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文旅
搜索文档
热评丨文旅融合深一度:从“看山看水”到“可感可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08 11:58
在辽宁铁岭银冈书院,内含定制毛笔的"状元福袋"、"高中"主题红包与迷你"状元帽"挂件,都成为家长 送给孩子的"励志信物",备受青睐。在西藏布达拉宫,这里的文创设计从严肃的文物复刻走向生活化表 达:毛绒藏面玩偶、布达拉宫纹样水杯……近年来文创产品的发展,让文化不仅可感可触,更"可带 走"。"文创热"与"国潮风"的兴起,正推动传统文化以创新形式融入当代消费——布达拉宫文创年销售 额较10年前增长近10倍,就是这一趋势的有力印证。 从凝视文物到沉浸体验,从回望历史到带走文创,这一系列文旅融合的实践,折射出"体验经济"的崛起 与消费结构的升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不仅激发了消费新活力,也推动 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今年国庆中秋来说,美团数据显示,这期间集文化、历史、休闲与体验于一体 的沉浸式综合体推动消费新需求,多场景叠加的套餐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20%。 与此同时,政府与市场的协同发力,也为文旅消费注入了强劲动能。文化和旅游部启动的全国国庆文化 和旅游消费月活动,将举办超2.9万场文旅活动,发放4.8亿元消费补贴,有力激发消费意愿。黄山等地 试点的"信用游"模式,通过"先游后付"优化服务体验 ...
一位女导游要IPO敲钟了
投资界· 2025-10-07 14:56
不久前,江苏瘦西湖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瘦西湖")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光大证券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始于扬州市,瘦西湖身后站着一位女董事长——现年5 5岁的徐顺美。早年她从景点导游干起,一路做到公司管理层,打造瘦西湖船娘的 核心品牌,带领公司成长为江苏省内第二大水上游览服务商。 目之所及,今年黄金周爆了。正如大家朋友圈,定位天南地北,境内境外游火爆,数据显示假期前半程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更是达 到1 2 . 43亿人次,再次创造历史。 从女导游到董事长 去IPO了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一首送别诗捧红了扬州,也带火了这里的核心景区——瘦西湖。 瘦西湖有何来头?自隋而始,其由不同朝代的城濠连缀而成。作为扬州第一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河畔两侧分布着各式园林,形成"两 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山盛况。 景区早年开始闻名全国,但水上旅游服务长期处于分散经营阶段。为此在2 0 0 6年扬州市古运河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负责统一 运营。 文旅火爆缩影 。 你常去的景点即将跑出一个IPO。 作者 I 余梦莹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成立初期,公司仅拥有少量游船,主要提供瘦西湖和 ...
NPC带游客“一秒入戏” 景区沉浸式文旅引客来
中国新闻网· 2025-10-03 12:00
中新社南昌10月3日电 题:NPC带游客"一秒入戏" 景区沉浸式文旅引客来 作者 朱莹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国庆假期,在江西省南昌市滕王阁景区,扮演唐代诗人王勃的NPC(原指游 戏中非玩家角色)用醇厚的嗓音吟诵《滕王阁序》,恍若穿越千年。 游客与"王勃"对诗、让"王婆"牵线、与"大侠"合影……在中国各大景区内,真人NPC不断涌现,打破传 统游览边界,让游客从"看风景"变为"入场景"。 江西南昌滕王阁景区,NPC进行才艺展示。刘思伟 摄 在南昌融创主题乐园,"少年将军"NPC演员益彬身着白色长袍、手持佩剑,刚亮相就吸引了不少游 客。"我的工作就是为游客提供情绪价值。"益彬说。 此前扮演过王勃的NPC演员孙江浩说,他每天要向上百名游客讲述王勃和滕王阁的故事,"经常有游客 与我对诗,还有小朋友问我是否真的写过《滕王阁序》,这种跨越千年的'对话感'特别奇妙"。 "NPC不只是扮演一个角色,更是在创造一个可触摸的梦境。演员需要形神兼备,才会给游客带来更真 实的体验。"益彬说,为了塑造好"少年将军"这一角色,他查阅了唐代军事制度与洪州(今南昌)历史,为 角色设定了"驻守洪州的少年将领"这一背景。 10月1日, NP ...
