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
搜索文档
三百年制茶世家的资本答卷:八马茶业上市背后的三重飞轮
贝壳财经· 2025-10-29 14:31
上市表现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980.HK,发行定价50港元,首日收盘大涨86.7%至93.3港元,市值突破近80亿港元 [2] - 公司新股公开发售录得超额认购2680.04倍 [2] - 公司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乌龙茶市场以及红茶市场按收入计均排名第一,茶叶连锁店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3] 核心竞争优势 - 公司在铁观音销售收入上连续10余年位居全国第一,武夷岩茶销售收入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红茶销售收入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 [8] - 公司董事长王文礼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龙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家族有近300年制茶历史 [8] - 公司构建了覆盖全国大陆省份的实体网络,拥有超过3700家连锁专卖店 [11] - 公司已主导或参与制定了20余项中国茶行业标准 [17] 渠道网络与运营模式 - 公司采用“直营+加盟”连锁专卖店体系,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在全国拥有3716家线下门店,覆盖中国大陆全部省份 [12] - 公司单店终端平均年销售额超过200万的加盟商数量从2022年的80家增至2024年的116家 [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与778家加盟商合作三年以上,占加盟商总数比例为63.4% [13] - 公司在全国25个城市建立25个实训基地,对加盟商进行严格筛选和培训 [11] 技术与生产创新 - 公司打造了行业领先的“超级工厂”,拥有获中国茶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的第六代智能化生产线 [14] - 公司建设了全球首条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武夷茶精加工生产线,通过技术手段确保茶叶风味持续稳定 [14] 未来发展战略 - 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加速渠道网络拓展、供应链和智慧工厂的智能化升级,以及品牌建设和国际化推广 [18] - 国际化推广将优先选择东南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出海试点 [18] -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到2029年中国高端茶叶市场规模将达到1353亿元人民币 [22] - 公司坚持“多品牌、多品类、全渠道”发展战略,积极布局白茶、普洱茶等其他名优茶品类 [22]
昇望基金产业赋能见成效|所投企业八马茶业成功上市
新浪财经· 2025-10-28 19:49
上市概况 - 八马茶业于2025年10月28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6980 HK,被誉为“高端中国茶第一股” [1] - 上市首日开盘价80.1港元,较发行价上涨60.2%,开盘市值达71.95亿港元 [1] - 暗盘交易于前一交易日(10月27日)最高暴涨100%,报100港元,市场热情高涨 [1] 市场认购情况 - 香港公开发售部分吸引16.9万份申请,超额认购达2684倍,申购资金1200亿港元,创港股茶企新股最高认购纪录 [2] - 国际配售部分亦获超额覆盖,基石投资者包括知名产业资本和长期基金 [2] 市场地位与业务规模 - 按2024年末茶叶连锁专卖店数量计,公司在中国茶叶市场排名第一 [2] - 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公司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排名第一,同时在中国乌龙茶和红茶市场亦排名第一 [2] - 铁观音销售量连续10余年位居全国第一,武夷岩茶销售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红茶销售收入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 [2] - 旗下超3700家连锁店覆盖全国所有大陆省份,形成强大的线下网络 [2]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18亿元、21.22亿元和21.43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63亿元 [3] - 2022年、2023年、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66亿元、2.06亿元、2.24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2亿元 [3] - 公司毛利率稳定在52%以上,净利率持续提升 [3] 品牌与文化 - 公司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铁观音制作技艺”,产品矩阵包括赛珍珠等亿元级单品 [5] - 品牌多次亮相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中印东湖茶叙等国际外交场合,以及米兰世博会、迪拜世博会等国际盛会 [5] - “八马”品牌连续三年在中国连锁茶叶品牌中的品牌知名度排名首位 [5] - 2025年9月成功入选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官方用茶,品牌美誉度持续提升 [5] 供应链与技术 - 通过物联网技术打造“智慧茶园”,实时监测气象、土壤数据 [9] - 第七代智能化生产线实现全自动化生产,AI技术精准控温,确保茶叶品质稳定 [9] - 公司是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茶行业承建单位,实现产品全程追溯 [9] 渠道与销售 - 构建“线下体验+线上裂变+私域复购”的三维渠道体系,线下闭店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10] - 线上在抖音乌龙茶类目稳居TOP1,通过“茶艺表演+工厂溯源”直播模式吸引消费者 [10] - 2024年“双11”期间,全渠道终端销售额突破3.2亿元,同比增长18% [13] 行业背景与投资逻辑 - 茶行业是万亿级市场,但品牌化率不足5%,存在巨大整合空间 [15] - 公司聚焦高香茶、调味茶等复购率高的细分品类,契合Z世代健康消费趋势 [15] - 投资逻辑基于品牌价值升维、渠道效率极致化和科技壁垒巩固 [15]
“高端中国茶第一股”八马茶业上市背后的“三重护城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18:34
上市概况与市场表现 - 八马茶业于10月28日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高端中国茶第一股" [1][3] - 公司新股公开发售录得超额认购2680.04倍,发行定价为每股50港元 [3] - 上市首日开盘价报86.5港元,较发行价大涨73%,公司市值接近73亿港元 [3] 行业地位与市场格局 - 中国茶叶市场高度分散,企业数量超过160万家,高端茶叶市场前五大参与者合计份额仅约5.6% [3] - 按收入计,八马茶业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乌龙茶市场以及红茶市场均排名榜首 [4] - 公司铁观音销售收入连续10余年位居全国首位,武夷岩茶销售收入连续5年位居全国首位,红茶销售收入连续4年位居全国首位 [6] 商业模式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核心竞争力由产品、渠道和技术三大核心要素形成的飞轮效应构成 [6] - 公司源于近300年制茶世家历史,董事长王文礼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龙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7] - 公司坚持"品质为王"理念,围绕"品质好茶"与"品质好店"两大基石耕耘 [7] 渠道网络与扩张战略 - 公司独创"直营+加盟"连锁专卖店体系,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在全国拥有3716家线下门店,茶叶连锁专卖店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10] - 单店终端平均年销售额超过200万的加盟商数量从2022年的80家增至2024年的116家 [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与778家加盟商合作三年以上,占加盟商总数比例为63.4% [10] 技术投入与标准化建设 - 公司持续投入打造"超级工厂",拥有曾获中国茶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的第六代智能化生产线 [12] - 公司主导或参与制定了20余项中国茶行业标准,将传统手工经验转化为现代化质量控制指标 [14] - 技术应用通过光电过滤装置及滚筒匀堆装置确保茶叶风味持续稳定,破解行业非标难题 [12] 增长战略与资金用途 - 上市募集资金将战略性投向三大关键领域:加速渠道网络高效拓展、供应链和智慧工厂智能化升级、品牌建设和国际化推广 [15] - 国际化推广将优先选择东南亚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作为出海试点 [15] - 公司坚持"多品牌、多品类、全渠道"发展战略,在巩固乌龙茶、红茶优势的同时,积极布局白茶、普洱茶等其他名优茶品类 [16] 市场前景与行业规模 -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到2029年中国高端茶叶市场规模将达到1353亿元人民币 [16] - 公司凭借深厚底蕴、领先渠道规模和科技创新能力,有望实现快速发展 [16]
冯卫东:我们投的八马茶业,刚成功登陆港股!
创业家· 2025-10-28 18:11
八马茶业上市概况 - 公司于10月28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980 HK,成为“高端中国茶第一股” [1] - 新股发行国际配售和公开发售均录得超额认购1920倍 [3] - 上市首日开盘价80.1港元,较发行价上涨60.2%,开盘市值达71.95亿港元 [4] 公司核心优势与市场地位 - 品牌历史可追溯至1736年,1997年正式创立品牌,在全国拥有超过3700家线下门店,茶叶连锁专卖店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4] - 公司成功突破中国茶行业“有品类、无品牌”的传统困境,在红茶、岩茶、铁观音“三大名茶”领域销售收入领先 [7] - 凭借品牌价值、制茶技艺、供应链等优势,取得了“高端中国茶全国销量第一”的市场地位 [7] 股东支持与行业意义 - 天图投资作为公司最早的机构股东之一,在品牌定位、品类创新、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持续提供战略咨询与赋能支持 [7] - 公司上市标志着中国茶行业向标准化、品牌化进一步迈进 [7]
