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学仪器国产替代
icon
搜索文档
泉果基金投教活动研判板块布局逻辑,调研足迹触及锂电、消费等
新浪财经· 2025-06-24 16:39
中国资产投资机会 - 中国在AI应用场景、先进制造和消费升级领域加速培育新动能 [1] - 泉果基金近期调研方向包括新能源锂电工艺创新、科学仪器国产替代和健康消费趋势 [1] - 调研公司包括藏格矿业(三代提锂技术收率超80%)、聚光科技(突破核心部件壁垒)和西麦食品(拓展功能性燕麦产品) [1] 泉果基金表现与持仓 - 泉果旗下主力产品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近一年回报达10.16% [1] - 前十大重仓股中科技与新能源龙头合计占比53.37%,形成"双轮驱动"结构 [1] - 宁德时代H股调入港股通,打破传统港股折价惯例,显示中国优势资产的流动性溢价重估 [1] 行业动态与展望 - 2025年AI终端智能化将迎来产品爆发周期,锂电龙头已走出行业底部重拾增长 [2] - 盛新锂能印尼6万吨锂盐项目三季度即将量产,藏格矿业麻米错盐湖提锂技术完成百人团队储备 [2] - 华泰证券认为港股企业盈利"U"形修复仍是主旋律,科技、消费及金融三条主线值得关注 [2] 泉果基金规模与策略 - 泉果基金管理规模达170.9亿元,年内持续强化对产业趋势的捕捉能力 [2] - 泉果基金的调研轨迹与持仓动向为投资者解码结构性机会提供重要参照 [2]
从质谱、色谱看科学仪器的国产化之路
信达证券· 2025-06-11 13: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税不确定性叠加出口限制倒逼国产替代加速,产业格局或重塑,国产替代从“备选项”跃升为“必选项” [3] - 分析仪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国内超300亿,但高端精密仪器依赖进口,面临“卡脖子”难题 [3][17] - 研发投入增加和政策引导双重驱动,有望加速科学仪器行业国产替代 [3] - 质谱、色谱行业壁垒深厚,国产高端化任重道远,但国产企业已逐步取得突破 [3] - 建议关注聚光科技、皖仪科技、莱伯泰科、雪迪龙等企业,其加大研发投入有望推动国产替代进程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长坡厚雪,科学仪器国产替代大有可为 1.1 关税不确定性叠加美国出口管制科学仪器,国产替代正在进行 - 美国关税政策变化,虽加征关税暂缓,但未来科学仪器进口成本或增长,供应链存在风险,国产替代重要性提升 [7] - 科学仪器环保板块上市公司股价受政策驱动异动,如科研机构免税进口政策、设备更新改造政策等 [7] - 美国出台文件对科学仪器实施出口管制,涉及约42%清单条款,部分设备禁止向中国出口,影响质谱仪采购和售后服务,或推动国内质谱仪发展 [9][10] 1.2 科学仪器市场细分众多,分析仪器属于科学仪器的主要分支之一 - 科学仪器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商、中游仪器制造商和下游应用领域,应用广泛 [11] - 科学仪器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分析仪器是主要分支,包括色谱仪、质谱仪等 [13][15] 1.3 分析仪器具有高附加值,国内市场规模超300亿 - 2017 - 2023年,全球和我国分析仪器市场规模逐年增长,CAGR分别为4.92%和3.28% [17] - 实验分析仪器进口规模增长速率放缓,但高端精密仪器依赖进口,部分仪器品类进口金额和数量下降 [19][24] 1.4 研发投入强度增加,政策引导有望加速国产替代 - 我国研发投入总量和强度逐年上升,2024年经费与GDP比值达2.68%,超欧盟平均水平 [25] - 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科学仪器的政策,助力国产替代进程,全球科学仪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规模大,国内企业有成长空间 [27][31] 二、质谱、色谱行业壁垒深厚,国产高端化任重道远 2.1 质谱仪:市场规模超百亿,国产质谱仪向高端应用领域渗透 - 质谱仪用于物质定性、定量分析,由进样系统、离子源等五部分构成,有多种分类方式 [36][37][38] - 2023年我国质谱仪市场规模达167.04亿元,同比增长19.53%,全球市场预计2027年达94亿美元,CAGR为5.2% [42] - 全球质谱仪市场被国际巨头垄断,头部6家公司占70%以上份额,中国质谱仪进口市场近年量价齐跌,美国进口金额占比下降 [43][46] - 2024年质谱仪中标数量和金额大幅增加,国产质谱仪向中高端领域渗透,2025年一季度进口品牌仍主导市场,但国产企业取得突破 [52][55][59] 2.2 色谱仪:市场规模增长至160亿元左右,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 色谱仪利用色谱法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为气相、液相等类型,由多个系统组成 [60][61] - 2024年我国色谱仪市场规模增长至160亿元左右,全球市场预计2029年达124.2亿美元,CAGR为5.23% [63][64] - 