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频交易
icon
搜索文档
21书评丨光速交易:流动与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6 17:55
高频交易的定义与核心特征 - 高频交易是一种自营的自动化交易,其速度远超人工交易极限,构成其盈利的核心能力[3] - 交易目的并非为他人执行交易赚取手续费,而是直接交易获利[3] - 交易过程完全由计算机算法执行,人类仅编写算法和调整参数,买卖决策最终由算法做出[3] - 高频交易公司如城堡投资(Citadel)在2001年成立后,于2005年开始主导做市业务[3] 高频交易的发展历程与市场规模 - 1998年被视为高频交易元年,美国SEC正式认可ECNs为交易所,使纯算法驱动的交易系统合法化[2] - 1999年ATD公司的高频交易单日交易量达到2亿股[2] - 高频交易在2005-2009年间大爆发,从美国扩展到其他国家及新兴经济体[2] - 高频交易占世界上最重要市场全部交易量的一半左右[4] - Virtu Financial在36个国家/235个交易所运营,美欧市场占比超过40%[4] 高频交易的技术演进与基础设施 - 2008-2009年间高频算法信号持续时间通常不到三四秒,到2015年缩短至10微秒内(千万分之一秒)[4] - 全球有20多个数据中心承载世界上绝大部分金融交易和高频交易[5] - 大多数美国股票交易发生在新泽西州北部的四个数据中心:纽交所数据中心、纳斯达克数据中心、NY4、NY5[5] - 高频交易包含普通交易和光速交易,后者速度约为光速[5] 高频交易的监管环境与市场影响 - 2010年5月6日美国股市闪崩事件中,高频交易加剧了市场波动风险,导致股市在几分钟内暴跌近1000点[4] - SEC随后加强监管,推动包括个股熔断、市场熔断、提高HFT算法透明度等多项改革[4] - 行业龙头公司Virtu积极推动行业标准,强调市场做市义务,加大技术优势和加密扩张以应对监管收紧[5] - 高频交易在带来市场流动性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波动风险[4] 高频交易的局限性与发展趋势 - 并非所有交易所都使用高频交易,一些经济体量小、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电子化程度不高的地区存在局限性[4] - AI的大发展及其应用助力了高频交易在亚洲的发展[4] - 行业面临SEC对支付订单流(PFOF)的审查和AI大竞争的挑战[5]
美国高低频量化管理人开始呈现融合趋势 ——海外量化季度观察2025Q3
申万宏源金工· 2025-10-30 16:02
海外量化动态:美国市场趋势与事件 - 美国私募量化在2025年中出现回撤,主要源于“垃圾股”反弹冲击量化组合空头部分,以及高频做市机构与量化alpha管理人策略重合度提高[1] - 高频交易机构为规避激烈竞争和利润压缩,正从纯速度竞争转向短周期alpha预测,使其策略领域接近传统量化alpha管理人[1] - 传统量化alpha策略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持有周期相对更长、敞口暴露更大,与高频交易资金形成区别[2] - 高频交易与量化Alpha策略的融合始于疫情后,市场波动短期提升使高频策略收益突出,资金量大幅增长,但策略容量有限促使资金寻求分散,转向传统量化交易[2] - Jane Street因愿意承担更长时间的多头暴露获得更多收益,引发其他机构模仿,同时传统Alpha管理人也开始涉足高频交易领域以拓宽收益来源[2] - 高频机构降频(预测周期拉长至日度)与传统alpha机构升频(信号频率提高至小时级)形成向中间靠拢的趋势,目前高频机构降频效果更好[3] - 2025年上半年Citadel收益2.5%,显著低于小型多基金经理制机构如Balyasny、ExodusPoint等7%以上的收益,Millennium也面临类似情况,部分原因在于关税等事件频繁变化导致策略回撤提高[4] - Citadel、Point 72更偏基本面、集中度更高的组合在2025年表现优于其旗舰策略[4] - 印度证券监管机构于7月对Jane Street提出指控,暂停其交易资格并拟处罚其收益所得,指控涉及Jane Street在指数期权到期日使用资金影响期货和现货市场价格走势,Jane Street已提出上诉[5] 海外量化观点:方法论与应用 - 机器学习在宏观量化投资中的应用具有潜力,尤其在利用全球资产截面数据强化时序回归模型、将复杂宏观数据转为alpha信号、以及使用排序模型替代预测模型这三个方向[7][10][11] - 贝莱德在宏观量化研究中应用机器学习方法,例如在久期方向预测中,其模型在疫情后高通胀期提高了通胀变量权重,从而获得更好预测表现[7] - 机器学习方法可将另类数据集通过大语言模型或高维方法与上市公司关联,形成“知识图谱”以生成更完整投资信号,并更容易确定行业高频数据与投资组合的映射关系[10] - 