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锂电池生产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先导智能:半固态电池生产大部分可依托于公司原有的锂电池生产设备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2 18:14
固态电池设备技术布局 - 半固态电池生产大部分可依托公司原有锂电池生产设备 [1] - 全固态电池领域已打通量产全线工艺环节 整线产品柔性适配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等多种电解质材料体系 [1] - 实现全固态电极制备/电解质膜制备及转印复合/裸电芯组装/致密化设备/高压化成分容等关键设备全覆盖 [1] 核心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进展 - 在核心环节取得多项技术突破 包括混料及干法湿法极片复合设备/新一代固态叠片机/胶框印刷设备/等静压设备 [1] - 已向欧美日韩及国内头部电池客户/知名车企/新兴电池客户交付各工段固态电池核心设备 [1] - 成功输出量产级固态电池整线方案 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并陆续取得重复订单 后续有望持续放量 [1] 客户合作与市场拓展 - 与多家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达成设备合作 包括清陶/冠宇等客户 [1] - 产品覆盖全球主要电池生产区域 包括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 [1]
*ST星光上半年营收9296.34万元同比增32.62%,归母净利润-266.09万元同比降367.06%,毛利率下降4.27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08-29 22:3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296.34万元 同比增长32.62% [1] - 归母净利润-266.09万元 同比下降367.06%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844.58万元 同比下降60.92% [1] - 基本每股收益-0.00元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92% [1][2] 盈利能力指标 - 上半年毛利率36.46% 同比下降4.27个百分点 [2] - 上半年净利率-4.42% 同比下降5.96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毛利率34.94% 同比下降5.56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3.03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净利率-4.96% 同比下降5.55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1.08个百分点 [2] 费用结构变化 - 期间费用4072.80万元 同比增加660.93万元 [2] - 期间费用率43.81% 同比下降4.86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28%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0.10% [2]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8.06%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03.86% [2] 估值与股东结构 - 市盈率(TTM)-66.03倍 市净率(LF)7.46倍 市销率(TTM)10.39倍 [2] - 股东总户数5.88万户 较一季度末下降1.96万户 降幅25.01% [2] - 户均持股市值3.41万元 较一季度末下降27.95% [2] 业务构成与行业分类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锂电池生产设备系列29.43% 汽车灯系列16.72% LED灯系列16.44% [3] - 紫外线杀菌灯系列14.97% 荧光灯系列9.80% 其他业务9.34% 信息安全与系统集成3.30% [3] - 所属申万行业:家用电器-照明设备Ⅱ-照明设备Ⅲ [3] - 概念板块包括退市警示 小盘 低价 太阳能 节能环保等 [3]
金银河涨2.04%,成交额1.4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091.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6 14:0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6日盘中股价28.05元/股 上涨2.04% 总市值48.81亿元 成交额1.44亿元 换手率3.61%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091.00万元 特大单买入354.31万元(占比2.46%) 卖出588.06万元(占比4.09%) 大单买入1519.70万元(占比10.57%) 卖出2376.95万元(占比16.53%)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51.62% 近5日涨2.63% 近20日涨2.71% 近60日涨52.89% [1] - 年内2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6月10日龙虎榜净买入1.20亿元 买入总额1.68亿元(占总成交额29.71%) 卖出总额4879.89万元(占总成交额8.61%)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高端装备制造 包括新能源装备制造和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 [2] - 收入构成:锂电池生产设备50.40% 有机硅产品20.32% 有机硅生产设备18.68% 锂云母综合利用产品9.27% 其他1.33% [2] - 所属申万行业:电力设备-电池-锂电专用设备 概念板块包括气凝胶、有机硅、固态电池、锂电池、新材料 [2] - 成立日期2002年1月29日 上市日期2017年3月1日 总部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61万户 较上期增加92.89% 人均流通股5631股 较上期减少30.66%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0亿元 同比减少17.70% 归母净利润-4216.50万元 同比减少224.2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394.39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523.04万元 [3]
