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医学
icon
搜索文档
蓝图绘就话担当(前沿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0-29 06:30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沧口街道永青苑社区的助老食堂。 张 鹰摄(人民视觉)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柏林镇党员干部助农。 李旭春摄(人民视觉) 贵州省兴义市税务局干部到企业开展政策宣传、答疑解 惑。 张 松摄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蓝 图已绘就,关键看落实。本报记者深入基层一线,采访党员干部,听他们立足岗位实际,从"怎么 看"到"怎么干",谈认识、话担当。 ——编 者 北京怀柔科学城—— "不等不拖抓紧干" 日前,记者驱车来到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青山为屏,绿水作伴,一座座科技设施平台的楼宇 映入眼帘。这里是全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走进科学城内的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大楼,一台台精密的显微镜,正可视化描绘着生命律动 的轨迹。"依托这一大科学装置,可实现对生命过程的系统性解码。"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教授孙育杰 说。 一束光洞见纳米级微观世界、"数字地球"模拟全球风云、极端条件解密物质"超能力"……过去几年,怀 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布局的37个科技设施平台,29个已进入科研状态,累计产出科研成果430项。 "每一项突破都来之不易 ...
创新赋能科技 海归创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16:28
HICOOL 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概况 - 峰会主题为“打造全球创新创业生态之都”,于10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1] - 峰会围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展开创业大赛,吸引来自139个国家和地区的10055个创业项目、13150名创业人才参赛,参赛项目和人数首次“双破万” [1] - 过去六年,HICOOL已培育产生1家上市公司、16家独角兽企业和197家“专精特新”企业,赛后新融资额超过500亿元 [8] 获奖企业及项目亮点:北京千展新世代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凭借“AI-Reharobo智能康复与健康管理机器人”项目获得本届创业大赛一等奖 [2] - 项目核心优势是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框架,能够科学解析“人的幸福”的独特技术,可深入理解老年人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实现个性化最佳支持 [2] - 公司已正式落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计划未来以设施市场为切入点,逐步拓展家庭市场,加强中日两国技术融合 [2] 获奖企业及项目亮点:深圳市倍捷锐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凭借其自主研发的“NHQLive无标记高内涵活细胞成像分析仪”获得大赛二等奖及百万元奖金 [5] - 项目核心技术为干涉定量相位显微技术,实现了无标记成像技术从定性到定量的跨越,首创细胞无损活性定量检测 [5] - 公司已启动在北京的落地布局,并借助HICOOL平台链接的高校资源加速产学研融合 [5] 获奖企业及项目亮点:山东航天正和电子有限公司 - 公司在航空航天材料研发上取得新突破,展示了一款厚度为2.5微米的“可手撕”箔材 [5][6] - 公司认为国内雄厚的装备制造、新材料与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以及日趋完善的航天制造全产业链是其成功的关键 [5] - 公司强调科研是硬实力,缺乏核心技术就难以发展新质生产力,获奖为后续技术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6][8]
华康生物医学(08622)委任擎天资本为独立财务顾问
智通财经网· 2025-10-14 18:36
公司委任独立财务顾问 - 公司委任擎天资本有限公司为独立财务顾问 [1] - 委任旨在就要约及要约的接纳情况向独立董事委员会、要约股东及要约购股权持有人提供意见 [1] - 擎天资本有限公司获发牌从事香港法例第571章证券及期货条例下第6类(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受规管活动 [1] 委任批准情况 - 该委任已根据收购守则规则2.1获公司独立董事委员会批准 [1]
李强总理签署国务院令,明确干细胞等生物医疗技术监管单位
仪器信息网· 2025-10-11 12:14
摘要 :国务院发布《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自2026年5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规范生物医学新技术的临床研究与转化应用,强调 科学、安全、伦理并重,明确临床研究备案制度,强化全过程监管……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2025年9月28日,李强总理签署第818号国务院令,公布 《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 (后简称《条例》)。该条 例于2025年9月12日经国务院第68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26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条例旨在规范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与转化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维护人的尊严和健康,明确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创新引领与安全 并重。内容涵盖总则、临床研究备案、实施、临床转化应用、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及附则,对研究机构资质、备案流程、受试者权益保护、转 化审批等作出详细规定,同时明确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为我国生物医学新技术发展划定规范边界。 填补监管空白,构建制度框架 《条例》首次明确生物医学新技术的定义(指作用于细胞、分子水平、境内尚未临床应用的医学手段),并建立分 ...
