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药
搜索文档
复星医药20251029
2025-10-30 09:56
公司概况与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为复星医药,核心业务包括制药、医学诊断与医疗器械、医疗健康服务[1]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3.93亿元,同比略有下降,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5%至25.23亿元[2][3]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5.73亿元,同比下降14.32%,但降幅较上半年收窄9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实现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11.28%,呈现逐季改善趋势[2][3] * 创新药许可(如XH004和FXS6,837项目)贡献了利润和现金流,是业绩改善的关键因素之一[2][3] 现金流与资产结构优化 * 公司高度重视现金流质量,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33.82亿元,同比增长13.23%[2][5] * 通过退出非战略、非核心资产,回笼资金近23亿元,提升了资产流动性[2][5] * 成功发行总规模10亿人民币、为期两年的全国首单医药行业中长期科技创新债券[8] 研发投入与创新进展 *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合计39.98亿元,同比增长2.12%,其中研发费用为27.3亿元,同比增长3.08%[2][6] * 第三季度研发费用显著增长,达10.13亿元,同比增长28.81%,其中创新药的研发费用增长超过30%[2][6] * 研发取得多项进展:汉素壮在胃癌新辅助治疗中期数据良好[14] 斯鲁利单抗胃癌围手术期适应症已达主要临床终点,若获突破性治疗认定最快有望2026年七八月获批[24] 核药平台在成都布局,管线梯度推进,包括双靶点Pizem等产品[27][28][29] * 未来半年到一年的潜在业务发展品种包括三个处于临床一期的小分子药(靶点T1、P2K1、ARA、BDK)和22号产品,三季度确认对外许可收入超5亿元[18] 各业务板块表现 * **制药板块**: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208亿元,同比略有下降,主要受成熟药品集采影响,但影响正逐步减弱 创新药品收入超过67亿元,同比增长18.09%,收入占比提升至32.3%[3][7] 汉立康、奥康泽、沛津、怡心坦、倍稳等创新药品增长良好,其中部分产品1-9月增速超50%[7][10] 生物类似药汉曲优和斯鲁利单抗在国际市场注册取得进展,国内形成产品集群应对集采[12] * **医学诊断及医疗器械板块**:前三季度收入30.33亿元,同比略有减少 Breas呼吸机及直观复兴的装机量和手术例数保持增长,其中手术例数增速超20%[7][21] 达芬奇机器人2024年国内装机58台,2025年预计超此数,累计手术量已超80万例,国产化提升带动成本优势[21][22][23] * **医疗健康服务板块**:前三季度销售收入约55亿元,同比略有下降(主要因并表口径变化),剥离部分企业后,医疗服务及康复板块均实现增长,其中康复板块同比增长约36%[7][8][31] 第三季度盈利明显改善,归属复星利润减亏约40%[31] * **疫苗板块**:计划分拆控股子公司复星安特金至香港联交所上市 2025年预计全年收入规模超5亿元,已上市狂犬疫苗和流感疫苗,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等处于研发阶段[15] 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 * 整体毛利率维持在48.2%,随着创新药收入占比提升,毛利率呈积极向好趋势[2][8] * 销售费用率为21.3%,管理费用率为10.4%,处于合理水平,运营效率显著提高[8] * 1-9月生产成本下降约27%,订单回输及单采方面实现约40%的增长[13] * 通过提升集中能力和大规模生产生物类似药原液来降低成本并规模化生产[33] 市场拓展与国际化战略 * 公司对全年业绩展望充满信心,预计创新产品收入将保持良好势头以完成明年股权激励目标,2025年创新药品市场保持同比25%增速[4][9][10] *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布局北美、欧洲、日本、非洲、东南亚、南美等地区,增强全球临床、注册、商业化和制造能力[4][16][17] 例如斯鲁利单抗在北美完成桥接实验入组,欧洲4类单抗已获批,非洲青蒿琥酯系列覆盖40多国并计划在科特迪瓦建厂[17] * 国内集采应对:第十一批集采对公司仿制药板块整体利好,有七个产品参与[34] 对于生物类似药集采(预计可能推迟至2026年),公司对可能进入目录的四个产品持乐观态度,认为具有成本优势[36] 未来发展战略 * 发展战略包括坚持创新驱动与深度国际化,拥抱AI技术,聚焦治疗领域(如血液瘤、实体瘤等),并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引进许可等多种模式打造开放式创新[37][38] * 在平台建设上,布局小分子、抗体、ADC及细胞治疗等领域,并全面提升运营效率,进行精细化的资源投入产出管理[38]
