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位通用MCU
搜索文档
普冉股份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94% “存储+”战略加速推进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09:45
财务表现 - 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27亿元,同比增长11.94%,环比增长5.24% [2] - 公司第三季度实现扣非后净利润0.10亿元,环比增长35.70% [2] 存储芯片主业 - NOR Flash产品采用SONOS与ETOX双工艺平台,容量范围覆盖512Kbit至1Gbit [2] - 40nm SONOS工艺支撑的4Mbit-128Mbit产品已成为交货主力 [2] - 全容量ETOX NOR Flash系列通过AEC-Q100车规认证,为切入汽车电子赛道奠定基础 [2] - EEPROM产品线在手机摄像头模组领域保持领先,并成功拓展至工业控制与车载场景 [2] - 全系列车载EEPROM产品通过AEC-Q100 Grade1认证,已批量交付车身摄像头、车载中控等应用 [2] - 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2] “存储+”战略与新增长引擎 - 公司基于ARM Cortex-M内核开发32位通用MCU,已推出百余款型号 [3] - MCU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电机控制、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3] - 超低功耗M0+系列深度休眠功耗低至0.7μA [3] - 高性能M4系列凭借优质模拟外设,获得工业控制、人机交互等中高端市场客户认可 [3] - 部分工规级MCU已应用于车身氛围灯、车窗控制等非安全性能领域 [3] 行业趋势 - 本轮由AI驱动的超级周期到来,数据中心大容量存储需求高速增长 [3] - 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渗透率提升,将共同推动存储技术创新与市场大幅扩容 [3]
纳思达20251030
2025-10-30 23:21
公司概况与核心业务 * 公司为纳思达,核心业务为打印机(以奔图品牌为主)与集成电路(以吉海公司为主)[16]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5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为负3.56亿元,扣非净利润为负2.31亿元[3] * 净利润为负主要受出售利盟业务影响,导致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受损约5.16亿元[2][3] * 出售利盟后,公司资产负债率显著优化,从72%下降至44%[2][3] 奔图业务(打印机)表现与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奔图业务出现大幅下滑,净利润仅为6,200万元[2][5] * 业绩下滑直接原因为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于7月1日更新安全可靠测评3.0,将打印机主控芯片和GPU纳入测评范围[2][4] * 新规导致奔图需准备送测材料,显著影响出货节奏,三季度出货量从二季度的23万台锐减至6万台[4][5] * 奔图业务发展分为三阶段:2007-2017年为技术突破期,2017-2022年为高增长期(营收增长30倍、净利润增长13倍),2022年至今进入横盘调整期[7] * 公司正在储备新产品,包括迭代低端黑白机型及推出新的A4黑白高速机和A3低速彩色机以应对未来需求[7] * 从数据看,信创领域出现回暖迹象,奔图近期销量有所增长[20] 行业政策与长期影响 * 安全可靠测评3.0将打印机主控芯片纳入信息安全闭环,预计2026年初公布结果,将成为客户采购重要依据[6] * 该政策将推动国产打印机替代进口产品,为公司带来新的市场机会[2][6] * 《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也提到要推动国产打印机和复印机的使用,进一步支持公司发展[2][6] * 国家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新增GPU和打印机主控芯片品类,显示国家对打印设备信息安全问题愈加重视,将给贴牌厂商带来更大竞争压力[19] * 目前中国打印机市场份额仅为10%,全球份额为1.7%,未来发展空间巨大[17] 海外市场拓展战略 * 