西安:盛唐之韵邂逅秋日诗意 沉浸式文旅催热长假游
中国新闻网· 2025-10-02 10:22
西安:盛唐之韵邂逅秋日诗意 沉浸式文旅催热长假游 中新网西安10月2日电 (记者 张一辰)"作为唐文化主题的沉浸式体验项目,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始终 致力于深化'沉浸式体验'的内核,探索'唐文化现代表达'的新路径。"陕西文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街 区负责人邹林丰1日表示。 据介绍,作为全国首批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以数智化赋能 沉浸式体验,再度创新传统文化表达形式,为游客构建出一个虚实交织、可感可触的唐风世界。 "我们不断挖掘并创新演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将其精髓与文商旅业态深度融合。本次双节系列活 动,通过场景、演艺与科技的全面升级,不仅显著提升了游客的参与感与获得感,更在实践中验证 了'文化赋能旅游'的强劲动能。"邹林丰表示,未来街区将继续深耕唐文化体验领域,为陕西文旅产业 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万可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今年恰逢中秋节与国庆节双节同庆,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推出"月满中秋·梦长安"系列双节活动,为 游客打造一场沉浸式、科技感、文化味十足的盛唐秋日游览体验。 图为"十 ...
上海:“千架无人机+数字光影”打造沉浸式文旅盛宴
新华社· 2025-10-01 13:16
活动概览 - 活动名称为“吴淞口空中剧场《哪吒闹海》”,于9月30日晚在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首演 [3] - 活动由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携手上影元共同推出 [3] - 活动作为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宝山分会场活动之一,现场有数千名观众 [3][5] 技术与形式创新 - 采用千架无人机从吴淞口沿岸升起,在夜空中形成“哪吒”形象 [2] - 将中国动画IP与无人机编队、数字光影、烟花爆破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 [5] - 成功突破传统演艺的时空限制,构建出全新的沉浸式文旅消费场景 [5] 行业影响与意义 - 活动被定义为一场超越想象的沉浸式文旅盛宴 [3] - 代表了文旅产业通过技术融合进行业态创新和体验升级的趋势 [5]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落幕 数智赋能文旅新场景 让“诗和远方”触手可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6 03:09
行业整体表现 - 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和相关产业企业达8万家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13万亿元 同比增长7.4% [1] - 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 同比增长20.6% 出游花费3.15万亿元 同比增长15.2% [1] 沉浸式文旅业态发展 - 大空间VR成为文旅新消费业态 国内已有超200个项目 线下门店数量达1000家以上 [2] - 《隐秘的秦陵》等大空间VR项目获得电影公映许可证 拓展文化体验方式与技术边界 [2] - 全球大空间VR解决方案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突破12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58% [3] - 中国大空间VR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2025年预计超40% [3] 科技应用与创新 - AR技术实现文物"数字复活" 通过高精度点云地图技术动态还原历史场景 [3] - 武汉推出无人驾驶汽车、空轨列车及人形机器人舞蹈形成的"赛博三件套" [4] - 光谷推出科技旅游线路 涵盖机器人创新中心、双算中心及激光科技馆等点位 [4] - 杭州推出"科技旅游新十景" 包含智能外骨骼、陪伴机器人和AR游戏体验场景 [5] 文旅融合实践 - 文旅博览会展示创新实践案例 打造可感可触的科技文旅盛宴 [1] - 数字技术重塑文旅体验场景 消费升级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5]
爱奇艺《万里长城》全感剧场落地北京,实现沉浸式文旅新体验
新京报· 2025-09-01 15:31
项目概况 - 爱奇艺《万里长城》全感剧场全国首店在延庆开业试运营 通过科技+文化+IP融合实现沉浸式文旅新体验 [1] - 游客扮演明代行人司信使角色 体验护送敕令 巡视长城沿线 对抗敌兵 高空观景及献孔明灯等沉浸式冒险环节 [1] - 除北京八达岭首店外 后续将在甘肃嘉峪关 河北山海关 陕西榆林镇北台 甘肃宁夏长城关等景区落地该产品 [1] 技术实现 - 采用次世代游戏引擎 结合动作捕捉 音频制作 数字资产扫描 真实置景等影视工业化流程 达到电影级沉浸式视听体验 [3] - 借助VR重定向技术及无线串流技术 使游客在百平米物理空间获得上万平方公里无限行走的感知体验 [3] - 精妙还原明长城时期军旗 战甲 火器 复刻嘉峪关至山海关沿线七彩丹霞 悬臂长城等自然奇观与人文风貌 [3] 产品定位 - 该项目是爱奇艺继《长征·四渡赤水》全感剧场后第二个结合文旅场景定制开发的全感剧场产品 [3] - 研发过程中聘请长城文化专家及长城博物馆单位全程进行创作指导 确保文化呈现的专业性 [3]