创新药发力 复星医药前三季度创新药品收入超67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10-28 22:1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3.93亿元,同比下降4.91% [1] - 同期创新药品收入超过67亿元,同比增长18.09% [1] 创新产品研发进展 - 自研CDK4/6抑制剂复妥宁在中国境内新增获批一项适应症,用于HR阳性、HER2阴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 [2] - 自主研发的地舒单抗注射液两项规格先后在美国和欧盟获批上市,成为首个在海外获批的国产地舒单抗 [2] - 第二款CAR-T产品布瑞基奥仑赛注射液的药品注册申请于2025年9月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2] 业务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拟分拆控股子公司复星安特金于香港联交所上市,以深化疫苗领域布局 [3] - 控股子公司作为LP现金出资1亿元参与设立目标基金,投资于化学创新药、生物药、高端医疗器械等战略性新兴领域 [3] - 公司已设立核药业务平台星睿菁烜,布局泛肿瘤领域诊疗一体化核药产品赛道 [3] - 公司通过布局核药、RNA、基因治疗、AI药物研发等前沿技术完善研发产业链 [3]
复星医药2025前三季度创新药品收入超67亿元 同比增长18.09%
新华财经· 2025-10-28 21:41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3.9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2] - 同期创新药品收入超过67亿元,同比增长18.09%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82亿元,同比增长13.23% [2] 创新产品与研发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共计39.98亿元,同比增长2.12%,其中研发费用为27.30亿元 [4] - 2025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0.13亿元,同比增长28.81% [4] - 创新型小分子CDK4/6抑制剂复妥宁于中国境内新增获批1项适应症 [2] - 自主研发的地舒单抗注射液两项规格均先后在美国和欧盟获批上市,成为首个在海外获批的国产地舒单抗 [2] - 第二款CAR-T产品布瑞基奥仑赛注射液的药品注册申请于2025年9月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3] - 创新型PD-1抑制剂斯鲁利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相关研究已达到主要研究终点 [3] - 靶向PD-L1抗体偶联药物注射用HLX43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3] 战略与运营 - 公司持续推动降本增效和资产轻量化,优化资产及财务结构 [2] - 通过强化供应链管理和提升运营效率改善现金流 [2] - 已设立核药业务平台星睿菁烜,以布局泛肿瘤领域诊疗一体化核药赛道 [3] - 逐步构建高价值管线组合,并通过布局核药、RNA、基因治疗、AI药物研发等前沿技术完善研发产业链 [3]
西北老字号药企 突闯“核药”赛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19:30
公司战略投资 - 佛慈制药以2000万元现金增资科近泰基新技术有限公司,增资完成后将持有该公司4.911%股权 [1] - 此次投资旨在提前布局放射性同位素药物赛道,以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1] - 参与科近泰基本轮增资的机构还包括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甘肃国资、中科创星等,总融资额达到3.73亿元人民币 [5][12] 科近泰基公司概况 - 科近泰基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医用同位素项目产业化的主体企业 [4] - 公司主要业务为协同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甘肃省同位素实验室等开展医用同位素的生产、销售、运营及药物协作研发 [4] - 科近泰基2024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为3348.91万元,净利润为77.82万元;2025年1-6月未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为1119.85万元,净利润为-156.76万元 [17] 放射性药物(“核药”)行业前景 - “核药”是一种将放射性同位素与特定载体结合而成的新型药物,可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能够精准定位病灶,被视作医药产业的前沿方向之一 [14] - 有数据显示,到2030年,中国放射性药物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260亿元 [15]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甘肃省同位素实验室正在兰州新区共建基于加速器的医用同位素药物研发平台,以用于肿瘤治疗的α—放射性同位素为突破口 [16] 佛慈制药基本面 - 佛慈制药是一家具有近百年制药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业务围绕中成药制造和大健康展开 [6][8] - 公司拥有药品批准文号467个,以及10个独家产品;过去十余年间,营收从2011年的2.71亿元增长至2023年11.63亿元,但2024年营收有所下滑 [9] - 公司归母净利润在2020年触及1.08亿元高点后开始下滑,近两年回落至6000万元级别 [9] - 自2011年上市以来,公司累计实施现金分红14次,总额达1.80亿元,平均分红率接近20% [11] 投资背景与公司财务状况 - 佛慈制药长期处于中药单一赛道,面临增长天花板,亟需拓展新的成长曲线 [18] - 2023年,公司成为甘肃省属国企,并被认定为“甘肃省现代中药产业链链主企业”,产业引领者角色愈加清晰 [19] - 根据2024年年报,公司货币资金达3.98亿元,占总资产的16.11%,短期借款仅1000万元,长期借款180万元,账面资金充裕且负债水平极低 [19] - 公司近期获得股东大会授权,可启动募资上限3亿元的小额快速定增,为潜在资金需求预留窗口 [23][24]
远大医药20251016
2025-10-16 23:11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核药(放射性药物)行业及制药行业,公司为远大医药[1] 核心观点与论据 核药业务表现与前景 * 公司核药业务快速增长,核心产品E90(用于肝癌治疗)2024年国内收入达5亿港元,同比增长140%,累计治疗超2000例患者[2] * 全球核药市场预计到2029年达21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16.4%[2][5] 中国市场预计到2030年达260亿人民币,复合增长率9%[2][5] * 公司在前列腺癌领域的产品鲁177 PSMA能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总生存期从11.3个月延长至15.3个月,无进展生存期从3.4个月提升至8.7个月[2][12] * 公司在核药领域布局全面,拥有12款临床注册在研管线,其中4款药物已进入临床三期阶段[4] 传统制药业务与财务状况 * 公司传统制药板块根基稳固,2025上半年收入61.1亿港元,净利润11.7亿港元,其中制药科技占比60%,为核药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2][7] * 公司费用率稳定,2025上半年销售费用率31%,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回升至58.9%和19.2%,盈利能力有所改善[2][8] * 公司分红政策稳定,2024年分红总额达9.1亿元,分红率37%[3][11] 创新药研发进展 * 公司创新药3,141针对脓毒症,临床数据亮眼,有望打破全球缺乏特效药的困境[2][4][16] 脓毒症被WHO列为全球公共卫生优先事项,目前缺乏针对性治疗手段,3,141市场潜力巨大[16] * 公司在肾癌领域诊断药物获FDA优先审评,国内三期临床试验同步推进,另有鲁177 RDC药物591和250将逐步进入市场[12]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拥有超过260种医保品种及多款专科产品在研[7] * 公司全球合作广泛,氨基酸板块海外销售业务占比40%[11] * 核心产品E90主要应用于不可手术切除、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等适应症,2022年国内新发肝癌患者约为36.7万人,市场潜力巨大[13][14] * 全球核药市场主要靶点为SSTR和PSMA,以鲁177等诊疗一体化核素为主,中国有15款创新核素处于临床三期阶段[9][10]
A股多家头部中药企业增收不增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8 08:29
