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碰撞测试
icon
搜索文档
理想i8碰撞“测试”风波始末
中国经营报· 2025-08-09 04:50
事件概述 - 理想汽车在新车发布会上播放第三方碰撞测试视频,展示2 6吨理想i8与8吨东风柳汽乘龙卡车正面对撞结果,引发舆论争议 [2] - 视频显示卡车驾驶室与货箱分离、车头倒压i8前窗,而理想i8乘员舱结构保持完整 [2] - 事件发酵一周后,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于8月6日发表联合声明,呼吁行业自律并杜绝不当竞争行为 [1] 各方回应 东风柳汽 - 7月31日声明称理想汽车通过自定义碰撞条件发布非常规测试视频,贬低品牌形象并可能误导消费者形成安全隐患 [3] - 事件后通过抖音发布侵权声明获得27 7万浏览量,官方账号粉丝量短期迅速增长 [6] - 借势发布"活着才有资格谈理想"等多条营销推文,并通过技术拆解展示产品质量 [6] 中国汽研 - 8月3日声明称该测试为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仅用于验证理想i8安全性,不涉及其他品牌车辆评价 [3] - 承认未及时向公众阐明东风柳汽车辆仅作为"移动壁障车"使用,导致关键信息缺失与公众误解 [3] - 承诺将完善测试管理机制,坚守科学客观中立原则 [4] 理想汽车 - 解释测试目的是验证"短前悬安全结构"安全可靠性,并非针对其他品牌 [3] - 就测试导致东风柳汽品牌卷入负面舆情表示道歉,承认对传播风险预估不足 [3] - 强调测试是模拟用户关心的"小车对撞大车"危险工况,为全球主流车企广泛采用的验证方式 [5] 行业影响 - 事件引发关于营销伦理、行业标准与品牌攻防的广泛讨论 [1] - 专家指出权威碰撞测试通常按车型级别划分,避免跨级比较,此次乘用车与重卡对撞缺乏标准依据 [5] - 中汽协介入协调三方达成共识,联合声明强调共塑良性竞合关系 [1] 市场数据 - 7月中国重卡市场销售8 3万辆(批发口径),同比增长42% [6] - 上半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9 9万辆和212 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 7%和2 6% [6] - 天然气商用车销量11 8万辆,同比下降10 1% [6]
汽车视点 | 碰撞测试成为流量密码?莫让安全测试沦为车企“秀场”
新华财经· 2025-08-05 21:46
碰撞测试行业趋势 - 碰撞测试从技术验证转变为品牌宣传焦点 车企加大宣传投入 [1] - 车企积极策划更具冲击力的安全演示 包括非标准测试如高空坠落和连环碰撞 [3] - 第三方机构和媒体平台卷入碰撞测试 懂车帝完成90次碰撞测试和36款车型辅助驾驶实测 [4] 车企测试案例 - 蔚来小型纯电车firefly在中保研测试获6项G+评价 成为最小尺寸全G+车型 [2] - 乐道L60成为中保研首款全优高分纯电车型 [2] - 阿维塔06成功挑战2026年Euro-NCAP安全碰撞测试 [2] - 特斯拉Cybertruck在NHTSA测试显示翻覆风险12.4% 低于同级皮卡 [3] - 奇瑞进行32米高空坠落测试 检验极端碰撞下的安全性能 [3] 测试标准演进 - NHTSA于1978年建立56公里/小时正面碰撞测试标准 [5] - IIHS测试项目包括25%小重叠偏置碰撞等 采用G/A/M/P四级评级 [5] - IIHS测试推动车企优化车身结构 如1993年40%偏置碰撞和2011年25%偏置碰撞 [6] - 中汽研2024年新规提高碰撞速度至56公里/小时 增加后排儿童保护和行人避撞测试 [7] 行业监管挑战 - 非标准碰撞测试缺乏国家标准 如小车与卡车碰撞无国内外标准 [8] - 测试透明度不足引发质疑 如阿维塔风洞测试和懂车帝卡车钻撞测试 [8] - 建议强制信息披露 要求公开测试参数和原始数据 [9] - 建议建立独立监督框架和第三方核查机制 [9] - 建议明确违规惩戒 对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法处罚 [9]
东风柳汽人士:首次还原「车头掉落」疑云与细节
第一财经· 2025-08-05 19:05
