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系列火箭

搜索文档
中国民营火箭有肉吃了?
虎嗅· 2025-07-31 13:37
招标概况 - 中国招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2025年运载火箭发射服务采购项目》招标公告,采购7次发射服务,累计发射卫星94颗,招标金额13.36亿元[2] - 招标分为两个包件:一箭十星(950km轨道,2800kg)和一箭十八星(800km轨道,4800kg),封标价分别为1.54亿元和2.4亿元[6] - 招标对象为商业火箭公司,长征系列火箭不参与此次招标[4] 价格分析 - 招标封标价对应单价为5.5万元/公斤(950km轨道)和5万元/公斤(800km轨道)[6] - 商业发射保险费用高昂,费率在卫星价值量的15%~20%,一箭十星项目保险成本约6000万元[7][10] - 商业火箭公司需承担BOM成本(含材料、设备、燃料等)约1亿元,叠加发射场使用费后总成本超1.6亿元,接近封标价[10] 火箭型号与竞争格局 - 一箭十星包件可选火箭:蓝箭航天朱雀二号E(ZQ-2E)和东方空间引力一号(YL-1)[13] - 一箭十八星包件可选火箭:蓝箭航天朱雀三号(ZQ-3)、天兵科技天龙三号(TL-3)、中科宇航力箭二号(PR-2)[12] - 朱雀二号E为液氧甲烷火箭,LEO运力6吨,SSO运力4吨;引力一号为固体火箭,SSO运力4.2吨[13] 行业趋势与招标策略 - 招标策略强调可靠性优先,包件一要求"仅限成功火箭",包件二要求"2025年首飞成功"[12] - 成本管控是关键,5~5.5万元/公斤的限价指引商业火箭公司降本方向[11] - 招标机制鼓励"国家队主导+民企补充"的混合发射模式,为超万颗卫星组网建立协作框架[17] 研制进度与交付能力 - 东方空间YL-1A、天龙三号、力箭二号曾因研制进度未达要求被解约[15][16] - 朱雀三号预计2024年底首飞,力箭二号预计9月首飞,天龙三号正在进行资质审查[12]
美媒:中国航天的进步绝非昙花一现
环球网资讯· 2025-07-29 07:13
中国太空雄心对全球航空航天及卫星市场的影响 - 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快速发展正在重新界定全球航空航天和卫星产业的格局,既是科学里程碑也是具有地缘政治意义的战略行动 [1] - 中国的战略投资挑战美国主导的太空秩序,并重塑全球资本市场投资态势,投资者需在技术革新、地缘政治竞争和商业机遇交织的环境中抉择 [1]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CASC)的发展与机遇 - CASC预算猛增,反映北京将太空视为战略资产的优先考量,其"长征"系列火箭旨在构建与SpaceX媲美的发射基础设施 [1] - CASC在国家主导项目中的主导地位及不断壮大的商业部门(包括民营企业)带来双重机遇:政府背书的稳定性和新兴市场增长潜力 [1] 轨道基础设施的战略价值与竞争格局 - 中国的"国网星座"和"千帆星座"等大型星座网络与SpaceX的"星链"竞争,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成本卫星互联网服务 [2] - 中国通过太空基础设施与发展援助结合,与合作伙伴国构建长期依存关系,并将其技术标准和数据协议嵌入全球系统 [2] - SpaceX面临双重挑战:需达到中国的成本效益水平并抗衡其地缘政治影响力 [2] 中国航天企业的投资机会 - 中国国企是看好中国长期太空主导地位的投资者的核心持股对象,在月球基地、火星探索和卫星制造方面角色稳固 [2] - 蓝箭航天等民企若成功扩大规模可能迎来爆发式增长 [2] - 中国与巴西、尼日利亚等国的卫星合作关系为区域电信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带来间接投资机会 [2] 全球权力格局的战略调整 - 中国航天进步是全球权力格局的一次战略调整,投资者需识别能利用这一转变的企业 [2] - 轨道基础设施成为新竞争之地,及早抓住中国崛起及其连锁反应的企业最可能抓住太空经济下一阶段机遇 [2]
卫星互联网行业运载火箭深度报告(二):火箭总运力提升拐点已至,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进展
