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监管
icon
搜索文档
强化主体责任 营造良好生态
期货日报网· 2025-08-20 02:12
上海澎博财经资讯有限公司总经理卢乐希告诉记者,《管理规定》施行后,将对期货市场运行产生积 极、深远的影响。《管理规定》明确了程序化交易的全过程监管,要求交易者事前报告、事后核查,并 保存资料20年,这一举措将有效减少潜在的市场操纵等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使市场运 行更加稳定有序。 受访人士纷纷表示,未来,程序化交易机构需重新审视自身的策略与风控体系,以适应新规要求;量化 机构要承担更高的合规成本与技术升级压力;期货公司则需加强管理,在完善自身合规审查机制的同 时,提升技术支持能力,适应新的监管要求和市场环境。 《管理规定》落地后,高频交易将被重点规范。陈劲松告诉记者,未来,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将迎来差 异化监管。其中,程序化交易将实行"先报告、后交易",而高频交易者需额外报告策略类型、最高报撤 单频率、风控措施等核心参数。同时,在日常交易中,交易所对程序化交易进行实时监控,也将重点聚 焦报撤单频率高、报撤单成交比高等异常行为。 谈及对量化机构的影响,卢乐希认为,根据《管理规定》要求,量化机构需事前向交易所报告详细信 息,其合规成本将显著上升。此外,新规要求技术系统具备相应功能并通过测试,量化机构的技 ...
先报告、后交易,期货高频交易将戴“紧箍咒”,期货公司将面临什么?
新浪财经· 2025-08-17 17:37
智通财经记者 | 韩理 期货高频交易即将戴上"紧箍咒"。 近日,上期所、郑商所、大商所、中金所、广期所等五家期货交易所同步发布程序化交易管理办法。该新规将于2025年10月9日正式实施,旨在落实中国证 监会《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的各项监管要求。 此举标志着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监管进入全面从严阶段,维护市场秩序与公平成为核心目标。 智通财经注意到,此次《规定》设置了6个月的过渡期。自10月9日起实施,此前已经从事程序化交易相关活动的期货公司会员、境外特殊经纪参与者、境外 中介机构和交易者,在2026年4月8日前,期货公司会员应当与客户签订委托协议,届时交易者应当按照规定路径,真实、准确、完整报告程序化交易信息。 五家期交所此次发布的新规明确"先报告、后交易"的要求,对程序化交易报告管理、系统接入管理、主机托管和席位管理、交易监测与风险管理、监督管理 等方面做出细化规定。 瑞达期货信息技术部负责人表示,半年过渡期的安排对于期货公司来说压力是比较大,因为涉及大量的合规性工作,包括内部流程梳理、系统建设等,关键 是所有客户要全部配合才能完成有关工作。"目前比较紧迫的挑战集中在三方 ...
五大期交所同步发布程序化交易新规!2025年10月实施,设6个月过渡期
搜狐财经· 2025-08-12 03:15
程序化交易新规发布 - 五家期货交易所同步发布程序化交易管理办法 新规将于2025年10月9日实施 设置6个月过渡期 [1] - 新规旨在落实证监会监管要求 标志着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监管进入全面从严阶段 [1] - 新规涵盖程序化交易报告管理 系统接入管理 主机托管和席位管理 交易监测与风险管理 监督管理等方面 [1] 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 - 建立"先报告 后交易"制度 符合特定条件的交易需履行报告义务 [2] - 报告条件包括1日内10次以上1秒内10笔以上报撤单 计算机自动决定交易指令等情形 [2] - 报告内容涵盖账户基本信息 交易和软件信息 包括交易指令执行方式 软件功能等 [2] - 信息发生重大变更需在30个交易日内进行变更报告 期货公司需在5个交易日内核查并上报 [3] 过渡期安排与监管措施 - 过渡期内期货公司需与客户签订委托协议 明确报告管理和风险控制要求 [4] - 自2026年4月9日起 未按规定报告的交易者不得从事程序化交易 [4] - 交易所可要求对高频交易者等技术系统进行测试 可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测试 [4] - 违规者将面临改正要求 提示通知 约见谈话 限制开仓等措施 情节严重者按违规处理 [4]
★期货市场迎程序化交易规则 加强全过程监管 重点规范高频交易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程序化交易监管规定核心内容 - 证监会发布《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共7章37条,从制度层面加强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监管,维护交易秩序和市场公平 [1][2] - 规定明确程序化交易和高频交易的定义,要求不得影响交易所系统安全和正常交易秩序 [2] - 规定提出对高频交易实施重点监管,密切监测监控高频交易行为变化,及时评估市场影响 [3] 程序化交易报告与接入管理 - 交易者从事程序化交易前需报告信息,经确认后方可进行,期货公司和交易所需定期或不定期核查报告信息 [2] - 