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铁观音
icon
搜索文档
兴业强县富民 谱写城乡融合发展新篇章——智库报告解析新时代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新华社· 2025-11-23 13:35
郡县治,天下安。 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县一级的工作做好了,党和国家全局工 作就有了坚实基础。 21日,在江苏南京举行的2025年"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论坛上,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以中英文面向全球发布智库报告《新时代县域经济 学》。报告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 中国各地积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创新,在实践中建构了相对系统的新时代县域经济学理论。 发展县域经济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中国 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正如报告所总结的,县域兴,则市域活、省域富、国家强。读懂中国发展奇迹,就要读懂中国的县域经济 学。 承上启下,关乎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 "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 础。"习近平总书记对县域的高度重视,既来自对悠久历史的深刻洞察,更来自地方工作期间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
八马茶业双11全渠道销售额再创新高,多品类销量引领行业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1-15 17:20
2025年双11业绩表现 - 全渠道销售表现再创新高,在天猫、京东、抖音等多个电商及本地生活平台均位居茶类目榜首 [1] - 连续两年蝉联天猫与京东两大头部平台茶类目销售额第一 [2] - 连续11年霸榜天猫乌龙茶类目第一,并斩获红茶、铁观音、大红袍、陈皮柑普四大茶类目第一 [4] - 在京东平台夺得红茶、铁观音类目第一,成为最受消费者关注的本地品牌 [6] - 稳固的市场地位体现为红茶连续4年、岩茶连续5年、铁观音连续14年全国销量领先 [8] 全渠道运营与本地生活突破 - 稳居美团、大众点评、抖音、淘宝闪购、京东秒送等本地生活平台茶类目榜单第一 [8] - 通过优质内容创作与精准流量运营,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效联动,为全国超3700家连锁店持续引流 [10] - 依托全国超3700家连锁店的规模优势,构建独特的直营+加盟、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体系 [10] 创新门店模式与供应链能力 - 创新推出城市会客厅模式,将传统茶叶门店升级为集产品展示、文化体验、社交空间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10] - 城市会客厅成为传播茶文化、引领新消费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有效提升门店客流量和顾客黏性 [11] - 在深圳、安溪、郑州等多地建设物流配送中心,配备的黑灯仓库可实现24小时运转,每日最高处理订单量达13000个 [13] - 强大的供应链体系确保全国70%区域实现次日达,为即时零售的快速履约提供有力支持 [13] 行业消费趋势洞察 - 健康、文化的茶饮消费已成为新趋势,以茶会友正逐渐成为新的社交风尚 [15] - 消费理念发生深刻转变,从酒桌文化转向更为健康、雅致的茶桌文化 [15] - 消费者对产品健康属性与文化附加值日益增长的需求,共同推动着中国茶行业的升级与发展 [15]
八马茶业双11全渠道销售额再创新高,多品类销量第一引领行业
新京报· 2025-11-15 15:07
双11业绩表现 - 2025年双11期间全渠道销售表现再创新高,在天猫、京东、抖音等多个电商及本地生活平台均位居茶类目销售额榜首 [1] - 连续两年蝉联天猫与京东两大头部平台茶类目销售额榜首 [2] - 在细分茶类目上,连续11年霸榜天猫乌龙茶第一,并斩获红茶、铁观音、大红袍、陈皮柑普四大茶类目第一 [2] - 在京东平台夺得红茶、铁观音类目第一,成为最受消费者关注的本地品牌 [2] 全渠道运营与市场地位 - 公司展现出卓越的全渠道运营能力,印证了其红茶连续4年、岩茶连续5年、铁观音连续14年全国销量第一的稳固市场地位 [2] - 双11期间稳居美团、大众点评、抖音、淘宝闪购、京东秒送等本地生活平台茶类目榜单榜首 [3] - 通过优质内容创作与精准流量运营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效联动,成功将线上关注转化为线下消费,为全国超3700家连锁店持续引流 [3] 商业模式创新与供应链 - 依托全国超3700家连锁店的规模优势,构建起独特的直营+加盟、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体系 [4] - 创新推出城市会客厅模式,将传统茶叶门店升级为集产品展示、文化体验、社交空间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有效提升客流量和顾客黏性 [4][6] - 在深圳、安溪、郑州等多地建设物流配送中心,配备的“黑灯仓库”可实现24小时运转,每日最高处理订单量达13000个,确保全国70%区域实现次日达 [8][9] 行业趋势与消费理念 - 健康、文化的茶饮消费已成为新趋势,反映出中国消费市场正在发生的深层变革 [10] - 随着健康意识提升和生活方式改变,以茶会友正逐渐成为新的社交风尚,商务宴请中的酒桌文化正逐步转向更为健康、雅致的茶桌文化 [12] - 消费者对产品健康属性与文化附加值日益增长的需求,共同推动着中国茶行业的升级与发展 [12]
