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修复材料

搜索文档
海利生物控股子公司骨修复材料注册申请获受理
中金在线· 2025-09-02 14:02
产品注册进展 - 控股子公司陕西瑞盛生物科技三款医疗器械"骨修复材料"注册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受理 受理号为CQZ2501614 [1] - 产品为第三类医疗器械 适用于颌面骨缺损和牙槽骨缺损的填充与修复 [1] - 法定的行政审批时限为20个工作日 特殊情况可延长10个工作日 目前处于审评审批阶段 [1] 产品技术优势 - 新申报的块型、柱型等结构化产品相比现有颗粒型骨修复材料能更好匹配骨缺损区域 [1] - 结构化产品可有效减少骨粉移位 同时提升手术效率及成骨效果 [1] 战略意义 - 产品若成功获批上市将丰富海利生物在口腔骨缺损修复领域的产品线 [1]
海利生物(603718.SH):骨修复材料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获得受理
格隆汇APP· 2025-09-01 18:00
产品注册进展 - 控股子公司瑞盛生物收到国家药监局对骨修复材料产品的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受理通知 [1] - 产品分类为Ⅲ类医疗器械 属于口腔科器械中的骨填充及修复材料 分类编码17-08-06 [1] - 产品获批上市后将用于口腔骨缺损修复领域 丰富瑞盛生物产品线 [1]
海利生物:骨修复材料注册申请获受理
新浪财经· 2025-09-01 17:09
公司动态 - 控股子公司瑞盛生物的骨修复材料注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1] - 产品适用于颌面骨缺损和牙槽骨缺损(或骨量不足)的填充修复 [1] - 该产品是口腔科骨缺损修复手术中的关键材料 [1] 产品线发展 - 瑞盛生物现有骨修复材料产品将得到补充 [1] - 产品线进一步丰富 [1] 业务影响 - 产品目前处于受理阶段 [1] - 预计不会对公司及瑞盛生物现有业务和经营业绩产生确定性影响 [1]
正海生物上半年净利近腰斩
中国经营报· 2025-08-15 16:0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14%至1.8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大降45.97%至4648.57万元,扣非净利润下降46.77%至4028.07万元 [4] - 净利润下滑主因包括核心产品收入分化、成本费用压力加大及外部环境变化,其中口腔修复膜业务收入锐减近两成 [4] - 销售费用激增38.87%至7117.79万元,主要用于市场推广(3045.57万元)和商业支持(2011.83万元),但未能驱动业绩增长 [7][8] 核心产品分析 - 脑膜系列产品销售收入8027.17万元,同比增长5.88%,得益于省际联盟集采持续中标,但毛利率同比下降3.04个百分点至88.84% [6][7] - 口腔修复膜业务收入7711.62万元,同比下滑19.38%,毛利率下降1.63个百分点至85.98%,主因口腔种植市场需求不旺、行业竞争加剧及产品价格走低 [6] - 公司产品结构单一,口腔修复膜和脑膜产品长期占据八成以上收入,抗风险能力薄弱 [6] 政策与成本影响 - 2025年1月1日起,主营产品关键原材料动物组织的增值税征收方式由简易征收(3%)改为一般计税(13%),大幅提升税率侵蚀利润空间 [6] - 集采导致脑膜产品售价下降,但促进销量增长,公司脑膜产品在多个省际联盟接续采购项目中成功中选 [7] 新产品与研发进展 - 活性生物骨获得注册证近三年,尚未贡献实质销售数据,入院工作有序开展但销售体量仍小 [8][9] - 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处于注册发补阶段,宫腔修复膜在开展注册工作,乳房补片处于数据管理阶段,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工艺验证阶段 [10] - 在研产品预计未来2-3年才可能带来收入增量,短期内难解业绩压力 [10] 市场与战略调整 - 公司营销网络覆盖全国所有省份,经销商达1175家,但销售费用率从25.88%飙升至37.90%,净利润率从43.45%下降至24.75% [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42.05%至4767.29万元,营销投入与业绩产出形成反差 [8] - 公司筹划产品出海,部分产品具备海外市场潜力,但需更多资源投入 [10]
正海生物迎来股东密集减持 技术驱动毛利率超90%
长江商报· 2025-07-28 11:04
股东减持情况 - 公司控股股东秘波海自去年8月5日至今年2月3日累计减持5%股权 持股比例从42 53%降至37 53% 套现约3 70亿元 [1][7] - 二股东Longwood持续减持 持股比例从上市初的14 85%降至9 27% 套现约2 07亿元 [6][7] - 一二股东合计套现近6亿元(5 77亿元) [4][7] - IPO前七大股东中已有六大股东实施减持 其中四名股东完成清仓退出 [5][6][8] 公司经营业绩 - 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2 16亿元 同比增长7 39% 净利润0 95亿元 同比增长19 74% [1] - 机构预测2020年全年营收3 38亿元 净利润1 31亿元 同比增幅约20% [2] - 2013-2020年连续8年保持营收和净利润两位数增长 [2] - 2020年受疫情影响 口腔科等主营收入来源科室5月才恢复运营 但业绩仍超市场预期 [2]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主营业务为生物再生材料研发生产 产品包括口腔修复膜 皮肤修复膜等软组织修复材料和骨修复材料 [2] - 2012年以来产品毛利率持续超过90% [2] - 2019年研发投入0 21亿元 占营收比例7 65% [3] 股价表现 - 股价在2020年7月15日达历史高点127 03元/股(后复权) [8] - 随后股价持续下行 2021年2月4日跌至69 41元/股低点 较高点下跌42 90% [8] - 2月23日股价小幅回升至72 53元/股 [8] 公司背景 - 2003年由正海集团及Longwood共同出资241万美元设立 [5] - 2017年5月16日在创业板上市 [5] - 高新技术企业 专注于再生医学领域 [1]