行业整体表现 - 中药行业在政策推动、价格调整、技术革新与需求分化的交织中呈现结构性机遇发展格局 [1] - 行业整体呈现"增收不增利"特征,企业间存在两极分化现象 [1] - 中药材产业正经历价格深度调整,供应链承压与重构并存,价格呈现分化态势 [4] - 集采常态化加速行业及市场分化 [4] 企业财务表现对比 - 白云山以418.35亿元营收绝对领跑,同比增长1.93%,但归母净利润25.16亿元同比下降1.31% [4][7] - 云南白药实现营收净利双增,营收212.57亿元同比增长3.92%,归母净利润36.33亿元同比增长13.93%创同期历史新高 [5] - 片仔癀营收53.79亿元同比下降4.81%,归母净利润14.42亿元同比下降16.22%,为2003年上市以来首次上半年营收下降 [5] - 华润三九营收148.10亿元同比增长4.99%,归母净利润18.1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4.31% [7] - 同仁堂营收97.69亿元同比微增0.06%,归母净利润9.45亿元同比下降7.39% [6] 成本与原材料压力 - 片仔癀关键原材料天然牛黄价格从2023年初57万元/公斤升至2024年底170万元/公斤,近期降至150万元/公斤 [6] - 片仔癀医药制造业毛利率减少7.60个百分点,肝病用药毛利率减少10.89个百分点 [6] - 同仁堂通过优化原料采购节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19.5亿元,同比激增13139.22% [7] - 华润三九利润下降受流感发病率降低、零售渠道调整及高基数等因素影响 [7] 研发创新布局 - 白云山布局160多项在研项目,其中1类创新药十余项 [9] - 片仔癀推进18个在研新药及经典名方研发项目,5个中药1.1类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9] - 同仁堂重点推进药品适应症拓展和重点品种二次开发 [9] - 云南白药在研项目涉及16个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开展项目37个,布局核药创新药物发展 [9][10] - 云南白药上线70+数字员工,节省人力7000人天/年,探索AI技术全产业链应用 [10] - 华润三九研发投入6.62亿元同比增长68.99%,在研项目205项,通过收购天士力强化处方药研发创新 [11] 战略发展方向 - 华润三九完成对天士力28%股份收购,明确CHC为核心业务,天士力以处方药为核心业务 [11] - 各企业依据自身特色积极布局研发创新,强化自身优势 [11]
两款独家药品未通过医保目录调整形式审查
贝壳财经· 2025-09-03 10:04
医保目录调整形式审查结果 - 国家医保局公布2025年药品目录调整形式审查结果 共有6个药品审查结果发生变化 其中2款药物未通过审查 4款产品被调进名单 [1] - 未通过审查的药品为注射用利培酮微球和注射用双羟萘酸曲普瑞林 通过审查的包括左旋多巴注射液等4款产品 [1] 未通过审查药品详情 -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为圣兆药物独家品种 2023年2月获批上市 用于治疗精神类疾病 是国内首个获批的仿制药 原研药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达4.9亿美元 预计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达9.2亿元 [3] - 注射用双羟萘酸曲普瑞林为益普生独家品种 2023年国内获批 用于治疗性早熟和前列腺癌 [3] - 两款药物虽为独家品种 但同治疗领域已有早前纳入医保的竞品(绿叶制药利培酮微球2021年入医保 亮丙瑞林2000年上市并纳入医保) [3] 商保创新药目录进展 - 首次设立的商保创新药目录共有121个药品通过形式审查 覆盖CAR-T疗法、核药等最新治疗技术 [5] - 5款CAR-T疗法通过审查 包括阿基仑赛注射液、纳基奥仑赛注射液、瑞基奥仑赛注射液、伊基奥仑赛注射液和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 CAR-T此前因价格过高(远超30-50万元)多次未能进入医保目录 [5] - 4款核药通过审查 包括锝[99mTc]替曲膦注射液和氟[18F]贝他苯注射液 核药具有精准靶向肿瘤细胞的特点 [6] 重点药品动态 - 司美格鲁肽片通过形式审查 该药为全球首款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 2024年1月在国内上市 其原研药2023年上半年以167亿美元销售额成为全球"药王" [6] 后续工作安排 - 医保目录调整将于9-10月开展谈判/竞价/价格协商工作 最终结果计划在10-11月公布 [7]
远大医药(0512.HK):核药管线多元拓展 STC3141具备脓毒症FIC潜力
格隆汇· 2025-09-02 03:11
战略聚焦与核药业务 - 公司战略聚焦核药领域 产品布局全面多元 凭借诊疗一体化技术和成都甲级核素生产基地投产 有望在全球核药市场抢占市场份额[1] - 全球核药市场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6.4% 预计2029年达219亿美元[1] - 核心产品钇[90Y]微球注射液(易甘泰)为国内首个肝癌治疗核药 累计治疗近2000例患者 2024年国内销售收入达5亿港元 同比增长140% 并被纳入CSCO等国内外权威指南[1] - 通过收购Sirtex 引进Telix的RDC技术和自主研发等方式 形成12款临床注册在研管线 覆盖前列腺癌(TLX591/TLX591-CDx) 肾癌(TLX250/TLX250-CDx)等癌种 其中4款国内管线进入临床III期[1] 呼吸及危重症业务 - 2024年公司制药科技板块呼吸及危重症方向收入同比增加26.9%[2] - 全球首创重建免疫稳态疗法的脓毒症药物STC3141国内临床II期试验结果疗效显著 药物治疗组第7天SOFA评分降幅明显大于安慰剂组 尤其高剂量组 上市指日可待 