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鹏华国证粮食产业ETF
icon
搜索文档
鹏华基金举办走进三全食品活动 多方共议粮食安全与ETF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5-07 20:41
三全食品核心竞争力 - 公司是中国速冻食品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也是鹏华粮食ETF成份股之一 [2] - 以产品创新 渠道创新 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为源头 采用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增长双轮驱动模式 [2] - To C端开发年轻消费者喜爱的茶饮 生椰拿铁等新口味汤圆 以及针对中老年消费者的药食同源系列产品 [2] - 持续开拓To B市场 为餐饮企业提供安全 高品质预制食材 [2] - 通过生产线展示 公司在食品安全保障和消费升级方面做出显著努力 [2] 粮食产业投资布局 - 鹏华基金2023年推出全市场首只粮食产业ETF 跟踪国证粮食产业指数 覆盖种业 农产品加工 食品饮料等领域 [3] - 该ETF是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金融响应 为投资者提供参与农业现代化的工具 [3] - 公司构建"交易所 上市公司 基金公司 媒体 投资者"生态圈 通过多方视角深化产业认知 [3] - 食品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 也是满足民生需求的关键领域 [3] - 鹏华基金已布局国防ETF和粮食ETF 构建国家安全ETF系列 [3] 消费板块投资机会 - 下半年大消费板块可能企稳回升 主要受财政政策和消费刺激政策驱动 [4] - 公募基金当前在消费板块持仓处于低位 未来或有加仓空间 [4] - 细分行业中看好白酒 啤酒 乳制品 休闲食品 复合调味品及速冻品等技术消费品 [4]
鹏华基本面投资之美·三全食品深度探访之旅活动顺利举办,多方协同共建ETF生态圈
新浪基金· 2025-05-07 13:55
公司活动与理念 - 鹏华基金举办"深交所走进成份股公司暨鹏华基本面投资之美·三全食品深度探访之旅活动",活动在郑州举办,参与方包括三全食品董事会秘书、鹏华基金品牌管理部总经理及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等 [1] - 鹏华基金秉持"在现场、面对面、生态圈、聚合体"理念,通过实地调研与多方交流获取一手信息,推动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 [1][3] - 公司已举办超60场走进上市公司系列深度探访活动,强调深入企业一线感知中国经济真实脉动 [2] 三全食品业务与创新 - 三全食品是中国速冻食品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规模最大、市场网络最广的企业之一,也是鹏华粮食ETF的成分股 [2] - 公司以产品创新、渠道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驱动,采用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增长双轮驱动模式 [2] - 在to C端开发年轻消费者喜爱的茶饮、生椰拿铁等新口味汤圆,以及针对中老年消费者的药食同源系列产品,同时开拓to B市场提供预制食材 [2] 鹏华基金产品与布局 - 鹏华基金2023年发行全市场首只粮食产业ETF(159698),跟踪国证粮食产业指数,覆盖种业、农产品加工、食品饮料等领域 [3] - 公司持续布局国家安全领域,推出国防ETF和粮食ETF,构建国家安全ETF系列 [4] - 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看好下半年大消费板块起稳回升,重点关注白酒、啤酒、乳制品、休闲食品、复合调味品及速冻品等技术消费品 [5] 行业趋势与生态圈建设 - 食品产业是民生之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并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 [4] - 鹏华基金构建涵盖"交易所、上市公司、基金公司、媒体、投资者"的生态圈,通过多方视角形成立体产业认知 [4] - ETF作为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工具,未来将在中国资本市场成熟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5]
突破4万亿在即!公募如何应对这个难题?
证券时报· 2025-04-13 08:32
国内ETF市场发展现状 - 国内ETF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最新规模即将突破4万亿元关口 [1] - ETF同质化竞争加剧,头部公募凭借规模优势和低成本策略占据主导地位 [1] - 中小公募和新入局者难以突围,部分公募开始转向"首创"型差异化产品 [1] "首创"型ETF产品布局 - 永赢基金成立国内首只通用航空ETF和首只卫星ETF,聚焦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产业 [3] - 广发基金推出市场首只挂钩智选高股息指数的ETF [3] - 华夏基金成立全市场首只创业板新能源行业主题ETF [3] - 招商基金推出国内稀缺的新兴亚洲市场投资产品 [3] "首创"ETF的市场表现 - 博时基金可转债ETF规模从62.84亿元增长至386.22亿元,一年增长5倍 [4] - 富国政金债ETF规模从72.24亿元增长至439亿元,成为公司最大ETF产品 [5] - 永赢黄金产业股票ETF规模达34.62亿元,远超其他5只同类产品总和6.25亿元 [6] - 鹏华粮食产业ETF在短短几日内吸金超6亿元 [7] "首创"ETF的战略价值 - 抢占市场空白,快速积累规模 [6] - 构建品牌壁垒与客户黏性,实现错位竞争 [7] - 政策支持细分赛道创新,缩短产品注册周期 [7] "首创"ETF面临的挑战 - 培育期成本高,初期推广需巨额营销投入 [8] - 规模长期处于"迷你"状态,面临流动性风险与策略失效 [8] - 策略同质化导致先发优势难以维持 [8] - 后来者可通过渠道和费率优势实现"弯道超车" [9] 未来发展方向 - 主动型ETF、杠杆ETF、混合资产ETF、养老主题ETF等领域仍有较大空白 [9] - 行业将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经营"时代 [9]
突破4万亿在即!公募如何应这个难题?
券商中国· 2025-04-13 00:01
文章核心观点 国内ETF市场规模即将突破4万亿元,但同质化竞争加剧,部分公募通过布局“首创”型差异化产品突围,虽能带来先发优势,但需面临长期培育市场的挑战 [2][11] 分组1:公募瞄准“首创”型差异化ETF产品 - 今年大批ETF扎堆发行,竞争激烈,中小公募多陪跑,头部公募在重要宽基和热门行业主题赛道占先机,部分公募向细分领域和创新策略延伸,以“首创”产品开辟新战场 [3] - 今年已有不少首只挂钩相关指数的ETF产品募集成立,如新入局的永赢基金成立国内首只通用航空ETF和首只卫星ETF,头部公募广发基金、华夏基金也发行“首创”型ETF [4] - 招商利安新兴亚洲精选ETF是国内稀缺的投资亚洲新兴市场的产品,追踪新交所新兴亚洲精选50指数 [5] 分组2:“首创”ETF爆发力惊人 - 部分公募重视对较早布局的“首创”ETF产品持续营销,加大市场培育力度,取得可观效果,如博时可转债主题ETF和富国中债7 - 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规模均大幅增长 [6] - “首创”型ETF先行布局可抢占市场空白、快速积累规模,如永赢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提前布局积累规模,成同类产品中规模最大 [7] - “首创”型ETF先行布局可构建品牌壁垒与客户黏性,差异化产品易形成品牌认知,如海富通、博时基金旗下债券ETF有规模优势 [8] - 政策为“首创”产品提供制度便利,证监会印发方案支持细分赛道创新,缩短产品注册周期 [9] 分组3:需面临长期培育市场的挑战 - “首创”型ETF基金管理人要忍耐无人问津时刻,防备后入者竞争,培育期成本高,起步规模小,长期运营可能亏损 [10] - 国内“首创”型ETF很多规模“迷你”,交易中面临流动性风险与策略失效局面,部分产品清盘,且透明性导致策略同质化,先发优势难维持 [10] - 后来者可通过渠道、费率优势“弯道超车”,行业将从“增量竞争”迈入“存量经营”时代,公募可继续探索“首创”型ETF优势提升竞争力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