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

搜索文档
陕西旅游景区在焕新中蓬勃发展
陕西日报· 2025-07-18 07:45
国际范儿:吸引外国游客 -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通过极致艺术呈现唐文化,吸引大量外国游客沉浸式体验"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大唐盛景 [1] - 公司针对跨境游客提供双语服务、双语导览及无障碍沟通帮助,优化支付服务 [2] - 外国游客穿唐装、着汉服并分享"穿越"体验至社交平台,提升国际影响力 [1] 科技范儿:构建旅游新场景 - 永兴坊通过"文旅+科技"推出VR项目如茄子咔咔,每日接待量达200-300人,新增魔椅项目即将开放 [5] - AI智能影像和无界·XR虚拟摄影技术让游客一键换装并拍摄穿越时空视频,提升互动体验 [5] - 科技赋能将历史文化以生动有趣方式呈现,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6] 创新范儿:打造文旅IP - 《千年九成宫》大型山水实景演艺升级版融合舞蹈、歌曲、书法等元素,激活夜间经济并带动住宿、餐饮消费 [7] - 公司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投资3.2亿元建设九成宫博物馆项目即将投用 [8] - 麟游县通过"体育+文化+旅游"活动如马拉松,进一步激发文旅促消费活力 [8] 行业趋势与升级 - 陕西旅游景区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文旅新场景不断涌现 [1] - 行业以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建设为引擎,推动景区提质升级和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 [9] -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暑期演出场次增至近两百场,实现历史文化从静态展示向活态沉浸跨越 [4]
陕西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唐风“造梦”撬动百亿流量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8 15:05
项目背景与定位 -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位于西安曲江新区核心地带,被大雁塔、大唐芙蓉园等唐文化地标环绕,区位优势突出[1] - 原曼蒂广场日均进店人数仅1600多人,客单收入不足100元,商业效益不佳[1] - 项目以盛唐长安历史文化为基石,结合年轻人文化认同需求,打造唐风沉浸式主题乐园[1] 改造策略与空间设计 - 利用影视剧《长安十二时辰》IP热度,采取"文化创意+影视IP+全沉浸感官体验"模式[2] - 将商场狭长空间劣势转化为场景优势,通过"美陈装置+虚拟科技"打造盛唐街市[3] - 设置不同文化体验单元,三层中空立体空间营造强烈视觉冲击力[3] 沉浸式体验设计 - 首创全维度沉浸式体验,设置八大类演出、上百场大型演艺[4] - 从"观听演品玩购"六个维度打造体验,游客可使用仿唐货币"开元通宝"消费[4] - 演职人员扮演唐朝人物,游客可参与互动游戏、品尝市井美食[4] 运营数据与经济效益 - 开业两年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全网曝光量破300亿[1][5] - 节假日基础客单价超200元,附加项目人均消费达300-500元[5] - 带动周边汉服租赁店铺从6家增长至上千家[6] 社会效益与行业影响 - 创造超600个就业岗位,包括文化展示、沉浸式演艺等特色岗位[6] - 推动陕西非遗文化保护,为非遗艺人提供经济收益机会[6] - 探索出"IP+商文旅"新模式,成为西安城市文化新名片[7] 行业创新与荣誉 - 荣获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最佳创新成果"奖[6] - 五大夜游经济业态有机结合,延长夜间经营时间[6] - 推动万亿级文旅产业和文化强省建设[7]
研判2025!中国文化旅游综合体行业产业链、行业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文旅+”模式驱动产业升级,科技赋能与IP运营助力二次消费[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6 09:36
行业概述 - 文化旅游综合体是以文化为核心驱动力,整合旅游、商业、休闲、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形成文化吸引核、休闲聚集区、旅游地产社区三大核心板块 [2] - 按资源类型可分为文化遗产型、主题公园型、乡村旅游型 [2] 行业发展历程 - 1978-1999年为萌芽阶段,以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为主,文化体验多为浅层展示 [4] - 2000-2009年为初步探索阶段,主题公园和文化景区涌现,形成早期文化旅游综合体雏形 [4] - 2010-2019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涌现,文旅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 [5] - 2020年至今为转型升级阶段,向高品质、多元化、科技化方向转型,沉浸式文旅项目成为现象级案例 [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资源开发与获取、规划设计与建设、文化资源与IP开发 [8] - 中游为文化旅游综合体运营服务环节 [8] - 下游为游客和消费者 [8] 市场规模 - 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为2.59亿元,同比增长16.11% [12] - 呈现"文旅+科技""文旅+商业""文旅+体育"等跨界融合趋势 [12] - 标杆项目日均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25%,年轻客群占比超60%,游客停留时间延长至2.8天 [10]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华侨城年均IP采购投入超10亿元,旗下主题公园二次消费占比达50% [14] - 融创通过"冰雪世界+商业综合体"模式,年客流量超800万人次 [14] - 云南旅游2024年游客量突破1000万人次 [16] - 中青旅2024年营业收入为99.57亿元,同比增长3.34% [17] 行业发展趋势 - 沉浸式体验与智慧化运营深度融合,智慧旅游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45万亿元 [20] - Z世代推动剧本杀、国潮、电竞等主题项目爆发,银发群体康养旅居需求激增 [21][22] - 绿色理念与产业协同重塑生态,ESG投资成为新标尺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