 夯实种业基础 长期稳定支持广东省海洋水产种质资源库等基础公益性平台建设 [2] - 强化突破性新品种培育 选育饲料效率高、耐粗饲料品种 目标将金鲳饲料系数从2.2降至1.5 成本可降低3-4元/斤鱼 鱼粉用量降低20% [2] - 研发室内可控繁育技术 实现四季有苗供应 [2] - 突破升降式重力网箱装备 保障设施和养殖生物安全 [2] - 研发精准营养饲料技术 制定不同生长阶段配合饲料 进一步降低饵料系数 [2] - 构建病害综合防控体系 包括病原精准快速检测技术和高效疫苗研制 [2] - 加强品牌建设 全面提升产业价值 [2] 产学研协同创新 - 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强化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3] - 充分利用南海渔业科技创新联盟 支持现代化海洋牧场核心技术与装备研发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与实质化运行 [3] - 推动科技成果的中试、测试与转化 研究组建国家海洋牧场工程研究中心 [3] - 推动政府与企业共同投入研发资金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突出产业研究机构支撑作用 [3] - 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建立成果转化应用推广平台 实现技术供需精准对接 [3] 研究机构支撑 - 南海水产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 是农业农村部驻粤公益型国家级产业研究所 [3] - 现有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和广东省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各1人 [3] - 长期支撑广东海洋渔业发展 围绕种业、装备、养殖、饲料、病害、加工与市场开展全链条创新攻关 并取得多项突破 [3]
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张殿昌:重点培育饲料效率高、耐粗饲料的水产品种,降低养殖成本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21:32
行业技术发展方向 - 重点培育饲料效率高和耐粗饲料的水产品种以降低养殖成本[1][8] - 将金鲳饲料系数从2.2降低至1.5可实现每斤鱼成本降低3-4元且鱼粉用量降低20%[9] - 研发室内可控繁育技术保障苗种四季稳定供应[10] - 突破升降式重力网箱装备技术确保设施与养殖安全[10] - 开发适用于不同生长阶段的精准营养饲料技术进一步降低饵料系数[11] 产业科技攻关重点 - 以金鲳等广东省深远海主养品种为核心开展全链条产业科技攻关[5][6] - 涵盖种质资源库建设 新品种培育 繁育技术 装备技术 饲料技术 病害防控和品牌建设共七个方面[7][8][9][10][11][12] - 构建病害综合防控体系包括病原精准快速检测和高效疫苗研制[11] -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广东海洋牧场产业价值[12]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强化高校 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的深度创新合作[14] - 支持现代化海洋牧场核心技术装备研发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及实质化运行[15] - 推动政府与企业共同投入研发资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16] - 建立成果转化应用推广平台促进技术供需精准对接[18] - 鼓励地市出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配套资金政策[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