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舌兰

搜索文档
白酒量跌,RTDs猛增!未来十年中国酒市怎么走?IWSR最新报告给出三大答案
搜狐财经· 2025-07-04 16:47
亚太酒饮市场整体表现 - 2024年亚太地区酒精饮料总量(TBA)下降2%,总值下降3% [2] - 所有主要品类均出现价值下降,仅即饮饮品(RTDs)实现销量增长(+1%) [2] - 啤酒(-3%)、烈酒(-2%)和葡萄酒(-4%)销量均下滑 [2] - 中国TBA总量下降5%,印度增长6% [2][5] - 菲律宾、泰国和越南TBA总量增长2%,日本(-1%)、韩国(-1%)和澳大利亚(-3%)下降 [2] 中国市场动态 - 白酒销量下降5%,干邑(-14%)和苏格兰威士忌(-8%)大幅下滑 [5][6] - 金酒逆势增长20%,伏特加增长4%,受益于鸡尾酒文化兴起 [6] - 消费场景转向轻量化,高端宴席减少,小酒馆轻社交成为新趋势 [1] - 预计2024-2034年啤酒销量持平,RTDs复合年增长率+2%,起泡酒+5% [9] - 烈酒整体复合年增长率-1%,但排除白酒后为+2% [9] 印度市场亮点 - 印度TBA总量增长6%,超高端产品消费量增长19% [2][5] - 爱尔兰威士忌销量+58%,伏特加+17%,品类多元化趋势明显 [5] - 英国-印度自由贸易协定将苏格兰威士忌关税从150%降至75%,未来10年降至40% [5] - 2024年印度进口威士忌价值增长的86%来自苏格兰威士忌,金酒价值增长的76%来自英国金酒 [5] - 预计2024-2029年苏格兰威士忌销量复合年增长率+7%,金酒+3% [5] 东南亚及其他市场 - 东南亚在旅游和鸡尾酒文化支持下仍存在高端化增长空间 [4] - 菲律宾烈酒销量增长5%,印度增长3% [12] - 日本RTDs增长强劲,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3%,韩国+10%,印度+6% [17] - 澳大利亚RTDs增长放缓,未来增量有限 [17] 品类趋势分析 - 烈酒品类转变:干邑销量下滑11%,苏格兰威士忌持平,爱尔兰威士忌(+27%)、龙舌兰酒(+14%)、金酒(+11%)和开胃烈酒(+24%)增长 [10] - 葡萄酒销量下降4%(2023年-8%),静止葡萄酒减少1600万箱 [13] - 起泡酒前景较好,中国(复合年增长率+6%)、印度(+8%)和日本(+1%)将增长 [13] - 啤酒2024年下降3%,预计2026年恢复增长,印度(+3%)、越南(+1%)、泰国(+1%)为主要增长市场 [14][16]
中国酒饮触底反弹?国际酒饮展深度剖析
搜狐财经· 2025-06-06 16:48
当法国香槟的璀璨泡沫在全球消费版图上逐渐黯淡,百元价位的气泡酒正以燎原之势席卷亚太年轻消费市场——这场始于消费场景重构的酒饮转型,正在 重塑全球酒业格局。 2025年5月27日,亚洲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Vinexpo Asia)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会展中心盛大启幕,8998 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观众涌入现场, 行 业巨头、经销商、分析师们齐聚一堂,围绕全球酒饮趋势与消费模式变迁展开激烈讨论。这场被誉为 "亚太酒业风向标"的盛会,不仅折射出高端消费退 潮与大众市场崛起的二元博弈,更揭示了Z世代通过"微醺经济"重构产业规则的深层变革。 一、全球酒饮趋势:在动荡中寻找生机 全球酒类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消费趋于谨慎、地缘政治动荡以及消费场景的不断演变,如同三股强大的力量,重塑着整个市场格局。 全球酒饮( Total Beverage Alcohol)的发展之路充满坎坷, 整体表现远不及预期。作为全球重要市场的中国,需求持续疲软;超高端烈酒昔日的辉煌不 再,销售陷入低迷;葡萄酒品类更是持续在低谷徘徊。香槟这一象征奢华与品质的酒品,销量暴跌 20%;加强型葡萄酒与干邑产品线也未能幸免,纷纷 出现萎缩。消费场 ...