碰撞测试争议核心 - 理想i8以60±2km/h速度撞击相向行驶的40±2km/h二手乘龙M3卡车,形成100km/h相对速度,远超常规商用车碰撞标准[8][9] - 测试中8吨配重卡车被2.61吨SUV撞至四轮腾空,与真实事故中卡车继续前行、SUV反弹的物理常识不符[9][14] - 卡车驾驶舱液压锁止状态成关键争议点,未锁止状态下轻微撞击即可导致车头翻转[3][4] 卡车技术细节 - 乘龙M3采用液压式锁止机构,成本高于机械式但锁止力度更大,需通过泵油和撬动液压锁两步操作实现车头抬起[3][4] - 液压锁止激活状态下驾驶室与底盘连接稳固,失效可能指向结构设计缺陷或测试前未正确锁止[4][5] - 商用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配备AEB自动紧急制动,感知系统搭载高精度雷达和摄像头[12] 测试合规性质疑 - 非国家强制性法规试验,中国汽研声明明确该测试非标准车对车碰撞[6][8] - 使用二手卡车存在零部件维修/缺失可能,与真实商用车的日常使用状态存在差异[8] - 卡车配重8吨为固定值,而实际运营中商用车载重动态变化显著影响碰撞能量[8][9] 行业营销现象 - 新能源车企频繁采用小车撞大车测试制造视觉冲击,反映宣传同质化现象[11] - 商用车营销预算远低于乘用车,受众群体规模差异显著(3800万货车司机vs5.15亿汽车驾驶人)[12] - 碰撞视频未按惯例对对比车辆LOGO打码,引发品牌侵权争议[12][13] 事件后续进展 - 东风柳汽未获测试详细数据,质疑理想汽车与中国汽研声明缺乏关键细节[1][14] - 理想汽车声明称测试导致乘龙品牌卷入争议属"无心之举",并肯定其卡车行业标杆地位[14] - 双方沟通未果后东风柳汽发布侵权声明,强调响应"反内卷"政策导向[13][14]
全网蹲复测,完整复盘理想、乘龙卡车、中国汽研三方回应
36氪· 2025-08-05 18:04
事件背景 - 理想汽车在7月29日i8纯电动SUV发布会上播放与乘龙卡车对撞测试视频 测试中理想i8表现完好而乘龙卡车驾驶室与货箱分离且车轮弹起 [13][14][15][17] - 视频未对乘龙卡车方向盘打码 网友迅速识别品牌并引发广泛传播 舆情主要分为质疑测试真实性 批评乘龙卡车安全性及呼吁复测三方观点 [19][20][21][24] - 涉事三方均为行业重要参与者:理想汽车为民营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 东风乘龙是东风公司核心卡车品牌且以耐用性为标识 中国汽研为国资央企背景的权威检测机构 [4][6][7][8][10] 企业回应策略 - 东风乘龙初期通过抖音官方账号回复评论 以非正式形式质疑测试真实性并暗示"导演安排" 但后续删除相关评论 [25][26][27][29][31] - 理想汽车在舆情发酵后仍发布打码版测试视频 并通过产品线负责人在微博转发媒体报道及约战复测 强化第三方检测机构权威性 [33][39][41][42] - 东风柳汽于7月31日发布正式声明 指控理想汽车侵权且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强调测试场景与实际运营存在严重差异并保留追责权利 [54][55][56][60][64] 传播与舆情管理 - 东风乘龙通过多平台密集发布安全技术内容及海报 包括驾驶室锁止结构说明 用户事故案例及"活着才有资格谈理想"等针对性传播 [76][79][81][83][86][89][92][94] - 理想汽车在8月3日前关闭抖音及微博评论区 后续与中国汽研联合发布声明 强调测试目的为验证自身安全性且无意评价乘龙产品质量 [109][112][123][124][125][128] - 中国汽研回应测试参数:双方车辆以60km/h与40km/h相对速度碰撞 所用乘龙卡车为随机购买的二手车 但未解释卡车结构损坏原因 [132][134] 行业影响 - 事件引发对车企测试方法公正性的广泛质疑 方程豹等品牌过往对撞视频被重新传播且评论区充斥质疑声 [141][142][144] - 经销商借势营销 如"乘龙卡车王公子"发起招募理想驾驶员进行复测活动 进一步推高舆情热度但存在管理风险 [101][102][103][105][108] - 理想汽车新车i8宣传节奏受干扰 类似此前MEGA车型的舆情影响 凸显行业竞争中对撞测试营销的高风险性 [122][128]
独家专访东风柳汽人士:业内首次还原理想i8碰撞测试细节
第一财经· 2025-08-05 17:56