八马茶业港股上市后股价连跌六日
搜狐财经· 2025-11-07 16:29
股价表现 - 公司于10月28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上市首日股价大涨86.7%,报收93.35港元/股 [1] - 股价涨势未能持续,自10月31日起连续六个交易日回调 [1] - 至11月7日午间,股价报58.05港元,较上市后115港元的高点回落近50% [1] - 11月7日当日股价下跌5.950港元,跌幅达9.30%,总市值为49.34亿港元 [2] 上市募资与市场反应 - 公司发行价为50港元,最高募资总额为4.5亿港元 [4] - 募集资金计划用于扩建生产基地、提升品牌价值等多个方面 [4] - 上市首日开盘即上涨72%,获得新希望、安踏等战略投资者背书,成为港股市场“明星新股” [4] H股全流通计划 - 10月30日公司公告董事会已批准实施H股全流通计划,并向中国证监会提交备案申请 [4] - 该计划涉及11名股东持有的3193.31万股内资股转换为H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37.57% [4] - 若计划获批,公司流通股将从当前的5298.69万股增至8492万股,潜在流通量增幅达60% [4][5] - 市场分析认为此举虽利于原始股东退出,但也可能增加二级市场抛售压力,引发短期流动性担忧 [5]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18.18亿元、21.22亿元、21.43亿元 [5] - 2023年营收增速为16.72%,但2024年增速陡降至0.99%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10.63亿元,同比下滑4.2%,净利润为1.20亿元,同比下滑17.8% [5] 业务模式与门店扩张 - 公司高度依赖加盟商,加盟商收入约占其总收入的50% [7] -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加盟商数量分别为1033名、1202名、1252名及1228名 [7] - 自2022年至今,已有超300家加盟商流失 [7] - 2024年新增加盟店201家,远低于2023年的475家,2025年上半年加盟门店较2024年底仅净增加86家 [7] 公司背景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1997年创立于深圳 [7] - 在铁观音、红茶、岩茶三大名茶中均处于全国销量第一的位置 [7]
三百年制茶世家的资本答卷:八马茶业上市背后的三重飞轮
贝壳财经· 2025-10-29 14:31
上市表现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980.HK,发行定价50港元,首日收盘大涨86.7%至93.3港元,市值突破近80亿港元 [2] - 公司新股公开发售录得超额认购2680.04倍 [2] - 公司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乌龙茶市场以及红茶市场按收入计均排名第一,茶叶连锁店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3] 核心竞争优势 - 公司在铁观音销售收入上连续10余年位居全国第一,武夷岩茶销售收入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红茶销售收入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 [8] - 公司董事长王文礼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龙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家族有近300年制茶历史 [8] - 公司构建了覆盖全国大陆省份的实体网络,拥有超过3700家连锁专卖店 [11] - 公司已主导或参与制定了20余项中国茶行业标准 [17] 渠道网络与运营模式 - 公司采用“直营+加盟”连锁专卖店体系,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在全国拥有3716家线下门店,覆盖中国大陆全部省份 [12] - 公司单店终端平均年销售额超过200万的加盟商数量从2022年的80家增至2024年的116家 [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与778家加盟商合作三年以上,占加盟商总数比例为63.4% [13] - 公司在全国25个城市建立25个实训基地,对加盟商进行严格筛选和培训 [11] 技术与生产创新 - 公司打造了行业领先的“超级工厂”,拥有获中国茶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的第六代智能化生产线 [14] - 公司建设了全球首条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武夷茶精加工生产线,通过技术手段确保茶叶风味持续稳定 [14] 未来发展战略 - 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加速渠道网络拓展、供应链和智慧工厂的智能化升级,以及品牌建设和国际化推广 [18] - 国际化推广将优先选择东南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出海试点 [18] -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到2029年中国高端茶叶市场规模将达到1353亿元人民币 [22] - 公司坚持“多品牌、多品类、全渠道”发展战略,积极布局白茶、普洱茶等其他名优茶品类 [22]