生物医学新技术新规出台,明确“安全与发展并重”
第一财经· 2025-10-10 21:44
政策背景与目标 - 为规范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与转化应用,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自2026年5月1日起施行 [1] - 条例制定旨在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的同时统筹发展和安全,规范研发应用,促进医学进步,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维护人的尊严和健康 [2] - 生物医学新技术是指以健康判断、疾病防治、促进健康为目的,运用生物学原理作用于人体细胞分子水平,且在中国境内尚未应用于临床的医学手段 [1] 监管原则与职责划分 - 开展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需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原则,由国务院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全国监督管理工作 [2] - 国家采取措施促进生物医学新技术创新发展,鼓励支持相关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并对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3] - 临床研究实施机构需承担首要把关责任,加强学术审查和伦理审查,保证研究的科学合理性与风险可控性 [4] 临床研究管理要求 - 临床研究实行备案管理,需按规定向国务院卫生健康部门备案 [3] - 实施临床研究的机构需满足五大条件:三级甲等医疗机构、有符合要求的学术和伦理委员会、有相适应资质设施人员能力、有质量安全伦理管理制度、有稳定充足研究经费 [3] - 开展研究应具有科学依据,遵守法律法规,加强全过程安全管理,不得危害健康违反伦理损害公共利益和国家安 [3] 受试者权益保护 - 条例强调尊重受试者意愿维护尊严保护权益,加强知情同意并要求知情同意书为备案材料,确保信息充分过程透明 [6] - 研究过程中需保护受试者个人信息和隐私,临床研究造成受试者健康损害应及时治疗,治疗费用由临床研究发起机构承担,因机构过错造成的则由机构承担 [6][7] - 鼓励临床研究发起和实施机构通过购买商业保险为受试者提供保障,并要求对受试者进行长期随访监测以评价技术长期安全有效性 [6][8] 违规处罚条款 - 对开展禁止性临床研究或将其应用于临床的,没收违法所得和资料物品,违法所得100万元以上的处10倍至20倍罚款,5年内禁止开展研究,可吊销执业许可证 [5] - 对负有责任的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与处分,处10万至20万元罚款,10年至终身禁止从事研究,并吊销医务人员执业证书 [6] - 不具备规定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批准临床应用,责令停止应用没收违法所得,处10万至5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0万至100万元罚款 [6]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财联社· 2025-10-10 19:40
政策核心与实施框架 - 国务院公布《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旨在规范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促进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维护人的尊严和健康,该条例自2026年5月1日起施行 [1] - 条例共7章58条,明确开展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应当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鼓励和支持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加强全过程安全管理 [1][7][8] 临床研究规范 - 生物医学新技术需经非临床研究证明安全、有效,并通过学术审查、伦理审查后,方可开展临床研究,临床研究需向国务院卫生健康部门备案,部门对已备案研究进行评估,发现风险及时纠正直至叫停 [1][14] - 临床研究机构需为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具备符合要求的学术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以及相适应的资质、场所、设施、设备、专业技术人员和研究能力,研究经费需稳定、充足 [11] - 临床研究机构实施研究需取得受试者书面知情同意,不得向受试者收取费用,造成受试者健康损害需及时治疗,治疗费用由临床研究发起机构或临床研究机构承担 [19][20][27] 临床转化应用支持 - 临床研究证明安全、有效且符合伦理原则的生物医学新技术,经国务院卫生健康部门批准可转化应用于临床,审批流程时限为受理后5个工作日内转交专业机构评估,收到评估意见后15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29][31] - 国务院卫生健康部门批准临床转化应用时,需公布应用该技术的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的条件及临床应用操作规范,保障临床应用质量安全 [29][33] - 对治疗严重危及生命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以及公共卫生方面急需的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转化应用申请可优先审查审批 [32] 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对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进行监督检查,可采取现场检查、查阅复制资料、查封扣押物品等措施 [38][39] - 对违法行为设定了严格法律责任,例如开展禁止开展的临床研究或应用于临床,可处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100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并禁止开展研究5年 [43] - 临床研究机构未取得受试者知情同意、伪造研究记录等行为,可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对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并禁止从事研究2年 [46]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推动我国生物医学技术创新发展