碰撞测试争议 - 理想汽车与中国汽研进行的碰撞测试中 乘龙卡车驾驶舱在碰撞中倒下 车头锁止状态存在争议 [1] - 配重8吨的卡车被2 61吨家用SUV撞至四轮腾空 引发对测试标准合理性质疑 [1] - 东风柳汽研发部门透露未获得测试详细数据 无法确认卡车卡扣是否扣住 [2] 企业回应状况 - 理想汽车声明测试合乎标准但未披露具体细节 [2] - 中国汽研投资者热线截至8月5日发稿未予回应 [2] - 测试由理想汽车制定大纲 中国汽研执行 双方声明均未充分公开技术参数 [2] 企业背景 - 东风柳汽为东风汽车与柳州国资合资企业 拥有35年商用车制造历史 [1] - 1991年商用车基地投产后年度产销突破1万辆 乘龙系其核心卡车品牌 [1]
专访东风柳汽人士:首次还原“车头掉落”疑云与细节
第一财经· 2025-08-05 17:51
碰撞测试事件背景 - 理想汽车与中国汽研进行非标准车对车碰撞测试 涉及2.61吨理想i8 SUV以60±2km/h速度撞击相向而行40±2km/h的二手乘龙M3卡车 相对速度达100km/h 卡车配重至8吨[1][7][8] - 测试引发争议 焦点包括卡车驾驶舱在碰撞中倒下及8吨卡车被撞至四轮腾空的现象[1] - 东风柳汽未获得测试详细数据 无法确认卡车卡扣锁止状态[1] 卡车锁止机构技术细节 - 乘龙M3卡车采用液压式锁止机构 锁止力度大且稳定可靠 但成本高[3] - 液压锁处于锁止状态且油路位置正确时不会自行解锁 未锁止状态下即使轻微撞击也可能导致驾驶室翻转[4] - 通过持续泵油和撬动液压锁的操作可使车头抬起并保持卡扣打开状态 反向操作后若未完全锁止则卡扣仍处于打开状态[4][5] 测试合规性与设计差异 - 测试非新车上市强制性标准 中国汽研声明为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6] - 商用车与乘用车存在安全目标、结构设计和测试标准差异 商用车碰撞测试常规标准相对速度通常低于100km/h[7][8] - 真实事故中卡车满载时碰撞能量更高 驾驶室与底盘解体式分离较为罕见[7] 行业营销实践与影响 - 乘用车撞击卡车测试频繁出现在极狐、比亚迪方程豹等新能源汽车发布会中 通过极端场景制造视觉冲击展示安全性能[10] - 商用车营销宣传费用较少 受众较窄 全国有3800万货车司机 而汽车驾驶人数量达5.15亿人[10] - 理想汽车未对乘龙卡车方向盘车标打码 违反碰撞试验惯例 后续视频已进行打码处理[11] - 东风汽车与理想汽车沟通无果后发出侵权声明 理想汽车最新声明称对乘龙品牌卷入舆情争议为无心之举[11]
理想i8和乘龙卡车对撞测试,要不要公证?
虎嗅· 2025-08-04 19:49
理想i8与乘龙卡车碰撞测试争议 - 理想汽车委托中国汽研进行安全性碰撞测试,测试参照普通公路高频交通事故情形制定要求[2] - 测试过程中意外将东风柳汽乘龙品牌卷入舆情争议,理想汽车表示是无心之举[2] - 中国汽研声明该测试仅验证理想i8车辆安全性,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不涉及其他品牌车辆安全性能评价[3] 东风柳汽回应 - 东风柳汽声明某品牌未经授权使用并扭曲传播乘龙卡车碰撞测试视频,已构成严重侵权[5] - 东风柳汽表示其安全体系严格遵循"真实场景防护"原则,反对通过贬损同业、恶意攀比破坏行业生态的行为[5] - 东风柳汽指出测试通过自定义碰撞条件,特定设计非常规测试场景,发布与公众认知偏差较大的碰撞视频[7] 测试细节与结果 - 中国汽研依据中国典型交通事故普通公路场景下的事故形态制定测试大纲[11] - 测试以卡车整备质量作为选择标准,在市场端随机购买二手卡车作为移动式壁障车[9] - 测试结束后理想i8乘员舱无明显变形,气囊展开正常、电池包无漏液无起火、车门自动解锁、门把手自动弹开[12] 第三方检测机构 - 中国汽研作为国资央企、国家一类科研院所和上市公司,秉持科学严谨态度开展评测活动[13] - 理想汽车高度认可中国汽研的专业能力和测试公正性,认为其碰撞测试数据和结果具有科学权威性[16] - 国内专业第三方检测机构需要CMA/CNAS认证,对设备、人员、测试方法等进行考核[21] 行业观点 - 重量轻的车辆同重型车辆相撞通常受损严重的是重量轻的车辆[10] - 新势力员工表示检测机构真实性有保证,实验数据可溯源不会造假[17] - 行业专家指出媒体测评良莠不齐,存在部分媒体受利益驱动策划缺乏客观性测试的现象[21]
理想回应“撞飞卡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08:30
