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畅游宝
搜索文档
峨眉山A经营业绩持续回暖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增长率由负转正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9:20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3亿元,同比下降9.06%,但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个百分点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2.34亿元,同比下降3.98%,但降幅较上半年收窄4.5个百分点 [1] -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为2.76亿元,降幅较上半年收窄2.72个百分点,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1.38%,利润增长率实现由负转正 [1] - 业绩下滑主要归因于中低山区免票区域游客大幅增长以及徒步登山游客占比持续扩大 [1] 游客接待数据 - 前三季度峨眉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517.61万人次,同比增长5.44%,其中进闸游客341.1万人次 [1] - 第三季度7月至9月景区接待游客210.13万人次,同比增长9.39%,其中进闸游客131.57万人次 [1] 核心资源与战略布局 - 公司依托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独特资源,在门票和索道经营业务上拥有不可复制的优势 [2] - 公司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低空+科创+旅游”发展模式,将低空经济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 - 公司正与乐山大佛景区开展合作,探索联动旅游路线及共同开发研学项目 [3] 市场营销与新业态 - 公司运营的峨眉山景区官方微信平台粉丝量已超过150万,并通过多个新媒体平台进行营销以把握年轻群体需求 [3] - 公司旗下旅行社正在设计徒步旅游方案和冷线打卡点,以吸引徒步爱好者 [3] - 景区已打造“AIGC旅拍”服务,提供超过10种造型模板,通过AIGC技术提升游客体验并创造新的消费场景和收入增长点 [4] 科技创新与应用 - 景区引入了外骨骼登山助力机器人、AI机器狗和AI畅游宝等科技产品,科技元素深度融入文旅服务全链条 [4] - “AI畅游宝”服务集充电、导览、翻译功能于一体,提供个性化旅游导览服务,并整合了结构化文化库 [4] - 科技创新不仅提升了服务效率,还带动了景区二次消费并形成自发宣传效应 [4]
文化“活”起来,旅游“火”起来,消费“热”起来—— 解码文旅深度融合“巴蜀样本”(活力中国调研行)
人民日报· 2025-10-27 06:01
文章核心观点 - 四川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其成功主要基于活化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多元业态和科技赋能三重密码 [1] 文旅市场表现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四川文旅市场共接待游客4734.15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384.0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32%、6.53% [1] - 今年上半年,四川共接待游客6.82亿人次,游客总花费9125.05亿元 [3] 文化IP活化与消费新场景 - 三星堆博物馆作为超级文化IP,在售文创产品超过2700种,产品品类年更新率超30%,文创年销售额破2亿元,IP授权破千万元 [2] - 通过推出考古盲盒、文物形象文创产品等方式,将文化影响力转化为消费力 [2] - 峨眉山景区上新武术体验项目,通过现场教学、剧情互动等沉浸式体验吸引游客 [2] -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旅游产品从打卡式向沉浸式转型,例如苏稽古镇的非遗美食和六合丝博园的非遗艺术体验 [3] 多元业态融合与消费增长点 - 通过将工业遗址(如老丝厂)与当代社交需求结合,打造微醺能量站等新型消费场景 [4] - 推动文旅与农业、科教深度融合,例如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的研学活动、石板河旅游区的地质研学游 [4] - 出台跟着赛事、演出、美食、影视游四川等方案,联动票根经济激活二次消费 [4] - 成都世运会期间,四川接待外地游客410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7.2万人次 [4] 科技赋能与智慧文旅体验 - 峨眉山景区配置30台外骨骼登山助力机器人,可为游客节省30%的体力,投用一个月付费体验游客达上千人次 [5] - 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利用3D打印、虚拟现实、全息投影技术,将分散在500处遗址的10万余尊造像转化为一站式沉浸式体验 [6] - 三星堆博物馆通过VR技术让数字讲解员带领游客沉浸式体验考古现场 [6] - 宜宾市李庄古镇利用数字技术动态还原历史场景,科技赋能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6]
哪些“宠客”景区让你“没来想来”“来了还想来”
新华社· 2025-10-05 08:29
行业发展理念转变 - 中国旅游业发展理念从“一次性消费”思维转变为打造“长远口碑” [1] - 行业竞争从比拼硬件设施升级到比拼软件服务,核心是以游客为中心的深刻考量 [2] - 提供周到服务旨在创造“没来想来,来了还想来”的正向循环,通过社交媒体形成强大的“种草”效应 [1][3] 服务质量提升的具体举措 - 各地景区提供精细化服务,如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为游客送雨衣和姜茶,重庆千厮门大桥为观景封桥封路 [1] - 多地政府开放公共资源,陕西礼泉提供免费公交和机关单位停车位,甘肃敦煌等地政府机关食堂向游客开放 [1] - 科技应用提升游客体验,四川峨眉山景区新增200台AI畅游宝、智能翻译屏及外骨骼登山设备 [3] - 行业利用智慧旅游理念,通过在线平台大数据实时调控人流,并升级基础设施提高游览舒适度 [3] 行业规模与政策导向 - “十四五”期间全国新推出58家5A级旅游景区,新增A级景区约2600家,A级景区总数达到1.65万家,县域覆盖率提升至97% [2] - 文化和旅游部将聚焦服务质量、安全管理和游客体验,推动A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复核,实行“有进有出”的等级管理 [2] 服务升级的经济考量 - 提升旅游服务水平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包括增加人力和优化设施,开放政府资源也是不小的资源投入 [4] - 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需要“宠客”与“留客”并进,好服务与大客流相辅相成,以避免同质化竞争和“内卷式”竞争 [4]
景区“宠客”新闻频上热搜,折射了何种变化?
