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征系列火箭
icon
搜索文档
卫星互联网行业运载火箭深度报告(二):火箭总运力提升拐点已至,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进展
民生证券· 2025-06-26 1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是中国商业火箭真正拐点,发射工位数量及效率提升,25、26年是新一代可回收火箭首飞验证大年,未来重载火箭研发稳步推进,低轨通信星座部署为商业火箭行业带来巨大市场需求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一代商业火箭将密集首飞,我国正处于火箭总运力大幅提升前夕 - 政策推动火箭产业商业化发展,“国家队”推进旗下商业火箭公司成立,民营火箭发射次数占比提升,但目前大型星座仍由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因民营火箭运力与可靠性无法满足卫星载荷要求 [1][8][20] - 2025年是我国空间发射能力提升的拐点,发射工位数量及效率提升,在建、规划发射工位将形成“沿海 + 内陆”互补发射网络;25、26年是民营及国家队可回收火箭首飞验证大年,若试飞成果积极,27 - 28年商业火箭发射次数将提升、成本大幅降低,重载火箭研发也在稳步进行 [2][23][33] 他山之石:SpaceX猎鹰九号领跑全球火箭发射,星舰试飞紧锣密鼓 - 可回收复用火箭突破后,SpaceX发射次数激增,2024年其发射次数占美国发射总数的87.34%、全球发射数量的52.47%,猎鹰火箭单位发射价格降低,成本降至1500 - 3000美元/公斤区间 [40][41] - 星舰致力于实现完全可回收,通过“筷子夹火箭”捕获回收降低成本,试飞验证了快速发射、迭代技术路线可行性,目前正在验证V2版本及有效载荷部署,目标成本为每公斤10 - 100美元 [47][48] 我国民营商业航天公司巡礼 - 蓝箭航天是首家取得全部准入资质、基于自研液体发动机实现成功入轨的民营运载火箭企业,朱雀三号计划2025年下半年首飞,目标降低发射成本 [61] - 东方空间实行“引力”三步走战略,引力一号2024年首飞,引力二号预计2025年首飞,引力三号预计2027年首飞 [67] - 天兵科技是商业航天领域领先企业,天龙二号2023年首飞,天龙三号预计2025年试飞,性能对标猎鹰9号 [76][78] - 星河动力是国内首家掌握500km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发射能力和成功开展商业组网卫星发射的私营航天公司,智神星一号计划2025年8月底首飞,谷神星二号计划2025年上半年首飞 [80][82] - 深蓝航天主打“星云”系列可回收复用火箭,“星云 - 1”预计2025年完成发射 - 回收任务 [84] - 星际荣耀是商业运载火箭领先企业,双曲线一号2019年首飞,双曲线二号2023年实现国内首次可复用火箭的复用飞行,双曲线三号计划2025年底首飞、2026年实现复用飞行 [87][89] 投资建议 - 行业投资建议:低轨通信星座部署为商业火箭行业带来巨大市场需求,2025年卫星互联网产业进展确定性强,建议关注信科移动、震有科技、上海瀚讯、海格通信、九丰能源、斯瑞新材、高华科技、超捷股份 [3][93] - 信科移动:从事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制定等业务,背靠中国信科,在卫星互联网领域保持标准制定领先优势,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9亿元、1.08亿元、2.54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94][95] - 震有科技:业务涵盖公网和专网通信领域,在卫星核心网领域有独特优势,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4亿元、1.48亿元、2.35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96][97] - 上海瀚讯:是军用宽带移动通信系统设备供应商,是千帆星座通信分系统供应商,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亿元、1.89亿元、3.06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99][101] - 海格通信:是无线通信和北斗导航领域龙头,前瞻布局多个创新领域,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4亿元、8.33亿元、9.95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104][107] - 超捷股份:长期致力于紧固件等产品研发销售,2022年收购成都新月进军航空航天机加工领域,2024年商业航天业务实现盈利,后续单枚火箭结构件价值量有望提升 [108][109] - 九丰能源:是清洁能源综合服务提供商,签约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特燃特气配套项目,2025年液氢产品实现独家配套供应,积极开展二期项目准备工作 [111] - 高华科技:研发生产传感器及传感网络系统,产品应用于航天、轨道交通、冶金等领域,2024年航天市场稳定增长,开拓商业航天领域客户 [116][117] - 斯瑞新材:致力于高端应用领域产品研发销售,建设“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材料、零件、组件产业化项目”,为商业航天行业服务,产品有多个客户 [118]
五名中央企业产业工人代表与中外记者交流 干一行 爱一行 精一行(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6-06 05:36
产业工人,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近年来,中 央企业产业工人队伍中涌现出一批大国工匠,他们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贡献 积极力量。 锻件,大国重器安全可靠运行的核心结构件。工作35年,刘伯鸣独创了53种锻造方法,带领团队先后攻 克百万千瓦整锻低压转子、水室封头、锥形筒体等数十项"卡脖子"技术,助力一个又一个大国重器顺利 下线。 "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锻造领域赢得国际话语权。"刘伯鸣的话掷地有声。 大庆油田已累计生产原油25亿多吨,占同期原油总产量的1/3。 6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5名中央企业产业工人代表 围绕"弘扬工匠精神助力强国建设"与中外记者交流。他们中,有的奋战在科技前沿,助力探秘星辰大 海;有的拼搏在产业一线,奋力建造大国重器;有的与特高压为伍,潜心护佑电网畅通。 发射,升空!每一次长征系列火箭叩问苍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数 控车工何小虎都很自豪。 发动机,被誉为火箭的"心脏",体积大,加工精度高。拿发动机燃烧室的关键零件喷嘴来说,每个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