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强钢
icon
搜索文档
黑色产业链企业在市场高波动下的应对之策
期货日报网· 2025-08-12 07:25
黑色系价格波动与供需格局变化 - 黑色商品价格自2021年下半年见顶回落,已下跌4年,本轮下行主要因需求走弱,粗钢表观消费量年均下降3.99%,产量年均仅降1.4% [2] - 需求结构显著变化:建筑业用钢占比从2021年63.5%降至2024年57%,制造业用钢占比从36.5%升至43%,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拉动特种钢需求增长 [2] - 钢厂利润分化:长流程钢厂螺纹钢利润均值从2015-2016年74元/吨升至2023-2024年93元/吨,2025年上半年因煤矿让利利润维持在150-300元/吨 [3] 行业生产调整与政策影响 - 钢厂生产策略转向"削减建筑用钢、增加制造业用钢",重点增产高强钢、硅钢、镀锌板等高端品种,采取以需定产模式 [3][4] - "反内卷"政策核心从去产能转向技术升级与绿色转型,7月初政策预期强化推动黑色板块上涨,焦煤主力合约对现货升水超200元/吨 [4][5] - 政策带动下焦煤现货价格低位反弹44.5%,钢材、铁矿石反弹超10%,但7月底因政策信号不及预期板块大幅回调 [6] 产业链应对高波动的策略 - 上游动态调节:焦煤盘面升水200元/吨时煤矿启动套保,焦化厂在利润跌破50元/吨时主动减产 [9] - 中游金融工具应用:山东钢厂开发动态模型,铁矿石波动率超25%时套保比例提至60%,与汽车厂签订"期货价+加工费"合同转移风险 [9] - 下游风险对冲:江苏工程机械企业植入"钢材价格联动条款",广东家电企业采用"期货+期权"组合锁定成本 [9] 典型案例与操作细节 - 中厚板贸易商采用"期货套保+三领口期权"策略,在热卷2601合约建仓25%仓位,结合看跌期权将最大亏损控制在50元/吨区间 [10] - 江苏富实数据研究院建议区分"反内卷"政策力度品种,原燃料端政策预期强的品种可提升套保比例,螺纹钢等或成政策重点 [11]
本钢板材(000761) - 2025年6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9 15:46
资产置换情况 - 交易方案需进一步论证和协商,交易标的资产范围、价格等未确定,确定后将再次召开董事会审议,存在方案调整、中止或取消的可能 [1] 原材料自给率 - 铁矿原材料在集团采购比例约为 60%,焦煤焦炭以国矿长协煤采购为主,补充来源为地方煤、统购统销,产地包括山西、黑龙江、内蒙、河北等 [1] 销售网络布局 - 国内销售布局覆盖东北、华北、中西部、华东、华南五大区域公司和沈阳、大连、本溪、天津四家剪切加工配送中心,销售网点覆盖主要经济发达地区;外销由本钢国贸公司代理,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未来将发挥差异化、装备和品牌优势,将汽车钢、能源用钢、金属制品用钢(线材)、高端特钢作为战略产品,家电用钢、集装箱用钢、高强钢等作为重点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转型 [2] 中高端市场培育进展 - 成立产销研技术服务组,深入区域和重点企业,为新产品开发提供渠道支撑 [2] - 与高校、研究院合作,提早介入新产品新技术,提供技术支撑 [2] - 利用鞍钢集团战略合作资源,进入全新领域和行业,为新品种开发创造条件 [2]
探迹科技:2025年钢材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5-23 09:35
行业发展背景与转型方向 - 全球工业体系经历"低碳化、智能化、本地化"三重浪潮,中国钢材行业处于产能重构与价值重估关键转折期 [1][19] - 产能过剩问题未完全解决,环保政策(如"双碳"目标)倒逼企业淘汰高耗能产能,转向绿色化生产 [1][19] - 新能源基建、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需求创造结构性机会,推动行业从"粗放式规模扩张"向"精细化价值创造"转型 [1][19] - 提出"绿色化改造、高端化转型、场景化深耕"三大战略路径,助力企业在存量博弈中开辟增量空间 [1][19] 五大核心观点解析 - 政策驱动产能出清与绿色转型:环保政策加速落后产能退出,龙头企业通过整合提升行业集中度,低碳工艺(如氢冶金)成为技术突破重点 [2][18] - 高端钢材需求爆发与国产替代加速: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对高端钢材需求显著增长,2024年高端钢材市场规模占比达24%,2025年预计提升至25.5% [3][18] - AI技术重构生产与营销体系:AI应用于生产流程优化、供应链管理及精准营销,某企业使用探迹CRM后意向客户数量增长3倍,开单周期缩短80% [4][18] - 数智化赋能降本增效:数智化工具降低获客成本并提升人效,某企业客户获取时间从4小时/个降至30分钟/个,获客成本降低90% [5][18] - 双循环下的结构性增长策略:国内市场呈现区域分化,海外市场需突破技术认证壁垒,以低碳和数字化能力参与竞争 [6][18] 增量客群与场景化机会 - 建筑行业需求向西部转移,东部侧重高端钢材;机械制造、家电行业以中小客户为主,关注价格与定制化 [7][26] - 光伏行业形成"哑铃型"需求结构,头部企业需要高端定制钢材,中小安装商依赖标准化产品 [7][26] - 农业大棚市场分层明显,从普通热镀锌管到智能温室的轻量化材料均有机会 [7][26] 典型案例与技术应用 - 某不锈钢企业借助探迹拓客工具,意向客户数量从每月13个提升至40个,开单效率提升5倍 [8][25] - 佛山某钢材企业利用地图拓客功能,客户跟进效率提升8倍,每月获客量从500家增至3000家 [8][25] 未来趋势展望 - 行业核心竞争力将聚焦"增量市场挖掘力"与"场景服务重构力",推动从"规模驱动"向"价值驱动"跃迁 [9][20] - 企业需以技术创新(如超导磁体炼钢)、生态协同(绑定下游龙头)和区域精耕(贴近市场布局)应对变革 [9][20] 行业市场规模与政策 - 2024年中国钢材市场规模达8.5万亿元,2025年预计达8.6万亿,同比上升1.1% [36] - 2024年高端钢材市场规模达2万亿元,占比24%,2025年预计达2.2万亿,占比25.5% [36] - 政策推动绿色转型,《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文件加速行业向绿色化、高端化转型 [36] 行业地区分布与企业总量 - 江苏省和广东省在钢材行业中占比显著,分别达12.84%和10.88% [39][43] - 截至2025年Q1,全国钢铁行业企业总量为689,684家,民营企业占比88.35% [43][44] - 钢材企业注册资本少于500万的占比达70.5%,营业收入少于100万的达51.9% [48] 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壁垒 - 高端特钢进口依存度仍达35%,部分材料被海外垄断,行业需向"精、特、专"转型 [51] - 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等领域成为高景气行业,驱动高端钢材需求 [51] - 行业面临技术工艺壁垒、市场拓展壁垒和企业成长壁垒,中小企业需加速规模化获客 [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