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服务
搜索文档
中国多地推进“银发族”身边的适老化改造
新华网· 2025-11-25 13:18
新华社沈阳11月25日电 题:中国多地推进"银发族"身边的适老化改造 新华社记者洪可润、于也童 走进沈阳市铁西区启工街道重工新村社区居民周国忠的家,卧室床边安装着起身扶手,床上有着可调节椅背角度的防褥疮靠背器、防褥疮坐 垫。"这些改造没花家里一分钱。"周国忠说,今年63岁的他因意外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通过社区免费进行了家中的适老化改造。 截至2024年底,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1亿人。其中,约90%的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近年来,各地不断推进各项居家适老化改造工 作。 "沈阳市老龄化程度较高,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攀升至30.6%,一些'小改造'就能解决'大问题'。"沈阳市民政局副局长张葛介绍,目前全市已 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万余户。 除了居家适老化改造,多地还正持续加大助浴、助行、陪诊等居家养老服务力度,持续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网络。沈阳市民政局为特殊困难老年 人、80周岁以上老年人等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截至目前,沈阳全市累计提供服务突破190万人次、服务时长280万小时。 在沈阳市浑南区彩霞社区的低保户王斌家中,助老员刘丽静正在打扫卫生。刘丽静每周都会到常年卧床的王斌家中服务三到四次 ...
记者手记:“小改造”助力解决老年人“大问题”
新华社· 2025-11-12 15:31
适老化改造政策与实施 - 沈阳市自2020年起根据"愿改尽改"和"一户一案"原则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4] - 对评估为"完全失能"或"重度失能且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每户最高给予3000元改造补贴,其他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每户最高补贴2000元 [4] -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万余户 [4] 养老服务供给模式 - 沈阳市通过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依托养老服务机构、家政企业等社会力量为重点人群提供服务 [6][8] - 服务重点对象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及80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每人每月3小时至45小时不等的免费上门服务 [8] -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提供服务突破190万人次,服务时长达到280万小时 [8] 市场需求与人口结构 - 沈阳市老龄化程度较高,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攀升至30.6% [4] - 养老服务需求从解决"有没有"向聚焦"好不好"转变,建立全流程监管体系确保服务质量 [8]
机构眼中的“资产明珠”,中国平安三季报再度起舞
格隆汇· 2025-10-29 17:45
市场环境与公司业绩概览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资本市场呈现上行趋势,上证指数在4000点关口徘徊,创近十年新高 [1] - 高盛报告预判MSCI中国指数未来两年有望再涨30%,中国股票“慢牛”行情正在形成 [1] - 公司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为1162.64亿元,同比增长7.2% [1] - 公司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28.56亿元,同比增长11.5%,第三季度单季同比大幅增长45.4% [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9864.06亿元,较年初增长6.2% [1] - 业绩公布后公司A股股价一度涨超3%至59.7元,创两个月新高,多家机构给予“推荐”或“买入”评级 [2] 保险主业表现 -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前三季度大幅增长46.2%,较中期39.8%的增速提升6.4个百分点 [5] - 寿险标准保费口径下的新业务价值率提升9个百分点至30.6% [5] - 代理人渠道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大涨29.9%,渠道新业务价值整体增长23.3%,较中期增速提升6.3个百分点 [7] - 三季度末个人寿险代理人数量达到35.4万人,环比增加1.4万人 [7]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飙升170.9%,较中期168.6%的增速继续小幅攀升 [7] - 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2562.47亿元,同比增长7.1%,综合成本率优化至97.0%,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7] 综合金融与医疗养老生态 - 公司通过“一个客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模式服务近2.47亿个人客户,提升客户交叉渗透率 [10] -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个人客户占比近63%,其客均合同数约3.38个、客均AUM达6.34万元,分别为不享有生态圈服务客户的1.6倍、4.0倍 [13] -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贡献寿险新业务价值的比例近七成 [13] - 健康险保费收入近1270亿元,其中医疗险保费收入近588亿元,同比增长2.6% [13] - 居家养老业务已覆盖全国85个城市,近21万名客户获得服务资格,提供650多项定制化服务 [13] - 搭载居家养老服务权益的养老年金险销量同比增长58%,相关客户保单继续率高达98% [13] 增长驱动因素与估值 - 监管政策引导行业回归保障本源,与公司寿险改革方向契合,国家政策为医疗养老产业创造机遇 [17] - 公司超6.41万亿元的保险资金投资组合有望在深化改革的资本市场中寻求更稳健回报 [17] - 华泰证券基于DCF估值法给予公司A股和H股目标价76元人民币和75港元,较市价有显著潜在升幅 [18] - 华泰证券指出公司寿险新业务价值第三季度可比口径同比增速高达58.3%,预计2025年全年增速有望达44% [18] - 公司持续稳定的现金分红政策及高股息优势在牛市环境中具备吸引力 [20] - AI科技深度融入代理人渠道、投资决策、风险防范及医疗养老生态,构筑差异化壁垒和成本优势 [21]
