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居家养老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银发消费品质升级——假期市场热点见闻③
经济日报· 2025-10-04 06:04
在火热的假期消费版图中,银发消费的比重不断增加,这与银发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进一步增加 的趋势完全吻合,新老并重的消费格局正在形成中。从居家养老、医养健康到旅游社交、适老化改造, 老年人正在用生活足迹勾勒出消费市场的最新动向。 当"夕阳红"遇上国庆中秋超长假期,一个充满想象的旅游市场正在被重新审视。和年轻人抢票预约、排 队打卡热门景点不同,银发群体凭借时间灵活的优势,正成为错峰出行、深度体验的主要力量。多家旅 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旅游市场呈现独特的"高峰、错高峰、错峰"三段式特征,部分旅游 线路甚至出现"节前节后双高峰"现象,年长者群体是错峰出游的主力人群。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中青旅推出近千款出游产品和服务,咨询和预订量同比增长30%,其中老年游客预 定周期呈现提前趋势,出游老人中55岁至65岁最为集中,天数长、舒适度较高、游玩体验更深度的旅游 产品更受老人欢迎。中青旅遨游公司董事长韩杰介绍,随着旅游市场供给的丰富,银发族对旅游产品及 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升级,线路设计是否合理、目的地是否足够深度、接待品质是否贴心正成为影响老年 客户群体的核心要素。"针对老年客群,我们主打慢旅行,通过打造适合中老 ...
银发消费品质升级
经济日报· 2025-10-04 06:04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中青旅推出近千款出游产品和服务,咨询和预订量同比增长30%,其中老年游客预 定周期呈现提前趋势,出游老人中55岁至65岁最为集中,天数长、舒适度较高、游玩体验更深度的旅游 产品更受老人欢迎。中青旅遨游公司董事长韩杰介绍,随着旅游市场供给的丰富,银发族对旅游产品及 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升级,线路设计是否合理、目的地是否足够深度、接待品质是否贴心正成为影响老年 客户群体的核心要素。"针对老年客群,我们主打慢旅行,通过打造适合中老年人口味的养生餐、秋冬 季温泉康养等体验,更好满足老年人的出游需求。"韩杰说。 "当前,我国老年旅游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品质升级。"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 任曾博伟表示,随着消费能力与意愿的提升,以活力老人为代表的"新老年"群体已逐渐告别"低价节 俭"的团队游模式,更愿意与老友结伴出行,在一个目的地停留较长时间,历史文化、红色景点等文化 体验产品比单纯的自然观光更具吸引力。 文旅部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全国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551列,同比增长26%,运送旅客93万人,老年 游客占比在80%以上。今年上半年,老年旅游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2%。据中国旅游 ...
以互惠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新华社· 2025-09-11 06:21
核心观点 - 中国宣布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1] - 数字化极大拓展服务可贸易性 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2] - 中国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加快自贸试验区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先行先试 [5] 展会概况 - 2025年服贸会以"数智领航 服贸焕新"为主题 [2] - 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 覆盖20多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 [2] - 国际化率超过20% 澳大利亚作为主宾国参展规模空前 [2] 政策方向 - 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有序推进服务市场开放 [1] - 主动扩大优质服务进口 着力提升服务出口国际竞争力 [1] - 出台促进服务出口政策措施 积极扩大入境消费 [1] - 以重点园区 重点产业 重点行业为主阵地 聚焦制度型开放 [5] - 在要素流动 市场准入等关键领域突破创新 [5] 企业参与 - 澳大利亚企业Canva可画展示AI视觉技术应用与互动体验 [2] - 日本爱志株式会社将中国视为关键战略市场 致力于养老服务领域发展 [3] - 中粮集团展示数智化引领全球农粮供应链创新实践成果 [3] - 摩根资产管理认为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向世界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4] 合作机遇 - 深化拓展服务贸易国际合作 提供更优质国际公共产品 [1] - 探索数字服务新模式 以开放姿态融入全球粮食流通体系 [3] - 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服务中国和国际客户 [4] - 打造高水平开放枢纽 创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5]
以互惠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习近平主席致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贺信凝聚开放共赢信心和力量
新华社· 2025-09-10 23:22
以互惠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习近平主席致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贺信凝聚开放共赢信 心和力量 新华社记者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庆立军对习近平主席贺信中强调的"开放""创新""合作"等关键词印象 深刻。 本届服贸会上,中粮集团重点展示了以数智化引领全球农粮供应链创新的实践成果。庆立军表 示,中粮集团将持续推动全产业链数智化转型与开放合作,着力增强全球农粮供应链的韧性、安 全与智慧化水平。"我们希望依托服贸会等重要国际平台,深化与全球伙伴的务实合作,积极探索 数字服务新模式,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粮食流通体系。"他说。 摩根资产管理全球主席白博文在过去30年里到访中国150多次。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令他对未来在华 发展充满期待。 "中国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已经融入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向世界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白博 文说,投资中国对全球投资者来说日益重要。随着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发展服务贸易,我们希 金秋的北京,盛会再开启。 "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携手推进全球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合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为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不断注入新动力。"9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致贺 信 ...
