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桥梁钢
icon
搜索文档
降本增效双轮驱动 包钢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3.27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16:44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313.2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39.99% [1] - 2024年度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红利9057.72万元,占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的34.23% [5] - 2025年3月注销回购股份1.16亿股,2025年4月发布1亿元-2亿元股份回购方案,截至2025年7月31日已回购金额2049.98万元 [5] 生产运营 - 上半年产铁703.03万吨、产钢749.47万吨、生产商品坯材694.17万吨 [1] - 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原燃料结构等措施实现同比降本8.22亿元 [2] - 构建精细化成本管理体系,同步推进经营质效改革提升专项行动 [2] 产品战略 - 坚定推进"优质精品钢+系列稀土钢"战略,品种钢完成订货542.53万吨,同比提升12.61% [1] - 稀土钢新材料产量达101.71万吨,创历年上半年同期新高 [1] - 已推出铁路用钢、能源用钢、汽车用钢等8大领域系列稀土钢新材料 [3] 市场拓展 - 取向硅钢、重轨、汽车钢、风电钢等高效产品实现增产增效 [2] - 重轨中标川渝中线铁路重点示范项目,高级别桥梁板拿下6项特大桥梁项目订单 [2] - 在重庆、长春、西安等地设立剪配加工中心,为汽车主机厂及配套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2] 技术研发与应用 - 500兆帕风电钢顺利应用,高级别水电钢斩获西北地区水电项目订单 [3] - 管线钢中标国内首条纯氢管线项目,新型高强度容器钢服务内蒙古首批电网侧独立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 [3] - 6个稀土汽车钢产品成功配套国内头部企业新能源汽车 [3] 资源优势 - 控股股东拥有的白云鄂博矿为世界级多金属共伴生矿床,实行排他性供应 [4] - 依托"铁与稀土共生"特性研发的稀土钢在强度、韧性及综合性能上实现跨越式提升 [4] - 具备高档汽车钢、高档家电钢、高钢级管线钢、高强结构钢等高端钢材生产能力 [4] 战略转型 - 推动从传统钢铁产品制造商向钢铁新材料服务商的转型跨越 [2] - 聚焦风电、水电、氢能领域,以高质量产品赋能绿色能源发展 [3] - 优化产能利用率,发挥板管轨线特色优势,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5]
【新钢股份(600782.SH)】Q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均扭亏为盈——2025年中报业绩点评(王招华/戴默)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29 07:05
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12亿元,同比下降18.33% [3] - 2025H1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归母净利润-0.61亿元,亏损收窄 [3] - 2025Q2营业收入87.63亿元,同比下降13.66%但环比微增0.17%,归母净利润0.99亿元,同比增22.30%且环比大幅增长690.99% [3] - 2025Q2扣非归母净利润0.11亿元,同环比均实现扭亏为盈 [3] 产销数据 - 2025H1钢坯材产量427.48万吨,同比下降13.93% [4] - 吨钢售价3376.56元,同比下降9.02% [4] - 热轧产量319.44万吨,同比下降17.57%,吨钢售价3228.72元,同比下降10.02% [4] - 冷轧产量108.04万吨,同比微降1.02%,吨钢售价3814.20元,同比下降7.41% [4] 产品结构优化 - 热卷高端品种销量增幅达97.6%,优钢和硅钢增幅超20%,中厚板增幅18.4%,优棒品种率提升至70% [5] - 船用钢板和压力容器板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桥梁钢和锅炉容器钢获行业"金杯优质产品"荣誉 [5] - 钢绞线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二 [5] - 成功研发0.1mm极薄规格宽幅电工钢,新能源汽车用高牌号电工钢产销量跻身全国三强,稳定供货比亚迪、小鹏等车企 [5] - 20XW1200牌号产品成功配套大疆无人机核心部件 [5] 股东回报 - 2019-2023年现金分红总额分别为6.38亿元、9.38亿元、15.64亿元、3.13亿元、4.72亿元 [6] - 近五年股利支付率分别为18.68%、34.75%、36.00%、29.89%、94.80% [6] - 2024年度每10股派现0.10元,现金分红总额3182.54万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达97.09% [6]
沙钢集团9项成果获冶金科学技术奖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4 18:09
奖项成就 - 公司荣获2025年度冶金科学技术奖共9项 包括特等奖1项 一等奖4项 二等奖1项 三等奖3项 [1] - 特等奖项目为《极薄高强带材二十辊精密轧制智能控制技术研发与应用》 自主研发精密轧制智能控制系统 [1] 技术创新 - 获奖项目包括《高超纯铁的生产装备与技术开发》《绿色智能电弧炉炼钢短流程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高氮高强马氏体不锈钢研制与应用》等 [1] - 项目成果推动相关领域关键材料国产化 应用于多项国内外重点工程 [1] - 公司形成涵盖桥梁钢 管线钢 海工钢 带肋钢筋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 [2] 研发体系 - 公司年均开发新品50余个 聚焦海洋工程 新能源 航空航天等国家战略领域 [2] - 与东北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等顶尖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 推行"企业出题 高校解题 市场验题"协同模式 [2] - 累计申报专利超4600项 授权专利近2600项 拥有大批以专利为核心的高质量自主知识产权 [2] 战略方向 - 公司锚定国家战略与产业前沿 聚焦"高端化 绿色化 智能化"发展方向 [1][2] - 发展路径为"技术突破—产品升级—产业共赢" 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1] - 承担或参与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十余项 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