中国平安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328亿元,险资投资超6万亿
南方都市报· 2025-10-28 20:04
整体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8,329.40亿元,同比增长7.4%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为1,162.64亿元,同比增长7.2%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28.56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45.4% [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归母净资产为9,864.06亿元,分红后较年初增长6.2% [1]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强劲增长46.2% [1] - 2025年前三季度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9.9% [1] - 2025年前三季度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9% [1] 财产险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2,562.47亿元,同比增长7.1% [2] - 2025年前三季度整体综合成本率为97.0%,同比优化0.8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非机动车辆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901.31亿元,同比增长14.3% [2] 银行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银行营业收入为1,006.68亿元,净利润为383.39亿元,两项指标均出现下跌 [2] - 截至2025年9月末,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05%,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银行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为259.89亿元,同比下降18.8% [2] 保险资金投资 - 2025年前三季度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5.4%,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过6.4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9% [2] - 公司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把握市场机遇,加大权益配置并投入实体经济以拓展资产和收益来源 [2] 医疗养老战略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85个城市,累计近24万名客户获得服务资格 [3] - 公司高品质康养社区项目已布局5个城市共6个项目,其中上海项目"静安8号"已正式运营,深圳项目计划于年底前试运营 [3] 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绿色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552.79亿元 [3]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通过"三村工程"提供乡村产业帮扶资金473.90亿元 [3] AI赋能主业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产险反欺诈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91.5亿元 [3] - 2025年前三季度AI坐席服务量超12.92亿次,覆盖80%客服总量,AI代码渗透率达10% [3] - 2025年前三季度AI辅助销售990.74亿元,构建的"AI+人工"智能复效派工体系辅助保单复效提升23% [3]
北京市建成120家基层养老服务中心 覆盖207万老年人
新京报· 2025-10-26 22:56
养老服务网络建设 - 北京市已构建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8] - 截至2025年9月底,全市累计建成运营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120家 [1][8] - 这些中心共整合链接运营社区养老服务驿站360家、专业服务商933家 [8] 服务覆盖与用户规模 - 养老服务网络共覆盖207万老年人,占全市常住老年人口的40% [1][8] - 覆盖的“老老人”(通常指80岁以上高龄老人)数量为29.3万,约占全市“老老人”总数的44% [8] - 以北宫镇为例,其常住人口5.63万,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1.32万,服务中心覆盖全镇16个社区(村) [5] 服务内容与活动 - 服务周活动期间计划开展“幸福康养”服务500余次,包括健康监测、义诊、中医理疗等 [7] - 依托老年学堂开展“公益大讲堂”活动420余场次,内容涵盖防诈骗讲座和智能设备使用等 [7] - 73家中心将开展“美食节”活动,社区餐厅提供一日三餐,客单价在15-25元之间,可送餐上门 [2][7] - 北宫镇养老服务中心2024年7月运营后,当年开展活动144场,服务5760人次,2025年计划增加至192场 [5] 具体设施与专业服务 - 中心提供托养服务,如和平里街道中心有103间房155张床位,北宫镇中心有64张高标准护理型床位 [3][5] - 医养服务包括内置医务室、药房、康复大厅,并与专科医院建立“绿色通道” [3][5] - 提供居家上门服务,如北宫镇服务中心每月对每位居家老人进行4次探访和服务 [1] - 综合服务包括老年学堂(如瑜伽、太极等20余门课程)、手工活动、社区餐厅等 [2][4][5]