贝莱德使用排序学习方法对不同国家债券基于GDP、CPI进行排序的策略,其组合表现优于单变量排序及线性回归模型[11][14] - AQR研究指出主观收益预测存在偏差,表现为牛市后主观预期更乐观而客观预期更低,金融危机时客观预期上升而主观预期悲观,偏差源于过度外推和反映不足[15] - 价值策略长期表现更好源于过度外推,低估值资产表现常超预期,高估值资产常低于预期,主观收益预期偏差在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中存在差异,个人投资者更易过度乐观和短视[16] - Invesco全球量化调查覆盖超130家机构,合计管理规模超22万亿美元,显示量化投资趋势包括多资产组合管理中量化使用率提升、因子调整灵活度提高、以及AI使用率提高[19][22][23] - 2024年认为AI未来十年将比传统投资更重要的管理人比例从2023年的13%提升至34%,亚太投资者最为积极,欧洲投资者最为保守[24] 主要量化产品与因子表现跟踪 - 因子轮动类产品中,贝莱德的因子轮动ETF在2025年进一步跑赢对应指数,而景顺的动态多因子ETF在1-4月因低波因子暴露跑赢指数,但后续表现偏弱[30][33] - 贝莱德因子轮动ETF因子选择偏向中性,低波因子、质量因子处于中间位置,成长、价值、动量略有暴露,大市值观点维持不变[33] - 景顺经济周期模型继续提示衰退,因子配置无变化,低波暴露最高,质量、动量继续高配,其国际版本产品8月5日成立至9月30日收益约7%,跑赢基准约1.2%[36][38] - 综合量化产品中,贝莱德Advantage系列和富达指数增强系列为代表,贝莱德产品2025年表现更好,尤其6月以来每月跑赢指数,富达产品也能战胜基准[40] - 机器学习选股产品中,QRFT表现优于AIEQ,AIEQ跑输标普500近3%,而QRFT跑赢近3%[43] - 桥水全天候ETF于2025年3月成立,4月受关税事件影响回撤后快速修复,至10月24日累计收益超15%,规模突破6亿美元,三季度持仓变化不大,债券仓位因波动率变化小幅上升[44][46][47] - 2025年因子表现跟踪显示,2-4月低波因子持续强势,成长、动量回撤明显,但5月以来因子表现回归,成长、动量重回强势,低波、价值类因子表现偏弱[48]
明确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监管要求 维护期货交易秩序和市场公平
金融时报· 2025-06-16 09:40
新规发布背景与原则 - 中国证监会发布《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 自2025年10月9日起实施 旨在加强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监管 维护交易秩序和市场公平 [1] - 规定坚持趋利避害 突出公平 从严监管 规范发展原则 总结前期监管实践 加强对程序化交易的全过程监管 [1][2] - 高频交易在全球兴起且发展较快 程序化交易需符合《期货和衍生品法》要求 不得影响系统安全或正常交易秩序 [2] 监管框架与制度设计 - 规定共7章37条 涵盖总则 报告管理 系统接入管理 主机托管和席位管理 交易监测与风险管理 监督管理及附则 [3] - 明确程序化交易和高频交易的定义与特征 高频交易具体标准由期货交易所制定 要求遵循公平原则 [3] - 建立报告制度以降低信息不对称 增强监管灵活性与适应性 明确各方责任 报告路径和核查要求 [3][4] 具体管理要求 - 系统接入管理包括系统外接 系统功能 系统测试及禁止性行为四方面要求 期货公司需将外部接入纳入合规风控体系 [5] - 程序化交易者技术系统需具备异常监测和阈值管理功能 期货公司系统需具备验资验仓 权限控制和异常监测功能 [5] - 禁止期货公司向客户开放交易信息系统管理权限 禁止程序化交易者利用系统对接非法期货业务 [6] 执行与监督机制 - 加强主机托管与席位管理 建立信息报告和席位管理制度 要求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公平分配技术资源 [6] - 要求期货公司和交易者加强风险防控 及时处置突发事件 期货交易所需做好异常交易监测监控 保障系统安全 [6] - 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开展行政监管 期货交易所和中国期货业协会按业务规则进行自律管理 [6] 适用范围与例外 - 做市商以程序化交易方式从事做市业务 由期货交易所按本规定原则另行规定 [6] -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的程序化交易适用本规定 沪深交易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期权不适用 [6]
6月9日电,泰国证券交易所将限制高频交易以减轻市场波动。
快讯· 2025-06-09 19:13
智通财经6月9日电,泰国证券交易所将限制高频交易以减轻市场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