公司计划加强海外市场拓展,改变过去被动销售模式[8] * 目前存在两大被动因素:产品线不全以及过去因财务压力导致营销投入不足[8] * 公司董事长将更多精力放在奔图国际经营上,计划增加人力、营销和市场推广投入[8][9] * 目前除中国和俄罗斯外,公司在其他区域市场份额较低[9] * 奔图每年约有40%的营收来自海外市场,公司目标是使海外业务占据公司整体营收的近一半[10] 吉海公司(集成电路)现状与展望 * 2025年吉海公司业绩未达预期,主要原因包括打印机相关芯片业务受困,以及非耗材芯片价格不理想[2][12] * 虽已推出32位通用MCU、工业电机和DSP领域的新产品,但今年贡献有限[2][12] * 汽车电子领域营收预计达到五六千万元,但基数仍较小[13] * 公司已对事业部进行重新划分,并调整销售管理团队,以解决库存管理问题并提升销售效率,调整预计在2026年第一季度见效[14] * 公司将在电机和DSP产品上发力,这两个领域分别拥有200亿和100亿的市场空间,目前国内厂商渗透率较低[14] 其他业务与整体战略 * 通用耗材业务年收入可达五六十亿元,但尚未实现盈利,新任总裁将进行重大改革以提高净利润和现金流贡献[4][15] * 公司战略定位坚定于打印机与集成电路两大核心业务,专注于高端工控与汽车电子等蓝海市场[2][16] * 国内芯片设计公司整体竞争力较弱,在电机和DSP领域缺乏优秀厂商,汽车行业国产芯片渗透率极低,但一旦突破,合作将更稳定,毛利率会提升[18] * 公司强调核心竞争力及产品质量未受影响,将通过调整人员、增加投入等措施,在中高端工控和汽车等稳定性高的领域寻求合作机会,实现长期发展[21]
出口含“新”量更足!沪市主板公司以积极笔触描摹出中国经济大格局的稳健形制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30 22:41
沪市主板2024年年报核心表现 - 沪市主板公司展现出基础稳、韧性强的板块底色,积极描摹中国经济稳健形制 [1] 多元化外贸格局 - 2024年沪市主板公司实现海外收入6.09万亿元,同比增长7%,非美出口占比超八成 [2] - 东盟、非洲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成为重要出口目的地:三一重工非洲区域业绩同比增长44%,上汽集团东盟销量达13万辆(新能源车占比43%),中国中车国际业务新签订单472亿元,八大建筑央企新签海外订单1.87万亿元(同比+15%) [2] - 高端装备、集成电路等高科技产品加速出海:电子/汽车/家电/机械设备行业海外收入分别增长15%/10%/9%/7%,东方电缆交付欧洲海上风电超高压海缆,兆易创新NOR Flash出货量创新高,海尔智家多区域市场份额第一 [3] - 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带动轻工、零售、食品饮料增长:小商品城跨境清算资金超40亿美元,顾家家居跨境电商沙发品类全球销量第一 [3] 并购重组动态 - 2024年至2025Q1沪市主板新增并购交易超1500家次,金额超1.4万亿元,重大重组交易金额同比+370%至4100亿元 [4] - 标志性案例:国泰君安吸并海通证券、中国船舶拟吸并中国重工(均超千亿元),湘财股份吸并大智慧为首单民营非同控合并,瀚蓝环境收购粤丰环保 [4] - 产业并购占比近七成:华电国际注入发电资产提升装机规模,恒丰纸业收购锦丰纸业形成产能互补,兆易创新收购苏州赛芯扩充模拟芯片品类 [5] 分红与回购 - 2024年沪市主板1259家公司现金分红1.77万亿元(同比+6%),分红比例39%(+0.83pct),股息率3.6%,1041家公司分红比例超30% [7] - 366家公司实施中期分红5749亿元(同比+1.9倍),140余家计划2025年中期分红 [7] - 2024年新增回购计划400家次(金额上限843亿元,同比+70%),增持计划380家次(金额上限537亿元,同比+80%) [7] - 2025年以来新增回购增持规模780亿元,专项贷款支持总额超520亿元,中国石化等11家央企获60亿元额度 [8] ESG表现 - 2024年沪市主板1068家披露ESG报告(披露率63%),306家纳入MSCI评级中90家等级提升,8家获AAA级 [9] - 环境保护投入超1800亿元,1300余家公司减碳措施减少CO₂排放11.4亿吨,830余家参与乡村振兴 [10] 指数化投资与外资 - 2024年沪市ETF净流入8400亿元(宽基ETF占7000亿元),规模达2.7万亿元(股票ETF占2.1万亿元,同比+96%) [11] - 外资增持703家公司(金额3893亿元),非美资持股占比近八成(同比+11%),偏好银行/食品饮料/非银金融等行业 [11][12] 退市机制 - 2025年沪市主板19家公司触及退市(12家强制退市),主动退市等多元渠道占比37%,5家公司通过破产重整改善经营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