八马茶业(06980):产品、渠道、技术铸就“高端中国茶第一股” 首日早盘大涨73%
智通财经网· 2025-10-28 11:37
上市概况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于10月28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标志着中国茶行业向标准化、品牌化迈进的关键节点 [1][4] - 新股发行受到资本市场热烈追捧,公开发售录得超额认购2684倍,发行定价为每股50港元 [2] - 上市首日开盘价报86.5港元,较发行价大涨73%,公司市值总值突破73.5亿港元 [2] 行业地位与市场格局 - 中国茶叶市场高度分散,企业数量超过160万家,高端茶叶市场前五大参与者合计市场份额仅约5.6% [2] - 公司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乌龙茶市场以及红茶市场按收入计均排名第一 [3] - 公司茶叶连锁店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截至报告期在全国拥有3716家线下门店,覆盖中国大陆全部省份 [3][10] 核心产品优势 - 公司产品在多个核心茶品类中确立领先地位:铁观音销售收入连续10余年位居全国第一,武夷岩茶销售收入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红茶销售收入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 [6] - 公司源于近300年制茶世家,董事长王文礼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龙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6] - 公司坚持“品质好茶”理念,通过严苛的“好茶四大标准”和“三大选品标准”打造产品,并拥有获中国茶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的第六代智能化生产线 [7][11] 渠道网络与运营模式 - 公司构建了“直营+加盟”连锁专卖店体系,线下门店总数达3716家,是其“千城万店”战略的成果体现 [9][10] - 单店终端平均年销售额超过200万人民币的加盟商数量从2022年的80家增至2024年的116家 [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与778家加盟商合作三年以上,占加盟商总数比例为63.4% [10] 技术投入与标准化 - 公司通过技术投入破解行业非标准化难题,打造了行业领先的“超级工厂”,拥有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生产线 [11] - 作为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公司主导或参与制定了20余项中国茶行业标准 [14] - 技术应用确保了茶叶风味的持续稳定,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规模化能力 [11][14] 未来发展战略 - 上市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三大领域:加速渠道网络高效拓展、投入供应链和智慧工厂的智能化升级、品牌建设和国际化推广 [15][16] - 国际化推广将优先选择东南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出海试点,提升国际影响力 [16] -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到2029年中国茶叶市场规模将达到1353亿元人民币,公司计划坚持“多品牌、多品类、全渠道”发展战略 [16]
刷新港股茶行业记录!“高端中国茶第一股”八马茶业招股获热捧,超购逾1920倍
新浪财经· 2025-10-23 22:01
IPO认购情况 - 公开发售部分录得孖展认购金额逾864亿港元,超额认购倍数逾1920倍,创港股茶企新股最高认购纪录 [1] - 招股首日认购金额达27.45亿港元,超购61倍,截至10月22日下午3时孖展认购约277.65亿港元,超购约617倍 [2] - 公司计划发行900万股股份,招股价区间为45-50港元,每手入场费约5050.4港元,预计于10月28日挂牌交易 [9] 市场地位与品牌 - 公司是中国高端茶市场领导者、高端中国茶领域销量第一名、中国最具知名度茶品牌 [3] - 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公司乌龙茶和红茶市场排名第一,铁观音销量连续10多年全国第一,岩茶销量连续5年全国第一,红茶销量连续4年全国第一 [6] - 根据Chnbrand报告,公司品牌于2024年在中国连锁茶叶品牌中知名度排名首位,并在2023年至2025年连续3年位居消费者满意度榜首 [7]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人民币18.