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ETF
icon
搜索文档
卫星互联、商业航天飙涨!高纯度的卫星ETF(159206)涨超2%,成分股陕西华达涨超14%
新浪财经· 2025-07-03 10:25
卫星互联及商业航天板块市场表现 - 7月3日早盘卫星互联、商业航天板块活跃,卫星ETF(159206)高开涨2.58%,成分股陕西华达涨超14%,天银机电、臻镭科技、华力创通、中国卫通等涨幅介于6.73%-8.25% [1] - Wind热门概念指数中卫星互联(3.42%)、商业航天(3.13%)、卫星导航(2.62%)领涨,6G(2.07%)、军民融合(2.03%)等概念同步走强 [2] - 卫星ETF成分股成交活跃,中国卫通成交额达6.73亿元,亚光科技成交1.87亿元,华力创通成交1.82亿元 [2] 行业动态与技术进步 - 中国星网完成管理层重大调整,标志国家卫星互联网战略进入新阶段 [2] - 海外商用进展:T-Mobile与星链合作的"T-Satellite"服务将于7月23日商用,支持短信/彩信/图片传输 [3] - 国内技术突破:中国星网5月通过试验卫星实现全球首个5G NTN标准手机直连宽带视频通话 [3] - 消费级应用前瞻:华为手机直连低轨卫星计划2025年下半年开启众测 [3] 卫星产业发展驱动因素 - 太空军备竞赛加速推动卫星占频保轨需求,火箭运力提升及可回收技术突破降低组网成本,卫星物联网市场规模激增 [4] - 中航证券指出"航天强国"进入落地阶段,政策资源将向商业航天倾斜,火箭与卫星领域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4] - 卫星通信被定位为6G技术底座,卫星ETF(159206)65%权重聚焦卫星制造,为市场首只纯卫星主题ETF [4]
指数修订!更纯、更新的卫星ETF(159206)来了,关注“星”辰大海投资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7 10:53
卫星通信是6G技术发展必然,是未来车联网、物联网等万物互联通信的技术底座。我国卫星产业战略 优先级高,政策支持力度大。2025年,中国星网、G60星座计划进入批量发星阶段,国家队与民企合力 实现卫星低成本批产;需求方面,卫星互联网上车和手机成为趋势,市场空间广阔。国证商用卫星通信 指数聚焦卫星通信核心赛道,助力筑牢我国安全通信的空中基石。 本次指数修订涉及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选样空间调整为"公司业务涉及商用卫星制造、商用卫星发 射、商用卫星运营,以及卫星地面设备与卫星通信服务等卫星通信相关领域";二是权重设置修订为"商 用卫星制造和商用卫星发射相关领域的样本权重合计不低于50%且单一样本权重不超过15%,其他领域 单一样本权重不超过3%"。(信息来源:国证指数官网) 具体来看,本次调整基于产业链的最新发展动向,对股票池进行优化迭代:剔除中际旭创、新易盛等业 务关联性不足的标的;下调中国电信、中兴通讯的指数权重;同时新增航天电子、睿创微纳、振芯科 技、乾照光电等深耕卫星核心业务的上市公司,以实现对卫星产业发展更精准的刻画。修订后,成分股 卫星业务纯度将更高,"新质生产力"属性更突出。 每经编辑|叶峰 6月16日 ...
美国拟为卫星通信释放大量频谱资源,卫星互联网“军备竞赛”升级,卫星ETF(159206)冲击四连涨!
