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医学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首例!为啥又是“二师兄”立功 南都新知
南方都市报· 2025-08-28 17:27
日前,中国研究团队在英国学术期刊《自然-医学》在线发表论文,报告世界首个将基因编辑猪肺成功 移植到脑死亡人体内的案例。为什么选择猪为人类做器官供体?异种器官在人体"安家"前,要经历些什 么? "二师兄"打败"大师兄" 成为异种器官移植理想供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20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仅约10%的患者能够等到合适的移植器 官。器官短缺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 将动物器官移植给人类的异种器官移植,是当今全球医学研究的前沿领域,被认为是解决移植器官短缺 最可能的方向之一。 此次引发关注的论文,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何建行率领的研究团队完成,其将一只经过基 因编辑的巴马香猪左肺移植到一名脑死亡者体内,模拟临床常见的单肺移植手术。手术后,移植肺维持 通气与气体交换功能长达9天。这是跨物种肺移植的首例记录。 2024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建行团队成功将基因编辑猪肺移植到脑死亡人体内。图源: Science 事实上,这已不是"二师兄"首次立功了。2021年以来,世界范围内已报告数个猪-人器官移植案例,涉 及心脏、肾脏、肝脏等器官。 为什么选择猪,而不是与人类更相近的灵长类动物作为器官供体呢 ...
97岁李嘉诚,痴迷长寿科技
搜狐财经· 2025-07-08 09:59
长寿科技行业布局 - 李嘉诚旗下维港投资将出售上海和黄药业股权获得的45亿资金注资以色列Pluristem公司 该公司专注于间充质干细胞技术研发 该技术具有抗衰老和器官再生功能 [6][7] - 间充质干细胞技术可通过补充年轻健康细胞实现组织修复 哈佛专家认为该技术有望将人类平均寿命延长40年至120岁 [7][9] - 以色列在生物医学领域技术领先 李嘉诚通过维港投资布局多家干细胞企业 包括Accellta、StemCells、Genesis等 覆盖身体各部位干细胞应用 [12] 富豪阶层的长寿需求 - 硅谷科技大佬布莱恩·约翰逊尝试用17岁儿子的血浆实现"返老还童" 并公开表示追求120岁寿命目标 [13] - 已故香港地产大亨李兆基曾公开表示愿用1000亿财富换取10年青春 最终以97岁高龄去世 [15] - 长寿科技市场存在巨大商业潜力 富豪阶层对超长寿命存在强烈需求 形成"财富换时间"的明确商业模式 [13][16] 李嘉诚的长寿科技投资史 - 2011年通过基金会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捐赠4000万美元建设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10] - 2014年捐资1000万美元支持基因组学创新计划 该计划涉及诺贝尔奖得主杜德纳的基因编辑技术 [12] - 2017年投资2000万美元给以色列NAD+抗衰老产品厂商 该产品已在屈臣氏渠道上市 李嘉诚亲自服用后称效果显著 [12]
【新华社】这个“城”,不一般!
新华社· 2025-06-20 08:49
科学设施集群建设 - 怀柔科学城占地100余平方公里,集聚37个科技设施平台,成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引擎[1] - 已形成物质、空间、生命、地球系统、信息与智能五大科学方向的设施集群,4个大科学装置正式运行,16个科技设施平台面向全球开放共享[4] - 采用"设施集群—开放共享—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模式,成为北京原始创新能力跃升的物理基础[4] 重大科学装置进展 -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总投资47多亿元,占地面积相当于90个足球场,可发出比太阳亮度高1万亿倍的光,已启动带光联调[4] -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寰"是我国首个地球系统模拟大科学装置,能重现地球过去、模拟现在、预测未来[4] -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总投资17余亿元,综合实力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将建立从细胞到器官的"数字孪生"[3] 科研成果产出 -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51项,产出重大科技成果329项[7] - 生物医学领域启动"数字生命"大科学计划,首批13个重点项目展现潜力,推动高端生物医学成像装备实现"中国创造"[5] - 物质科学领域依托HEPS在航空航天材料、锂硫电池等方向取得突破,成果发表在《科学》《自然》等顶级期刊[5][6] 人才集聚效应 - 汇聚诺奖级科学家19名、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8名、两院院士78名[8] - 在科研人员达2.5万人,外籍人才671名,形成"老中青"结合、"产学研"联动的人才生态[9] - 提供从国际学校、三甲医院到人才公寓、科学家公园的全场景支持,基础设施完成率达91%[9]
嘉必优: 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0 18:17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嘉必优第四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于2025年6月9日以现场结合通讯形式召开,会议通知已于2025年6月5日送达全体监事 [1] - 会议应出席监事3人,实际出席3人,由监事会主席王纪主持,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 [1] 交易方案调整 - 公司拟调整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上海欧易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的交易方案,主要调整内容包括业绩补偿金额计算方式和增加减值补偿条款 [1] - 调整后业绩补偿公式为:(承诺净利润数-实际净利润数)÷承诺净利润数×交易对价÷发行价格,不足部分需现金补偿 [1] - 根据监管规定,本次调整不构成对交易方案的重大调整 [2] 文件修订与协议签署 - 公司修订了《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及其摘要,符合《证券法》及《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要求 [2] - 公司与部分交易对方签署了《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协议之补充协议》和《业绩承诺补偿协议之补充协议》 [3][4] 合规性审议 - 监事会确认本次交易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第四十三条和第四十四条规定 [4] - 交易符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9号》第四条要求,且公司不存在《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禁止发行股票情形 [4] 财务与回报事项 - 审议通过本次交易相关的备考财务报表及其审阅报告 [5] - 通过关于交易摊薄即期回报的填补措施及承诺事项议案 [5]