民生证券· 2025-06-26 1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是中国商业火箭真正拐点,发射工位数量及效率提升,25、26年是新一代可回收火箭首飞验证大年,未来重载火箭研发稳步推进,低轨通信星座部署为商业火箭行业带来巨大市场需求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一代商业火箭将密集首飞,我国正处于火箭总运力大幅提升前夕 - 政策推动火箭产业商业化发展,“国家队”推进旗下商业火箭公司成立,民营火箭发射次数占比提升,但目前大型星座仍由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因民营火箭运力与可靠性无法满足卫星载荷要求 [1][8][20] - 2025年是我国空间发射能力提升的拐点,发射工位数量及效率提升,在建、规划发射工位将形成“沿海 + 内陆”互补发射网络;25、26年是民营及国家队可回收火箭首飞验证大年,若试飞成果积极,27 - 28年商业火箭发射次数将提升、成本大幅降低,重载火箭研发也在稳步进行 [2][23][33] 他山之石:SpaceX猎鹰九号领跑全球火箭发射,星舰试飞紧锣密鼓 - 可回收复用火箭突破后,SpaceX发射次数激增,2024年其发射次数占美国发射总数的87.34%、全球发射数量的52.47%,猎鹰火箭单位发射价格降低,成本降至1500 - 3000美元/公斤区间 [40][41] - 星舰致力于实现完全可回收,通过“筷子夹火箭”捕获回收降低成本,试飞验证了快速发射、迭代技术路线可行性,目前正在验证V2版本及有效载荷部署,目标成本为每公斤10 - 100美元 [47][48] 我国民营商业航天公司巡礼 - 蓝箭航天是首家取得全部准入资质、基于自研液体发动机实现成功入轨的民营运载火箭企业,朱雀三号计划2025年下半年首飞,目标降低发射成本 [61] - 东方空间实行“引力”三步走战略,引力一号2024年首飞,引力二号预计2025年首飞,引力三号预计2027年首飞 [67] - 天兵科技是商业航天领域领先企业,天龙二号2023年首飞,天龙三号预计2025年试飞,性能对标猎鹰9号 [76][78] - 星河动力是国内首家掌握500km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发射能力和成功开展商业组网卫星发射的私营航天公司,智神星一号计划2025年8月底首飞,谷神星二号计划2025年上半年首飞 [80][82] - 深蓝航天主打“星云”系列可回收复用火箭,“星云 - 1”预计2025年完成发射 - 回收任务 [84] - 星际荣耀是商业运载火箭领先企业,双曲线一号2019年首飞,双曲线二号2023年实现国内首次可复用火箭的复用飞行,双曲线三号计划2025年底首飞、2026年实现复用飞行 [87][89] 投资建议 - 行业投资建议:低轨通信星座部署为商业火箭行业带来巨大市场需求,2025年卫星互联网产业进展确定性强,建议关注信科移动、震有科技、上海瀚讯、海格通信、九丰能源、斯瑞新材、高华科技、超捷股份 [3][93] - 信科移动:从事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制定等业务,背靠中国信科,在卫星互联网领域保持标准制定领先优势,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9亿元、1.08亿元、2.54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94][95] - 震有科技:业务涵盖公网和专网通信领域,在卫星核心网领域有独特优势,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4亿元、1.48亿元、2.35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96][97] - 上海瀚讯:是军用宽带移动通信系统设备供应商,是千帆星座通信分系统供应商,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亿元、1.89亿元、3.06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99][101] - 海格通信:是无线通信和北斗导航领域龙头,前瞻布局多个创新领域,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4亿元、8.33亿元、9.95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104][107] - 超捷股份:长期致力于紧固件等产品研发销售,2022年收购成都新月进军航空航天机加工领域,2024年商业航天业务实现盈利,后续单枚火箭结构件价值量有望提升 [108][109] - 九丰能源:是清洁能源综合服务提供商,签约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特燃特气配套项目,2025年液氢产品实现独家配套供应,积极开展二期项目准备工作 [111] - 高华科技:研发生产传感器及传感网络系统,产品应用于航天、轨道交通、冶金等领域,2024年航天市场稳定增长,开拓商业航天领域客户 [116][117] - 斯瑞新材:致力于高端应用领域产品研发销售,建设“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材料、零件、组件产业化项目”,为商业航天行业服务,产品有多个客户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