新华网· 2025-10-04 08:42
行业发展理念转变 - 行业从“一次性消费”思维转向打造“长远口碑”的发展理念[1] - 行业竞争从比拼硬件设施升级到以游客为中心的软件服务竞争[2] - 提供周到服务旨在创造“没来想来,来了还想来”的正向循环以实现更持久的经济效益[3][4] 具体服务举措 - 多地景区及政府机关在假期提供免费雨衣、姜茶、停车位、公交及机关食堂餐饮等精细化服务[1] - 重庆千厮门大桥实施封桥封路措施以优化游客夜景游览体验[1] - 四川峨眉山景区新增200台AI畅游宝、智能翻译屏及外骨骼登山设备以提升游览便利性[3] 行业规模与政策导向 - “十四五”期间全国新推出58家5A级旅游景区,新增A级景区约2600家,总数达到1.65万家,县域覆盖率提升至97%[2] - 文化和旅游部结合新国标推动各地加大A级景区质量等级复核力度,实现“有进有出”的等级管理[2] - 行业利用智慧旅游理念,通过在线平台大数据实时调控人流并升级基础设施以提高游览舒适度[3] 经济效益与可持续性 - 提升旅游服务水平需要景区投入真金白银的成本,同质化模仿和“内卷式”竞争不可持续[4] - 行业追求“宠客”与“留客”齐头并进,通过好服务与大客流相辅相成赢得信任并带来持久效益[4]
景区“宠客”新闻频上热搜 折射了何种变化?
新华社· 2025-10-03 21:32
行业核心理念转变 - 行业发展理念从“一次性消费”思维转变为打造“长远口碑” [1] - 旅游业竞争从比拼硬件设施升级到比拼软件服务 以游客为中心进行深刻考量 [2] - 一次难忘的出游体验可在社交媒体时代形成强大“种草”效应 引来源源不断的慕名者 [1] 服务质量提升的具体举措 - 各地景区提供周到服务 如雨天送雨衣姜茶 封桥让游客安心观景 开放政府机关停车位与食堂 [1] - 结合新修订国家标准 行业主管部门将聚焦服务质量 安全管理 游客体验等内容 加大A级景区质量等级复核力度 实现“有进有出”的等级管理 [2] - 景区为游客考虑得越周全 准备得越充分 回应得越及时 越能体现管理水平 实现游客“没来想来 来了还想来”的正向循环 [3] 科技赋能与智慧旅游 - 智慧旅游理念普及 景区利用在线平台和导航平台的大数据实时调控园区人流 [3] - 通过改造升级景区基础设施和线路提高入园便利性 游览舒适度 [3] - 例如峨眉山景区新增200台AI畅游宝 智能翻译屏及外骨骼登山设备 提升游客体验 [3] 行业规模与发展阶段 - 中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 旅游高质量发展转换赛道 [2] - “十四五”时期全国新推出58家5A级旅游景区 新增A级景区约2600家 总数达到1.65万家 县域覆盖率提升至97% [2] 服务投入与经济效益平衡 - 提升旅游服务水平需要景区付出真金白银的成本 开放政府机关食堂 临时封路等也是不小的资源投入 [4] - 一时的“赔本赚吆喝” 同质化模仿不可持续 “内卷式”竞争难以支撑长远发展 [4] - 只有“宠客”与“留客”齐头并进 好服务与大客流相辅相成 景区才能赢得信任 带来更持久的经济效益 [4]
新华社经济随笔|景区“宠客”新闻频上热搜,折射了何种变化?
新华网· 2025-10-03 20:58
行业发展理念转变 - 行业从“一次性消费”思维转向打造“长远口碑”的发展理念 [1] - 行业竞争从比拼硬件设施升级到注重软件服务 以游客体验为中心 [2] - 一次难忘的出游体验可在社交媒体时代形成强大“种草”效应 引来源源不断的慕名者 [1] 服务质量提升举措 - 各地景区通过提供雨衣、姜茶、免费交通、开放政府机关食堂和停车位等方式提升服务 [1] - 行业结合新修订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国家标准 聚焦服务质量、安全管理和游客体验等内容 [2] - 景区为游客考虑得越周全、准备得越充分、回应得越及时 越能实现游客“没来想来”“来了还想来”的正向循环 [3] 科技赋能与智慧旅游 - 四川峨眉山景区新增200台AI畅游宝、智能翻译屏及外骨骼登山设备 提升游客体验 [3] - 越来越多景区利用在线旅游平台和交通导航平台的流量大数据实时调控园区人流 [3] - 通过改造升级景区基础设施和线路提高入园便利性和游览舒适度 [3] 市场规模与结构变化 - “十四五”时期全国新推出58家5A级旅游景区 新增A级景区约2600家 总数达到1.65万家 [2] - A级景区县域覆盖率提升至97% 行业进入大众旅游时代 [2] - 旅游高质量发展转换赛道 如何在庞大景区中脱颖而出成为必答题 [2] 投入与可持续发展 - 提升旅游服务水平需要景区付出真金白银的成本 包括增加人力供给和优化设施 [4] - 一时的“赔本赚吆喝”和同质化模仿不可持续 “内卷式”竞争难以支撑长远发展 [4] - 只有“宠客”与“留客”齐头并进、好服务与大客流相辅相成 才能带来更持久的经济效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