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

搜索文档
电气设备:从技术本征角度看钠电池产品高倍率等特性来源
五矿证券· 2025-05-28 16: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气设备行业评级为看好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二代产品性能比上一代有所提升,具备良好的倍率性能和低温性能,建议关注钠离子电池相关的正极材料、电池等产业投资机会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宁德时代发布钠电池相关产品,包括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计划2025年6月量产;钠新动力电池产品,计划2025年12月量产,首发落地巧克力换电车型 [2] 事件点评 - 宁德时代2021年7月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产品,本次第二代产品性能有较大提升 [3] - 钠电池理论高倍率和低温性能优势来自于较小的斯托克斯半径和较低的去溶剂化能力 [3] - 钠离子电池在启停电源、北方低温地区等领域具备一定的相对优势,实际产品中常借助正负极改性、电解液设计、电芯设计等进行性能改性 [3] 产品对比 - 宁德时代二代钠离子电池相比一代,能量密度最高达175wh/kg(一代电芯160wh/kg),循环寿命>10000次,快充性能10min可从30%到80%SOC(一代15min到80%SOC),低温性能在-40℃可用电量>90%(一代-20℃可用电量>90%) [10] 特性溯源 - 钠离子相比锂离子具备更小的斯托克斯半径,有利于提升扩散系数,带动较高倍率性能 [13] - 钠离子具备更低的去溶剂化能力,带来理论上更好的倍率性能 [14] - 钠电池具备理论良好的低温性能,源于钠离子O3型正极具有更低扩散势垒和更高离子电导率、较弱的离子 - 溶剂相互作用、钠盐的低粘度作用 [19] 市场空间 - 钠离子电池在启停电源领域、北方低温地区部分需求场景等具备一定的市场空间,建议关注相关产业投资机会 [20]
盘前必读丨中央部署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美股再遇“黑色星期一”
第一财经· 2025-04-22 07:39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全线下跌 道指跌2.48%至38170.41点 纳指跌2.55%至15870.90点 标普500跌2.36%至5158.20点 [2][3] - 特斯拉股价跌5.8% 因平价版Model Y汽车推出推迟 [3] - 明星科技股普遍下跌 英伟达跌4.51% Meta跌3.35% 亚马逊跌3.06% 微软和谷歌跌2.3% 苹果跌1.94% [3]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逆势上涨0.2% 阿里巴巴涨1.2% 百度涨0.5% 京东跌1.9% [3] 大宗商品市场 - 国际油价下跌 WTI原油近月合约跌2.47%至63.08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近月合约跌2.50%至66.26美元/桶 [3] - 黄金期货价格大涨 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COMEX黄金期货涨2.95%至3406.20美元/盎司 [3] 政策动态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意见 支持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 深化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 建立生物医药进口研发物品"白名单"制度 [4] - 上交所召开私募机构座谈会 机构认为中国资产估值处于低位 具备估值修复潜力 [4] - 四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 提出18条重点举措 [4] - 中汽协发布驾驶辅助宣传规范倡议 要求企业建立产品告知机制 [5] - 杭州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 支持职工购买保障性住房并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 加大租房提取力度 [5] 公司动态 - 美团声明从未限制骑手多平台工作 否认"二选一"传言 [6] - 宁德时代推出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 续航800公里 充电5分钟可续航520公里 [7] - 宁德时代发布钠离子电池品牌"钠新" 能量密度达175wh/kg 寿命突破8年 首款产品将于6月量产 [8] - 光线传媒一季度净利润20.16亿元 同比增长374.79% [9] - 广大特材一季度净利润7425.02万元 同比增长1488.76% [10] - 亚联机械一季度净利润5760.44万元 同比增长1088.67% [11] - 永鼎股份一季度净利润2.9亿元 同比增长960.55% [12] - 仙坛股份一季度净利润4802.39万元 同比增长583.83% [13] - 步步高一季度净利润1.19亿元 同比增长488.44% [14] - 胜宏科技一季度净利润9.21亿元 同比增长339.22% [15] - 浙江永强2024年净利润4.62亿元 同比增长808.27% [16] - 京东方A拟回购15-20亿元A股股份并注销 [17] - 中国交建拟回购5-10亿元A股股份 控股股东拟增持2.5-5亿元H股股份 [18] - 三博脑科董事长张阳被留置和立案调查 公司称生产经营正常 [19] 机构观点 - 江海证券建议谨慎追涨贵金属板块 [20] - 国泰海通认为中国股市升势未结束 新兴科技是主线 金融周期是黑马 [20] - 华龙证券认为关税冲击已被市场吸收 政策支撑将维持市场稳定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