有望打破长期缺乏脓毒症针对性治疗药物的全球困境[2] 财务表现与产品结构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61.1亿港元 同比增长1.0% 实现归母净利润11.7亿港元 同比下降26.1%[2] - 公司制药科技占总营收63.0% 重点产品包括五官科的血明目片和瑞珠 呼吸及重症抗感染的金嗓系列 切诺和恩卓润/恩明润[2] - 公司拥有260+医保品种 并有多款专科产品在研 传统制药科技板块兼具长期现金流稳定性与创新成长性[2] 业务布局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国内核药及高端制剂领域的企业 业务除传统制药(呼吸急救 心脑血管 五官科)外 对核药抗肿瘤诊疗 心脑血管介入器械进行前瞻性布局[3] - 公司在核药靶向抗肿瘤药物领域构建了覆盖研发 生产 销售的全球化全产业链布局 实现了对肝癌 前列腺癌 神经内分泌肿瘤等适应症的全面覆盖[1][3]
远大医药(00512):核药管线多元拓展,STC3141具备脓毒症FIC潜力
平安证券· 2025-09-01 17:46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1][7] 核心观点 - 远大医药核药管线多元拓展,STC3141具备脓毒症FIC潜力 [1] - 公司战略聚焦核药领域,产品布局全面多元,核药抗肿瘤诊疗业务增长迅猛 [6][18] - 制药科技板块根基稳固,呼吸及危重症业务增长显著,STC3141国内临床II期试验结果疗效显著 [6] - 公司2025年PE估值为17倍,低于可比公司均值22倍 [7]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1.1亿港元(yoy+1.0%),归母净利润11.7亿港元(yoy-26.1%)[6][14] - 2024年实现营收116.5亿港元(yoy+10.6%),归母净利润24.7亿港元(yoy+31.3%)[14]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58.9%,净利率19.2% [16] - 各业务板块收入占比:制药科技63.0%,生物科技27.6%,核药抗肿瘤诊疗及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科技9.5% [18] - 核药抗肿瘤诊疗业务板块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2亿港元,同比增长105.5% [18] - 公司连续多年稳定分红,2024年分红9.1亿港元,分红率达36.9% [20] 核药业务发展 - 全球核药市场预计2029年达219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16.4% [6] - 公司核药核心产品钇[90Y]微球注射液(易甘泰®)2024年国内销售收入达5亿港元(yoy+140%),累计治疗近2000例患者 [6] - 公司形成12款临床注册在研管线,覆盖前列腺癌、肾癌等癌种,其中4款国内管线进入临床III期 [6] - 公司核药在研产品覆盖68Ga、177Lu、131I、90Y及89Zr 5种关键放射性核素,囊括肝癌、前列腺癌、脑癌等高发癌种 [53] - 全球在研III期及以上核药创新药品种共15款,适应症主要集中在前列腺癌、神经内分泌瘤等 [50] 制药科技与创新产品 - 2024年公司制药科技板块呼吸及危重症方向收入同比增加26.9% [6] - 脓毒症药物STC3141国内临床II期试验结果显示药物治疗组第7天SOFA评分降幅明显大于安慰剂组 [6] - 公司拥有260+医保品种,制药科技板块重点产品包括五官科的血明目片和瑞珠,呼吸及重症抗感染的金嗓系列、切诺和恩卓润/恩明润 [6] - 脓毒症治疗药物市场规模2023年估计118.8亿美元,预期2032年增长至193.7亿美元 [71] 公司战略与竞争优势 - 公司构建覆盖研发、生产、商业化的核药全产业链布局,核心产品易甘泰®覆盖中国22个省市的50余家医院 [11] - 公司拥有全球5大技术平台,9大研发中心,30多家国内外成员企业,超320位海外员工 [22] - 专利布局彰显技术实力,累计获有效专利756项(发明专利468项) [22] - 氨基酸板块产品销往140余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业务占比超40% [22]
远大医药(00512)Go Global战略闪耀浦江泌尿肿瘤学术大会 核药MNC优势地位显著 中期业绩创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2:28