搜狐财经· 2025-05-29 10:25
卫星ETF及成分股表现 - 卫星ETF(159206)5月29日早盘上涨1.52% [1] - 成分股新易盛涨幅最高达5.85%,成交额26.72亿元,航宇微涨4.44%(成交1.96亿元),中际旭创涨4.20%(成交20.35亿元)[2] - 其他跟涨成分股包括信维通信(3.94%)、上海瀚讯(3.54%)、中海达(3.59%)、星网宇达(3.30%)[2] 卫星通信行业政策动态 - 美国FCC宣布释放超20,000MHz频谱资源,支持低轨卫星和下一代卫星宽带发展,缓解SpaceX星链等系统的频谱紧缺问题 [2] - 政策转变可能引发卫星通信领域"军备竞赛"升级 [2] 技术突破与行业前景 - 中科院实现X频段单通道星地通信速度达2100兆比特/秒,较原有技术提升75% [3] - 华西证券指出卫星互联网发展迅猛,手机宽带直连卫星和低轨卫星网联智能驾驶应用将快速落地 [3] - 卫星通信是6G技术底座,中国星网和G60星座计划2025年进入批量发星阶段,民营与国家队合力推动卫星低成本批产 [3] 卫星ETF产品特性 - 卫星ETF(159206)为全市场首支聚焦卫星通信的ETF,跟踪国证商用卫星通信产业指数 [3] - 成分股覆盖卫星通信组网设备、商用服务及地面通信设备等新一代通信技术领域 [3]
卫星通信主题前瞻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卫星通信、商业航天、6G、无人驾驶、低空经济 - 公司:永宁、远信、SpaceX、新网、千帆星座G60、红虎星座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卫星通信和商业航天概念泛化 - 产业链环节增多,从卫星制造扩展到火箭发射、卫星运营、地面卫星终端等[2][3] - 2020年我国提出卫星互联网建设概念并纳入新基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商业航天列为新兴产业首要顺序并提及6G,提升了其建设的确定性和必要性[2][3] 卫星通信与6G的关系 - 6G包含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是6G重要且与前代际变化最大的新功能和能力[3] - 通信代际约十年一代,6G不一定仅提升传输速率,特性演进包括AI与通信融合等[3][4] 建设卫星的紧迫性 - 轨位资源有限,国际上采用先占先得模式,中国进度落后于马斯克[5] - 卫星发射窗口期有限,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受气象和协调避让限制,先发者优势大[17] - 卫星通信是现代战争的重要支撑,如俄乌冲突中乌军借助Starlink实现战时通信恢复[15] 产业发展阶段和预期 - 去年是卫星通信元年,中国两大星座计划开始批量发射[8] - 今年预期从发射转向火箭能力、配套、运营和落地,重点关注应用落地和商业模式闭环[9][10][12] 细分趋势 - 大天线及手机直连是产业确定趋势,SpaceX用大尺寸相控阵天线实现手机直连[11] 卫星通信优势 - 低轨卫星距离地球近,传输速度快、延迟低、上网网速快,可实现全球信号覆盖[14] 市场空间 - 国内卫星制造和发射市场空间到2027年超870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超360%,并带动上下游约十万亿产值[19] 行业重点催化事件(2025年) - 多地建设卫星生产基地、产业园区和超级工厂,一号和二号工位已建成投入使用[20] - 2026 - 2027年火箭回收技术有望投入使用,卫星发射成本通过材料转换实现降本增效[21] 卫星ETF产品优势 - 市场唯一聚焦商业航天、6G、卫星互联网和卫星通信概念的标的,跟踪国证商用卫星产业ETF,涵盖产业链上中下游[13] - 指数盈利能力和成长性优异,成分股研发占比高、创新能力强、毛利率达30%左右,去年卫星通讯行情中涨幅超84%,跑赢军工和武器通讯类指数[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华为手机卫星通信能力迭代,从支持北斗短报文到将低轨纳入体系,Mate X6下半年将重测三网通信版本[8][9] - 远信与巴西签订早期合作协议,为卫星通信出海做准备[10]
如何把握卫星互联网的投资机会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卫星互联网、商业航天、军工、通信、电子 - **公司**:SpaceX、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新网公司)、中国卫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卫星互联网的重要性和发展必要性 - **战略考量**:俄乌冲突中,地面基站被摧毁时,乌军依靠马斯克提供的星链服务快速恢复通信,显示卫星互联网在军事通信保障上的重要性[3] - **轨道资源竞争**:地球近地轨道可容纳卫星数量有限,全球卫星互联网需求量远超近地轨道6万颗的容纳上限,各国遵循先到先得原则,抢占轨道资源迫在眉睫[4] - **频段资源竞争**:优质频段若被占用,后发者使用剩余频段通信效率和质量会打折,所以各国争先争夺优质频段[5] - **发射窗口限制**:卫星发射需结合发射场地气象条件并与外国卫星协调避让,后发者发射卫星面临的约束条件增多,促使各国加快发射进度[5] 卫星互联网的技术特点和现状 - **通信卫星特性**:通信卫星是6G基础设施,分布在200 - 