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领克08
icon
搜索文档
领克08新车情报: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可以挺直腰板聊智驾了
车fans· 2025-10-24 08:33
新车到店与配置更新 - 新款领克08于9月24日到店,首批为两台160 Ultra版,颜色为曜日银配星夜蓝内饰,均选装舒享包(冰箱+小桌板)[2] - 月底再增三台到店,同为160 Ultra版,颜色为白色配星夜蓝内饰,到车效率相比以往有显著提升[2] - 新车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发动机更换为10 EM-P同款,号称是目前量产热效率最高的发动机,前排升级双层夹胶玻璃[6] - 高配车型提供冰箱与小桌板等舒享配置,中央扶手箱在选装舒享包后会变为冰箱,牺牲了部分储物空间[6][21] 产品定价与销售政策 - 新车官方指导价格区间为17.58万元至22.88万元[4] - 购买新款08不再赠送充电桩,改为提供1000元充电桩抵扣券,交车时赠送全车脚垫、颈枕、内存盘等礼品[5] - 公司提供两种金融方案:厂家12万2年0息和5年贷款2年0息方案[23] - 以160长续航Ultra版为例,按揭落地价62,800元,月供5,000元,贷款额120,000元,购置税为0,保险约5,500元,上牌费500元[24] 产品竞争力与市场反馈 - 新车搭载最新的flyme 2.0系统,操作体验和视觉感受更佳,并更换了8295芯片,但部分细节仍需优化[20][26] - 主要竞品为比亚迪方程豹钛7和海狮07,已有战败给方程豹钛7的客户案例[16] - 产品优势包括空间更宽敞、四座同享按摩通风加热功能、全系标配激光雷达以及千里浩瀚H5方案的辅助驾驶[11][18] - 劣势在于网络风评一般,存在“买智驾谁看领克”的负面印象,以及消费者对保养成本的担忧[19] - 过去一个月平均每日进店25批客户,其中约3批(占比约12%)关注08,许多客户对价格优惠感知不明显,认为优惠太少[14][16] - 约30%的客户对价格表示满意,其余70%会在价格上找问题,尽管认可其整体性价比[16] 销售策略与市场前景 - 对于希望在2025年提车的关注者,当前是购车时机,可尝试向销售咨询其他用户放弃的小定权益,以享受“99元抵2000元购车金”的额外优惠[25] - 用车不紧急的消费者不妨等待2026年的新政策[25] - 销售层面希望厂家能加强品牌和车型的推广,认为让消费者先知道这款车更为重要[26]
极氪与领克各自成立整车研究院,“一个吉利”战略加速落地|36氪独家
36氪· 2025-09-10 20:25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吉利集团成立极氪整车研究院与领克整车研究院 其中Z产品线(含极氪9X、极氪MIX、极氪007等车型)、C产品线、M产品线划至极氪研究院 L产品线(含领克900等车型)、K产品线(含领克08等车型)划至领克研究院 [1] - 极氪001和极氪009隶属于Z产品线 [2] - 集团现拥有领克整车研究院(已存在)、极氪整车研究院(新成立)及银河整车研究院(含几何、银河等新能源品牌) [3] - 极氪与领克品牌从合并状态重新转向独立运营 极氪原为领克旗下电动汽车事业群 2021年独立 2023年11月极氪收购领克汽车51%股权 2024年2月完成交易成立极氪科技集团 2024年9月通过私有化议案 [9][10] 技术研发体系整合 - 智能座舱团队于2024年4月底完成整合 由首席座舱科学家姜军领导 极氪车型短期沿用ZEEKR AI OS系统 其他品牌搭载Flyme Auto系统 [4] - 辅助驾驶团队于近期整合 极氪智驾团队、吉利研究院智驾团队及迈驰智行合并至重庆千里科技 组建超3000人团队 采用双CEO架构(王军与陈奇任联席CEO 杨沐任CTO) [7][8] - 中央研究院负责智能座舱与平台技术架构开发 千里科技负责辅助驾驶研发 共同为各整车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持 [3][11] 战略目标与运营模式 - 采用"中央研究院+卫星整车研究院"架构 中央研究院统一技术研发避免重复投入 整车研究院负责品牌营销、产品定义及整车开发 实现轻量化运营 [3][13] - 整合后目标包括:增长性效益提升超5% 研发效力、管理效益及营销费用效率提升15%-20% 研发环节年节省数十亿元 管理费用与营销费用显著降低 [14] - 品牌定位差异化:极氪聚焦豪华/极致/科技 领克定位潮流/运动/个性 银河定位高价值主流新能源 中国星聚焦节能化/智能化燃油车 [14] 销售业绩与目标 - 2024年7月交付23.77万辆(同比增长58%) 8月交付25.02万辆(同比增长38%) [15] - 截至2024年8月底累计交付189.7万辆 完成年销300万辆目标的63.2% 目标2027年实现年销500万辆 [15]