加强系统接入管理,要求技术系统具备相关功能并进行测试,明确禁止期货公司将交易信息系统管理权限开放给客户等行为 [2] - 程序化交易者不得利用系统对接非法经营期货业务 [2] 主机托管与席位管理 - 建立主机托管信息报告制度和交易席位管理制度,要求公平分配技术资源 [2] - 期货公司需建立主机托管资源管理制度,对频繁发生异常交易或技术故障的程序化交易客户,不得提供主机托管服务 [2] 交易监测与风险管理 - 期货交易所对程序化交易实行实时监测监控,重点监控报撤单频率高、报撤单成交比高等异常交易行为 [3] - 交易所可建立报撤单收费、交易限额等制度,并适时调整标准,对高频交易手续费实施差异化管理 [3] - 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对程序化交易行为进行监测监控 [3] 监督管理与处罚措施 - 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开展行政监管,期货交易所和期货业协会按业务规则开展自律管理 [2] - 对违反规定从事程序化交易且影响交易所系统安全或正常交易秩序的,依照《期货和衍生品法》处罚 [3] - 情节严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采取期货市场禁入措施 [3] 监管背景与后续安排 - 规定是在总结前期监管实践基础上制定,坚持趋利避害、突出公平、从严监管、规范发展的原则 [3] - 前期已采取程序化交易报备制度、申报收费制度、监测监控指标体系等措施 [3] - 证监会将指导期货交易所和期货业协会制定相关业务细则,做好规定落地工作 [4]
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新规公布 自今年10月9日起实施
期货日报网· 2025-06-16 00:05
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核心内容 - 证监会发布《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自2025年10月9日起实施,旨在加强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监管,维护交易秩序和市场公平 [1] 管理规定主要内容 - 明确程序化交易和高频交易定义,要求不得影响交易所系统安全和正常交易秩序 [2] - 建立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交易者需提前报告信息并经确认后方可进行程序化交易,期货公司和交易所需定期核查报告信息 [2] - 加强系统接入管理,要求技术系统具备相关功能并进行测试,明确接入管理中的禁止性行为 [2] - 建立主机托管信息报告制度和交易席位管理制度,要求公平分配技术资源 [2] - 强化交易监测与风险管理,要求期货公司和交易者加强风险防控,交易所需做好异常交易监测 [2] - 明确监督管理安排,证监会开展行政监管,交易所和期货业协会进行自律管理 [2] - 做市商程序化交易由交易所另行规定,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适用本规定,沪深交易所ETF期权不适用 [2] 行业影响分析 - 新规将推动期货市场向规范化、透明化发展,有助于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吸引更多长期投资者 [3] - 期货公司需投入更多资源用于技术系统测试,数据存储和管理难度增加,但有助于发现潜在问题和风险 [3] - 期货公司将更加注重技术系统稳定性、安全性和功能性,可能对现有系统优化升级或采用更先进技术方案 [3] - 新规将为期货交易提供更公平环境,如明确报单撤单比例防止幌骗行为,要求程序化交易报备甚至提交策略源码 [4] - 预计新规将倒逼程序化交易机构完善风控,调整策略类型,高频交易可能减少,中低频策略或成主流 [4] - 新规有助于期货市场稳定运行,为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更可靠风险管理工具 [4]
非银金融周报: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新规发布,非上市险企2026年起执行新会计准则-20250615
华西证券· 2025-06-15 21: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2025.6.8 - 2025.6.14)A股日均交易额环比和同比均大幅增加,2025年二季度至今及全年日均成交额较2024年也有显著增长;投行方面本周有新股发行和上市,2025年至今A股IPO上市家数和募集金额与2024年有差异;两融余额环比增加且较2024年日均水平上升 [1] - 本周非银金融申万指数上涨跑赢沪深300指数,细分板块表现有差异,部分个股涨幅和跌幅靠前 [2] - 6月13日证监会发布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新规,加强全过程监管;6月12日两部门通知非上市险企2026年起执行新会计准则,允许部分险企暂缓执行并细化简化处理规定 [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非银金融周观点 市场及板块行情 - 