银发旅游列车一票难求 沉浸式体验成文旅消费新宠
证券日报网· 2025-07-31 21:40
政策规划 - 四川省制定《做优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行动方案》 明确到2027年熊猫旅游列车累计开行数量不少于200列 游客数量不少于6万人次 开行数量和旅客运输量保持全国第一方阵[1] - 自年初商务部等九单位印发行动计划以来 云南 山东 山西 新疆等多地均已开行银发旅游列车 不少地方因一票难求现象而一度加开[1] 市场需求特征 - 银发旅游列车遵循车随人走 昼游夜行理念 提供舒适悠闲的慢节奏沉浸式文旅体验 充分迎合老年人社交与情感需求[2] - 老年人口规模大 消费行为逐渐年轻化 需求呈现品质化 多元化 个性化趋势 与文旅市场新业态形成成功碰撞[2] - 消费者在文旅市场中最关注三大需求:体验为王 服务优质 价格合理[3] 产业发展现状 - 沉浸式体验已成为文旅消费新宠 除银发旅游列车外 电影小镇 互动体验剧 模拟太空舱等项目备受青睐[2] - 沉浸式文旅项目借助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等技术打造梦幻与现实交织的场景 满足消费者好奇心与探索欲[3] - 供需两旺局面为加快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助力[3] 政策支持体系 - 国家及地方层面均已发布沉浸式文旅项目支持性政策 不少地方在新政策中明确了对项目的奖补标准[2] 未来发展方向 - 沉浸式文旅项目是当前及今后较长时间内拉动消费的新增长点 需深挖地方文化资源打造差异化产品服务体系[3] - 应推动科技创新与项目融合增强趣味性与互动性 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全链条服务体系[3] - 需精准掌握不同消费群体兴趣爱好与消费习惯 据此制定相应营销策略[3]
DIY热潮助力景德镇文旅升级
消费日报网· 2025-07-29 10:40
文旅消费新趋势 - 景德镇通过"动手做"手工体验成为年轻人热门打卡地,DIY陶艺和玻璃制作成为文旅消费新主角 [1] - 游客从传统"看陶瓷"转向"做陶瓷",拉胚、画釉、烧制等体验套餐价格亲民(如69元包两件成品、39元/小时吹玻璃)[2] - 沉浸式体验推动游客从"打卡式消费"转向深度参与,部分游客出现"十小时包日""连烧四天"等高强度创作现象 [4] 产业转型与升级 - 景德镇实施"陶瓷+"与"+陶瓷"双向融合战略,推动陶瓷文化、创意设计、现代旅游等多产业协同发展 [6] - DIY体验带动文旅收入显著增长:2025年五一假期接待游客29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2.3亿元,DIY类订单同比增超60% [6] - 老厂片区从批发交易区转型为创作园区,催生定制烧窑、电商打包、主题民宿等新兴业态 [7] 产业链与配套优化 - 完整釉下彩产业链(素坯/原料/烧窑等)为零基础游客提供全流程支持,形成稳定圈层文化 [5] - 基础设施加速完善:新增公共烧窑点、自提柜、釉料供应点,民宿增设陶艺桌等满足长期驻留需求 [7] - 部分配套短板显现,如空调不足、夜间餐饮有限,需系统性提升服务体系 [7] 沉浸式文旅发展路径 - 核心在于构建专业可持续的产业体系,需深挖文化内容、创新形式、提升服务专业性 [8] - 通过"热度带动高度"策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如夜间市集、分批预约上窑等新玩法 [7] - 文旅产品需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增强复购率与口碑稳定性 [6][8]
沉浸式文旅何以成为旅游消费新趋势
消费日报网· 2025-07-29 10:40
沉浸式文旅发展趋势 - 文旅产业向个性化、深度化转型,沉浸式体验成为重要路径[1] - 新一代游客偏好从"看客"转变为"共创者",追求文化体验和情感认同[1] - 旅游模式从"看风景"转向"创生活",从产品输出走向内容共建[1] 沉浸式文旅市场表现 - DIY手工体验类项目快速增长,如景德镇陶瓷、成都香囊、苏州缂丝、丽江扎染等项目火爆[1] - 沉浸式戏剧、研学营地、历史场景体验等形式日益成熟,如西安实景剧、杭州考古营、长沙夜游演出[2] - 项目带动住宿、餐饮、物流、文创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完整产业链[1] 沉浸式文旅产业价值 - 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打破传统景点旅游的时间限制与消费瓶颈[1] - 为非遗技艺传承提供通道,从"展示"走向"传习",激活文化价值和商业空间[2] - 旅游产品从单点服务走向系统构建,从单一消费走向多维价值延展[2] 沉浸式文旅发展挑战 - 基础设施滞后与服务标准不一,接待能力不足、指导不专业[2] - 内容趋同缺乏创新,部分地区复制模式缺乏地域特色[2] - 产业化水平有限,多停留在个体作坊层面,缺乏品牌化支撑[2] 沉浸式文旅发展建议 - 完善配套服务和标准建设,提升体验可预期性与舒适度[3] - 深挖地方文化资源,打造差异化、专业化产品体系[3] - 推动旅游、文化、教育、电商等领域融合,形成完整消费闭环[3] 沉浸式文旅未来展望 - 实现传统文化、地方产业与现代需求的有效衔接[3] - 数字技术与内容创意将推动模式在更多领域复制深化[3] - 有望成为引领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