居家养老如何从“有”到“优”
经济日报· 2025-10-09 08:09
行业宏观背景与政策支持 -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3.1亿人,预计到2035年左右将突破4亿人 [1] - 政策层面明确提出加快健全养老服务网络,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供给格局 [1] - 各地可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闲置设施改造为养老机构,并给予相关服务机构及企业税费优惠以降低运营成本 [2] 当前市场格局与服务模式 - 居家养老是目前老年人的主流选择,发展居家养老能合理配置全社会医疗资源,壮大银发经济并带动就业 [1] - 行业积极探索多元化服务模式,如“社区+物业+养老服务”、“养老企业+老年助餐”等,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3] - 实践中各地积极落实中央部署,因地制宜发展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使老年人享受到更多优质服务 [1] 行业面临的挑战与瓶颈 - 当前居家养老服务大部分聚焦于生活类服务,医养融合程度有待提升,约四分之三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慢病管理需求迫切但服务供给不足 [2] - 医疗、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在功能上较为独立,未能形成整合效应,制约服务效能 [2] - 行业存在人才结构不合理、用户支付能力不足、评估系统不完善等问题,限制了进一步发展 [2] 创新方向与发展机遇 - 引入科技手段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发展“智慧+”养老新场景,如AI体检仪等,以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1][3] - 长期护理保险(长护险)自2016年试点以来,累计超过225万失能人员享受待遇,年人均减负约1.4万元,有效提升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并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3] - 推进养老服务职业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专业护理人才激励机制,提高薪酬待遇,畅通发展通道,以吸引更多专业人才投身行业 [2]
银发消费品质升级——假期市场热点见闻③
经济日报· 2025-10-04 06:04
银发旅游市场趋势 - 国庆中秋假期旅游市场呈现“高峰、错高峰、错峰”三段式特征,年长者群体是错峰出游的主力人群[1] - 中青旅假期咨询和预订量同比增长30%,老年游客预定周期提前,55岁至65岁最为集中[2] - 老年游客更青睐天数长、舒适度高、游玩体验更深度的旅游产品[2] - 银发族旅游需求升级,核心要素包括线路设计合理性、目的地深度和接待品质[2] - 老年旅游市场正经历品质升级,“新老年”群体告别“低价节俭”团队游模式,更愿与老友结伴深度游[2] - 今年1月至8月全国开行旅游列车1551列,同比增长26%,运送旅客93万人,老年游客占比80%以上[3] - 今年上半年老年旅游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2%[3] - “十四五”末我国低龄健康老年人将超1亿人,老年旅游收入有望超万亿元[3] 居家养老服务发展 -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从零散生活照料前移至“预防性健康管理”,服务人群向全年龄段银发族延伸[4] - 北京慈爱嘉公司自2009年以来已为超22万个家庭提供居家医疗与照护服务[4] - “点单式”居家养老服务涵盖便民事务、日常照护、医养服务及精神慰藉[4] - 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整合资源,激活市场[4] - 养老需求正从“生存保障型”向“生活品质型”过渡,60岁至79岁低龄健康老人预防性健康管理需求增速显著[4] 适老化产品与服务市场 - 适老化产品市场日趋活跃,2025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集中亮相万余种助老助残用品[5] - 浙江迈德斯特公司聚焦居家护理、老年出行、适老化卫浴三大场景,开发数百套适老产品[6] - 全国多地将适老化改造纳入国家补贴范围,撬动老年家庭消费热情[6] - 今年上半年全国从事银发产品生产制造的主体户数同比增长14.1%[6] - 适老类健身器材制造、康复辅具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4.7%、12.1%[6] - 居家适老化改造趋势从“局部改造”到“全屋智能”,从“单一标准”到“一户一策”[6] - 未来科技在居家适老化改造将朝无感化、泛在化、智能化发展[6]
银发消费品质升级
经济日报· 2025-10-04 06:04
银发经济与消费趋势 - 银发消费在火热假期消费版图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与银发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进一步增加的趋势相吻合,新老并重的消费格局正在形成中[1] - 老年人正通过居家养老、医养健康、旅游社交、适老化改造等生活足迹勾勒出消费市场的最新动向[1] 银发旅游市场 - 银发群体凭借时间灵活优势成为错峰出行、深度体验的主要力量,促使国庆中秋假期旅游市场呈现独特的“高峰、错高峰、错峰”三段式特征,部分线路出现“节前节后双高峰”现象[1] - 中青旅国庆中秋假期推出近千款出游产品和服务,咨询和预订量同比增长30%,其中老年游客预定周期呈现提前趋势,55岁至65岁老人最为集中[2] - 天数长、舒适度高、游玩体验更深度的旅游产品更受老人欢迎,线路设计合理性、目的地深度、接待品质贴心度成为影响老年客户群体的核心要素[2] - 老年旅游市场正经历深刻品质升级,“新老年”群体逐渐告别“低价节俭”团队游模式,更愿与老友结伴出行,在目的地长时间停留,历史文化、红色景点等文化体验产品吸引力增强[2] - 今年1月至8月全国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551列,同比增长26%,运送旅客93万人,老年游客占比在80%以上[3] - 今年上半年老年旅游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2%,预计“十四五”末低龄健康老年人将超过1亿人,老年旅游收入有望超过万亿元[3] 居家养老服务市场 - 国庆中秋假期居家养老服务订单量不少,反映出持续的市场需求[3] - 