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八号运载火箭

搜索文档
民生证券:海南发射场“双工位”接力 卫星互联网加速发射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16:11
1)规划:根据新华网报道,GW星座共计规划发射12992颗卫星,其中GW-A59子星座6080颗,分布在 500~600千米的极低轨道;GW-A2子星座6912颗,分布在1145千米的近地轨道。GW星座预计在2030年 之前完成10%卫星的发射;2030年之后,平均每年发射量将达1800颗。 2)进展:2024年12月16日,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成功发射,具有标志性意义。2025年以来,我国共 发射6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分别在2月11日、4月29日、6月6日、7月27日、7月30日、8月4日。7月底 开始,GW星座密集发射态势凸显。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启动,三号、四号工位建设推进中 1)双工位"接力"发射:2025年8月4日,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工位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 发射升空。7月30日,在该发射场的一号工位,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发射升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 场双工位的"接力"火箭发射,意味着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的高频次发射能力得到验证。 智通财经APP获悉,民生证券发布研报称,8月4日晚,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 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发射升空。海 ...
商业航天新战场,“航天老兵”再冲锋
海南日报· 2025-07-14 08:51
今年3月中旬,随着长征八号运载火箭从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一飞冲天,我国首个商 业航天发射场宣布双工位首发告捷。 测控大厅掌声雷动、欢呼雀跃,作为双工位发射任务执行组组长,首俊明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 来,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2022年6月,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组建,首俊明受邀担任建设指挥部 技术总体组组长。迎面而来的,是国内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技术人员极端缺乏、多型号兼容难、建设标 准空白以及新工位、新火箭、新机制、新团队等诸多挑战。他二话不说、挑起担子,带领团队展开高强 度技术攻关。 "商业发射场须满足多型火箭需求,这是核心难点。"首俊明先后驻京近2个月,与国家部委,多家 火箭、卫星企业反复协调对接,分析了30多个型号的火箭和卫星对发射场的技术要求,论证提出了发射 工位兼容火箭选型原则,确定了设计输入条件,为推动发射工位以及配套的加注供气等保障支持体系的 规划设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首俊明: 商业航天新战场,"航天老兵"再冲锋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冀冀 实习生 郑如雪 通讯员 程楠 近来,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首俊明格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产品亮相第55届巴黎航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6-17 20:1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参展情况 -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展示中国航天科技实力 包括长征六号甲和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模型首次在国际航展展出 [1] - 展品涵盖长征二号丁 长征三号乙 长征六号甲 长征八号 长征十二号等运载火箭模型及东方红三号E全电推小型通信卫星模型 [1] - 通过视频和多媒体介绍探空火箭 通信卫星 遥感卫星产品及应用 以及北斗导航 载人航天 探月工程 深空探测和国际合作等领域发展 [1] 新型运载火箭技术特点 - 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为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 是中国首型固体捆绑中型运载火箭 可满足卫星多样化密集发射需求 [3] - 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采用单芯级串联构型 具有简单可靠和任务通用性好特点 提升太阳同步轨道入轨能力和低轨多星座组网能力 [3] - 长征十二号将单芯级液体火箭运载能力和大整流罩包络提升至新台阶 完善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 [3]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成果 - 长城公司完成商业发射101次 发射74颗国际商业卫星(含14次通信卫星在轨交付和5次遥感卫星在轨交付)及261颗国内商业卫星 [5] - 提供52次搭载发射服务 将29颗国际载荷(含2次遥感卫星在轨交付)和127颗国内商业卫星发射升空 [5] - 公司作为中国航天国际化平台 整合各类资源 为国际市场提供更具竞争力和更先进的产品与服务 [5] 巴黎航展背景 - 巴黎航展创办于1909年 每两年举办一次 是世界规模最大和最负盛名的国际航空航天展会之一 [5]
火箭上的“小洞洞”是什么?专家为你解答
新华社· 2025-05-02 00:01
火箭排焰口设计 - 火箭级间段的"小洞洞"专业名称为排焰口,主要用于排出火箭发动机点火时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多出现在多级火箭的级间段 [1] - 排焰口在火箭热分离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上面级发动机启动后产生的燃气流冲刷下面级,推动两级解锁分离,排焰口和导流锥结构用于应对高温高压燃气 [3] - 早期火箭如长征二号丙和长征三号甲系列采用杆系结构排焰设计,确保火焰顺畅排出 [3] 火箭排焰口技术演进 -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因载人需求对承载系数要求更高,改用栅格孔排焰设计 [3] - 新一代运载火箭如长征五号、长征七号、长征八号采用冷分离方式,无需设置排焰口 [3] - 排焰口设计从杆系结构向更小甚至无孔方向变革,反映火箭技术进步 [3][4] 排焰口的功能意义 - 排焰口虽小但至关重要,是火箭热分离过程中保障结构安全的关键设计 [3] - 排焰口设计需兼顾火箭结构强度与发动机性能,技术方案随火箭发展持续优化 [3] - 排焰口的设计变化见证了我国运载火箭技术的迭代升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