最新消息!极氪前副总裁朱凌确认去了沃尔沃,曾推动领克全新07、08等车型上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14:50
人事任命 - 极氪前副总裁朱凌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出任沃尔沃汽车亚太区运营负责人 向沃尔沃汽车亚太区负责人袁小林汇报[1] - 朱凌主要负责产品战略、规划、组合和项目管理 主导区域未来车型项目从产品规划到开发及工业化投产[1] - 朱凌将推动产品、工程、采购、物流和制造等领域的跨部门协作 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和具备成本竞争力地交付[3] 职业背景 - 朱凌于2014年加盟吉利汽车 随后在吉利汽车研究院领克品牌研究所担任副总裁[3] - 2025年初极氪与领克品牌合并成立极氪科技集团 朱凌担任副总裁负责产品研发及相关工作[3] - 朱凌在极氪担任副总裁期间负责了多个重要车型的规划与发布 包括推动全新07、08等车型的成功上市[3] 工作交接 - 朱凌在8月26日确认工作岗位变动 表示不再适合代表极氪和领克发布信息和表达观点[4] - 朱凌透露其负责的未发布车型包括第三代03、03+ 以及极氪007年款、极氪7X年款和极氪X年款[4] - 朱凌于9月1日晚间表示将暂时减少微博发布 专注于新岗位的学习[6]
13万级最值得买的四驱皮卡?雷达电混双雄登陆成都车展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03 12:13
产品定位与市场机遇 - 公司推出雷达地平线PHEV与吉利皮卡千里金刚电混PLUS四驱版 定位为移动能源解决方案和全场景事业伙伴 解决传统燃油皮卡高油耗、限行政策及纯电皮卡续航和补能效率问题 [1][3] - 皮卡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混动皮卡时代已至 公司敏锐捕捉市场空白 实现无里程焦虑和全场景适配 [3] 性能与能效表现 - 两款车型百公里油耗低至1.5升 馈电百公里油耗仅为6.4升 满油满电综合续航高达1068公里 比同级燃油皮卡多跑200公里 [5] - 搭载吉利雷神EM-P超级电混系统 采用行业首发3DHT构型电混系统 三合一高效电驱系统最高效率达97% 空载百公里加速6.3秒 满载仅需6.8秒 [8] - 最大功率260千瓦 峰值扭矩近千牛米 可爬65%斜坡 空载爬坡角度达100% 相比2.4T柴油机动力几乎多出一倍 扭矩响应毫秒级 [7] 功能与承载能力 - 隐藏式大梁结构赋予额定载重0.5吨 实际表现翻番有余量 货箱最长1.765米 采用耐磨防腐材质钢板 [5] - 采用两路主梁+笼式车体设计 具备双纵梁及12根大截面嵌入式横梁 全车身70%高强钢使用 增强被动防护能力和耐用性 [12] 能源生态与智能化 - 构建万能栈智能能源平台 行业首次实现皮卡与分布式光伏、储能互融互通的能量管控平台 覆盖获能-用能-放能全链路 [16] - 支持V2V/V2L/V2G/V2H四种用电方式 最大外放电功率36千瓦 原地发电功率30千瓦 可扩展电池容量至135度 适配多场景用电需求 [17][19] - 配备银河OS智能生态车机 集成数十项影音娱乐APP和L2级辅助驾驶 具备强大语音交互功能 [14] 驾驶与安全配置 - 实时动态调整四轮扭矩分配 后驱扁线电机采用智能油冷散热 提供经济/舒适/运动3种驾驶模式和雪地/泥地/越野/沙地4种地形模式 [10] - 应用坡道起步辅助、牵引力控制、陡坡缓降等主动安全配置 电池具备IP68级防尘防水和2毫秒极速断电等6大安全防护技术 [12] 价格与市场定位 - 电混皮卡起售价13.88万元 重新定义皮卡角色 从运输工具升级为移动储能单元、智能电力调度中心和可持续能源节点 [20]
极氪前副总裁朱凌加盟沃尔沃 担任亚太区运营负责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19:59
人事任命 - 极氪前副总裁朱凌自2025年9月1日起正式出任沃尔沃汽车亚太区运营负责人 向沃尔沃汽车亚太区负责人袁小林汇报 [1] - 朱凌主要负责产品战略 规划 组合和项目管理 主导区域未来车型项目从产品规划到开发及工业化投产 [1] - 朱凌将推动产品 工程 采购 物流和制造等领域的跨部门协作 确保项目按时 高质量和具备成本竞争力地交付 [1] 职业背景 - 朱凌于2014年加盟吉利汽车 随后在吉利汽车研究院领克品牌研究所担任副总裁 [1] - 2025年初极氪与领克品牌合并成立极氪科技集团 朱凌担任副总裁负责产品研发及相关工作 [1] - 朱凌在极氪担任副总裁期间负责多个重要车型规划与发布 包括推动全新07 08等车型成功上市 [1] 产品动态 - 朱凌确认在极氪任职期间完成第三代03 03+车型开发 以及极氪007年款 极氪7X年款和极氪X年款等产品规划 [2] - 朱凌于9月1日晚间通过社交媒体展示沃尔沃汽车相关草图 暗示新岗位工作内容 [4]