国内色谱仪市场由进口品牌主导,高端品类被国外厂商垄断,国产厂商技术和市场地位有差距,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67] - 近两年液相及气相色谱进口金额下滑,贸易逆差缩小,2024年色谱仪中标数量和金额增长,国产替代空间大 [69][71] 三、坚持创新研发,国产替代正当时 3.1 聚光科技:业绩扭亏为盈,构建“4 + X”多对多业务布局 - 聚光科技构建“4 + X”业务布局,涵盖多领域,2024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实现扭亏为盈 [80] - 公司业务、产品结构优化,降本增效显著,综合毛利率提高,期间费用率降低 [82] - 子公司谱育科技完善技术平台,多个产品达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实现多个高端质谱产业化 [86] 3.2 皖仪科技:检漏仪器龙头,持续投入研发多点开花 - 皖仪科技业务涵盖四大领域,氦质谱检漏仪和离子色谱仪等被认定为重点新产品 [87]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下降,受宏观经济、软件退税和研发投入等因素影响 [87] - 实验分析仪器板块发展较好,营业收入占比增加,2024年色谱仪中标金额前十中位列第八,氦质谱检漏仪应用广泛 [90][93]
从质谱&色谱看科学仪器的国产化之路
信达证券· 2025-06-11 13: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税不确定性叠加出口限制倒逼国产替代加速,产业格局或重塑,国产替代从“备选项”跃升为“必选项” [3][7] - 分析仪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国内超300亿,但高端领域被国外厂商垄断,面临“卡脖子”难题 [3][17] - 研发投入增加和政策引导双重驱动,有望加速国产替代 [3][27] - 质谱、色谱行业壁垒深厚,国产高端化任重道远,但国产质谱仪向中高端渗透,高端色谱仪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3][55] - 建议关注聚光科技、皖仪科技、莱伯泰科、雪迪龙等企业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长坡厚雪,科学仪器国产替代大有可为 - 关税不确定性叠加美国出口管制,国产替代进行中。美国加征关税虽暂缓,但进口成本和供应链风险促使产业格局重塑,国产替代成“必选项”;科学仪器受海外出口管制,美国新规影响质谱仪采购和售后,或推动国内质谱发展 [3][7] - 科学仪器市场细分多,分析仪器是主要分支。行业产业链包括上中下游,科学仪器分通用和专用型,分析仪器含色谱、质谱等,光谱、质谱、色谱和实验室设备是重要分支 [11][13][15] - 分析仪器附加值高,国内市场超300亿。2017 - 2023年全球和我国分析仪器市场规模增长,但国内实验分析仪器在技术等方面与国外有差距,高端精密仪器依赖进口,部分仪器进口金额和数量下降 [17][19][24] - 研发投入强度增加,政策引导加速国产替代。我国研发投入总量和强度上升,超欧盟平均水平;国家出台系列政策支持科学仪器,助力国产替代;全球科学仪器行业头部企业规模大,国内企业有成长空间 [25][27][30] 质谱、色谱行业壁垒深厚,国产高端化任重道远 - 质谱仪市场超百亿,国产向高端渗透。质谱仪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由五部分构成,分多种类型;2023年我国质谱仪市场规模增长,全球预计2027年达94亿美元;市场被国际巨头垄断,2023 - 2024年进口量价齐跌,美国占比下降,日本稳定增长;2024年中标量和金额大增,国产向中高端渗透,2025年一季度外资仍主导高端领域 [36][42][55] - 色谱仪市场达160亿,国产替代空间大。色谱仪用色谱法分析,分多种类型,由多个系统组成;2024年我国色谱仪市场规模增长,全球预计2029年达124.2亿美元;国内市场由进口品牌主导,高端产品依赖进口;近两年液相和气相色谱进口金额下降,贸易逆差缩小;2024年中标量和金额增长,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60][63][67] 坚持创新研发,国产替代正当时 - 聚光科技业绩扭亏,构建“4 + X”布局。公司构建多技术平台,业务涵盖多领域;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上升,扭亏为盈;业务和产品结构优化,降本增效;子公司完善技术平台,多个产品达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80][82][86] - 皖仪科技是检漏龙头,研发多点开花。公司业务涵盖四大领域,氦质谱检漏仪等被认定为新产品;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下降,受宏观经济和研发投入影响;实验分析仪器业务发展好,销量保持较高水平;色谱仪中标金额前列,氦质谱检漏仪应用广,新能源行业有望带动检漏仪器发展 [87][90][93]
科学仪器:多重利好驱动国产替代,赛道爆发在即
Wind万得· 2025-05-22 06:45