八马茶业上市:500亿亲家圈子,难掩酒热茶凉的资本脸色
搜狐财经· 2025-10-29 09:59
上市表现与历程 - 公司于10月28日以80港元开盘价登陆港交所,较50港元发行价暴涨60% [1] - 上市当日成交额达1.06亿港元,市值一度逼近72亿港元 [1] - 公司历经十二年五度闯关资本市场,最终于2025年在港股圆梦 [3][4][5] 行业资本化困境 - 中国茶叶市场规模达3395亿元,但销售前五的企业市占率合计不足3%,呈现高度分散格局 [11] - A股至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茶叶上市公司,多家茶企的IPO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15] - 传统茶企面临标准化困境,茶叶种植依赖天气,原材料标准化程度低,导致盈利稳定性受质疑 [16] 公司商业模式与财务 - 公司营收在2024年刚突破20亿元,与白酒龙头企业的千亿规模存在巨大差距 [11] - 公司毛利率达55%,但原料价格波动导致盈利不稳定 [12] - 公司研发投入长期不足营收的0.6%,此前因此与创业板定位不匹配而撤回申请 [4][5] - 公司92%的门店为加盟模式,2024年新店数量暴跌64%,单店采购额锐减,加盟模式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12] 公司治理与姻亲网络 - 公司创始家族构成的一致行动集团合计持有55.9%的投票权,决策权高度集中 [8] - 通过子女联姻,公司与安踏体育、七匹狼、高力控股等企业构建商业联盟,三位亲家身家合计超500亿元 [7][8] - 七匹狼通过旗下公司直接持有公司3%的股份,姻亲网络在渠道拓展上提供了资源支持 [8] 同业比较与竞争格局 - 同为港股上市的澜沧古茶,股价从10.7港元发行价跌至2.88港元,2024年营收下降31.48%至3.61亿元,净亏损3.08亿元 [15] - 公司面临激烈竞争,包括澜沧古茶、中茶股份等传统茶企,以及喜茶等新茶饮品牌的跨界冲击 [12] - 茶行业存在“有品类无品牌”的魔咒,消费者购买时更关注产地、品种而非品牌 [12] 渠道与销售模式 - 公司线下门店收入占比超7成,构建了覆盖全国大陆省份超3700家连锁专卖店的实体网络 [8][17] - 茶叶销售渠道以门店为主,“熟人生意”模式使得渠道比品牌更强势 [17]
昇望基金产业赋能见成效|所投企业八马茶业成功上市
新浪财经· 2025-10-28 19:49
上市概况 - 八马茶业于2025年10月28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6980 HK,被誉为“高端中国茶第一股” [1] - 上市首日开盘价80.1港元,较发行价上涨60.2%,开盘市值达71.95亿港元 [1] - 暗盘交易于前一交易日(10月27日)最高暴涨100%,报100港元,市场热情高涨 [1] 市场认购情况 - 香港公开发售部分吸引16.9万份申请,超额认购达2684倍,申购资金1200亿港元,创港股茶企新股最高认购纪录 [2] - 国际配售部分亦获超额覆盖,基石投资者包括知名产业资本和长期基金 [2] 市场地位与业务规模 - 按2024年末茶叶连锁专卖店数量计,公司在中国茶叶市场排名第一 [2] - 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公司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排名第一,同时在中国乌龙茶和红茶市场亦排名第一 [2] - 铁观音销售量连续10余年位居全国第一,武夷岩茶销售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红茶销售收入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 [2] - 旗下超3700家连锁店覆盖全国所有大陆省份,形成强大的线下网络 [2]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18亿元、21.22亿元和21.43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63亿元 [3] - 2022年、2023年、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66亿元、2.06亿元、2.24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2亿元 [3] - 公司毛利率稳定在52%以上,净利率持续提升 [3] 品牌与文化 - 公司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铁观音制作技艺”,产品矩阵包括赛珍珠等亿元级单品 [5] - 品牌多次亮相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中印东湖茶叙等国际外交场合,以及米兰世博会、迪拜世博会等国际盛会 [5] - “八马”品牌连续三年在中国连锁茶叶品牌中的品牌知名度排名首位 [5] - 2025年9月成功入选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官方用茶,品牌美誉度持续提升 [5] 供应链与技术 - 通过物联网技术打造“智慧茶园”,实时监测气象、土壤数据 [9] - 第七代智能化生产线实现全自动化生产,AI技术精准控温,确保茶叶品质稳定 [9] - 公司是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茶行业承建单位,实现产品全程追溯 [9] 渠道与销售 - 构建“线下体验+线上裂变+私域复购”的三维渠道体系,线下闭店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10] - 线上在抖音乌龙茶类目稳居TOP1,通过“茶艺表演+工厂溯源”直播模式吸引消费者 [10] - 2024年“双11”期间,全渠道终端销售额突破3.2亿元,同比增长18% [13] 行业背景与投资逻辑 - 茶行业是万亿级市场,但品牌化率不足5%,存在巨大整合空间 [15] - 公司聚焦高香茶、调味茶等复购率高的细分品类,契合Z世代健康消费趋势 [15] - 投资逻辑基于品牌价值升维、渠道效率极致化和科技壁垒巩固 [15]