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朱凌调岗,新去向待公布
巨潮资讯· 2025-08-27 17:54
人事变动 - 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朱凌博士因工作岗位变动不再代表极氪和领克发布信息[2] - 朱凌新岗位去向仍待官方公布[2] 产品规划 - 朱凌兼管领克期间将陆续发布多款新车型包括全新07和08[5] - 后续产品包括第三代03和03+以及极氪007年款、极氪7X年款和极氪X年款[5] 公司背景 - 朱凌2014年加入吉利汽车 2025年初担任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负责产品研发[7] 销售表现 - 极氪品牌7月销量16,977辆同比增长8%[7] - 极氪品牌1-7月累计销量107,717辆同比增长4%[7] - 领克品牌7月销量27,216辆同比增长28%[7] - 领克品牌1-7月累计销量181,353辆同比增长23%[7]
吉利汽车(0175.HK):核心净利高速增长 海外布局进入攻坚期
格隆汇· 2025-08-27 04:0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达1502.8亿元,同比增长26.5%,创历史新高 [1] - 归母净利润92.9亿元,同比下降13.9% [1] - 核心归母利润66.6亿元,同比增长102%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777.9亿元,同比增长28.4%,环比增长7.3% [1] - 第二季度核心归母净利润约31.8亿元,同比增长127%,环比下降8.7% [1] 盈利能力分析 - 上半年整体毛利率16.4%,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1] - 极氪汽车毛利率达19.7%,其中Q1毛利率18.8%,Q2毛利率20.5% [1]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至5.6% [2] -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至1.9% [2] - 研发投入83.5亿元,同比下降8.6%,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至6.6% [2] - 单车平均售价9.6万元,同比下降1.4万元 [2] - 单车核心归母净利润4724元,同比增长37% [2] 销售表现 - 上半年累计总销量140.9万辆,同比增长47.4% [2] - 新能源车销量72.5万辆,同比增长126.5%,占比51.5% [2] - 燃油车销量同比增长7.5% [2] - 销量目标上调至300万辆,对应增速由25%调高至38% [2] - 吉利品牌销量116.4万辆,同比增长56.99%,其中银河系列销量54.8万辆,同比增长232% [2] - 极氪销量9.1万辆,同比增长3.3% [2] - 领克销量15.4万辆,同比增长22.3% [2] 海外市场拓展 - 上半年出口18.4万辆,同比下降7.7% [3] - 新能源车出口4.0万辆,同比增长146% [3] - 出口销量占总销量13% [3] - 设立欧洲、拉美非、中东亚、东盟、东欧五个海外大区 [3] - 下半年将推出银河E5、星舰7、星愿等车型进入海外市场 [3] 战略调整与产品规划 - 计划私有化纽交所上市的极氪,最高支付23.99亿美元或10.89亿股吉利汽车股份,占现有股本11% [3] - 私有化后极氪成为全资子公司,原股东可选择2.687美元或1.23股新发行吉利股份兑换每股极氪股份 [3] - 2025年计划发布10款新车型,其中银河5款、极氪3款、领克2款 [4] - 已上市星耀8、领克900、极氪007GT等新车型 [4] - 下半年将推出银河A7/M9、极氪9X/8X、领克10EM-P等新车型 [4] 财务预测 - 2025/2026/2027年EPS预计值分别为1.537/1.852/2.320元人民币 [4] - 目标价24.3港元,对应2025/2026/2027年预计市盈率14.4/12/9.6倍 [5]
车越造越大,考虑过停的问题吗?
