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龄津贴
icon
搜索文档
杭州百岁老人十年增两倍“长寿密码”何在?
杭州日报· 2025-10-30 10:27
杭州市百岁老人人口趋势 - 截至2025年9月底,杭州市百岁老人总数达1929位,较2024年同期增加215人,男女比例为1:2.2 [1] - 近10年间百岁老人数量从2016年的648位增长至1929位,净增1281人,总量为2016年的3倍 [1] - 百岁老人区域分布前五名为上城区369人、萧山区312人、拱墅区305人、西湖区237人、富阳区151人 [1]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全市建有养老机构224家,提供养老机构床位3.3万张,拥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900余家和老年食堂2400余家,构建"15分钟幸福养老服务圈" [2] - 连续10年为特殊困难和高龄老人购买意外伤害险,覆盖人数超过160万人,并完成3.3万户老年家庭的居家适老化改造 [2] - 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每月可获得60元、100元至800元不等的高龄津贴 [2] 居民经济与社保支撑 - 2024年杭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67万元,企业职工养老金持续增长,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位居全省前列 [1] -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老年人提供了稳定的生活保障,使其能获得更优质的医疗资源和养老服务 [1] 老年人健康生活习惯 - 抽样调研显示大部分长寿老人禁烟酒,三分之一有锻炼习惯,近五分之四饮食清淡且常吃新鲜蔬菜 [2] - 超过半数老人经常食用新鲜肉类和豆制品,近半数从不或很少食用咸菜泡菜和糖果甜食 [2] - 超五分之四老人自感生活幸福,半数以上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心态乐观 [2]
群众工作札记 | 规范高龄津贴管理
事件概述 -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发生高龄津贴申请延误事件,宜东镇富乡村一名老人的申请材料被工作人员长期搁置 [1] - 事件曝光后,当地纪委监委介入核查,富乡村原综合专干李某某因履职不到位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1] 问题排查与整治行动 - 当地运用“室组”联动机制,对全县高龄津贴发放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聚焦人员动态管理、资格审核、资金发放等关键环节 [2] - 通过数据交叉比对和实地核查,共排查出48名应享未享人员、42名应退未退人员,并向纪委监委移送15条问题线索 [2] - 针对“应享未享”、“死亡冒领”等问题进行重点核查,截至目前已处理处分14人,收缴违规领取的高龄津贴16320元 [2] 整改措施与机制建设 - 推动民政、医保、人社、公安、卫健等部门加强数据共享,强化人员动态核查,实现精准认定和及时退出 [2] - 加强政策宣传,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例如河南乡村干部主动上门为即将满80岁的老人办理津贴申请 [3] - 将高龄津贴监管的有效做法拓展至其他惠民资金监管领域,通过“定期核查+常态抽查”建立长效机制 [3] - 通过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制度执行和责任落实到位 [3]
群众工作札记 | 巡深实改 贯通发力
巡察工作机制与成效 - 来安县委通过镇村同巡机制对5个乡镇党委及42个村党组织开展巡察 重点关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乡村振兴资金监管及惠民政策落实等领域[1] - 巡察发现高龄津贴发放存在迟报漏报 应享未享等问题300余个 并列入整改清单督促立行立改[1] - 建立巡察发现问题 镇村整改 职能部门治理 纪检监察监督推动的全流程工作机制 强化成果运用与监督[1] 高龄津贴治理措施 - 县民政局联合财政局成立整治工作组 对政策宣传 申请受理 审核审批 资金发放 死亡核销等环节开展全链条监督检查[2] - 民政部门联合12个乡镇及144个村社区建立整改台账 完善政策宣传与信息核查机制 实现动态管理[2] - 治理期间新增高龄津贴享受人员2494人 核销死亡人员1511人 确保不漏一人不多一人[2] 监督执纪与问责 - 县纪委监委采用室组地联动监督与联合办案方式 查处政策宣传不到位 违规发放 重复领取等问题[2] - 发现相关问题线索18件 对21名责任人给予处理处分 聚焦履职不力及以权谋私行为[2] 民生政策推进方向 - 持续聚焦民生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通过系统施策确保惠民政策落实[3] - 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3]
东莞户籍老年人口超40万,这个镇老龄化程度最高
南方都市报· 2025-07-28 12:24
人口老龄化现状 - 截至2024年底东莞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41.6088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12.73% [1] - 老龄化程度最高的镇街为道滘镇(19.56%)、中堂镇(19.48%)、石龙镇(18.85%) [1][3] - 26个镇街老年人口占比超10%,滨海湾(0.63%)、松山湖(1.75%)、长安镇(7.13%)为最低三镇 [4] - 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前四:莞城街道(4.0006万人)、虎门镇(2.9179万人)、厚街镇(2.2558万人)、东城街道(2.0636万人) [4] 老龄事业保障体系 - 2024年东莞60岁及以上老年人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36.3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4.11万人 [7] - 70岁及以上高龄补贴覆盖19.9万人(占老年人口47.8%),发放标准70-79岁100元/月、100岁以上550元/月 [7] - 地方财政投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3.844399亿元,含高龄补贴2.787571亿元、居家养老服务1.01196亿元 [8][11] 养老服务设施与模式 - 建成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2个、居家养老服务站531个,提供日托床位263张 [7] - "长者饭堂"56个,采用自建自营、社会化配送等多元化服务模式 [9][11] - 养老机构47个(公办31个、民办16个),总床位5493张(公办护理型2793张、民办护理型1750张) [11] 专项服务数据 - 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资助对象超1.5万人,服务订单237.5746万张 [7] - 完成777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7] - 安宁疗护服务覆盖26家医疗机构,床位339张,服务1.3万人次 [11] - 办理涉老法律援助案件146件,遗嘱公证402件,司法救助36人(金额183.01万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