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智能充电器
icon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奥海科技接受线上投资者调研,聚焦AI时代业务布局与技术创新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05 22:49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定位为人工智能时代能源交换领航企业 布局围绕算力电源的全套能源解决方案 电动化交通工具电源及电控解决方案 消费电子电源升级方案三大领域 [1] - 构建覆盖全球的六大智能制造基地网络 具备全球化产能布局优势 [1] - 产品功率范围覆盖550W至8000W 已实现规模化交付 [1] AI技术应用 - AI技术驱动设备升级创造充电新需求 已切入多家主流AI相关智能设备电源供应链 [1] - 推出首款AI智能充电器 实现AI与充电产品深度融合 [1] - 将AI大模型应用于系统开发与运维调控 构建域网络通信体系 [1] 技术研发突破 - 掌握多层平面变压器等技术 应用于超算服务器电源等领域 [1] - 氮化镓电源产品出货处于行业头部位置 产品能量密度领先 [1] - 智能充放电设备具备双平台开发能力 一体式充放电枪量产良率达99.5% [1] 市场拓展情况 - 服务器电源模块已导入头部AI服务器厂商 客户涵盖多类企业 [1] - 柴发电控类产品已向行业头部企业出货 [1] - 与顶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有望切入机器人供应链 已有相关产品出货 [1] 产品认证与质量 - 产品通过3C认证及多项国际认证 [1] - 拥有27年ODM经验 质控严格 产品销往全球满足各类认证要求 [1] - 电芯来自头部品牌 ODM客户为行业龙头品牌 [1]
奥海科技(002993) - 2025年9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5 21:53
业务布局与战略方向 - 公司布局三大业务领域:算力电源全套能源解决方案、电动化交通工具电源及电控解决方案、消费电子电源升级方案 [2] - AI时代推动算力需求增长,催生对大功率算力电源的庞大需求 [2] - 公司业务覆盖服务器电源、备灾电源、机器人电源、智能设备充储电等多个领域 [2] - 构建全球化产能网络,覆盖东莞、武汉、吉安、印度、印尼、越南六大智能制造基地 [3] 技术研发与创新 - 电力电子领域三大核心技术方向:硬件集成与架构创新、软件与智能化控制、新材料与器件级创新 [4][5] - 实现高频磁性器件(400kHz+)、多层平面变压器(6层PCB集成)、EMI与热耦合协同设计 [5] - 突破300kW以上大功率电机驱动技术 [5] - 将AI大模型应用于系统开发与运维调控,构建基于CAN FD/车载以太网的域网络通信体系 [5] - 第三代半导体(如氮化镓)在高功率场景应用,主控芯片开关频率远超行业水平 [12] - 服务器电源功率范围覆盖550W至8000W,2000W服务器背板电源通过80PLUS钛金认证,整机效率突破96% [9] 产品与市场进展 - AI智能充电器具备用户习惯学习、语音调节快慢充、手机定位等功能 [3] - 充电宝产品通过3C认证,涵盖40余项电池检测项目、90余项安全可靠性测试项目 [6] - 机器人电源业务覆盖AGV搬运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扫雪机等场景,支持有线及无线电源技术(功率达650W) [7][8] - 主流机器人产品(如机械狗、人形机器人)充电功率为330W,与公司产品无缝匹配 [7] - 光储充一体化产品矩阵覆盖离网/并网混合逆变器、储能电池系统、储能一体机、智能充电设备 [9] - 智能充放电设备国标/欧标双平台开发能力,一体式充放电枪量产良率达99.5% [9] - 服务器电源产品已实现规模化交付,客户涵盖服务器制造商、ODM代工厂、互联网巨头及消费电子头部企业 [10] - 大功率电源模块导入头部AI服务器厂商,单机柜供电能力突破30kW [9] 全球化与供应链优势 - 国际化布局成效显著,拥有八年海外制造经验及人才储备 [3] - 通过印度、印尼、越南等本地化生产网络实现成本优化和政策适配性布局 [3] - 对美国市场依赖度较低,关税调整对公司直接影响有限 [3]
奥海科技(002993) - 2025年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20:56