新华社· 2025-10-10 19:29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以下 简称《条例》),自2026年5月1日起施行。 《条例》旨在规范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促进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保障医疗 质量安全,维护人的尊严和健康。《条例》共7章58条,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 一是明确总体要求。规定开展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应当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 持创新引领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鼓励和支持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加强全过程安全管理。 二是规范临床研究。规定生物医学新技术经非临床研究证明安全、有效,并通过学术审查、伦理审查 后,方可开展临床研究。开展临床研究应当向国务院卫生健康部门备案,国务院卫生健康部门对已备案 的临床研究进行评估,发现风险及时纠正直至叫停。加强临床研究实施管理,采取措施预防控制和处置 风险。强化受试者权益保护,强调开展临床研究应当尊重受试者意愿,不得向受试者收取费用,造成受 试者健康损害的应当及时治疗。 三是支持转化应用。规定临床研究证明安全、有效,且符合伦理原则的生物医学新技术,经国务院卫生 健康部门批准,可以转化应用于临床,并明确了审批流 ...
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
新华网· 2025-10-10 17:31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 开展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应当具有科学依据,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 规定,加强全过程安全管理,不得危害人体健康,不得违反伦理原则,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 第五条 开展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应当尊重受试者意愿,维护受试者尊严,保护受试者合法权 益。 第一条 为了规范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促进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保障 医疗质量安全,维护人的尊严和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临床转化应用及其监督管理,应当 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生物医学新技术,是指以对健康状态作出判断或者预防治疗疾病、促进健康为 目的,运用生物学原理,作用于人体细胞、分子水平,在我国境内尚未应用于临床的医学专业手段和措 施。 第四条 开展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应当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创新引领 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 国家采取措施促进生物医学新技术创新发展,鼓励和支持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 用。 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七条 对在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 ...
受权发布|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
新华社· 2025-10-10 17:09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 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促进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保障医疗 质量安全,维护人的尊严和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临床转化应用及其监督管理,应当遵守 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生物医学新技术,是指以对健康状态作出判断或者预防治疗疾病、促进健康为目 的,运用生物学原理,作用于人体细胞、分子水平,在我国境内尚未应用于临床的医学专业手段和措 施。 第四条 开展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应当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创新引领发 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 国家采取措施促进生物医学新技术创新发展,鼓励和支持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 开展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应当具有科学依据,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 定,加强全过程安全管理,不得危害人体健康,不得违反伦理原则,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 第五条 开展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应当尊重受试者意愿,维护受试者尊严,保护受试者合法权益。 第六条 国务院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全国生 ...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
新华社· 2025-10-10 17:03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以下 简称《条例》),自2026年5月1日起施行。 一是明确总体要求。规定开展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应当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 持创新引领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鼓励和支持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加强全过程安全管理。 (文章来源:新华社) 二是规范临床研究。规定生物医学新技术经非临床研究证明安全、有效,并通过学术审查、伦理审查 后,方可开展临床研究。开展临床研究应当向国务院卫生健康部门备案,国务院卫生健康部门对已备案 的临床研究进行评估,发现风险及时纠正直至叫停。加强临床研究实施管理,采取措施预防控制和处置 风险。强化受试者权益保护,强调开展临床研究应当尊重受试者意愿,不得向受试者收取费用,造成受 试者健康损害的应当及时治疗。 三是支持转化应用。规定临床研究证明安全、有效,且符合伦理原则的生物医学新技术,经国务院卫生 健康部门批准,可以转化应用于临床,并明确了审批流程和时限。规定国务院卫生健康部门批准生物医 学新技术临床转化应用时,应当一并公布应用该技术的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的条件以及临 床应用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