中国平安:寿险健康管理已服务超1300万客户,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85个城市
北京商报· 2025-08-26 18:40
康养业务布局 - 平安寿险健康管理服务客户超1300万 [1] - 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85个城市 近21万名客户获得服务资格 [1] - 高品质康养社区项目布局5个城市 上海项目于7月试运营 [1]
平安好医生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136.8%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21:0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2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9.5% [2] - 归母净利润1.3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6.8% 去年同期首次盈利超6000万元 [2]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32.2%提升至33.6% 主要受益于AI赋能及业务结构优化 [2] - 总费用占收入比例30.1% 同比下降6.3个百分点 其中销售及营销费用3.81亿元同比上升3.9% 管理费用3.72亿元同比下降5.7% [2] 业务板块表现 - 综合金融客户端收入14.33亿元 同比增长28.5% [2] - 企业客户端企康业务收入5.27亿元 同比增长35.2% [2] - F端及B端企康业务整体收入同比增长30.2% [2] 用户与客户规模 - F端付费用户数约2000万人 同比增长34.6% [3] - B端服务付费企业客户超3500家 同比增长37.2% [3] - B端付费用户数超360万人 同比增长39.2% [3] 运营效率与技术支持 - AI助力家医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约52% [2] - AI助力业务中台运营效率提升约50% [2] - 享有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客均合同数为其他个人客户的1.6倍 客均AUM为4.0倍 [3] 战略布局与生态协同 - 作为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旗舰 为集团旗下寿险、产险、健康险、银行等综合金融业务端用户提供医疗健康管理服务 [3] - 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85个城市 较去年末新增10城 通过优化用户服务体验赋能平安寿险获客、黏客及保单客户价值增长 [3]
平安好医生:中期营收25亿增19.5%,AI赋能成效显著
搜狐财经· 2025-08-19 18:11
财务表现 - 半年度总营收25亿元 同比增长19.5% [1] - 归母净利润1.34亿元 同比增长136.8% [1] - 付费用户数约2400万人 同比增长35.1% [1] 用户生态建设 - 家庭医生权益用户数超3500万 [1] - 居家养老权益用户数同比增长83% [1] - 服务覆盖85个城市 累计落地5项团体标准 [1] 科技能力提升 - AI辅助咨询问诊准确率约98% [1] - 复杂疾病MDT治疗方案准确率近80% [1] - AI辅助医生日问诊承接量达400万人次 [1] 运营效率优化 - AI助力家医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约52% [1] - AI助力业务中台运营效率提升约50% [1] - 公司持续强化医养生态壁垒建设 [1]
实探险企系养老社区 看“险养协同”如何深入银发经济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15:26
险企养老社区发展现状 - 泰康之家·楚园已入住居民约770位 提供独立生活、协助生活、专业护理、记忆照护等一站式连续性医养服务 [2] - 泰康之家养老社区已布局全国36城43个项目 实现22城24社区连锁运营 入住居民超1.6万人 [3] - 2025年底泰康之家养老社区在住居民有望超过2万人 有望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居住人数最多的连锁养老服务机构 [3] 养老社区运营模式 - 险企养老社区运营分为重资产、轻重资产结合和轻资产模式 重资产模式为自建社区 轻资产模式通过租赁改造物业设立 [3] - 泰康保险和中国太保等采用重资产模式 大家保险等采用轻资产模式 [3] - 社区标配包括适老化设施、科学养老餐食、丰富文娱活动、健康医养设备及便捷护理医疗体系 [3] 医养融合服务特色 - 形成"一个社区、一家医院"医养融合模式 配建康复医院 打造"紧急救助-健康管理-老年康复"三重防线 [4] - 提供"小病不出社区 大病快速转诊"便捷就医服务 每月定期有专家在养老社区坐诊 [3][4] - 重症患者直接转至合作医院接受全流程化服务 [4] 银发经济市场规模 - 截至202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 占总人口22% [5] - 当前银发经济规模达7万亿元 占GDP比重6% [5] - 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5.7% [5] 险企战略布局价值 - 通过"保险+康养"模式增强保险产品吸引力 提升新业务价值 赋能保单销售和保险主业 [6][7] - 在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等环节创造新利润增长点 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1][7] - 提升客户黏性 增强客户忠诚度和满意度 提升客户长期价值 [6] 行业参与者动态 - 中国人寿在全国15个重点城市布局18个机构养老项目 持续推进"保险+康养"生态体系建设 [7] - 新华保险部署16个城市21个社区 完善"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旅居养老"养老生态 [7] - 中国平安形成"医、护、住、乐"联体模式 覆盖全国75个城市 签约服务供应商超150家 [8] 居家养老发展现状 - 我国养老呈现"9073"格局 90%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 7%依托社区支持养老 3%入住机构养老 [7] - 居家养老面临六大难题:生活起居难、出行社交难、日常就医难、安全急救难、康复治疗难、专业护理难 [8] - 中国人寿在五城市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 新华保险推出"新华安"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十几城市 [8] 行业发展挑战 - 分层次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 需构建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 [8] - 专业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不足 护理人员稀缺 [9] - 需加强科技应用提升服务效率 推进智慧护理工作 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提升医养融合价值 [9]
东莞户籍老年人口超40万,这个镇老龄化程度最高
南方都市报· 2025-07-28 12:24
人口老龄化现状 - 截至2024年底东莞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41.6088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12.73% [1] - 老龄化程度最高的镇街为道滘镇(19.56%)、中堂镇(19.48%)、石龙镇(18.85%) [1][3] - 26个镇街老年人口占比超10%,滨海湾(0.63%)、松山湖(1.75%)、长安镇(7.13%)为最低三镇 [4] - 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前四:莞城街道(4.0006万人)、虎门镇(2.9179万人)、厚街镇(2.2558万人)、东城街道(2.0636万人) [4] 老龄事业保障体系 - 2024年东莞60岁及以上老年人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36.3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4.11万人 [7] - 70岁及以上高龄补贴覆盖19.9万人(占老年人口47.8%),发放标准70-79岁100元/月、100岁以上550元/月 [7] - 地方财政投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3.844399亿元,含高龄补贴2.787571亿元、居家养老服务1.01196亿元 [8][11] 养老服务设施与模式 - 建成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2个、居家养老服务站531个,提供日托床位263张 [7] - "长者饭堂"56个,采用自建自营、社会化配送等多元化服务模式 [9][11] - 养老机构47个(公办31个、民办16个),总床位5493张(公办护理型2793张、民办护理型1750张) [11] 专项服务数据 - 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资助对象超1.5万人,服务订单237.5746万张 [7] - 完成777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7] - 安宁疗护服务覆盖26家医疗机构,床位339张,服务1.3万人次 [11] - 办理涉老法律援助案件146件,遗嘱公证402件,司法救助36人(金额183.01万元) [11]
中央财政首次发放养老消费补贴,这些人群将受益→
第一财经· 2025-07-23 21:32
政策概述 - 全国范围内首次实施面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消费补贴政策 采用消费券形式 中央财政主导出资 [1] - 补贴项目覆盖居家 社区 机构养老服务 包括助餐 助浴等"六助"服务及康复护理 日间托养等 [3] - 消费券严格限定用于购买养老服务 初期抵扣比例为40% 长期入住机构消费券额度800元/月 居家服务500元/月 [4] 目标群体 - 补贴对象为经评估达到中度 重度 完全失能等级的老年人 全国约618万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符合条件 [3] - 七普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群体中生活不能自理占比2.34% 不健康但能自理占比10.41% [3] - 长护险试点地区老人可叠加享受待遇 扣除已获保险赔付后剩余自付部分可用消费券抵扣 [9] 实施机制 - 采取"预拨+结算"资金下达方式 中央与地方按9:1比例分担 东中西部中央承担比例分别为85% 90% 95% [10] - 通过"民政通"APP申领 评估后5个工作日内发放首月电子消费券 有效期1个月 [11] - 浙江 山东 重庆三省及成都 沈阳 滁州 新余四市7月起先行试点 2025年底前全国推广 [9] 行业影响 - 预计提升三四线城市养老机构入住率 800元消费券可降低家庭近1/3支出负担 [7] - 推动助浴 康复护理等专业化服务机构发展 扩大客户基础并引导市场规范化 [7] - 全国现有养老机构4万个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6.4万个 政策将带动社会资源投入 [6] 经济效应 - 直接刺激服务消费增长 失能老人购买100元服务仅需自付60元 财政补贴40元 [4] - 应对商品"以旧换新"政策边际效应递减 开辟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6] - 2024年全国60岁以上老人达3.1亿 失能群体快速膨胀形成巨大潜在市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