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性能钕铁硼磁体
icon
搜索文档
抓住产业政策机遇 内蒙古积极布局新材料产业新赛道
内蒙古日报· 2025-07-05 12:05
稀土产业与新材料发展 - 包头稀土高新区重大项目加速推进,稀土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2024年5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252亿元,35个项目已投产 [2] - 金力永磁包头工厂实现高性能钕铁硼磁体90秒/块自动化生产,二期4万吨高性能磁材项目部分投产,订单排至2026年 [2] - 包头市目标成为"全国最大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稀土应用基地",2025年46个重点项目持续发力 [2] 内蒙古新材料产业优势 - 内蒙古矿产资源丰富,稀土、铅、锌、石墨保有量全国第一,锗矿、锡金属第二,锂矿第四,高铝煤资源量237亿吨 [6] - 新能源装机达1.35亿千瓦(全国第一),风能、太阳能可开发量分列全国第一、二位,绿电优势显著 [7] - 享有西部大开发等三大国家政策叠加,低成本土地资源充足,形成包头稀土、通辽铝基等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7][9] 重点项目与产能布局 - 通辽创源102万吨绿色铝基新材料项目总投资5.31亿元,投产后年产值176亿元;扎哈淖尔35万吨绿电铝项目总投资67.2亿元,推动"煤电铝"向"绿电铝"转型 [8] - 乌兰察布铁合金年产能1142万吨(占全国22%),高碳铬铁、锰硅合金产能全国占比达62%、38%,全球直流冶炼技术领先 [12] - 锡林郭勒盟锂产业链成型,赣锋锂业2万吨碳酸锂项目投产,8万吨磷酸铁锂及2吉瓦时电芯制造项目在建 [12] 政策支持与未来目标 - 技术改造项目贴息补助达设备投资20%(最高500万元),重点产业链项目贴息30%(最高500万元),"专精特新"企业有资金奖励 [15] - 2025年目标:稀土新材料产能突破20万吨,硅基材料达100万吨,铝基新材料产值超400亿元 [16]
印度断供日本稀土,挥刀自保,战略矿产成新冷战前线
搜狐财经· 2025-06-15 12:19
印度稀土出口政策转向 - 印度国家稀土公司(IREL)被要求停止向日本出口稀土材料,政策重心从"出口换钱"转向"加工控权",旨在强化技术主权与战略矿产控制 [1] - 印度拥有全球第五大稀土储量,但加工能力远落后于中国,后者控制全球80%以上的稀土精炼与磁材制造市场 [3] - 印度计划加强稀土磁材下游产业布局,重点发展汽车与医药领域的高性能钕铁硼磁体等精深加工方向 [4] 全球稀土供应链格局 - 中国2024年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部分稀土金属和技术出口,影响美日韩高科技制造国供应链,特斯拉、丰田、三星等厂商反映供应链"高度紧张" [3] - 日本近年试图与澳大利亚、越南、加拿大等国建立稀土合作机制,但短期内难以替代印度的资源量与政治稳定性 [6] - 美国正构建不依赖中国的稀土供应网络,但印度政策突变可能增加该网络的不确定性 [7] 印度战略转型的挑战 - 印度稀土精炼能力处于初级阶段,基础设施、环保标准、人才储备存在短板,且面临中国、日本、美欧的产业压制与专利壁垒 [6] - 印度此举可能加剧日印合作裂痕,日本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供应源,供应链断裂将引发连锁冲击 [6] - 中国或间接受益,日本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可能反弹,面临价格上涨、交货不稳等风险 [9] 地缘政治与产业博弈 - 稀土问题被美国国防部列为"国家安全议题",印度政策调整精准踩在地缘政治节奏点上 [3] - 印度政策反映技术民族主义倾向,通过"去出口化+强内控化"争夺产业链话语权 [4] - 全球"稀土外交"或成多国较量新主战场,战略资源正成为国家博弈的武器与筹码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