路透社整理发现,美贸易战已致全球企业损失超340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5-30 11:20
贸易战对企业的影响 - 特朗普推行的关税战已导致全球企业损失超过34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444亿元)[1] - 包括苹果、福特、保时捷和索尼在内的企业大幅下调利润预期或撤回业绩指引[1] - 至少有42家公司下调了业绩预期,16家公司撤回或暂停发布业绩指引[2] - 标准普尔500指数中72%的公司(360家)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提及关税,欧洲斯托克600指数中219家公司高管提及关税,日本日经225指数中58家公司提及关税[5] 企业应对措施 - 企业寻求强化供应链、推进近岸外包并优先拓展新市场,这将推高成本[2] - 沃尔玛拒绝提供季度利润预测并表示将提高价格[3] - 沃尔沃汽车撤回未来两年的盈利预测[3] - 美国联合航空给出两个不同的预估,称无法预测今年的宏观环境[3] 行业受影响情况 - 汽车制造商、航空公司和消费品进口商受到的冲击最大[5] - 铝和电子元件等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关税上升导致汽车组装成本增加[5] - 将生产转移到美国会提高劳动力成本[5] - 华尔街预计标普500指数成份股企业的净利润季度平均增长率为5.1%,低于去年同期的11.7%[5] 具体公司案例 - 金佰利下调年度利润预期,预计因关税将额外承担约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2亿元)支出[6] - 金佰利将在五年内投资2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44亿元)扩大在美国的生产能力[6] - 苹果和礼来已宣布在美国进行投资[6] - 帝亚吉欧预计关税将使其年营业利润损失1.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1亿元),并计划在2028年前削减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6亿元)成本[6]
数量位居全球首位 我国新增三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新京报· 2025-05-22 14:34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新增情况 - 联合国粮农组织新增六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占三处(德清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鼎白茶文化系统、甘肃什川古梨园系统)[1] -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总数达95处,中国以25处位居全球首位[1][2] - 新增遗产地覆盖巴西、墨西哥、西班牙三国,巴西增至2处,墨西哥达3处,西班牙为6处[2] 中国新增农业文化遗产详情 德清珍珠复合养殖系统 - 位于浙江德清县,传承800年,基于鱼蚌互利共生原理,涵盖珍珠、水稻、丝绸等多元产品[3][4] - 系统改善水体环境:氨、亚硝酸盐、总氮含量分别降低40%、54%、38%,化学需氧量减少30%[4] - 年产值超70亿元,占全国珍珠深加工总量约10%,带动2.2万居民就业,形成"产学研游"一体化产业链[4] 福鼎白茶文化系统 - 位于福建福鼎市,以自然萎凋工艺为核心,白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非遗[5][6] - 保存18个茶树品种及120多个农业物种(含41种蔬菜、14种水果、11种家畜等)[6] - 白茶为当地支柱产业,传统工艺融合生态智慧,支撑农村生计[5] 甘肃什川古梨园系统 - 现存600年历史,拥有9000多株百年古梨树,面积超1万亩,为世界最大连片古梨园[7][8] - 年产梨超200万公斤,加工梨干等特产,平均树龄280年,最长达400年[7][8] - 传统种植模式减少化学投入,保存软儿梨、冬果梨等古老品种[8] 国外新增农业文化遗产 - 巴西巴拉那州马黛茶:整合粮食作物与森林产品,保护濒危南洋杉森林(现存原始森林仅1%)[9] - 墨西哥特拉斯卡拉梅塔潘特尔体系:3000年历史的梯田农业,保存140个本地物种(含40种玉米)[9] - 西班牙兰萨罗特岛体系:利用火山沙与海沙种植葡萄、红薯等,覆盖1.2万公顷干旱土地[10][11]
Twin Hospitality Group Inc-A(TWNP)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9 07:02
Twin Hospitality Group (TWNP) Q1 2025 Earnings Call May 08, 2025 06:00 P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 Kenneth Kuick - Interim CEO & CFO Operator Greetings, welcome to Twin Hospitality Group Incorporated First Quarter twenty twenty five Conference Call hosted by Interim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and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Ken Kulik. At this time, all participants have been placed in a listen only mode. Please note that this conference call is being recorded today, 05/08/2025. After the market closed, Twin Hospita ...
历史重演,「禁酒令」已预示关税战结局?| 氪金·大事件
36氪· 2025-04-23 17:15
禁酒令的经济影响 - 禁酒令推行10多年导致美国税收减少15%,同时禁酒局预算从440万美元飙升至1340万美元[6][8][26] - 禁酒期间美国啤酒价格上涨700%,白兰地上涨433%,白酒上涨270%[7][27] - 酿酒业原为美国第五大制造业,禁酒后行业遭受毁灭性打击[26] 黑帮产业崛起 - 阿尔·卡彭黑帮通过私酒产业年收入达1亿美元,并建立原料农场、玻璃瓶厂、运输公司等完整产业链[19] - 黑帮发明洗钱手段,通过开设洗衣房将非法收入合法化[20] - 1960年美国黑手党年利润达70-100亿美元,相当于十大工业巨头总和[25] 市场供需扭曲 - 禁酒令期间美国年均酒类消耗量反增50%,从5000万加仑升至7600万加仑[7][27] - 私酒酿造缺乏监管导致工业酒精兑水等乱象,酒精中毒死亡人数10年间增加35倍[27] - 黑市私酒渠道包括加拿大威士忌、墨西哥龙舌兰和古巴朗姆酒三大走私路线[19] 政策与行业联动 - 禁酒令废除后酿酒业复苏,拉动消费并缓解失业问题[29] - 罗斯福竞选时以废除禁酒令为纲领,最终推动第二十一号宪法修正案通过[30] - 历史对比显示极端政策(如关税战)可能重蹈禁酒令覆辙,加剧民众负担[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