36氪· 2025-08-20 09:13
立体停车库行业现状 - 国内机械式停车库泊位累计达985万个,但整体闲置率高达42%,非住宅商业综合体项目闲置率超60%[12] - 行业存在120万个泊位资源浪费,直接经济损失逾80亿元[14] - 立体车库设备普遍面临规格过时问题,托盘宽度仅1.7米,难以适配当前平均轮距1.635米的新车型[5][6] 技术痛点与运营瓶颈 - 传统立体车库取车效率低下,五层以上车库取车需5-6分钟,高峰期易引发拥堵[16] - 早期设备承重限制2吨,无法满足新能源车重量需求[18] - 90%操作需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不足导致运营成本高企[14][16] 创新解决方案案例 - 上海明园eup智慧车库采用垂直竖井设计,两座直径23米、深50.5米的井筒提供304个车位,占地仅1400平方米[18][20] - 实现全自动化存取,单次操作时间控制在90秒内,支持最大2.8吨/5.3米车型[21][23] - 项目总投资1.2亿元,按800元/月租金计算需41年回本,经济性依赖政府补贴[25] 市场需求与标准脱节 - 现行国标车位尺寸(2.5×5.3米)与主流车型尺寸不匹配,倾斜式车位需2.8米宽度但实施困难[31][33] - 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停车位缺口显著,老城区改造空间有限催生创新需求[28][33] - 消费者偏好大尺寸车辆(平均宽度超1.9米)进一步加剧设备适配压力[11][20]
家用车撞卡车,这些门道你不能不知道
虎嗅· 2025-08-01 14:57
碰撞测试关键要素 - 碰撞测试的三个核心要素为撞击角度、撞击能量、撞击重心 [3] - 撞击角度需模拟真实场景,包括100%正碰、40%偏置碰、25%小角度偏置碰及正面柱状物碰撞 [6] - 侧面碰撞需考虑车辆高度差异,C-NCAP标准要求移动变形壁障与车辆碰撞位置的纵向偏差在±25mm内 [10] 卡车防侵入测试 - 美国IIHS卡车防侵入测试模拟轿车以56.3km/h追尾挂车,测试位置比例为30%、50%、100% [12] - 测试目的是评估卡车防侵入装置有效性,而非轿车A柱强度 [15] - 卡车防侵入装置可避免乘用车钻底,使车头溃缩吸能装置发挥作用 [31] 碰撞能量分析 - 2024版C-NCAP提升碰撞速度:正面100%碰撞从50km/h增至55km/h,侧面碰撞从50km/h增至60km/h [19] - 速度提升5-10km/h导致碰撞能量增加21%-44%(能量与速度平方成正比) [20] - 沃尔沃"丢轮保命"设计通过侧滑卸力减少钢板吸能,体现碰撞能量与吸收能量的非线性关系 [23] 非官方测试趋势 - 非官方测试参与者包括车企、自媒体、汽车互联网平台,测试形式多样化(如浸水、卡车对撞、跌落测试) [36] - 车企测试以研发为主,部分转向流量驱动,存在公关与研发目标脱节现象 [39][41] - 自媒体测试侧重娱乐性与话题性,但数据严谨性受质疑 [42][44] - 汽车互联网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真实事故,但缺乏统一标准导致结果偏差 [45][46] 行业展望 - 非官方测试可补充官方测试的消费者视角,但需提升透明度和规范化 [47] - 未来可能通过统一标准、增强数据可靠性实现与官方测试协同 [48]
2025年过半,纯电和混动之争该结束了吧?
36氪· 2025-07-03 09:56
新能源汽车补能基础设施发展 - 截至2025年5月末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超过1440万台同比上升45.1% [4] - 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建设充电设施5929个累计建成充电桩约3.5万个 [4] - 蔚来在全国建成超过8000座充换设施其中换电站数量达3371座苏浙沪区域累计建成1044座换电站 [8][6] 纯电动汽车使用现状 - 长三角地区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充足纯电出行无需特别规划 [6] - 导航软件已提供专门新能源车选项功能完善匹配车主需求 [14] - 车主心态逐渐适应纯电汽车特性高峰期充电等待时间基本控制在1小时内 [11] 混动车型使用经济性 - 某混动车型年行驶26000公里能耗成本3200元(电费1600元+油费1600元) [17] - 相比原有A级油车每月1000-1200元燃料成本混动车费用仅为零头 [18] - 混动车型可兼顾日常通勤低成本与长途出行无需补能焦虑 [15][21] 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 - 2025年新能源车选择已不存在技术障碍最优解取决于个人需求 [23] - 纯电车型在中远期将主导市场但过渡期仍存在不确定性 [26] - 换电模式在800伏快充普及背景下仍具特定场景优势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