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雄忻高铁
icon
搜索文档
雄忻高铁最新进展 雄保段跨京广高铁转体桥成功转体
新京报· 2025-06-18 22:32
雄忻高铁雄保段项目进展 - 雄忻高铁雄保段保定东2×64米T构转体桥成功完成转体 总重量达8761吨 转体段长度1295米 转角39° [1] - 该转体桥是雄忻高铁重点控制性工程 跨越京广高铁 施工需在深夜高铁停运时段完成 对精度要求极高 [1] - 项目团队创新采用"无过渡结构"转体方案 取消传统边跨直线段 实现一次性精准对接 降本增效 [2] 施工技术与管理 - 运用BIM技术进行三维模拟 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实时追踪应力位移变化 实现全程可视化控制智能化 [2] - 采用一体化称重设备优化配重 高精度测量技术动态调整桥梁姿态 确保转体施工万无一失 [2] 雄忻高铁战略意义 - 线路全长342公里 设计时速350公里 是雄安新区"四纵两横"高铁网重要横向通道 [2] - 作为京昆通道组成部分 建成后将衔接京雄城际 大西高铁 津保铁路 缓解石家庄至太原区段运输压力 [2] - 对贯通北京经雄安至昆明的高标准京昆通道 完善全国高铁网布局具有战略意义 [2]
雄忻高铁全线首座超4000米隧道贯通
中国新闻网· 2025-06-06 15:39
雄忻高铁建设进展 - 雄忻高铁(山西段)东冶隧道历经831天建设后贯通 这是全线首座长度超4000米的隧道 标志着站前4标管段内5座隧道全部贯通 工程转入梁体架设及无砟轨道施工阶段 [1] - 东冶隧道全长4320米 最大埋深177.36米 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冶镇 由中铁三局承建 [1] - 隧道施工难度大 Ⅳ级、Ⅴ级围岩占比达86% 穿越6条断层破碎带 多处浅埋下穿采石场 存在地表沉陷、围岩失稳等高风险 [1] 施工技术与创新 - 采用"五车一桥"施工工法优化流程 投入隧道拱架自动生产线、格栅钢架全自动生产线提升预制构件精度与效率 [2] - 配备全工况湿喷机械手等智能装备降低人工风险 引入3D隧道全断面自动扫描仪实现超欠挖断面扫描分析 [1][2] - 运用地震波反射法、地质雷达扫描等多种立体探测技术精准掌握地质信息 [2] - 遵循"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原则 采用围岩变形自动监测系统实时监控 [2] 项目战略意义 - 雄忻高铁正线全长342公里 山西段122公里 是山西省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 [1][2] - 作为"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京昆通道重要组成部分 建成后将助力山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2] - 项目对强化中部地区大通道格局 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
“五一”假期全国多地铁路重点工程建设持续推进
新华社· 2025-05-02 19:25
铁路工程建设进展 - 天陇铁路白杨里隧道正洞全长约6.1公里,穿越复杂地层,围岩破碎,部分地段涌水量大,目前掘进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1] - 天陇铁路是甘肃省"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正线全长约208公里,建成后将成陇东南至川渝地区新客货运输便捷通道 [1] - 津潍高铁滨东黄河特大桥全长超42公里,是津潍高铁控制性工程,目前正在进行箱梁架设 [2] - 津潍高铁正线全长约348公里,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完善环渤海地区路网结构 [2] - 雄忻高铁河北段已完成箱梁架设超1700孔,完成总架梁任务的70% [2] - 雄忻高铁是雄安新区"四纵两横"区域高铁网重要横向通道,建成后将结束阜平县不通铁路历史 [2] 重点工程项目 - 平漯周高铁舞漯特大桥全长超33公里,上跨多条既有线,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5] - 平漯周高铁正线全长约200公里,建成后将完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 [5] - 康渝高铁安康汉江大桥主拱拱肋吊装已完成超40%,是国内时速350公里高铁单孔跨度最大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 [5] - 康渝高铁余家梁隧道全长约14.5公里,累计掘进突破5000米,实现7个工作面同步推进 [6] - 宜涪高铁长岭隧道全长超1.1万米,最大埋深达1049米,穿越多条断层,是一级高风险隧道 [6] - 衢丽铁路衢江特大桥全长约10.59公里,跨衢江连续梁全长600米,上跨繁忙衢江航道 [6] 物流枢纽建设 - 深圳平湖南综合物流枢纽项目二期工程预计5月底完成全部钢结构施工 [8] - 平湖南综合物流枢纽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11万平方米,是全国首批23个国家级物流枢纽之一 [8] 施工技术创新 - 安康汉江大桥项目团队打造数字化工程管控智能建造平台,整合多项监控系统,大幅提高拱肋安装效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