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换流变压器

搜索文档
“宁电入湘”助力湖南迎峰度夏 新能源产业链红利将加速释放
证券日报· 2025-07-10 14:15
电力供需与负荷预测 - 湖南省夏季最大用电负荷预计突破5000万千瓦历史极值,同比增长8.4% [1] - 外电入湘峰值超1200万千瓦,占全省电力供应约四分之一 [1] - "宁电入湘"中衡直流工程提前投运,新增400万千瓦外电输送能力 [1] "宁电入湘"工程进展与影响 - 国家电网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完成试运行,正式向湖南送电 [1] - 工程贡献外电入湘峰值的三分之一,成为湖南电网"稳压器" [1] - 预计9月中旬全面投产后,送电能力达800万千瓦,年输电量400亿千瓦时,占湖南年用电量16% [1] 新能源产业链受益环节 - 上游新能源发电设备企业加速生产,助力西北发电项目建设 [2] - 中游输变电设备企业跟进国家电网招投标,推动中西部电力通道建设 [2] - 下游用电企业借助绿电实现节能减排,为碳配额交易创造空间 [2] 发电端具体项目与供应链 - 宁夏吴忠红寺堡区300万千瓦风光基地项目带动光伏、风电设备及储能系统需求 [2] - 湖南与宁夏共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吸引上市公司项目落地,形成本地化供应链 [2] 输变电设备与技术突破 - 特变电工为工程提供800千伏高端换流变压器等关键设备,一次性试验合格率100% [3] - 公司针对工程需求研发钢芯铝绞线,具备抗冰耐腐蚀能力,可复用至其他西电东送项目 [3] 用电端企业降本增效案例 - 湖南华菱钢铁、三一重工等制造业龙头依托400亿千瓦时绿电降低用能成本 [3] - 三一重工湖南基地使用绿电替代煤电,显著降低生产环节碳排放强度 [4] - 公司参与西部风光发电及输变电建设,形成"绿电直供+设备输出+协同"格局 [4]
宁夏第三条电力外送大通道“宁电入湘”工程开始向湖南送“绿电”
证券日报网· 2025-07-01 11:00
据介绍,"宁电入湘"直流工程总投资281亿元,预计9月中旬全面建成投产。据估算,"宁电入湘"直流工 程在宁夏可带动包括配套新能源、煤电、储能项目共计投资700余亿元。 同时,在"宁电入湘"直流工程建设中,不少湖南本地企业生产的设备材料成为了核心部件。其中,双极 高端换流变压器、500千伏电容器等产品均由特变电工(600089)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湖南大力电力 建设集团等湖南企业供应。 另外,在"宁电入湘"直流工程稳步推进的同时,宁湘之间的能源合作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在宁夏吴忠 市红寺堡区,湖南能源集团正在建设300万千瓦的风光新能源基地。其中,一期100万千瓦的光伏项目, 预计7月30日将全面并网。"湘产入宁"产业园一期已完成了全部桩基施工。 6月29日,历时720天建设完成的国家电网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宁电入 湘"工程),圆满完成168小时试运行,开始向湖南送电,成为继"宁电入鲁""宁电入浙"之后,宁夏第三 条电力外送大通道。 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晓凤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宁电入湘"直流工程开始向湖 南送电,在进一步为湖南企业用电提供保障的同时,也可以在 ...
“千亿产业新势能”系列之电力装备篇: 从跟随到引领 衡长株潭“特高压”何以独步全球
证券时报· 2025-05-07 01:55
特高压输电工程 - 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宁电入湘"工程)全长1634千米,连接宁夏新能源基地和湖南华中经济大省 [2][3] - 工程计划2024年10月投入运营,年输送电量至少360亿千瓦时 [4] - 衡变公司承制的高端换流变压器全部14台一次试验合格,保障工程顺利推进 [4][5] 特高压装备技术 - 高端换流变压器绝缘纸厚度公差控制在±0.5毫米,多层绝缘结构装配累积误差小于1毫米 [5] - 金杯电工交付的14台换流变压器绕组线一次检验合格,导体和绝缘层无污染或损伤 [6] - 特高压开关尺寸达二十多米,铝球直径约四米,主触头链接精度达毫米级 [8] 产业集群发展 - 衡长株潭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2024年总产值超2200亿元,占全国比重超25% [7] - 集群内715家规模企业形成全产业体系,特高压变压器市场占有率连续10年全球第一 [7][8] - 集群累计创造数十项世界第一和上百项全国第一,拥有9家国家单项冠军企业和6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9] 技术创新 - 衡变公司通过数字仿真验证优化线圈结构,将±800千伏换流变焊点从450个压缩到42个,可靠性提升10倍 [10][11] - 金杯电工研发"超薄漆膜"技术降低变压器损耗,重点突破绝缘材料技术瓶颈 [11] - 集群企业整体保持高研发强度,依托35个国家级和161个省级创新平台推动高端化转型 [9] 未来规划 - 湖南省计划到2026年集群总营收达2700亿元,2030年突破4000亿元 [10] - 2025年计划参与制修订200个国家和地方标准,在"一带一路"国家建立100个营销机构 [11] - "十五五"期间我国特高压工程投资将保持高强度,计划建设"十六交十二直"工程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