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搜索文档
科研“好帮手”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预计今年底启动试运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30 06:12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建设进展 -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一期工程建设将于2025年底完成并启动试运行 [1] - HEPS是世界上设计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 也是中国第一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1] - 该装置以解决国家重大需求 推进工业创新转型 助力前沿科学研究为目标 [1] 技术能力与应用前景 - HEPS可提供纳米探针 超高时间分辨等多种前沿实验方法 [1] - 支持开展更灵敏 更精细 更快速 更复杂和更接近实际工作环境的科学研究 [1] - 目前已完成加速器 光束线站建设 15条光束线站全部出光 [1] 未来发展规划 - 科研团队计划未来五年将光束线站扩展至45条 [1] - 推进与科研用户 企业用户的深度合作 [1] - 持续建设光束线站以更好支持前沿基础研究和产业研发 [1]
新气象 | 打造科技创新“摇篮”探访怀柔科学城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28 08:00
怀柔科学城建设进展 - 怀柔科学城已进入以运行为主的新阶段,"十三五"时期29个设施平台全部进入科研状态,"十四五"时期新布局的8个设施平台已全部开工建设[4] - 16个科技设施平台面向全球开放共享,累计开放机时超过143万小时,4个大科学装置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运行[2] -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占地面积相当于90个足球场,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亮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亮度比太阳光亮一万亿倍[3] 科研人员与基础设施 - 在怀科研人员达2.6万人,包括诺奖级科学家33名,两院院士86名,"全球高被引科学家"39名[4] - 城市客厅项目涵盖科研实验、孵化办公、科技服务、配套酒店等功能,旨在打造国际化公共服务中心[5] - 怀柔科学城加快构建"八横五纵"城市主干路,建设500千伏供电系统,提供多层次多元化住房保障[4] 科研成果与转化 - 怀柔科学城已突破关键核心技术51项,产出重大科技成果386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65篇,服务在怀高校、院所落地成果转化项目131个[14] - 高品质因数超导腔和全季节观测阵列式大口径激光雷达等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 - 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研发的12英寸单层二硫化钼薄膜应用于激光器领域,并与国内公司合作完成自研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镜,打破进口依赖[8][12] 国家科研机构与关键技术 - 怀柔科学城集聚20余家国家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相关科研力量已全面进驻,中国科学院大学约1.6万名师生入驻[15] - 空间行波管是卫星的核心部件,其研制水平象征国家在物理电子学领域的基础能力,空天院已形成从学科建设到产品制造的完整链条[18][19] - 行波管制造涉及近50种材料,工艺技术广泛,攻关难度大,但在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中发挥关键作用[21] 科学方向与产业布局 - 怀柔科学城聚焦物质、空间、生命、地球系统、信息和智能五大科学方向,布局37个科技设施平台[8] - 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探索基于轻元素的新奇量子效应,实现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跨越[8][9] - 转角菱方氮化硼和"晶格传质—界面生长"晶体制备新范式等成果入选重大科技成果,推动激光器和电子芯片技术发展[12]
北京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5%,下半年还将完成这些大事
新京报· 2025-07-24 18:07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29.2亿元 同比增长5.5% 经济增速连续3个季度保持在5%以上 [1][2]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1% 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0.9% 其中服务性消费额同比增长4.7% [2]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6%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44元 实际增长5.1% [2][3] 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 - 信息服务业 金融业 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1% 8.1% 6.9%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合计达87% [2] - 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6.8%和9.9% [2] - 首批132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启动运行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成功发射第一束光 [4] - 北京地区6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连续10年占全国半数以上 [4] 重点领域改革与营商环境 - 建立民营经济政策落实组织协调机制 办理民营企业反映问题1万余个 [4] - 政府采购合同授予中小微企业比重超7成 落地全国首批股权信托财产登记试点案例 [4] - 非现场检查占比提升至67.9% "无事不扰"企业达23.1万家 [4] - 下半年将出台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方案 实施新版负面清单 "无事不扰"企业目标突破50万户 [7] 京津冀协同发展 - 首批4所部属"双一流"高校雄安校区全面开工 清华大学与雄安新区联合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 [5][6] - 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新增入驻企业69家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复制推广北京先行先试政策 [6] - 京津冀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交流洽谈会签约项目11个 意向投资超40亿元 [6] 基础设施与民生工程 - 地铁17号线剩余段 6号线南延将于下半年开通 承平高速 京平高速改扩建工程通车 [1][8] - 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正式通车 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对外开放 [6] - 加快建设45个社区嵌入式托育 养老服务设施 试点提供1082套青年公寓 [3]
城市24小时 | 7.0%,进步最快的百强市跑慢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22:53
