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5:37
发射任务概况 - 中国于北京时间9月16日9时6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 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1] - 本次任务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搭配远征一号S上面级执行发射 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95次飞行 [1][2] 运载系统技术特性 -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与远征一号S上面级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 系统具备执行一箭一星 一箭多星及星座部署能力 [2] - 运载系统支持串联 并联 侧挂和组合布局等多种部署方式 火箭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2500公斤 [2] 行业技术发展 - 本次发射专门针对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 标志着中国在低轨通信星座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 [1][3]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 无人机视角直击发射现场
新京报· 2025-09-16 14:49
9月16日9时6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S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 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 载火箭的第595次飞行。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
央视新闻· 2025-09-16 12:52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今天,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S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 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
火箭上的“小洞洞”是什么?专家为你解答
新华社· 2025-05-02 00:01
火箭排焰口设计 - 火箭级间段的"小洞洞"专业名称为排焰口,主要用于排出火箭发动机点火时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多出现在多级火箭的级间段 [1] - 排焰口在火箭热分离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上面级发动机启动后产生的燃气流冲刷下面级,推动两级解锁分离,排焰口和导流锥结构用于应对高温高压燃气 [3] - 早期火箭如长征二号丙和长征三号甲系列采用杆系结构排焰设计,确保火焰顺畅排出 [3] 火箭排焰口技术演进 -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因载人需求对承载系数要求更高,改用栅格孔排焰设计 [3] - 新一代运载火箭如长征五号、长征七号、长征八号采用冷分离方式,无需设置排焰口 [3] - 排焰口设计从杆系结构向更小甚至无孔方向变革,反映火箭技术进步 [3][4] 排焰口的功能意义 - 排焰口虽小但至关重要,是火箭热分离过程中保障结构安全的关键设计 [3] - 排焰口设计需兼顾火箭结构强度与发动机性能,技术方案随火箭发展持续优化 [3] - 排焰口的设计变化见证了我国运载火箭技术的迭代升级 [4]
SpaceX“星舰”取消第八次试飞任务;3D打印“水凝胶”有望用于载人火星任务丨商业航天大事记
创业邦· 2025-03-04 18:43
里程碑 - 萤火虫航空"蓝幽灵一号"月球着陆器成功登陆月球表面,携带10种科学仪器,包括月球土壤分析仪、抗辐射计算机等,旨在为未来人类登月任务提供关键数据支持[4][5] - Rocket Lab重申Neutron火箭首次发射计划仍定于2025年下半年进行,已获得美国太空军和NASA的发射合同[6][7] - 维珍银河计划2025年3月开始组装第一架新型Delta级亚轨道太空飞机,预计2026年中期开始商业飞行,设计寿命超过500次飞行[8][9] - Isar Aerospace完成首枚Spectrum火箭测试,首次测试飞行将在挪威安多亚太空港进行,标志着欧洲大陆首次发射轨道级火箭[10][11] 公司动态 - SpaceX取消"星舰"第八次试飞任务,因火箭系统核心飞船出现技术问题,此前第七次试飞中第二级飞船在飞行过程中与地面失去联系[13][14] - 中国成功发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将四维高景一号03、04星送入预定轨道,卫星运行于500公里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15][16] - Kapta Space宣布通过超表面天线技术实现天基目标跟踪,已获得5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和DARPA近180万美元合同[17][18] - 3D打印水凝胶技术有望成为未来宇航员火星之旅的太空辐射防护罩,根特大学研究团队计划2026年前实现规模化生产[19][20] - NASA"月球开拓者号"和私人小行星探测器"奥丁号"在IM-2发射后出现问题,NASA团队正尝试恢复通信[21][22] - Varda Space太空舱成功降落在澳大利亚,携带高超音速飞行器的关键数据,以约25马赫速度进入地球大气层[23][24] - Swissto12与SES天线公司达成协议,为其提供电子控制天线,用于SES的O3b mPower中地球轨道网络[25][26][27] - SpaceX猎鹰9号成功发射Intuitive Machines第二架月球着陆器"雅典娜",携带NASA设备钻探月球表面寻找水冰[28][29] - 蓝色起源完成第十次新谢泼德亚轨道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乘客体验失重状态并从亚轨道高度俯瞰地球[30][31] - FAA考虑将价值24亿美元的电信网络基础设施合同授予SpaceX星链服务,已开始测试星链终端[32][33] - 空客为其太空项目承担额外3亿欧元费用,2024年全年太空项目总费用达13亿欧元,正探讨战略合作提升竞争力[34] 投融资 - Skylo完成3000万美元融资,计划扩大全球直接设备卫星服务规模[36][37] - Magdrive完成10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计划开发高推力电动推进系统并在美国设立办事处[38][39] - OQ Technology获得欧盟高达1750万欧元资金支持,加速直接面向智能手机的卫星通信服务开发[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