本周非银金融申万指数上涨1.16%,跑赢沪深300指数1.42个百分点,位列一级行业第6名;细分板块中证券、保险等板块有不同涨跌幅,*ST仁东等涨幅靠前,海南华铁等跌幅靠前 [2][13] 券商: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新规发布 - 6月13日证监会发布《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自2025年10月9日起实施,目的是落实相关要求,加强监管维护秩序和公平,坚持相关原则加强全过程监管 [3][14] - 《管理规定》共7章37条,明确程序化交易和高频交易定义、报告要求、系统接入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后续将指导制定业务细则做好落地工作 [15] 保险:非上市险企2026年起执行新会计准则 - 6月12日两部门印发通知,境内外同时上市等企业继续执行新准则,其他企业2026年1月1日起执行,有困难可暂缓并说明原因;通知明确简化处理规定,利于中小险企过渡 [4][7][16] 市场指标 A股成交 - 本周A股日均交易额13,717亿元,环比增加13.5%,同比增加88.1%;2025年二季度至今日均成交额12,392亿元,较2024年二季度增加49.7%;2025年至今日均成交额13,917亿元,较2024年增加59.9% [1][18] 投行 - 本周发行新股2家,募集资金12.6亿元;上市新股3家,募集资金26.5亿元;2025年至今A股IPO上市48家,募集金额358.6亿元;2024年A股IPO上市100家,募集金额673.5亿元 [1][18] 两融 - 截至2025年6月12日,两市两融余额18,213.19亿元,环比增加0.53%,较2024年日均水平增加16.22%;两市融券余额123.40亿元,占两融比例为0.68% [1][18] 自营业务 - 本周沪深300指数下跌0.25%,中证全债(净价)指数上涨0.20%;上证指数下跌0.25%、创业板指上涨0.22%、科创50下跌1.89%、万得全A下跌0.27% [18] 股票质押 - 截至2025年6月13日,市场质押股数3,117.89亿股,占总股本3.85%,市场质押市值为26,860.89亿元 [19] 行业资讯 - 6月13日证监会发布期货新规加强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监管 [37] - 6月13日国常会提出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相关措施 [37] - 两部门印发措施鼓励台资企业参与大陆金融市场发展 [38] - 前5个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均超10%,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长显著 [38] - 6月11日上交所组织座谈会引导资金流向重点领域 [38] - 6月以来多家理财公司下调旗下部分理财产品费率 [38]
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迎全过程监管,高频交易将被重点监测
第一财经· 2025-06-15 12:12
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新规发布 - 证监会发布《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自10月9日起实施 [2] - 新规共7章37条,涵盖程序化交易报告要求、系统接入管理、交易监测与风险管理等方面 [2] - 期货交易所需加强跨市场信息共享和监测监控,期货公司需适配技术系统并完成测试 [2] 程序化交易报告要求 - 程序化交易者需真实准确完整报告账户基本信息、交易和软件信息等 [3] - 高频交易者还需额外报告交易策略类型、最高报撤单频率、单日最高报撤单笔数等技术信息 [3] - 期货交易所将定期或不定期核查高频交易者报告信息,重点核查交易策略和报撤单数据 [3] 高频交易监管措施 - 期货交易所将对高频交易实行重点管理,密切监测行为变化并评估市场影响 [3] - 交易所可建立报撤单收费、交易限额等制度,并调整相关标准 [3] - 交易所可对高频交易手续费实施差异化管理 [1][3] 违规处罚措施 - 违规程序化交易影响系统安全或交易秩序的,将按《期货和衍生品法》处罚 [3] - 构成操纵市场或内幕交易的,将按相关法律条款处罚 [4] - 监管工作中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严肃追责 [4] 过渡期安排 - 已开展程序化交易活动的需在新规实施后6个月内达到要求 [4]
证监会:加强对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的全过程监管
证券日报· 2025-06-14 00:05