公司战略与布局 - 公司在浦江泌尿肿瘤学术大会上发布尿路上皮癌早筛早诊项目 展示早筛早诊 精准诊疗与核药创新的系统布局与科研实力 [1] - 公司持续践行科技创新 已构筑雄厚的创新研发实力及兼具广度与深度的创新布局 并进入创新业务兑现期 "Go Global"创新战略发展势头正盛 [1] - 公司未来将持续深耕分子诊断 精准诊疗与核药研发三大核心领域 依托全球核药等创新资源与自主研发体系 致力于打造泌尿肿瘤诊疗一体化解决方案 [2] - 公司通过形成诊疗一体化的创新核药产品组合 全方位满足泌尿系统肿瘤患者的早检查 早诊断 疗效监控及复发监测等全病程管理临床需求 重塑泌尿肿瘤精准诊疗格局 [5] - 核药已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最强引擎和"Go Global"全球化创新发展战略的核心驱动 产品管线爆发强增长潜力 完善产业生态为竞逐全球核药市场奠定基础 [6] - 公司核药领域实现研发 生产 销售 监管资质等多个环节全方位布局 为核药全球化创新研发战略奠定坚实业务基础 [10] - 公司成都温江核药研发及生产基地投入运营 与美国波士顿研发中心 远大医药-山东大学放射药物研究院共同构建全球核药研发中心网络 实现从中国药企到核药MNC的战略升级 [12] - 公司"Go Global"创新战略推进 有望凭借强劲研发实力成为中国医药出海关键力量 夯实全球核药领军企业地位 点亮"中国智造"品牌形象 [14] 产品研发与管线 - 公司发布四基因联检尿路上皮癌早筛早诊项目 面向尿路上皮癌诊断 随访 疗效评估等关键场景 拥有基因突变+甲基化双重检测机制 卓越检出性能 无创便捷及高级别证据导向等技术要点 [2] - 公司四基因联检尿路上皮癌早筛早诊项目相关注册临床研究已发布在国际权威期刊《Molecular Cancer》 并成功纳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2024》及《膀胱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2024年版)》 获得国内外专业权威认可 [2] - 公司是全球仅有的四家实现创新核药商业化的药企之一 也是全球范围内在核药抗肿瘤领域拥有最丰富产品管线和诊疗一体化布局的创新药企之一 [6] - 公司核药产品覆盖研发到上市各个阶段 研发注册阶段产品共有15款 是进入中国III期临床研究中诊断和治疗类创新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总计储备最多的企业 [6] - 公司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创新RDC药物TLX591已获批加入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 配套诊断类产品TLX591-CDx已在澳大利亚 美国 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 国内已完成III期临床研究全部患者入组 计划年内递交国内上市申请 [9] - 公司用于诊断HCC的GPN02006在2025年北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年会斩获口头报告 未来有望成为全球首个针对GPC-3靶点的HCC诊断类RDC产品 [9] - 公司重磅创新核药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十余篇研究成果入选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及2025年亚太原发性肝癌专家会议等国际权威会议 获美国FDA提前批准新增适应症HCC 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获FDA批准用于不可切除HCC和结直肠癌肝转移双重适应症的选择性内放射治疗产品 [9] - 公司已储备133个在研项目 其中创新项目42项 上半年实现38项重大里程碑进展 其中创新产品16项 [14] - STC3141这一First-in-Class药物最具潜力 作用机制独特且针对脓毒症市场空间广阔 [14] 财务表现与业务进展 - 公司上半年实现约61.1亿港元收入历史新高 若剔除集采影响 收入同比增长约13% 期内净利润录得约11.7亿港元 [13] - 公司创新及壁垒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约51% 同比增长近15个百分点 [13] - 公司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实现收入约4.2亿港元 同比大幅增长近106% [13] - 公司呼吸及危重症板块的恩卓润® 恩明润®和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稳步放量 心脑血管急救板块的能气朗®辅酶Q10片等优势产品持续领跑细分市场 [13] - 公司五官科板块的全球首创干眼症鼻喷产品酒石酸伐尼克兰鼻喷雾剂已于近期在中国大陆开出首批商业化处方 [13] - 公司上半年在海外揽获1亿美元的全球首款及唯一一款获FDA批准的蠕形螨睑缘炎用药GPN01768成功落地中国澳门 或将在未来贡献显著业绩增量 [13]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会 - 肿瘤早检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及降低治疗成本至关重要 我国肿瘤早检市场正乘风而起 业内对其未来发展保持较高增长预期 [3] - 2018年至2022年我国肿瘤早筛早诊市场规模以97.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12亿元 预计2030年将达到近285亿元 [3] - 2020年我国"泌尿三癌"新发病例数超过27万例 同期死亡人数超过13万例 泌尿系统三大肿瘤新发病人数正逐年递增 临床上对相关肿瘤精准 无创的早期检测需求十分可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