2000公里低轨道,距离地球近,传输延迟小、链路损耗低,上网体验好;传统导航和遥感卫星分布在高轨道[2] - **组网需求**:卫星互联网需高带宽,要在低轨卫星布局足够多卫星组网,实现全球覆盖和高速传输至少需上万颗卫星,SpaceX已发射7000颗以上低轨卫星并初步组网,规划数量达4万颗左右[3] - **国内外差距**:中国与海外差距主要在卫星发射成本,SpaceX依靠猎鹰9号一键多星及火箭重复回收技术大幅降低成本,国内商业火箭公司正测试相关技术,有望26 - 27年实现可重复回收火箭商业运营[7] 卫星互联网的下游应用和市场空间 - **6G通信**:6G与5G核心区别是覆盖范围大幅扩张,卫星互联网可实现全球信号无死角覆盖,6G是天地、空基、海基和陆基一体的新地融合网络系统[6] - **手机端应用**:2023年华为Mate 60 Pro手机首次支持卫星通话功能,未来卫星组网成熟后,手机端基本可接入卫星网络[7] - **车联网应用**:未来车联网有望应用卫星互联网[8] - **市场规模测算**:2027年国内卫星制造和发射环节市场空间超8700亿,未来三年发行年均复合增速超360%;未来5年全球约7万颗卫星将发射,是在轨数量10倍,市场总规模有望10年10倍增长,带动5万亿卫星服务市场和6万亿地面通信设备市场,总市场超10万亿[8][9] 卫星互联网的产业进展和政策支持 - **产业进展**:去年四季度两大星座成功发射实验和测试卫星,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厂完成首发,G60原型已实现五发一箭十八星合计90颗卫星发射,并与巴西国有通信企业合作实现产业出海;SpaceX去年新舰测试飞行圆满完成,预计今年每两周一发,每次运载超100颗卫星[10][11] - **政策支持**: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商业航天,将其放在新兴产业首位,体现国家顶层设计对该赛道的支持和重视[9] 卫星互联网指数情况 - **指数概况**:永宁基金2023年与国证指数公司联合研发卫星通信指数,成分股50只,公司权重上限15%,聚焦卫星通信组网和商业服务环节,覆盖卫星产业链上中下游,核心在卫星制造和地面通信设备环节[13] - **行业分布**:行业分布集中在军工、通信和电子,通信占比相对高,军工权重也较高,指数成分股盈利能力和成长性过去三年持续上行[13] 投资观点 - **基建环节**:推荐关注卫星制造和火箭制造环节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这些企业技术门槛高、格局好,大规模卫星发射前订单和需求可能提前反馈[26] - **运营服务环节**:重点和持续跟进地面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服务领域,这里会产生规模更大的企业,如卫星直连手机、地面相控终端制造及卫星运营企业[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军工行业在十四五最后一年,订单预计会赶进度,相比去年业绩增速将大幅提升[14] - 2025年3月星链达500万用户,绝大部分是普通用户,美国手机直连业务已落地,手机直连用户群体远超专业终端触及用户数量,预计打开市场后可参与全球超1万亿美元移动市场[21][22] - 2021年国务院成立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2022 - 2024年北京、上海等十余省份发布专项支持政策[23] - 海南超级卫星工厂年中开始首个卫星架线,年制造能力达一千颗卫星;两会后新闻联播报道今年多型可回收火箭将首飞[24]
突破4万亿在即!公募如何应对这个难题?
证券时报· 2025-04-13 08:32
国内ETF市场发展现状 - 国内ETF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最新规模即将突破4万亿元关口 [1] - ETF同质化竞争加剧,头部公募凭借规模优势和低成本策略占据主导地位 [1] - 中小公募和新入局者难以突围,部分公募开始转向"首创"型差异化产品 [1] "首创"型ETF产品布局 - 永赢基金成立国内首只通用航空ETF和首只卫星ETF,聚焦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产业 [3] - 广发基金推出市场首只挂钩智选高股息指数的ETF [3] - 华夏基金成立全市场首只创业板新能源行业主题ETF [3] - 招商基金推出国内稀缺的新兴亚洲市场投资产品 [3] "首创"ETF的市场表现 - 博时基金可转债ETF规模从62.84亿元增长至386.22亿元,一年增长5倍 [4] - 富国政金债ETF规模从72.24亿元增长至439亿元,成为公司最大ETF产品 [5] - 永赢黄金产业股票ETF规模达34.62亿元,远超其他5只同类产品总和6.25亿元 [6] - 鹏华粮食产业ETF在短短几日内吸金超6亿元 [7] "首创"ETF的战略价值 - 抢占市场空白,快速积累规模 [6] - 构建品牌壁垒与客户黏性,实现错位竞争 [7] - 政策支持细分赛道创新,缩短产品注册周期 [7] "首创"ETF面临的挑战 - 培育期成本高,初期推广需巨额营销投入 [8] - 规模长期处于"迷你"状态,面临流动性风险与策略失效 [8] - 策略同质化导致先发优势难以维持 [8] - 后来者可通过渠道和费率优势实现"弯道超车" [9] 未来发展方向 - 主动型ETF、杠杆ETF、混合资产ETF、养老主题ETF等领域仍有较大空白 [9] - 行业将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经营"时代 [9]
突破4万亿在即!公募如何应这个难题?