科学仪器行业概述 - 科学仪器是用于科学研究、实验分析、数据测量和现象观测的专业设备,其制造水平是国家高端制造能力的重要指标 [4] - 下游应用场景广泛,生命科学领域占比最大,占分析仪器市场需求的41% [4] - 科学仪器可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按用途分为实验分析仪器、电子测量仪器等,2023年实验分析仪器和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规模分别为380亿元和378亿元,合计占科学仪器市场的70%以上 [7] 实验分析仪器 - 实验分析仪器用于测定物质组成、结构等特性,主要产品包括质谱仪、色谱仪、光谱仪,2020年三者合计占实验分析仪器市场份额的37% [7] - 光谱、色谱、质谱技术难度高,检测限从10^-9到10^-15不等,其中质谱法精度最高 [8][9] - 下游用户主要为高校和科研院所,2023年质谱仪采购中56%流向高校和科研院所,2022年色谱仪采购中52%流向同类机构 [10] 电子测量仪器 - 电子测量仪器用于定性测试和定量测量,主流产品包括数字示波器、波形发生器等,核心指标为带宽和实时采样率 [11] - 数字示波器带宽越高技术难度越大,海外龙头是德科技最高带宽达110GHz,国内产品最高约10GHz [18] - 下游需求多元,2024年是德科技46%收入来自商业通信,31%来自电子产业,23%来自航空及国防 [12] 政策与市场驱动 - 2023年国家科技部发布专项支持质谱仪、色谱仪等高端仪器研发,2024年设备更新政策明确教育领域为重点 [13] - 2025年美国对华限制高参数流式细胞仪和特定质谱仪出口,并加征34%关税,导致进口成本激增 [14] - 国内科学仪器进口依赖度超70%,但国产替代率逐步提升,质谱仪市场份额从2020年5%增至2024年15% [16][17] 国产替代进展 - 国产质谱仪性能与海外仍有差距,进口产品分辨率达240000,国产约60000,核心部件如真空泵等依赖进口 [17] - 数字示波器低端产品竞争激烈,高端市场被是德科技垄断(份额70%),国内企业正突破技术壁垒向高端拓展 [18] - 政策扶持和供应链风险推动国产替代,国内产品性价比优势凸显 [18] 投融资动态 - 2025年科学仪器领域投融活跃,融资多集中于A轮以前,涉及质谱仪、光谱仪、电子测量仪器等细分赛道 [20][21] - 典型案例包括超维景B轮融资超1亿元、英惠斯C轮融资数亿元等,显示资本对赛道的长期布局 [21]
海能技术2025年营收增速有望恢复至2023年的水平
新华财经· 2025-05-16 20:2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3.1亿元,同比减少9.06%,为十余年来首个收入下滑年度 [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07.17万元,同比减少70.99% [2] - 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72%,2013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速超18% [2] - 2024年上半年行业下游市场需求明显放缓,土壤普查检测项目和教育机构采购需求下降较多 [2] - 2024年三四季度经营情况有所改善,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549.92万元,同比增长37.85% [3] 财务与经营策略 - 公司综合毛利率约65%,资产负债率不到16%,年末账上有超1.5亿元现金 [3] - 研发费用占营收比达18%以上,未削减三大费用 [3] - 公司采取积极策略,持续加大研发和市场投入力度,提高人均能效 [3] - 有机元素分析系列及样品前处理系列贡献公司超一半营业收入 [5] 行业与政策环境 - 科学仪器行业处于起势阶段,国产替代成为行业共识 [4] - 科技创新浪潮下,科学仪器领域研发投入迅速增加,技术进步加快 [4] - 国家鼓励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加强了对国产科学仪器的支持 [3] - 高校设备更新已陆续进行,预计海关和市场监管机构下属单位将在下半年开始更新 [4] 产品与研发进展 - 公司正加快推进傅立叶变换型近红外光谱仪器的研发转产,预计2024年发布 [5] - 新产品性能指标可达到国外同类型产品主流水平,将应用于食品、饲料、药品、化工等行业 [5] - 色谱仪领域的高强度费用投放将为公司打开新增长空间 [5] 未来展望 - 2025年公司营收增速有望恢复至2023年水平 [5] - 科学仪器行业整体市场需求回暖有助于公司构筑基本盘 [5] - 设备更新政策将在下半年对公司业绩形成支撑 [2]
聚光科技2025年一季度报:稳步前行,聚焦高端分析仪器业务