正海生物收盘上涨1.17%,滚动市盈率32.28倍,总市值39.0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3 18:16
股价与估值表现 - 7月23日收盘价21.68元,单日上涨1.17%,滚动市盈率32.28倍创75天新低,总市值39.02亿元 [1] - 公司市盈率显著低于行业平均值53.52倍及中值37.14倍,在行业内排名第67位 [1][2] 资金流向 - 7月23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15.19万元,近5日累计净流出455.33万元 [1] 业务与产品结构 - 主营业务为生物再生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核心产品包括口腔修复膜、可吸收硬脑膜补片、骨修复材料等九大品类 [1] - 2023年入选山东省新材料领军企业50强名单,获官方资质认证 [1]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741.58万元,同比增长8.68%,但净利润2662.67万元同比下滑34.06% [1] - 销售毛利率保持80.96%的高水平 [1] 同业对比 - 公司市盈率(32.28倍)低于九安医疗(10.94倍)、英科医疗(12.77倍)等同业公司 [2] - 总市值39.02亿元在行业中处于中下游,低于行业平均市值111.58亿元 [1][2]
正海生物收盘上涨1.21%,滚动市盈率31.05倍,总市值37.5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8 18:04
公司股价与估值 - 7月8日收盘价20.85元,上涨1.21%,总市值37.53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TTM)31.05倍,创58天新低,静态PE27.87倍,市净率4.10倍 [1][2] - 股东户数16966户,较上次减少193户,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2.76万股 [1] 行业对比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PE51.58倍,中值37.46倍,公司PE排名第67位 [1] - 行业平均总市值106.91亿元,中值52.26亿元,公司总市值37.53亿元 [2] - 可比公司PE范围:九安医疗10.26倍至三鑫医疗18.87倍 [2]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生物再生材料研发生产,产品包括口腔修复膜、硬脑膜补片、骨修复材料等10类 [1] - 入选2023年度山东省新材料领军企业50强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9741.58万元,同比增长8.68% [1] - 净利润2662.67万元,同比下降34.06%,销售毛利率80.96% [1]
正海生物收盘上涨2.21%,滚动市盈率31.02倍,总市值37.4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09 18:00
公司股价与估值 - 6月9日收盘价20.83元,上涨2.21%,总市值37.49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为31.02倍,创37天以来新低 [1] - 静态PE为27.85倍,市净率4.10倍 [2] 行业对比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PE为50.64倍,行业中值37.05倍 [1] - 公司PE在行业中排名第68位 [1] - 行业平均总市值109.10亿元,中值50.67亿元 [2] 机构持仓 - 2025年一季报显示8家机构持仓,包括4家券商、2家基金和2家其他机构 [1] - 合计持股1965.18万股,持股市值4.42亿元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生物再生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口腔修复膜、硬脑膜补片、骨修复材料等10类 [1] - 2023年入选山东省新材料领军企业50强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9741.58万元,同比增长8.68% [1] - 净利润2662.67万元,同比下降34.06% [1] - 销售毛利率80.96% [1] 同业估值对比 - 同业公司PE差异显著:天益医疗PE(TTM)-1817.92倍,澳华内镜-726.69倍 [2] - 同业市净率范围0.94-5.82倍,公司4.10倍处于中上水平 [2]
正海生物收盘上涨1.77%,滚动市盈率29.99倍,总市值36.2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08 17:42
公司表现 - 5月8日收盘价为20.14元,上涨1.77%,总市值36.25亿元,滚动市盈率PE为29.99倍,创15天以来新低 [1] - 2025年一季报显示营业收入9741.58万元,同比增长8.68%,净利润2662.67万元,同比下降34.06%,销售毛利率80.96% [1] - 主力资金5月8日净流入317.44万元,但近5日总体净流出401.81万元 [1] 行业对比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市盈率49.20倍,行业中值36.56倍,公司PE为29.99倍,排名第67位 [1][2] - 公司市净率3.96倍,低于行业平均4.59倍,但高于行业中值2.41倍 [2] - 行业总市值平均104.85亿元,中值47.27亿元,公司总市值36.25亿元 [2] 业务与荣誉 - 主营业务为生物再生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包括口腔修复膜、骨修复材料等10类 [1] - 入选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3年度山东省新材料领军企业50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