券商中国· 2025-04-13 00:01
文章核心观点 国内ETF市场规模即将突破4万亿元,但同质化竞争加剧,部分公募通过布局“首创”型差异化产品突围,虽能带来先发优势,但需面临长期培育市场的挑战 [2][11] 分组1:公募瞄准“首创”型差异化ETF产品 - 今年大批ETF扎堆发行,竞争激烈,中小公募多陪跑,头部公募在重要宽基和热门行业主题赛道占先机,部分公募向细分领域和创新策略延伸,以“首创”产品开辟新战场 [3] - 今年已有不少首只挂钩相关指数的ETF产品募集成立,如新入局的永赢基金成立国内首只通用航空ETF和首只卫星ETF,头部公募广发基金、华夏基金也发行“首创”型ETF [4] - 招商利安新兴亚洲精选ETF是国内稀缺的投资亚洲新兴市场的产品,追踪新交所新兴亚洲精选50指数 [5] 分组2:“首创”ETF爆发力惊人 - 部分公募重视对较早布局的“首创”ETF产品持续营销,加大市场培育力度,取得可观效果,如博时可转债主题ETF和富国中债7 - 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规模均大幅增长 [6] - “首创”型ETF先行布局可抢占市场空白、快速积累规模,如永赢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提前布局积累规模,成同类产品中规模最大 [7] - “首创”型ETF先行布局可构建品牌壁垒与客户黏性,差异化产品易形成品牌认知,如海富通、博时基金旗下债券ETF有规模优势 [8] - 政策为“首创”产品提供制度便利,证监会印发方案支持细分赛道创新,缩短产品注册周期 [9] 分组3:需面临长期培育市场的挑战 - “首创”型ETF基金管理人要忍耐无人问津时刻,防备后入者竞争,培育期成本高,起步规模小,长期运营可能亏损 [10] - 国内“首创”型ETF很多规模“迷你”,交易中面临流动性风险与策略失效局面,部分产品清盘,且透明性导致策略同质化,先发优势难维持 [10] - 后来者可通过渠道、费率优势“弯道超车”,行业将从“增量竞争”迈入“存量经营”时代,公募可继续探索“首创”型ETF优势提升竞争力 [11]
直击永赢基金“智选系列”,你关心的问题答案都在这里!
券商中国· 2025-02-27 09:45
春节后,聚焦机器人板块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爆火,众多投资者被市场热情感染"激情入场",这个产品是 不是已经涨的太多了?这类产品应该如何投资?永赢基金对于这类产品的定位是怎样的? 今天,永赢基金直面灵魂10大问题,并表示"希望大家投资前先识别价值,再了解风险,最后有一个合理的预 期后,再进行投资决策"。 Q1: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所属的这个永赢"智选系列",是怎么定位的? A:永赢基金坚定看好新质生产力,秉持紧跟国家战略导向、积极支持实体企业及坚持积极拓展权益业务的原 则,近年来精心打造了具有差异化优势的"永赢智选"系列基金。 "智选系列"基金将主动研究与量化投资的方法相结合,以公司权益投研团队深度研究与分析的成果为依托,布 局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潜力巨大且颇具稀缺性的"独角兽"行业。在助力相关实体企业发展的同时,提供投 资者把握相关产业链投资机遇的"专业工具"。在持续的结构性行情中,帮助投资者发现更前沿更具价值的投资 机会。 目前,永赢"智选系列"已布局10只主题产品,覆盖机器人、国产算力、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光刻机、云计 算等前沿科技行业,紧密聚焦自主可控及新质生产力核心领域。 Q2:公司什么时候开始布局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