高端中国茶第一股”八马茶业上市背后的“三重护城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19:29
上市概况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于10月28日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被称为“高端中国茶第一股” [1][2] - 新股公开发售获得超额认购2680.04倍,发行定价为每股50港元 [2] - 上市首日开盘价报86.5港元,较发行价大涨73%,公司市值接近73亿港元 [2] 行业地位与市场格局 - 中国茶叶市场高度分散,企业数量超过160万家,高端茶叶市场前五大参与者合计市场份额仅约5.6% [2] - 公司茶叶连锁店数量位居全国首位,按收入计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乌龙茶市场及红茶市场均排名第一 [3] - 公司在铁观音销售收入上连续10余年位居全国首位,武夷岩茶销售收入连续5年位居全国首位,红茶销售收入连续4年位居全国首位 [5] 核心竞争力与商业模式 - 公司核心竞争力源于产品、渠道和技术三大核心要素形成的飞轮效应 [6] - 公司董事长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龙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拥有近300年制茶世家历史 [7] - 公司坚持“品质好茶”与“品质好店”双轮驱动战略,通过“好茶四大标准”和“三大选品标准”确保产品品质 [8] - 公司构建了“直营+加盟”连锁专卖店体系,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在全国拥有3716家线下门店,实施“千城万店”战略 [10][11] 渠道网络与加盟体系 - 公司通过集中采购、统一生产加工及物流配送支持加盟商,提升运营效率 [12] - 单店终端平均年销售额超过200万的加盟商数量从2022年的80家增至2024年的116家 [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与778家加盟商合作三年以上,占加盟商总数的63.4% [12] - 公司在全国25个城市建立25个实训基地,为门店运营提供标准化培训 [9] 技术创新与标准化 - 公司打造行业领先的“超级工厂”,拥有第六代智能化生产线和全球首条智能化武夷茶精加工生产线 [13] - 作为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公司主导或参与制定了20余项中国茶行业标准 [13] - 技术创新旨在解决茶叶非标准化难题,确保风味持续稳定 [13] 发展战略与未来展望 - 上市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渠道网络拓展、供应链和智慧工厂的智能化升级、品牌建设及国际化推广 [15] - 公司坚持“多品牌、多品类、全渠道”发展战略,在巩固优势品类同时积极布局白茶、普洱茶等其他名优茶 [16] - 国际化推广将优先选择东南亚及“一带一路”国家作为出海试点 [15] - 据预计,到2029年中国茶叶市场规模将达到1353亿元人民币 [16]
“高端中国茶第一股”八马茶业上市背后的“三重护城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18:34
上市概况与市场表现 - 八马茶业于10月28日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高端中国茶第一股" [1][3] - 公司新股公开发售录得超额认购2680.04倍,发行定价为每股50港元 [3] - 上市首日开盘价报86.5港元,较发行价大涨73%,公司市值接近73亿港元 [3] 行业地位与市场格局 - 中国茶叶市场高度分散,企业数量超过160万家,高端茶叶市场前五大参与者合计份额仅约5.6% [3] - 按收入计,八马茶业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乌龙茶市场以及红茶市场均排名榜首 [4] - 公司铁观音销售收入连续10余年位居全国首位,武夷岩茶销售收入连续5年位居全国首位,红茶销售收入连续4年位居全国首位 [6] 商业模式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核心竞争力由产品、渠道和技术三大核心要素形成的飞轮效应构成 [6] - 公司源于近300年制茶世家历史,董事长王文礼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龙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7] - 公司坚持"品质为王"理念,围绕"品质好茶"与"品质好店"两大基石耕耘 [7] 渠道网络与扩张战略 - 公司独创"直营+加盟"连锁专卖店体系,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在全国拥有3716家线下门店,茶叶连锁专卖店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10] - 单店终端平均年销售额超过200万的加盟商数量从2022年的80家增至2024年的116家 [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与778家加盟商合作三年以上,占加盟商总数比例为63.4% [10] 