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27国债
icon
搜索文档
管金生谢幕 中国证券业的市场化进程不停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11:34
公司历史与创始人 - 万国证券由管金生于1988年牵头筹建,是上海首家证券公司,也是国内首家股份制证券公司 [1] - 公司最初资本金为数千万元,在数年间资产规模发展至几十亿元 [2] - 公司开创中国证券市场多个先河,包括创立万国律师事务所、设立投资银行部、搭建大投行体系 [2] - 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业务覆盖北美和欧洲,成为首家登上世界性金融舞台的中国证券公司 [2] - 公司因“327国债事件”走向衰落,后被申银证券合并 [3] 行业早期发展与时代背景 - 上世纪80年代末是中国经济转型关键时期,市场化基因开始融入计划经济肌体 [1] - 证券市场草创阶段为参与者提供了历史机遇,但也存在制度不完善的问题 [2] - 万国证券的迅速崛起是那个激荡年代里市场化力量蓬勃发展的生动见证与典型缩影 [1] 标志性事件与市场影响 - “327国债事件”中,万国证券在收盘前8分钟抛出大额空单,最后一笔面值高达1460亿元,而当时国债发行量仅240亿元 [3] - 该事件的教训成为证券市场强化制度建设的重要转折点,一系列完善风控、规范交易的政策密集出台 [4] - 该案例加速了监管体系向“严监管”演进,推动了期货市场法规逐步完善的进程 [4] - 事件唤醒了整个市场对制度的敬畏,表明健康的市场需要日益完善的制度支撑 [4] 历史经验与启示 - 个人的理性必须通过完善的制度来引导和约束,市场的繁荣必须建立在健全的规则和有效的监管之上 [3] - 市场化的进程就是法治化的进程,制度化是市场化的应有之义 [4] - 当前资本市场改革需要以更加智慧的手段完善基础制度,让“有效市场”与“有为监管”更好结合 [4]
又一位时代性大佬,走了
文章核心观点 - 管金生作为万国证券创始人,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先驱与奠基人,其跌宕起伏的职业生涯是中国资本市场早期发展的深刻缩影 [6] - “327国债事件”是管金生个人命运及万国证券的转折点,该事件暴露了早期市场制度的不健全,并直接催生了《证券法》的加速出台和中央集中统一监管体系的建立 [6][44][62] - 中国证券市场已从依赖个人胆识与内部消息的早期阶段,发展为拥有完善监管框架和多元化机构投资者的现代资本市场 [63][64] 中国证券教父 -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组建时,万国证券因其行业地位和国际视野被选为关键合作方,深度参与了交易所规则、设备及人员培训等工作 [8][9][12] - 万国证券在沪深股市诞生后,一度掌控70%的A股和几乎所有的B股交易,承销业务雄霸近六成市场 [21] - 管金生因对市场开拓的贡献被中国台湾媒体称为“中国证券教父”,但他本人谦逊地表示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13] 做中国的美林 - 万国证券凭借股份制和与银行脱钩的灵活机制,实力急剧蹿升,成为国内证券行业老大 [21]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新加坡、伦敦开设分公司,并与美林、高盛等国际巨头合作 [22] - 1994年,管金生喊出“做中国的美林,2000年跻身世界十大券商”的豪言壮语 [22] 搬国库券的鼹鼠 - 万国证券起家于倒卖国库券,通过在全国各地收购并异地销售获利,积累了丰厚的原始资金 [24][25][27] - 到1989年,万国证券通过国库券交易实现的营业额已达3亿元,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证券公司 [27] 对赌327国债 - 1995年,管金生基于对宏观调控的判断,认为财政部不会上调保值贴补率,因此在327国债期货上选择做空 [32] - 2月23日财政部宣布以148.50元兑付后,327国债价格猛涨,万国证券面临巨亏60亿元的风险,而其当时资产仅14亿元 [34][35] 改写历史的7分47秒 - 在收盘前不到8分钟,管金生为扭转败局,连续抛出巨量卖单,最后一笔730万口的卖单价值几乎相当于1994年中国GDP的三分之一 [37] - 上交所总经理尉文渊最终决定取消收盘前8分钟的所有交易,并以151.30元作为当日收盘价 [39][41] 冰火两重天 - “327国债事件”直接导致万国证券被申银证券合并,管金生因经济犯罪被判入狱17年,上交所总经理尉文渊被免职 [44] - 事件中的四大赢家魏东、袁宝璟、周正毅、刘汉积累巨富,但十几年后命运均发生逆转,三人被执行死刑,一人坐牢 [58][59] - 事件暴露了国债期货交易在限仓和保证金制度上的重大漏洞,证监会于事件发生后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达18年 [48] 谜一样的做空原因 - 市场猜测管金生的对手方中经开作为财政部下属公司,可能提前获知内幕消息,但此说法未得到证实 [51][53] - 管金生做空的深层原因包括其对走势的误判,以及春节后返沪时发现空单仓位过重已骑虎难下,最终演变为情绪化对赌 [54][55] 反转的人生 - 管金生出狱后投身私募股权投资,在2015年的一次论坛上检讨自己当年因内心的骄傲和清高而吃了大亏 [61] - 其一生功过成败,是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混沌到规范的历史进程的深刻缩影 [6][62]
管金生:于开荒中起势,于风暴中折戟
上海证券报· 2025-10-10 14:07
人物生平与职业轨迹 - 管金生因突发疾病于2025年10月7日逝世,其为九颂基金实际控制人、执行董事 [1] - 1947年出生于江西,1965年考入上海外国语学院主修法语,后从翻译岗转行进入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3] - 1988年受命筹建上海第一家证券公司万国证券,任副董事长、总经理、总裁,开创中国证券市场多个先河,被誉为“中国证券教父” [1][3] 行业贡献与市场影响 - 在上交所筹办过程中,万国证券深度参与交易规则设计、设备处理及交易员培训,并率先实施深沪两市异地交易及推动无纸化交易 [4] - 凭借国际化教育背景,万国证券大量招聘复旦、上海交大、上海财大人才,并于1994年在新加坡、伦敦开设分公司,筹建美国分公司,努力向国际投行看齐 [4] - 管金生与原君安证券张国庆、原申银证券阚治东并称为“中国证券教父” [5] 关键事件与转折点 - “327国债事件”导致管金生职业生涯转折,该国债对应1992年发行总量240亿元的3年期国库券 [6] - 万国证券联合辽宁国发集团大举做空327国债,虽一度获利42亿元,但上交所宣布最后八分钟交易无效,导致其转为亏损56亿元 [6] - 事件后万国证券发生挤兑,管金生于1995年因贪污和挪用公款被捕,1997年被判处17年徒刑,2003年获保外就医 [7] 后续发展与个人反思 - 管金生于2016年创立九颂基金,继续投身私募基金领域 [1][7] - 其在2015年公开反思“327国债事件”,称“吃亏在未放下骄傲,若当时积极沟通或许能扭转局面” [7]
【逝者】“中国证券教父”管金生:曾见证资本市场初创与跌宕
新浪财经· 2025-10-10 12:44
公司关键人物与事件 - 九颂基金实际控制人、执行董事管金生因突发疾病于2025年10月7日逝世 [1] - 管金生被誉为“中国证券教父”,是万国证券创始人,开创中国证券市场多个先河 [1] - 管金生逝世不会影响九颂基金正常运作,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有序开展 [1] 万国证券早期发展 - 1988年管金生创办万国证券,起步资本仅数千万元,数年后资产规模达数十亿元 [2] - 万国证券深度参与上海证券交易所1990年成立,贡献交易规则制定、设备搭建等关键工作 [2] - 巅峰时期万国证券承接上海证券交易所70%的A股交易量和几乎全部B股交易量 [2] 327国债事件经过 - 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公告“327国债”按148.50元兑付,直接宣告管金生做空策略失败 [3] - 万国证券在收盘前最后8分钟抛出大量空单,最后一笔730万手卖单面值达1460亿元 [3] - 上交所宣布最后8分钟交易无效,万国证券因此亏损近56亿元 [3] 327事件影响与后果 - 万国证券爆发挤兑危机,1996年7月与申银证券合并为申银万国证券公司 [4][5] - 1997年2月3日管金生被判处17年有期徒刑,2003年获准保外就医 [5] - 1995年5月17日证监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夭折 [5] 管金生后期职业活动 - 2015年6月管金生在论坛公开反思327事件经验教训 [5] - 2016年6月管金生以董事长身份出席上海九颂山河基金公司揭幕仪式,重回资本舞台 [5] - 九颂基金设立是管金生经过长期酝酿、团队筹备的重要创业抉择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