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纯钒材料
搜索文档
河钢股份(000709):3Q业绩略低于预期 看好公司长期投资价值
新浪财经· 2025-10-31 08:35
3Q25业绩表现 - 公司3Q25营收302.34亿元,同比下滑0.96%,环比下滑10.46% [1] - 3Q25归母净利润2.25亿元,同比增长44.61%,但环比下降38.52% [1] - 3Q25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1个百分点,至6.9% [1] - 3Q25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3.13%,主要因有息负债下降 [1] - 3Q25其他收益为1.38亿元,环比减少21.1%,主要因增值税加计抵减环比减少 [1] - 3Q25有效税率为20.6%,环比显著上升17.4个百分点,主要因2Q低税率子公司盈利占比较高 [1] 行业发展趋势与公司定位 - 行业供给侧变革方向明确,工信部出台《钢铁行业示范条件》、《钢铁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等重要文件 [2] - 行业供给侧三大变革趋势:持续推进产能产量双控并进行差异化产量管控;两年后取消产能指标交易以加速兼并整合;绿色低碳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2] - 公司作为河北省龙头钢企,持续向高端材料供应服务商转型升级,在高强钢、海工钢及桥梁钢等领域深耕 [2] - 公司高纯钒材料被工信部列为制造业单项冠军,钒电池电解液等产品受国内市场青睐,在钒钛冶炼及钒产品领域迈入国际领先地位 [2] - 公司在高端化、绿色化及高效化上具备领先地位,有望充分受益行业供给侧变革 [2] 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 - 考虑到炉料价格偏强,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1.3%至10.3亿元,下调2026年预测25.1%至14.2亿元 [3]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市盈率25.3倍,对应2026年市盈率18.4倍 [3] - 维持公司中性评级,维持目标价2.4元不变,该目标价对应2025年市盈率24.0倍,2026年市盈率17.5倍 [3]
政府引导企业选聘高校“科技副总”:一场人才选拔的突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16:17
政策核心与目标 - 陕西省科技厅印发工作指引,设立“科技副总”计划,支持企业从高校、科研院所选聘“科技副总”,旨在推动技术要素市场化流通 [1] - “科技副总”政策本质是打开技术要素市场化流通的体制性闸门,通过解除高校科研人员赴企任职的身份限制,将技术骨干嵌入企业决策层,重构创新资源配置逻辑 [1] - 政策核心剑指三大壁垒破除,包括通过三方协议约定科研人员保留高校编制兼企业高管双重身份,建立横向研发经费转省级纵向项目通道,以及创设KPI闭环评价体系 [3] 具体机制与创新 - 政策建立横向研发经费转省级纵向项目通道,规定50万元及以上企业委托课题经认定可升级为省级科研计划 [3] - 创设KPI闭环评价体系,将企业研发攻关、平台搭建、成果转化量化纳入考核指标,引导科研资源向产业需求精准配置 [3] - 政策创新多个杠杆机制,包括以“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绿色通道锁定人才长期价值,用“科技创新券+补助”组合工具激活企业参与动能 [3] - 规定科研人员企业取酬不计入高校绩效总量,并明确科技副总可通过“先使用后付费”模式转化自有成果,赋予企业申领省级创新券购买研发服务的权利 [3] 政策演进与全国推广 - “科技副总”制度自2013年由江苏首创,至今已有包括浙江、河南、四川、陕西等超20个省级行政区全面铺开 [5][7] - 政策迭代轨迹清晰:江苏解决“身份”基础问题,河南、浙江重点突破“要素定价”机制,成都、陕西则致力完成“系统融合”目标 [7] - 泰安市创新“月补贴+年度奖”激励机制,建立全周期管理模式;成都市政府将科技副总纳入现代化产业体系设计,要求技术专家进入企业战略决策层 [7] 实施成效与案例 - 池州市首批12名“科技副总”协助企业承担市级以上重点研发项目9项,申请发明专利12个,解决技术难题11项,引进高层次人才20余名 [8] - 九华中药材公司“科技副总”联合申报项目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普洛兰管道公司专家主导技术研发帮助企业降本增效10%以上 [9] - 北京算芯科技有限公司与“科技副总”合作开发云端训推一体芯片项目,借助30万元政府补贴突破研发瓶颈,优化芯片在自动驾驶和金融等场景的性能 [9] - 商洛市教授刘彦峰的高纯钒材料研究成果应用于国产大飞机C919,副教授李峰推动石英砂提纯课题纳入市级创新项目链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