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朗姆酒
icon
搜索文档
头号烈酒集团首任女CEO闪电离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19:02
帝亚吉欧CEO更替事件 - 黛布拉·克鲁辞去帝亚吉欧CEO及董事职务,立即生效,董事会启动继任者遴选程序 [1] - 黛布拉·克鲁为帝亚吉欧首位女性CEO,2023年6月上任,接替已故前任CEO孟轶凡,后者任期内推动公司年销售额突破170亿英镑(超1600亿元) [1][6] - 黛布拉·克鲁任期仅两年,期间公司股价下跌43%,面临美国、中国、拉美等市场需求放缓及渠道库存压力 [3][7][8] 业绩与市场表现 - 2023财年帝亚吉欧净销售额、营业利润创历史新高,但2024财年上半年净销售额下滑,拉美市场有机净销售额大幅下降23% [6][7] - 2024财年销量同比下滑3.5%,美国、中国市场烈酒供大于求,公司通过高端化策略对冲销量下行 [8][9] - 2025财年上半年净销售额、营业利润、销量均下滑,亚太市场跌幅最大,第三季度净销售额恢复增长5.9%,但大中华区及东南亚持续疲软 [9] 战略调整与资产处置 - 黛布拉·克鲁5月宣布"加速计划",拟出售部分品牌以实现5亿美元成本节约,但计划推进两个月后其离职 [4][11] - 2024年6-7月公司密集出售资产:意大利公司及生产设施、塞舌尔啤酒股份、委内瑞拉朗姆酒品牌Pampero、健力士加纳啤酒公司80%股份 [12] - 中国业务暂未受降本影响,云南大理8亿元威士忌酒厂项目2024年11月落成,水井坊仍为帝亚吉欧在华战略重点 [13][14][15] 管理层变动与市场反应 - 临时CEO由首席财务官Nik Jhangiani接任,水井坊董事长变更为帝亚吉欧亚太区财务负责人Sudhindra Shivnegere Rajarao [15] - 投资者批评管理层对后疫情高端酒水市场过度乐观,导致业绩与股价承压 [9]
被制裁最久的国度等待国际游客,古巴准备好了吗?
虎嗅· 2025-05-26 21:56
古巴旅游业 - 古巴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天然海滩、殖民建筑、雪茄朗姆酒等人文记忆以及独特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6] - 2024年对中国游客实施免签政策后中国游客数量达2.7万人次同比增长48.6%[91] - 旅游业是古巴最重要的创汇来源2019年接待430万游客创汇超30亿美元[90] - 古巴政府正推动光伏发电建设以改善电力供应预计年底总功率达1115兆瓦[95] - 美国制裁限制邮轮靠泊和酒店运营影响旅游业发展[95] 古巴农业 - 烟草是古巴外汇支柱之一疫情前年出口额5-6亿美元[48] - 烟农需将90%收成交给国家10%可自留或销售[51] -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60%-80%粮食依赖进口[53] - 比那尔德里奥省的红棕壤适合种植优质烟叶[49] 古巴私营经济 - 2021年解除私营企业禁令后Mipymes占零售额从2022年4.1%升至2023年25%[55] - 截至2024年初古巴注册11046家Mipymes雇用29.7万人[56] - 私营部门受严格监管2024年9月以来数量下降[56] 古巴配给制度 - 1959年起实施配给制低价提供基本食物和日用品[40] - 普通家庭每月可领取3.2千克大米和0.9千克糖[75] - 配给制下教育和医疗免费水电燃气费用极低[74] 中古经贸关系 - 19世纪中叶约12.5万中国劳工在古巴种植园工作[34] - 2024年设立"中国游客接待中心"和中文呼叫中心[98] - 计划开通中国南部至古巴的新航线[100]
邂逅甜蜜
中国经济网· 2025-04-27 08:07
甘蔗的起源与传播 - 甘蔗最初在8000年前的新几内亚岛被发现,当地原住民首次尝到其茎秆的香甜味道 [2] - 成熟甘蔗含糖量为12%至20%,其中蔗糖占比超过90%,全世界80%的食糖原料来自甘蔗 [2] - 甘蔗从新几内亚岛沿人类迁徙和贸易路线传播到世界各地,印度人最早将其制成粗糖"gur" [3] 中国制糖业发展 - 中国周朝开始种植甘蔗,汉代加工成"蔗饴"、"蔗饧"和"石蜜"等糖制品 [4] - 唐代引进印度制糖技术并本土化,北宋"窨制法"使中国糖霜达到新高度 [4] - 明清时期"黄泥水淋脱色法"生产出高品质白砂糖,远销日本、波斯湾和欧洲等地 [4] 糖的全球贸易与影响 - 11世纪末欧洲十字军首次接触糖,威尼斯商人将其作为奢侈品引入欧洲,价格堪比黄金 [5] - 15世纪葡萄牙将甘蔗移植到大西洋岛屿,后引入加勒比地区,18世纪该地区糖产量占全球80% [6] -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均食糖量从1700年的4磅增至1800年的18磅,成为工人阶级重要热量来源 [7] 糖的社会文化意义 - 糖从贵族奢侈品演变为平民日常食品,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7] - 糖相关产品如英国下午茶、美洲朗姆酒等成为重要文化符号和经济支柱 [7] - 糖在医学(葡萄糖注射液)和文化("甜蜜"象征幸福)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7]
历史重演,「禁酒令」已预示关税战结局?| 氪金·大事件
36氪· 2025-04-23 17:15
禁酒令的经济影响 - 禁酒令推行10多年导致美国税收减少15%,同时禁酒局预算从440万美元飙升至1340万美元[6][8][26] - 禁酒期间美国啤酒价格上涨700%,白兰地上涨433%,白酒上涨270%[7][27] - 酿酒业原为美国第五大制造业,禁酒后行业遭受毁灭性打击[26] 黑帮产业崛起 - 阿尔·卡彭黑帮通过私酒产业年收入达1亿美元,并建立原料农场、玻璃瓶厂、运输公司等完整产业链[19] - 黑帮发明洗钱手段,通过开设洗衣房将非法收入合法化[20] - 1960年美国黑手党年利润达70-100亿美元,相当于十大工业巨头总和[25] 市场供需扭曲 - 禁酒令期间美国年均酒类消耗量反增50%,从5000万加仑升至7600万加仑[7][27] - 私酒酿造缺乏监管导致工业酒精兑水等乱象,酒精中毒死亡人数10年间增加35倍[27] - 黑市私酒渠道包括加拿大威士忌、墨西哥龙舌兰和古巴朗姆酒三大走私路线[19] 政策与行业联动 - 禁酒令废除后酿酒业复苏,拉动消费并缓解失业问题[29] - 罗斯福竞选时以废除禁酒令为纲领,最终推动第二十一号宪法修正案通过[30] - 历史对比显示极端政策(如关税战)可能重蹈禁酒令覆辙,加剧民众负担[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