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仪

搜索文档
扭亏为盈,聚光科技2024年营收超36亿,净利增长164.11%
仪器信息网· 2025-04-24 14:3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6.1亿元,同比增长13.58%,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164.11% [2][3] - 扣非净利润1.2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023年亏损3.88亿元)[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88亿元,同比增长152.34% [4] - 基本每股收益0.46元/股,同比提升163.89% [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87%,同比提升17.38个百分点 [4] 业务结构分析 -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97.01%,同比增长14.75% [5] - 分产品看:仪器及耗材收入25.6亿元(占比70.85%),运营服务收入5.19亿元(占比14.36%),环境设备工程收入4.26亿元(占比11.8%)[5] - 分地区看:国内收入34.72亿元(占比96.08%),国外收入1.42亿元(占比3.92%)[5] - 研发投入4.13亿元,占营收11.42%,同比下降25.75% [5] 战略调整与经营措施 - 收缩非核心业务单元和产品线,聚焦科学仪器、生命科学仪器、工业分析仪器等高端领域 [4] - 停止新签PPP项目,组建专门团队处置存量PPP项目 [4] - 强化应收账款管理,提高合同质量和营收质量 [4] - 构建"4+X"业务布局:智慧工业、智慧环境、智慧实验室与生命科学四大板块 [6][7] 子公司表现 - 谱育科技营收14.5亿元,净利润1.33亿元,参与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6] - 灵析光电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仪打破国外垄断,获国内首台套认定 [6] - 子公司技术平台覆盖质谱、色谱、光谱等多领域,形成多场景应用模式 [6] 技术研发进展 - 重点研发项目包括:温室气体监测系统、傅里叶变换质谱仪、芯片电泳分析系统等12项 [5] - 环境监测技术支撑大气/水/土壤全流域管控,工业检测覆盖冶金化工半导体等领域 [7] - 生命科学板块布局临床诊断、基因分析、生物制药等方向 [7]
AI+政策驱动,环境监测国产替代的“聚光”答卷
仪器信息网· 2025-04-13 17:03
政策推动与行业转型 - 国家政策《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和《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方案》推动行业数智化转型迈出实质性步伐 [2][3] - 目标到2027年实现"无人运维、智能采样、黑灯实验室、立体遥测"等创新 [4] - 行业正从自动化向无人化演进 例如水站、气站通过自动感知设备实现自诊断、自维护 黑灯实验室概念逐渐成熟 [3][4] 聚光科技的数智化布局 - 公司提出"自动化无人运维+深度AI融合"方案 将分析仪器升级为分析机器人 通过端边云组合赋予仪器智能体"大脑" [3][4] - 已积累大几十套黑灯实验室成功案例 并在实验室板块加大AI技术研发投入 [4] - 推出"超感官"机器狗 搭载扫描式激光气体遥测仪等设备 实现0.1秒锁定泄漏点 2小时完成8小时工作量 [8] 国产替代与技术突破 - 预计2025年国产化率将大幅提升 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仪已在国内出货量名列前茅 将实现对进口产品的完全替代 [1][4][8] - 公司推出基于傅里叶红外的碳监测仪器 臭氧生成速率监测系统(OPR) 新型污染物智能监测设备等创新产品 [4] - 仪器行业长期处于贸易逆差 高关税背景下国家对自主可控重视度提升 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9] 产品展示与市场拓展 - 本次环保展构建6大主题展区 展出40余款自主研发产品 覆盖数智双碳、应急监测等核心场景 [8] - 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仪采用CRDS技术 达到ppb级精度与秒级响应 成为国产替代"主力军" [8] - 国产仪器认可度逐步提升 但基层市场仍需时间培育 未来仍有较大拓展空间 [9] 创新方向与客户需求 - 环保板块轮动中涌现自动化变无人化、智能化、空天地一体化等新热点 [4] - 公司强调创新必须从"先进性"出发 解决用户痛点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 [9] - 深度AI化平台已相对成熟 但场景落地开发仍需持续深耕 预计未来5年将发生明显变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