公司声明与澄清 - 公司发布声明称测试仅用于验证理想i8被动安全性能 并非针对其他品牌产品质量评价 [3] - 公司表示测试所用东风柳汽乘龙品牌二手卡车仅作为移动式壁障物 无意做出质量引导性评价 [1] - 公司澄清与东风柳汽乘龙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 [1] 测试目的与行业影响 - 公司希望通过声明还原测试事实 为行业健康交流提供真实依据和参考 [1] - 测试过程导致东风柳汽乘龙品牌被意外卷入舆情争议 公司称属无心之举 [1] 专家观点与行业标准 - 行业专家表示小车与重卡碰撞视频实际意义不大 因缺乏国家标准 [1]
理想,深夜回应!中国汽研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8-04 07:41
理想i8碰撞测试事件 - 理想汽车发布理想i8与乘龙卡车碰撞测试视频,展示i8在61公里/小时刮底刚性障碍物、100公里/小时正面对撞及侧面碰撞重卡测试中的安全性表现,A柱、B柱、C柱、门梁均无变形,9个安全气囊全部展开,电池包无漏液无起火 [6] - 理想汽车解释测试目的是验证i8的"短前悬安全结构"设计,前向有3条纵向力传递路径,前舱中密布11个环形吸能结构,委托中国汽研执行测试以科学验证被动安全性能 [2][3] - 公司强调测试仅用于验证i8安全性,非评价其他品牌质量,对乘龙卡车被卷入舆情表示无意为之,澄清双方无直接竞争关系 [4] 乘龙卡车回应 - 东风柳汽发布声明指出理想汽车未经授权使用并扭曲传播乘龙卡车碰撞视频,认为测试场景与实际运营存在严重差异,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 [10][11][12] - 公司介绍乘龙卡车安全技术包括行业首创龙骨框架驾驶室、四层吸能结构和AEBS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强调71年历史积累的115万卡友真实体验 [13][17] - 东风柳汽呼吁行业反内卷、反不正当竞争,倡导诚信竞争和理性传播,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14][15] 中国汽研声明 - 中国汽研澄清测试仅验证理想i8安全性,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测试中理想i8碰撞速度为60±2km/h,移动式壁障车相向速度为40±2km/h [20] - 说明测试用卡车为市场随机购买的二手车辆,经外饰伪装和配重至8吨处理,作为移动式壁障车使用 [20] 行业影响 - 理想汽车表示i8按照最新国标和C-NCAP五星标准开发,涵盖100多项企业测试工况,全系车型此前均获权威第三方测试最高评价 [5] - 乘龙卡车连续发布海报强调"生活不是试验场"的安全理念,展示龙骨框架驾驶室和30%高强钢应用等安全技术 [22][25][26]
中汽研:理想碰撞测试系随机购买二手卡车
北京晚报· 2025-08-04 00:52
测试背景 - 测试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研)执行 旨在验证理想i8车辆安全性 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 [1] - 测试时间为2025年6月27日 地点为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性能路 [1] - 测试对象为理想i8(VIN:HLX13B172S1200081) [1] 测试方法 - 依据中国典型交通事故普通公路场景制定测试大纲 [1] - 随机购买二手卡车作为移动式壁障车 仅以卡车整备质量为选择标准 [1] - 对移动式壁障车进行整备 包括外饰伪装(车身红色改白色 伪装粘贴) 安装自动驾驶装置 并配重至8吨 [1] - 理想i8碰撞速度为60±2km/h 移动式壁障车相向速度为40±2km/h [1] 测试结果 - 理想i8乘员舱无明显变形 气囊展开正常 电池包无漏液无起火 车门自动解锁 门把手自动弹开 [1] - 移动式壁障车驾驶室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形 整体结构完整 车门可以正常打开 [1] 机构声明 - 中国汽研未在任何平台发布测试数据 报告和影像资料 也未就此次事件做出官方回应 [1] - 中国汽研倡议行业 媒体和公众平台客观理性 共同维护行业生态和网络清朗 [1] - 中国汽研将保留对恶意解读 误导传播的平台和个人媒体的法律 声誉追诉权 [1] - 中国汽研作为国资央企 国家一类科研院所和上市公司 秉持科学严谨态度 坚守公正客观立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