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21.4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8.6% [6][7] - 公司净利润从2022年的人民币1.66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人民币2.2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6.2% [6][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人民币10.63亿元,净利润人民币1.2亿元 [6][7] 渠道网络与业务发展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全国线下连锁店已突破3700家,覆盖中国内地所有省份及主要城市,是中国茶叶连锁店第一品牌 [7] - 公司于2024年提出“城市会客厅”概念,打造集商务洽谈、文化交流、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新型茶空间 [7] - 公司品牌影响力超越国界,多次作为中国茶代表服务于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重大国际场合 [9] 股东背景与行业意义 - IPO前公司已获IDG资本、天图资本等头部财务投资机构、产业资本与专业金融机构青睐 [9] - 公司成功登陆港股标志着中国茶行业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融合迈入新阶段 [9]
几家消费品牌上市招股书中提到的会员运营,是利润引擎
36氪· 2025-10-21 20:11
文章核心观点 - 消费品牌将私域运营和数字化能力作为冲击上市的核心逻辑,用户资产深度运营正重构消费行业价值评估体系 [1][10] - 八马茶业与遇见小面通过差异化路径将数字化从成本中心转化为利润引擎,获得资本市场更高溢价 [2][3] - 私域流量、会员体系与增长模型形成闭环,是品牌突破市场分散和盈利不稳困局的关键 [10][11] 品牌私域战略与财务表现 - 八马茶业以2600万会员和4090万线上粉丝构建茶行业最大私域流量池,支撑其连续10年蝉联天猫乌龙茶类目冠军 [1][2] - 遇见小面沉淀2210万会员,储值用户复购率达44.5%,显著高于中式快餐行业30%的平均水平 [2][9] - 八马茶业净利率从2022年9.1%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11.3%,2024年实现净利润2.24亿元 [8] - 遇见小面2025年上半年餐厅总商品交易额7.99亿元,同比增长33.61%,直营餐厅整体利润率提升至15.1% [9] 数字化建设与技术架构 - 八马茶业将募资净额3.68亿港元的10%专项投入数字化,具体分配为供应链数字化4.0%、客户运营数字化2.6%、数字化指挥体系3.4% [1][3] - 八马茶业拥有16万㎡智能生产基地实现24小时不间断生产,智能生产线获行业权威认可 [3] - 遇见小面自研全流程标准化系统,将辣椒红油油温控制等经验操作转化为可量化参数 [1][4] - 遇见小面数字化系统使订单处理效率提升30%,食材成本降低15%,单店数字化成本下降18% [4] 私域运营与全域流量整合 - 八马茶业通过3585家线下门店贡献64.2%营收,构建"线下体验种草—线上复购转化"流量闭环 [6] - 遇见小面47家24小时营业交通枢纽门店夜宵时段营收占比达35%,非面类SKU拓展至40个,相关营收占比30% [7] - 遇见小面2025年上半年香港地区交易额同比增长超10倍,香港已开设11家直营餐厅 [7] - 两家品牌均实现公域引流、私域留存、复购转化的完整运营链路 [7] 会员体系与用户生命周期管理 - 八马茶业聚焦高端客群,通过分析2600万会员消费偏好反哺产品开发,精准匹配高端需求 [8] - 遇见小面会员平均客单价达32元,通过储值模式及"周二特权日"等活动提升会员活跃度 [7][9] - 遇见小面2024年实现4209万订单量,整体翻台率3.7,高于行业2.0-2.4的平均水平 [4][9] - 会员体系与数字化系统深度融合,形成系统提效、体验优化、会员留存、盈利增长的正向循环 [9]
八马茶业通过聆讯 中国高端茶企将登陆港交所
证券日报网· 2025-10-13 12:58
IPO进展与行业意义 - 八马茶业港交所IPO已通过聆讯,登陆资本市场进入倒计时 [1] - 公司上市被行业专家视为能提振整个茶行业信心 [1] 市场地位与财务表现 - 公司是中国高端茶市场领导者,高端中国茶领域销量第一,乌龙茶和红茶市场排名第一 [2] - 铁观音销量连续10多年全国第一,岩茶销量连续5年全国第一,红茶销量连续4年全国第一 [2]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从18.18亿元增长至21.43亿元,利润从1.66亿元增长至2.24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0.63亿元,利润1.2亿元 [2] 品牌与业务结构 - 2025年上半年八马品牌营收9.38亿元,占总营收比重88.2% [2] - 信记号品牌营收1.01亿元,占比9.5%,万山红品牌营收2008.3万元,占比1.9% [2] - 2022年至2024年,八马品牌收入从16.06亿元增长至18.82亿元,信记号品牌从2.01亿元增长至2.33亿元 [3] - 2024年推出的新品牌“万山红”当年营收2148.8万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接近去年全年 [3] 产品与渠道分析 - 2025年上半年茶叶销售收入9.59亿元,占比90.2% [3] - 非茶叶收入包括茶具销售6144.7万元,茶食销售2832.9万元,其他产品销售收入1048.1万元 [3] - 茶叶业务2024年全年毛利率为58.5%,较2022年的56.5%有所提升 [3] - 2025年上半年线上销售占比达到35%,线上渠道收入从2022年的4.9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93亿元 [3] 品牌建设与创新策略 - “八马”品牌在2024年中国连锁茶叶品牌中品牌知名度排名首位 [4] - 品牌在2023年至2025年连续3年位居中国连锁茶叶品牌消费者满意度榜首 [4] - 公司2024年提出“城市会客厅”概念,打造集商务洽谈、文化交流、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新型茶空间 [4] - 新品牌“万山红”以高质价比策略精准锁定年轻及女性消费群体,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引发裂变式传播 [6] 行业前景与战略调整 - 中国茶叶市场规模于2024年达到3258亿元,预计2029年突破4000亿元 [5] - 中国高端茶叶市场正以5.6%的复合年增长率扩张,预计2029年规模达1353亿元 [5] - 公司在高端茶叶市场的占有率由2020年的约1.1%提升至2024年的1.7% [5] - 公司主动调整门店以优化成本结构,应对经济变化和消费疲软的市场现状 [5]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将募资用于扩建生产基地,推进“千城万店”布局,持续改造升级茶空间 [7] - 计划大力发展线上销售渠道,提升业务运营的数字化水平,并进行行业收购或投资 [7]
赴港上市只差临门一脚,八马茶业能否圆梦资本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9-04 09:42
公司上市历程 - 公司自2013年起先后尝试新三板挂牌、深交所创业板申报 最终转向港交所申请上市[2] - 2013年冲击深交所中小板未果 2015年成功挂牌新三板 2018年终止挂牌 2019年重启深交所上市计划[3] - 2021年向深交所创业板递交招股书 经历三轮审核问询后于2022年5月撤回申请 同年9月转战深市主板[3] - 2023年9月撤回深市主板上市申请 2024年7月完成赴港上市备案程序[3][4]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18亿元、21.22亿元和21.43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6亿元、2.06亿元和2.24亿元[9] - 毛利率水平均保持在50%以上[9]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63亿元同比下降4.23% 归母净利润1.20亿元同比下降17.81%[9] - 截至2025年1月线下门店数量达3501家 按门店数量计在中国茶叶市场排名第一[9] 行业背景与市场地位 - 中国茶叶市场规模从2016年2148亿元增长至2021年3049亿元[5] - A股市场尚无以茶叶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5] - 按2023年销售收入计算 公司在高端茶叶市场、乌龙茶市场及红茶市场均位列榜首[9] - 核心产品铁观音销量连续10余年全国第一 岩茶销量连续5年全国领先[9] 股权结构与资本运作 - 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共同持有公司62.80%的股份 为家族式企业[12] - 2012年获得深圳天图创业、同创伟业、天玑星投资、IDG等机构战略投资[13] - 经历25次股权变更 股价从2015年定增时8元/股上涨至2024年9月的30.3元/股[14] - 与安踏、七匹狼、高力控股等企业创始人建立姻亲关系[13] 上市挑战与转型方向 - 面临加盟模式、盈利可持续性等监管质疑 以及非标品成本波动大、资产估值难等行业性问题[8] - 市场占有率不足2% 需突破"有品类无品牌"的行业桎梏[15] - 若成功上市 资金将主要用于数字化转型与门店扩张[15] - 天福、澜沧古茶等茶企均因市场环境变化转向港股上市[7][8]
连续三年茶行业第一!八马茶业入选2024年商业特许经营300强
搜狐财经· 2025-08-11 12:44
行业地位与荣誉 - 公司以总榜第57位成为传统茶行业唯一进入商业特许经营前百强的企业,并连续三年蝉联细分行业第一[1][3] - 公司红茶连续4年全国销量第一,岩茶连续5年全国销量第一,铁观音连续14年全国销量第一[9] - 公司连续两年蝉联中国茶叶连锁店行业顾客满意度第一,并在多个城市连锁店位列大众点评茶馆好评榜第一名[11] 经营规模与渠道 - 公司拥有覆盖全国超3500家连锁店的实体网络[1] - 公司构建了"直营+加盟"及"线上+线下"的全渠道销售体系,并持续推动线上线下业务融合[5] - 公司积极布局主流电商平台,发力"直播+电商"模式,全渠道粉丝超4000万[5][9] 产品与市场表现 - 公司连续10年双十一蝉联天猫全网乌龙茶类目销量冠军[9] - 公司创新提出"城市会客厅"概念,引领茶空间3.0迭代升级[7] - 公司产品涵盖红茶、岩茶、铁观音等核心品类[9] 运营与管理体系 - 公司建立了严格的加盟商筛选和培训体系,在全国八个城市建立11个实训基地[7] - 公司培训内容涵盖消费者需求、产品知识、品牌知识、服务规范等多个方面[7] - 公司实现了从半机械化生产到第七代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生产线的升级[13] 标准化与研发 - 公司主导或参与多项中国茶行业标准的制定[13] - 公司形成了从茶叶采摘加工到仓储、物流、销售等一系列标准化体系[13] - 公司在供应商管理系统、智能生产线等业务领域实现自主研发[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