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 - 证监会发布《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自2025年10月9日起实施 [1] - 规定共7章37条,旨在加强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的全过程监管 [2] 程序化交易定义与要求 - 明确程序化交易和高频交易的定义,要求不得影响交易所系统安全和正常交易秩序 [3] - 交易者从事程序化交易前需报告信息,经确认后方可进行,期货公司和交易所需定期核查报告信息 [3] 系统接入与主机托管管理 - 要求期货公司和交易者的技术系统具备相关功能并进行测试,明确接入管理中的禁止性行为 [4] - 建立主机托管信息报告制度和交易席位管理制度,要求公平分配技术资源 [4] 交易监测与风险管理 - 期货公司和交易者需加强风险防控,及时处置突发事件 [4] - 期货交易所需监测异常交易行为,保障系统安全和市场秩序 [4] 监督管理安排 - 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开展行政监管 [4] - 期货交易所和中国期货业协会按业务规则开展自律管理 [4] 后续工作 - 证监会将指导期货交易所和中国期货业协会制定相关业务细则,确保规定落地 [6]
证监会最新发布!期货市场迎程序化交易规则
券商中国· 2025-06-13 20:56
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核心内容 - 证监会发布《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从制度层面加强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监管,维护交易秩序和市场公平 [1] - 规定共7章37条,涵盖程序化交易定义、报告要求、系统接入管理、主机托管与席位管理、交易监测与风险管理、监督管理安排及适用安排 [2] - 坚持趋利避害、突出公平、从严监管、规范发展的原则,加强对程序化交易的全过程监管 [7] 程序化交易定义与报告要求 - 明确程序化交易和高频交易的定义,要求从事程序化交易不得影响期货交易所系统安全和正常交易秩序 [2] - 交易者从事程序化交易前需报告信息,经确认后方可进行,期货公司及交易所需定期或不定期核查报告信息 [2] - 期货交易所对程序化交易实行实时监测监控,重点监控报撤单频率高、报撤单成交比高等异常交易行为 [4] 系统接入与主机托管管理 - 期货公司及交易者的技术系统需具备相关功能并进行测试,禁止期货公司将交易信息系统管理权限开放给客户 [2] - 建立主机托管信息报告制度和交易席位管理制度,要求公平分配技术资源 [2] - 期货公司不得向频繁发生异常交易或技术系统故障的程序化交易客户提供主机托管服务 [2] 交易监测与风险管理 - 期货公司及交易者需加强风险防控,及时处置突发事件,交易所需保障系统安全并维护交易秩序 [2] - 可建立报撤单收费、交易限额等制度,适时调整收费标准及限额标准,对高频交易手续费实施差异化管理 [4] - 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对程序化交易行为进行监测监控,突出对高频交易的重点监管 [4] 监督管理与处罚措施 - 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开展行政监管,期货交易所和期货业协会按业务规则开展自律管理 [3] - 违反规定从事程序化交易且影响系统安全或交易秩序的,按《期货和衍生品法》处罚,情节严重者可被采取市场禁入措施 [5] 监管背景与发展 - 程序化交易分为高频交易和中低频交易,高频交易近年来伴随信息技术进步发展较快 [6] - 前期已采取程序化交易报备制度、申报收费制度、监测监控指标体系等措施 [6] - 规定在总结前期监管实践基础上制定,后续将出台相关业务细则推动落地 [7]
刚刚,中国证监会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6-13 20:49
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 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发布《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旨在加强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监管,规范交易行为,维护市场公平和交易秩序 [1][3] - 规定自2025年10月9日起施行,已从事程序化交易的主体需在6个月内达到合规要求 [8] 规定主要内容 定义与基本要求 - 明确程序化交易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或下达交易指令的行为,高频交易需满足短时间内高报撤单频率等特征 [5] - 要求程序化交易不得影响期货交易所系统安全和正常交易秩序 [5] 报告与核查机制 - 交易者从事程序化交易前需向期货公司报告信息,经确认后方可进行 [5] - 期货公司和交易所需定期或不定期核查报告信息,重点核查高频交易者的策略类型、最高报撤单频率等 [5] 系统接入管理 - 期货公司不得将交易信息系统与客户技术系统部署于同一设备,不得开放管理权限或直接接入交易所系统 [6] - 程序化交易者不得利用系统对接非法经营期货业务,不得转让、出借技术系统或为第三方提供接入 [6] 监管与风险管理 - 建立主机托管信息报告制度和交易席位管理制度,要求公平分配技术资源 [7] - 期货交易所需实时监测程序化交易,重点监控高频交易行为变化及市场影响 [7] 实施时间与过渡期 - 规定自2025年10月9日起施行,已从事程序化交易的主体需在6个月内达到合规要求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