包头经济数据 - 上半年包头地区生产总值2322.8亿元 同比增长7% 高于全国(5.3%)和全区(5.4%)增速 [2] - 第一产业增加值22亿元(增长4.9%) 第二产业1090亿元(增长9.6%) 第三产业1210.8亿元(增长4.9%) 三次产业比为1.0:46.9:52.1 [2]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 高于全国(6.4%)和全区(7.1%) 连续5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3] - 稀土、晶硅光伏和陆上风电装备三大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7%、14.1%和32.6% 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长6.5个百分点 [3] - 五大战新产业(氟化工、碳纤维、新能源重卡、氢能储能等)增加值增长12.5% 高于规上工业0.2个百分点 [3] 包头产业发展 - 拥有稀土、晶硅光伏、钢铁、铝四个千亿级产业 工业经济占GDP比重达46.9% [2][3] - 风电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倍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2个百分点 稀土产业投资增长93.4% 拉动投资增长2.9个百分点 [4] - 铝业增加值增长4% 电力行业增加值增长6.7% [3] - 2021-2023年GDP年均前进10位 2024年GDP达4575.1亿元(增长8.1%) 目标冲刺5000亿元 [2][4] 全国县域经济 - 2025全国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占6席并包揽前3名(昆山、江阴、张家港) [13][14] - 江苏(25席)、浙江(15席)、山东(12席)三省合计占百强县52席 [13] - 千亿县数量增至62个 其中7个为"超强县" GDP超900亿元的准千亿县21个 [15] 其他行业动态 -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一期2025年底试运行 为世界最亮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 [6] - 中国聚变能源公司在沪成立 重点布局聚变工程化商业化 [7]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筹建郑州航空航天大学 重点培育无人系统、空天地海通导遥等方向 [11]
【中国新闻网】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将重启开放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年底试运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7-23 11:05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进展 -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一期15条光束线站已全部实现出光 [5] - 预计2025年底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并启动试运行 [5][7] - 项目团队利用创新方法解决纳米聚焦镜等关键调光问题,实现全链路协同调试 [7] - 该光源设计亮度为世界最高,可提供能量高达300千电子伏特的高能X射线 [7] - 未来5年计划将光束线站扩展至45条,最终容纳能力可达90条 [9][10]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现状 - 作为中国第一代同步辐射光源,已运行30余年,建设14条光束线和实验站 [6] - 2025年5月完成升级改造后将保留8条光束线站继续对外开放 [6] - 已取得SARS病毒蛋白质结构解析、"砒霜"治疗白血病机制等重大研究成果 [6] - 目前仍全面免费对中外科研机构开放,提供从真空紫外到硬X射线的同步辐射光 [6] 科研应用与用户合作 - HEPS将支持航空航天、能源环境、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微观结构研究 [6][7] - 项目团队已征集用户实验方案和各领域重大需求,通过实验指导装置联调 [8][10] - 近期召开的用户研讨会包含11个大会报告、93个分组报告和106份展贴报告 [10] - 上海光源、合肥光源及中国散裂中子源也参与了运行情况交流 [10]
怀柔科学城“聚科研气”成效不断显现
环球网资讯· 2025-06-22 09:41
怀柔科学城建设进展 - 怀柔科学城已成为全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最密集地区 进入以运行为主的新阶段 预计"十五五"期间还将有一批科学设施平台落户 [1] - 全国重点实验室 新型研发机构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科研机构和科技领军企业在怀柔科学城集聚 "聚人气 聚科研气"成效不断显现 [1] -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作为核心大科学装置 自去年10月成功发出"第一束光"后 15个光束线站均已成功出光 预计年底迎来工艺验收和试运行阶段 [1] -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未来最多可建设90个线站 服务更多国内外科研团队 [1] 大科学装置协同效应 -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今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 能横跨10个数量级时空尺度进行多模态观测 [2] -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线站为生物样本检测提供关键助力 人类器官生理病理模拟装置正在建设 北大怀密医学中心将落地 形成强大科研"朋友圈" [2] - 怀柔科学城已累计突破核心技术51项 产出重大科技成果329项 [2] - 怀柔区为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开辟约1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 并出台政策 设立基金 开放应用场景支撑成果转化 [2] 国际科研合作与人才集聚 - 怀柔科学城举办国际论坛后 外国科研人员主动提出合作建设客座实验室 [3] - 怀柔科学城起步区规划实现率达85% 基础设施完成率达91% [3] - 目前在怀柔工作生活的科研人员达2.5万人 平均年龄35岁 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超80% 包括一批国际人才 [3] - 未来3至5年怀柔计划吸引10万名科研和产业化人才 持续升级交通医疗教育等服务保障 [3]
“地区出题、高校答题”,首都高校组团助力怀柔科学城建设
新京报· 2025-04-29 09:24
科研成果展示 - 我国第一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能产生比太阳亮1万亿倍的光 [1] - 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重量仅2.17克 [1] - 全视场高分辨TOF+DOI PET/CT成像装置亮相 [1] 怀柔科学城建设进展 - 怀柔科学城已布局37个科技设施平台项目,包括6个大装置、17个科教基础设施、14个交叉研究平台 [2] - 29个设施平台全部进入科研状态,16个向全球开放,累计开放机时123万小时 [2] - 吸引在怀科研人员约2.5万人,2024年新增2500人,增长11% [2] - 累计产出科技成果329项 [2] 五大行动方案 - 实施"科教共融"行动,推动创新平台优先落地怀柔,探索科技设施面向高校开放机制 [3] - 实施"人才共育"行动,共建人才实训基地,联合培养适配社会需要的未来人才 [3] - 实施"平台共筑"行动,支持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平台 [3] - 实施"智力共享"行动,推动组建"涉外律师团",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3] - 实施"产业共生"行动,搭建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成化平台 [4] 合作项目进展 - 怀柔区与多所首都高校达成首批20项合作项目 [5] - "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聚焦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能源材料、生命健康等重点产业 [6] - 创业园每年至少举办2场活动,链接不少于30个大学生创业团队 [6] - 北京怀柔雁栖高校创新创业联盟成立,计划与至少20所高校建立联盟 [6] - 联盟将建设至少2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6] 创新创业计划 - 每年组织一次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提供合作机会和资源对接渠道 [7] - 已认定21家科学城内用人单位为实习实训基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