技术投入与标准化建设 - 公司持续投入打造"超级工厂",拥有曾获中国茶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的第六代智能化生产线 [12] - 公司主导或参与制定了20余项中国茶行业标准,将传统手工经验转化为现代化质量控制指标 [14] - 技术应用通过光电过滤装置及滚筒匀堆装置确保茶叶风味持续稳定,破解行业非标难题 [12] 增长战略与资金用途 - 上市募集资金将战略性投向三大关键领域:加速渠道网络高效拓展、供应链和智慧工厂智能化升级、品牌建设和国际化推广 [15] - 国际化推广将优先选择东南亚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作为出海试点 [15] - 公司坚持"多品牌、多品类、全渠道"发展战略,在巩固乌龙茶、红茶优势的同时,积极布局白茶、普洱茶等其他名优茶品类 [16] 市场前景与行业规模 -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到2029年中国高端茶叶市场规模将达到1353亿元人民币 [16] - 公司凭借深厚底蕴、领先渠道规模和科技创新能力,有望实现快速发展 [16]
八马茶业IPO:敲得开的港股门,打不破的次元壁|国潮风云
搜狐财经· 2025-10-28 18:16
上市历程与资本市场表现 - 八马茶业于10月28日以每股50港元定价登陆港交所,发行900万股,募资总额约4.5亿港元,截至发稿股价为85港元/股,市值达72.25亿港元 [2] - 公司IPO之路曲折,曾先后尝试深交所中小板、新三板、创业板及主板,均未成功,最终于2025年1月转战港交所并成功上市 [2][3] - 资本市场对原叶茶企业态度谨慎,A股至今无茶企成功上市,同为转道港股的澜沧古茶上市后业绩表现不佳,2024年营收下降31.48%至3.61亿元,净亏损3.08亿元,股价较发行价跌去7成 [3][4]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定位为全茶类全国连锁品牌,产品覆盖六大茶类及茶具、茶食,按连锁专卖店数量计是中国最大茶叶供应商,其铁观音销量连续十余年全国第一 [7] - 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按销售收入和品牌偏好度计,公司均排名第一,该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890亿元增至2024年的103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3.7% [7] - 中国茶叶市场竞争高度分散,截至2024年末有超过160万家相关企业,前五大企业市场占有率仅约5.6%,八马茶业在高端市场的份额从2020年的约1.1%提升至2024年的约1.7% [7][9]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报告期内(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8.18亿元、21.22亿元、21.43亿元及10.63亿元,2023年和2024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6.8%和1.0%,明显放缓 [12]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66亿元、2.06亿元、2.24亿元及1.20亿元,2023年和2024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4.0%和8.9%,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4.2%和17.8% [12][13] - 公司毛利率呈增长趋势,报告期内分别为53.3%、52.3%、55.0%、55.3%,净利率分别为9.1%、9.7%、10.5%、11.3% [16] 销售渠道与收入结构 - 销售严重依赖线下渠道,线下收入占比在7成左右,门店数量从2022年初的2613家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585家,其中加盟门店占比超过9成 [9][12] - 来自加盟渠道的销售收入占比稳定在50%左右,报告期内分别为9.12亿元、10.73亿元、10.90亿元及5.23亿元 [10][12] - 线上渠道收入增长显著,报告期内分别为4.94亿元、6.23亿元、6.93亿元及3.76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从27.2%提升至35.4% [12] - 茶叶产品是绝对核心,报告期内贡献营收占比分别为86.5%、88.7%、88.6%、90.2% [18][19] 品牌战略与营销投入 - 公司构建了“八马”、“信记号”、“万山红”多品牌矩阵,分别针对主流商务客群、高端普洱茶收藏者及年轻消费者 [43] - 报告期内销售及营销开支高昂,分别为6.17亿元、6.81亿元、6.92亿元、3.32亿元,占营收比例约33.9%至31.23%,其中广告及宣传开支占比显著 [21] - 相比之下研发投入较低,报告期内分别为822万元、1162万元、1651万元、645万元 [21] 行业挑战与公司应对 - 行业存在“大产业小企业、强品类弱品牌”的格局,上游种植依赖农户导致标准化程度低,八马茶业除铁观音自产外,其余产品多为代工生产 [5][35] - 传统茶叶消费面临年轻化挑战,中国茶叶线上消费用户中25岁以下占比不足20%,公司通过推出“小马茶趣”、“万山红”等子品牌尝试吸引年轻客群 [39][40][42] - 公司控股股东为王氏家族,通过姻亲关系与安踏、七匹狼等企业关联,曾引发监管对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等方面的问询 [27][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