北京慈爱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自2009年成立以来,以养老管家为核心已为超过22万个家庭提供居家医疗与照护服务[4] - 老年人需求从“生病后有人照顾”前移至“尽量不生病、不失能”,服务人群从“高龄失能群体”向“全年龄段银发族”延伸,显示养老需求从“生存保障型”向“生活品质型”过渡[4] - 60岁至79岁低龄健康老人在“预防性健康管理”方面的需求增速最为显著[4] - “点单式”居家养老服务成为家庭首选,服务范围涵盖便民事务、日常照护、医养服务及精神慰藉[4] - 通过“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整合分散照护资源,可激活“一张床、一顿饭、一段陪伴”背后的大市场[4] 适老化产品与服务市场 - 银发消费需求旺盛促动适老化产品和服务市场日趋活跃[5] - 在2025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上,万余种“科技味”“人情味”十足的助老助残用品集中亮相[5] - 浙江迈德斯特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居家护理、老年出行、适老化卫浴三大场景,开发了数百套适老产品,核心诉求是减少老人摔倒、滑倒风险[6] - 在国家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背景下,全国多地将适老化改造纳入国家补贴范围,撬动老年家庭消费热情[6] - 今年上半年全国从事银发产品生产制造的主体户数同比增长14.1%[6] - 适老类健身器材制造、康复辅具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4.7%、12.1%[6] - 居家适老化改造正从“局部改造”向“全屋智能”,从“单一标准”向“一户一策”,从“被动防护”向“主动管理”发展,未来科技将朝无感化、泛在化、智能化趋势发展[6]
以互惠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新华社· 2025-09-11 06:21
核心观点 - 中国宣布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1] - 数字化极大拓展服务可贸易性 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2] - 中国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加快自贸试验区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先行先试 [5] 展会概况 - 2025年服贸会以"数智领航 服贸焕新"为主题 [2] - 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 覆盖20多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 [2] - 国际化率超过20% 澳大利亚作为主宾国参展规模空前 [2] 政策方向 - 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有序推进服务市场开放 [1] - 主动扩大优质服务进口 着力提升服务出口国际竞争力 [1] - 出台促进服务出口政策措施 积极扩大入境消费 [1] - 以重点园区 重点产业 重点行业为主阵地 聚焦制度型开放 [5] - 在要素流动 市场准入等关键领域突破创新 [5] 企业参与 - 澳大利亚企业Canva可画展示AI视觉技术应用与互动体验 [2] - 日本爱志株式会社将中国视为关键战略市场 致力于养老服务领域发展 [3] - 中粮集团展示数智化引领全球农粮供应链创新实践成果 [3] - 摩根资产管理认为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向世界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4] 合作机遇 - 深化拓展服务贸易国际合作 提供更优质国际公共产品 [1] - 探索数字服务新模式 以开放姿态融入全球粮食流通体系 [3] - 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服务中国和国际客户 [4] - 打造高水平开放枢纽 创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5]
以互惠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习近平主席致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贺信凝聚开放共赢信心和力量
新华社· 2025-09-10 23:22
中国服务贸易开放政策 - 中国宣示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1] - 将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有序推进服务市场开放 [1] - 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平台先行先试 [5] 服务贸易发展举措 - 主动扩大优质服务进口,着力提升服务出口国际竞争力 [1] - 出台促进服务出口的政策措施,积极扩大入境消费 [1] - 以重点园区、产业、行业为主阵地,聚焦制度型开放,在要素流动、市场准入等关键领域突破创新 [5] 数字化与创新 - 本届服贸会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主题,服务业正经历深刻结构性变革,数字化极大拓展服务可贸易性 [2] - 中粮集团展示以数智化引领全球农粮供应链创新实践,将持续推动全产业链数智化转型 [3] - Canva可画带来AI视觉技术应用与互动体验,探索人工智能赋能视觉化内容创作的新机遇 [2] 国际合作与市场机遇 - 服贸会有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覆盖20多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国际化率超过20% [2] - 日本企业将中国视为关键战略市场,致力于将成熟居家养老服务经验服务中国养老事业 [3] - 摩根资产管理认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向世界提供更多发展机遇,投资中国对全球投资者日益重要 [4] 企业参与与平台效应 - 澳大利亚作为主宾国参展规模空前,企业对中国扩大开放政策充满信心 [2] - 中粮集团希望依托服贸会深化全球合作,以更开放姿态融入全球粮食流通体系 [3] - 服贸会等平台被定位为提供更优质国际公共产品,助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