全景网· 2025-05-09 09:37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总营业收入5.47亿元,同比增长1.38% [1] - 归母净利润为-0.21亿元,同比增长18.77%,反映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的进步 [1] - 一季度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约15%,毛利率波动因基数小和个别合同差异,全年毛利率相对稳定 [1] 业务概况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质谱、色谱、光谱技术和产品平台提供商,业务覆盖智慧环境、智慧工业、智慧实验室及生命科学领域 [1] - 多款产品打破国外垄断,成为国产高端分析仪器行业领头羊 [1] - 服务对象包括环境监测、应急安全、半导体、材料、食药、生命科学等行业 [1] 行业趋势与政策支持 - 科学仪器国产替代趋势及环保部推动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政策带来新市场机遇 [1] - 传统环境、工业业务板块预计保持稳定增长,实验室仪器领域增速有望加快 [2] - 新兴业务如碳监测及医疗领域仪器设备因基数较小,预计迎来更快发展速度 [2] 研发与技术进展 - 掌握多项质谱关键技术,实现高端质谱仪产业化,加速推进LC-QTOF和静电阱超高分辨质谱研发 [3] - 成立谱聚医疗、谱康医学等业务单元,推出新产品并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3] - 生命科学仪器市场扩大,有望成为未来业绩增长重要动力 [3][4] 运营效率与市场竞争力 - 优化业务单元和费用管控显著提高人均效率 [3] - 丰富产品线增强国内高水平科研领域竞争力 [3]
调研速递|聚光科技接受信达证券等70家机构调研 透露一季度业绩及业务规划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4-29 19:29
公司业绩与毛利率 - 一季度收入端基本持平 但毛利率有所下降 主要因一季度收入占全年比重约15%且个别合同毛利率差异较大导致波动 全年毛利率相对稳定 [1] - 全年合同收入存在较大机遇 科学仪器国产替代政策及环保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政策将带来新契机 公司计划积极提升市场占有率 [1] 业务板块表现 - 谱育科技一季度合同订单与收入水平相近 合同额达2亿多 [2] - 传统环境、工业板块合同增速稳定 实验室仪器增速较快 碳监测、谱康医疗等新业务因基数小增速更快 [2] 员工与费用管理 - 去年因业务结构调整收缩未盈利业务导致员工人数下降较多 目前已趋稳 今年将按板块增长潜力差异化调整人员配置 [2] - 公司持续精细化管理费用 控制支出并提高效率 [2] 应收账款管理 - 应收账款余额绝对值逐年下降 通过控制合同质量及加强催款力度实现改善 但未披露具体业务板块划分 [2]
聚光科技(300203) - 300203聚光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18:16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为2025年4月29日15:30 - 16:00,形式为电话会议调研 [1]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信达证券、天使基金等多家机构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总经理韩双来和董事会秘书田昆仑 [1] 收入与毛利率情况 - 一季度市场无太多新热点,合同及收入与去年持平,一季度收入占全年比重约15%,基数小,个别合同毛利率差异会引起总体毛利率波动,全年毛利率相对稳定 [2] - 全年合同收入有较大机遇,包括科学仪器国产替代和环境业务板块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政策带来的机遇 [2] 谱育科技业务情况 - 一季度谱育科技合同订单额2亿多,与收入水平相近 [2] - 全年传统环境、工业等业务板块合同增长稳定,实验室仪器增速较快,碳监测、谱康医疗等新业务因基数小增速更快 [2] 员工与费用规划 - 去年因业务结构调整收缩部分业务,员工人数下降较多,目前基本稳定,今年会根据业务板块适配性调整人员 [2] - 费用方面持续精细化管理,控制费用、提高效率 [2] 应收账款情况 - 去年应收账款主要集中在环境监测业务板块,公司通过控制合同质量和加强催款力度,应收账款逐年改善 [3]
聚光科技:科学仪器国产替代龙头,业绩大幅提升-20250429
国盛证券· 2025-04-29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为国内高端分析仪器领军企业,多款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局面,研发实力行业领先,看好公司产品市占率持续提升与高端分析仪器国产化提速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36.1亿元(yoy+13.6%),归母净利润2.1亿元(yoy+164.1%);2025Q1实现营收5.5亿元,同比+1.4%,归母净利润-0.2亿元(yoy+18.8%),亏损有所收窄 [1] 盈利能力与现金流 - 2024年毛利率44.4%,同比+3.2pct;2025Q1毛利率43.5%,同比-4.0pct [2] - 2024年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6.7%、8.6%、4.3%、11.4%,同比分别-4.4pct、-2.7pct、-1.2pct、-6.1pct [2] - 2024年经营性现金净流量6.9亿元,同比+152.3% [2] 业务布局 - 2024年子公司谱育科技营收14.5亿元(yoy+20.5%),净利润1.33亿元(去年同期-1.33亿元) [3] - 谱育科技掌握多个质谱分析技术平台,实现一系列高端质谱产业化 [3] 产品与分红 - 高端质谱+生命科学、半导体仪器等产品矩阵有望加速国产替代,增厚收入与利润 [3] - 以4487376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含税)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41.2/47.2/54.2亿元,归母净利润3.4/4.8/6.7亿元,对应PE为28.8/20.6/14.6x [4]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182|3614|4118|4715|5423| |增长率yoy(%)|-7.8|13.6|14.0|14.5|15.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23|207|341|478|673| |增长率yoy(%)|13.9|164.1|65.0|40.1|40.8| |EPS最新摊薄(元/股)|-0.72|0.46|0.76|1.07|1.50| |净资产收益率(%)|-12.2|6.7|10.8|13.1|15.5| |P/E(倍)|-30.5|47.6|28.8|20.6|14.6| |P/B(倍)|3.4|3.2|2.9|2.6|2.2| [5] 股票信息 - 行业为环保设备Ⅱ,前次评级买入,2025年04月28日收盘价21.92元,总市值9836.33百万元,总股本448.74百万股,自由流通股占比99.92%,30日日均成交量32.13百万股 [6] 股价走势 - 展示了2024 - 04至2025 - 04聚光科技与沪深300的股价走势 [7][8]
聚光科技(300203):科学仪器国产替代龙头,业绩大幅提升
国盛证券· 2025-04-29 10: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战略调整卓有成效,2024年业绩大幅提升,2025Q1亏损收窄 [1] - 盈利能力大幅提高,经营性现金流改善明显 [2] - 业务布局优化,全力聚焦高端科学仪器,产品矩阵持续完善,积极分红回馈股东 [3]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看好产品市占率提升与高端分析仪器国产化提速 [4] 各部分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36.1亿元(yoy + 13.6%),归母净利润2.1亿元(yoy + 164.1%);2025Q1营收5.5亿元,同比 + 1.4%,归母净利润 - 0.2亿元(yoy + 18.8%) [1] 盈利能力 - 2024年毛利率44.4%,同比 + 3.2pct;2025Q1毛利率43.5%,同比 - 4.0pct [2] - 2024年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6.7%、8.6%、4.3%、11.4%,同比分别 - 4.4pct、 - 2.7pct、 - 1.2pct、 - 6.1pct [2] 现金流情况 - 2024年经营性现金净流量6.9亿元,同比 + 152.3% [2] 业务布局 - 2024年子公司谱育科技营收14.5亿元(yoy + 20.5%),净利润1.33亿元(去年同期 - 1.33亿元) [3] - 谱育科技掌握多个质谱分析技术平台,实现一系列高端质谱产业化 [3] 产品矩阵 - 高端质谱 + 生命科学、半导体仪器等高端分析仪器产品矩阵有望加速国产替代 [3] 分红情况 - 以4487376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含税)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41.2/47.2/54.2亿元,归母净利润3.4/4.8/6.7亿元,对应PE为28.8/20.6/14.6x [4]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182|3,614|4,118|4,715|5,423| |增长率yoy(%)|-7.8|13.6|14.0|14.5|15.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23|207|341|478|673| |增长率yoy(%)|13.9|164.1|65.0|40.1|40.8| |EPS最新摊薄(元/股)|-0.72|0.46|0.76|1.07|1.50| |净资产收益率(%)|-12.2|6.7|10.8|13.1|15.5| |P/E(倍)|-30.5|47.6|28.8|20.6|14.6| |P/B(倍)|3.4|3.2|2.9|2.6|2.2| [5] 股票信息 - 行业为环保设备Ⅱ,前次评级买入,2025年04月28日收盘价21.92元,总市值9,836.33百万元,总股本448.74百万股,自由流通股占比99.92%,30日日均成交量32.13百万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