新研究:人工智能或与误导性医学论文数量激增相关
快讯· 2025-05-29 12:58
人工智能与医学论文质量 - 最新研究显示人工智能工具可能导致误导性生物医学论文数量激增 [1] - 研究分析了341篇基于美国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的论文 [1] - 论文发表于2014至2024年间涉及147份期刊包括前沿传媒埃尔斯维尔施普林格·自然等出版商 [1] 数据来源与时间范围 - 研究样本基于美国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的开放数据集涵盖数千名美国人健康饮食生活方式数据 [1] - 论文发表时间跨度为10年(2014-2024) [1] - 涉及出版商包括三大国际学术出版集团 [1]
再添6家企业 港中大创博港上海基地科研转化项目已达11个
新华财经· 2025-05-28 16:12
沪港创新合作 - 上海杨浦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化合作 新增6家初创企业入驻港中大创博港上海基地 目前基地共有11个科研转化项目 [1] - 香港中文大学在医学 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等领域全球领先 上海具备产业配套和应用场景优势 两地优势互补推动技术应用落地 [2] - 港中大上海中心作为联络枢纽 促进沪港科研合作及高新技术成果孵化转化 合作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 [1] 产学研深度融合 - 港中大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为沪港创新群体提供交流协作平台 [1] - 杨浦区构建"三区联动"和"三城融合"机制 重点发展数字经济为核心的创新型产业体系 新入驻项目与区域产业高度契合 [2] 人才联合培养 - 沪港启动联合培养博士后项目 聚焦集成电路 生物医学 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 支持科研人员在港中大取得突破性成果 [2] - 上海杨浦通过教育"源动力"和人才"蓄水池"建设 持续集聚创新创业力量 强化两地人才支撑 [1][2]
“新”潮澎湃
辽宁日报· 2025-05-15 09:53
生物医学精密光学滤光片 -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的生物医学精密光学滤光片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应用于荧光检测法等医学诊断设备 [1] - 该产品通过200至300层薄膜的精密沉积制造,能够精确控制特定波长光的通过,捕捉检测物中的荧光信号 [1] - 产品在体检血液化验等医疗场景中有广泛应用,起到光学"闸门"的关键作用 [1] 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 辽宁省专精特新企业通过专注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1] - 目前辽宁省已有4个集群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显示区域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1] 钠离子电池产业 - 辽宁星空钠电电池有限公司拥有世界首条钠离子电池中试生产线,其钠电池储能集装箱产品已进入产业化应用阶段 [2] - 钠离子电池相比锂电池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低温性能优异等优势 [2] - 公司计划拓展移动式供电、孤岛式供电等新型应用场景 [2] 高端装备制造 - 沈阳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跨尺度纳米测量装备可实现头发丝直径十万分之一级别的检测精度 [2] - 该装备主要应用于半导体产业,特别是芯片制造领域 [2] 战略性新兴产业 - 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展区展示了多项高端前沿创新成果,反映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趋势 [1][2]
无需开刀 量身定制 超声3D生物打印实现体内“深层制造”
科技日报· 2025-05-12 07:33
技术突破 -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开发出"成像引导深层组织体内超声打印"(DISP)技术,可在体内直接制造医疗植入物和定制化治疗组织,无需传统侵入性手术 [1] - DISP技术结合聚焦超声与特制"超声墨水",能够在身体深处精准制造生物材料,为精准医疗开辟新方向 [1] - 该技术利用聚焦超声波触发生物墨水的凝胶化反应,在目标部位实现原位打印,精准可控且可实时监控 [1] 技术细节 - "超声墨水"由生物聚合物、成像造影剂及温敏脂质体组成,可通过注射或导管输送到体内深层组织 [1] - 超声换能器按预设数字模型工作,产生局部微热促使脂质体释放交联剂,引发墨水迅速凝胶固化 [1] - 生物墨水具有高度可调性,可设计增强导电性、实现药物缓释、促进组织黏附或具备实时成像功能 [2] 应用验证 - 团队已在小鼠膀胱肿瘤附近和兔子深层肌肉组织中成功打印出有载药的功能性生物材料 [2] - 安全评估显示该技术未引发明显炎症或组织损伤,凝胶墨水一周内未被机体自然清除,生物相容性良好 [2] - 技术验证了在药物输送、组织修复和生物电子器件构建中的应用潜力 [2] 行业影响 - 传统3D生物打印技术仍需通过手术植入材料,DISP技术补足了无创治疗的短板 [2] - 该技术有望彻底变革3D打印生物材料体外构建、手术植入的传统模式 [2] - 结合人工智能实时路径规划等技术,将推动个性化医疗发展再上新台阶 [2]
纳米3D打印磷酸钙:陶瓷骨移植的新未来;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体生产许可证(PC)申请获受理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5-10 10:59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体生产许可证申请 -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体(代号X3-F)生产许可证(PC)申请获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受理 标志着飞行汽车产品量产体系进入审查阶段 [1] 苹果芯片开发动态 - 苹果正为智能眼镜开发专用芯片 目标2026至2027年量产 计划两年内推出产品与Meta旗下Ray-Ban竞争 [1] - 苹果同步研发新Mac和AI服务器专用芯片 [1] 纳米3D打印磷酸钙技术突破 - 悉尼大学团队开发纳米3D打印磷酸钙方法 由Hala Zreiqat教授领导 用于制造陶瓷骨移植材料 [1] 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国际化运营 - "海洋石油201"船首次进入国际市场 启航至中东卡塔尔海域 航行距离超6000海里 [1][2] - 该船具备4000吨级起重 3000米深水铺管及三级动力定位能力 续航1 2万海里 综合作业能力亚洲领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