分红与经营情况 - 2024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9 元(含税),2024 年前三季度每 10 股派 6.030256 元(含税),2024 年累计现金分红 4.11 亿元,参考 2025 年 4 月 30 日收盘市值 102.36 亿元,现金分红股息率为 4.02% [2] - 2024 年 Q4 营收 18.77 亿元,同比增长 16.89%,环比增长 18.44%;归母净利润 1.64 亿元,同比增长 77.78%;扣非归母净利润 1.67 亿元,同比增长 144.98%;毛利率 19.93% [2] - 2025 年 Q1 营收 14.42 亿元,同比增长 5.79%;归母净利润 1.25 亿元,同比增长 1.70%;扣非归母净利润 1.07 亿元,同比增长 7.62%;毛利率 20.10% [2][3] 公司决策目的 - 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和价值认可,结合经营及财务状况,通过回购股票开展员工持股计划,完善长效激励机制,调动人员积极性,吸引优秀团队 [4] - 根据 2024 年业绩,可顺利达成前次股权激励目标,已连续两年完成既定目标,树立良好口碑,吸引高端人才 [5] 行业前景与盈利驱动 - 全球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发展,新兴需求激增,推动智能硬件产业链升级,公司专注三大业务领域,提供高效能源应用解决方案,前景广阔 [6] - 人工智能与产业变革融合,下游智能设备需求增加,带动电源行业向高功率发展,新能源汽车向智能化转型,行业竞争壁垒提高,有望出现集中现象 [7] - 公司专注电力电子技术,有整套变流系统解决方案,突破海内外客户,布局顺应趋势,技术、布局经验、海外基地及国际化布局支撑未来盈利增长 [8] 全球化布局 - 开展“一三三”战略,下游覆盖三大业务板块,美规产品收入占比约 10%,美国区域营业收入占比约 3%,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直接冲击有限 [8] - 构建全球六大智能制造基地网络,印度工厂 2017 年建立,印尼工厂 2018 年建立,印度希海运营八年,加税中有相对优惠关税待遇,未来继续在美洲布局制造 [8] 印度基地风险应对 - 公司印度基地 2024 年营收创近十年新高,成为印度头部智能物联充储电解决方案供应商,印度欢迎技术企业布局,机遇更多 [10] 战略核心逻辑 - 以电力电子核心技术为底层驱动力,通过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构建核心竞争力,驱动产品升级和场景拓展,建立全产业链技术壁垒 [11] - 依托海外本地化生产网络,实现成本优化,形成关税缓冲带,增强国际大客户认可度 [11] 技术布局 - 硬件集成方向包括高频磁性器件、EMI 优化设计等;软件与智能化方向包括 AI 大模型辅助开发等;材料与器件创新方向包括高频低损磁材等,已在多细分领域形成领先优势 [12] 研发体系支撑 - 具备深圳/东莞等五大研发中心、两大 CNAS 实验室,东莞实验室获全球主流机构认证 [13] - 构建“研发 - 制造 - 认证”全链条体系,开展产学研协同,进行数字化制造,搭建国际 NPI 能力 [13] 垂直技术攻关方向 - 磁技术开发二次烧结磁材等;热管理探索氮化硼散热涂层等;半导体应用推进 GaN/SiC 芯片集成等 [15] 机器人电源领域布局 - 机器人电池电源解决方案与现有产品技术高度协同,主流机器人产品待机约 3 小时,充电功率 330W,与公司产品匹配 [16] - 覆盖多种机器人场景,提供有线及无线电源技术支持,具备全品类服务能力 [16] AI 技术影响 - 下游 AI 驱动消费电子设备功耗提升,倒逼充电技术迭代,公司切入 AIPC 电源供应链,拓展 IoT 客户 [17] - 推出首代 AI 智能充电器,支持多种功能,未来计划与手机端联动实现智能物联场景 [17] - AI 重塑产品设计、生产与营销架构,提升效率 [17] - 将 AI 大模型应用于产品设计与仿真优化,提升研发效率、降低成本,为研发团队提供创新工具 [18] - 借助 AI 技术优化生产制造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助力精益生产智造 [18] 产品线发展 - 服务器电源产品矩阵成熟布局,涵盖 550W 至 8000W 功率范围,实现规模化交付,客户覆盖多领域,适配主流 AI、算力设备需求 [20] - 控股子公司智新控制具备 10 余年汽车电子研发经验,形成“1 + 3 + N”核心技术体系,混动双电控产品市场占有率跻身行业前十,差异化获取海外客户 [20] - 加速构建“光储充一体化”产品矩阵,客户遍布全球 20 余个国家及地区,形成立体化产品体系,核心产品通过多项国际认证,智能充放电设备有双平台开发能力,一体式充放电枪量产良率达 99.5%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