金银河涨2.01%,成交额1.1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41.0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5 12:1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5日盘中股价27.40元/股 上涨2.01% 总市值47.68亿元 成交额1.19亿元 换手率3.02%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41.04万元 特大单买入381.36万元占比3.20% 卖出613.29万元占比5.15% 大单买入2347.25万元占比19.73% 卖出2256.36万元占比18.96% [1] - 年内股价涨幅48.11% 近5日涨0.66% 近20日跌1.76% 近60日涨48.98% [1] - 年内2次登龙虎榜 最近6月10日净买入1.20亿元 买入总额1.68亿元占比29.71% 卖出总额4879.89万元占比8.61% [1] 公司基本情况 - 位于广东佛山 2002年1月29日成立 2017年3月1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高端装备制造 涵盖新能源装备与化工新材料装备 [2] - 收入构成:锂电池生产设备50.40% 有机硅产品20.32% 有机硅生产设备18.68% 锂云母综合利用产品9.27% 其他1.33% [2] - 申万行业分类:电力设备-电池-锂电专用设备 [2] - 概念板块包括气凝胶 有机硅 固态电池 锂电池 新材料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61万户 较上期增加92.89% 人均流通股5631股 较上期减少30.66%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0亿元 同比减少17.70% 归母净利润-4216.50万元 同比减少224.23% [2]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394.39万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3523.04万元 [3]
*ST星光(002076) - 002076*ST星光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0
2025-05-20 18:02
业务发展与市场拓展 - 公司聚焦主营优势业务,包括 LED 照明、紫外消杀、汽车照明、锂电池生产设备、信息安全与系统集成等领域,通过加强与新老客户合作、拓宽销售渠道、优化产品结构来提高利润率和盈利水平 [3] - 公司成为融创集团室内灯具(2025 - 2027 年)集中采购供应商之一,后续采购情况不确定 [4] - 公司全资子公司广东星光云计算有限公司已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DC),会结合实际情况推进相关业务开展 [7] - 公司汽车照明、锂电池生产设备业务为盈利优势业务,暂无出售计划,会将资源重点分配到主要优势业务 [11] 盈利路径与摘帽规划 - 2025 年公司董事会以经营业绩扭亏为盈为目标,通过加强合作、拓宽渠道、优化结构、降本增效等举措推动营收与净利润增长,争取撤销股票交易退市风险警示 [5][13][14][15] 成本控制措施 - 聚焦成本领先目标,通过集中采购、研发创新、工艺技术改进和生产效率提升降低成本,巩固优势产品市场地位 [7] - 强化预算约束力,严格管控各项费用支出 [8] - 聚焦运营效率,盘活存量资产,加速应收账款和存货资金周转,降低资金占用率 [8] 其他业务进展 - 截至目前,公司尚未与广东睿江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正式重整投资协议,相关进展关注公司公告 [5][14] - 公司控股子公司广东星光神州量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了量子相关产品,能为多领域客户提供安全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 [6] 财务相关问题 - 公司将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管理体系,加强与年审会计师沟通,定期进行财务专业培训,坚持谨慎性原则完善财务预测模型 [13] - 公司收购的控股子公司业绩情况关注公司公告,目前未与广东睿江云计算签署重整投资协议,不涉及纳入合并报表事宜,会考虑收购并表建议 [14] 股价与业绩说明 - 股价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主营业务经营稳健,董事会督促管理层改善经营和财务状况,管理层全力开拓客户争取订单 [9][10] - 2024 年年度业绩说明会围绕 2024 年年度报告内容与投资者沟通交流,欢迎投资者提意见建议 [10] 机柜与算力规划 - 公司子公司有 IDC 资质,考虑实际情况和投入成本,目前无自建机柜,相关情况关注公司公告 [12]
“摘帽”不到两年,星光股份再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佛山企业扫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6 18:2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度经审计扣除后营收1 68亿元 利润总额-3253 20万元 净利润-3097 56万元 扣非净利润-2696 90万元 触及深交所财务类强制退市规则 [1] - 业绩预告与实际差异较大 预计利润总额150万元~225万元 净利润355万元~520万元 扣非净利润135万元~200万元 实际三大利润均为负值 [2] - 因业绩预告差异及未及时披露退市风险警示 公司及相关人员收到广东证监局警示函 [2] 公司历史与转型 - 原名雪莱特 主营业务包括LED照明 紫外消杀 汽车照明 锂电池生产设备业务 2022年因持续亏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3] - 佳德轩资本出资3 93亿元成为控股股东 2023年摘帽并更名为星光股份 [3] - 2024年跨界并购量子信息 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领域 设立多家子公司 股价区间最高涨幅超过200% [3] 并购与商誉减值 - 2024年以800万元 1000万元增资收购广东星光神州量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51%股权 广州元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51%股权 [3] - 两家子公司并表后仅实现营业收入1 23万元 297 93万元 合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2341 35万元 [4] - 股价近期大跌 截至5月6日收盘报1 59元/股 一月跌去约50% [4]
因业绩预告“与实际差异较大”等,星光股份及高管收监管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7 23:50
业绩预告与监管警示 - 公司因《2024年度业绩预告》与实际差异较大且盈亏性质变化,未及时披露退市风险提示,收到广东证监局警示函 [1][2] - 董事长戴俊威、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李振江、董事会秘书张桃华因未勤勉尽责被一同警示 [2] - 年审机构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指出公司在投资管理方面存在内部控制缺陷 [2][3]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4年营收1.92亿元,同比增长27.22%,但归母净利润亏损3097.56万元,亏损幅度扩大136.35%,连续第二年亏损 [1][4] - 锂电池生产设备业务收入占比最高(29.43%,5646.79万元),其次为汽车灯、LED灯及紫外线杀菌灯(均超10%) [4] - 新增信息安全与系统集成业务收入占比仅3.30%(634.17万元),但成为亏损重要因素 [4] 收购与商誉减值 - 公司收购星光量子51%股权和元生信息51%股权,两者并表后因协同效应不足及外部环境影响,盈利不及预期 [4][5] - 对星光量子和元生信息分别计提466.44万元和1874.91万元商誉减值准备 [5] 研发投入与人员变动 - 研发费用从2023年1550.83万元大幅下降至2024年450.68万元,主因研发项目减少及职工薪酬缩减(1139.25万元→312.16万元) [5] - 期末研发人员数量从85人增至113人,但直接材料投入从227.52万元降至37.54万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