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pple Silicon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苹果和英特尔,彻底分手!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11 09:39
苹果终止英特尔芯片支持 - 公司确认macOS 26 Tahoe将是最后一个支持英特尔芯片的版本,标志着双方20年合作关系的终结 [2] - 过渡期原计划两年但实际延长至2023年,部分英特尔机型如2019款Mac Pro和2018款Mac Mini持续销售 [4] - 基于Arm架构的Apple Silicon芯片在能效比方面表现更优,促使公司2020年宣布转型 [3] 技术路线转型背景 - 移动设备兴起推动行业重视性能功耗比,数据中心运营商如谷歌开始关注该指标 [2] - Arm架构硬件在每瓦性能指标上超越x86架构,被研究数据证实 [3] - 英特尔因战略失误未能有效应对移动市场和GPU市场竞争,导致前CEO于2024年离职 [4] 过渡期安排 - 2006年公司开始采用英特尔处理器,首款产品为搭载酷睿双核的MacBook Pro [2] - 安全更新将持续提供至2028年末,保障现有英特尔硬件用户权益 [5] - 开发者关系高管表示将集中资源投入Apple Silicon创新 [2]
苹果收购独立游戏工作室RAC7 正式进军游戏开发领域
环球网· 2025-05-28 09:51
公司收购动态 - 苹果公司完成对加拿大独立游戏工作室RAC7的收购,首次将游戏开发团队纳入旗下,正式涉足游戏内容创作领域 [1] - 此次收购被视为苹果深化游戏生态布局、强化Apple Arcade订阅服务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1] - RAC7将成为苹果首个完全控股的游戏开发团队,此前苹果未直接参与游戏制作 [3] 被收购方背景 - RAC7成立于2010年,以开发创意解谜类游戏闻名,代表作包括《Splitter Critters》(2017年苹果设计奖得主)和《Dark Echo》 [3] - 该工作室注重创新玩法与沉浸式体验,与苹果强调的"内容差异化"战略高度契合 [3] 战略意图分析 - 苹果此举或为解决Apple Arcade内容供给瓶颈,该服务已上线超400款游戏但缺乏独占大作导致用户留存率承压 [3] - 通过收购工作室,苹果可自主开发高质量独占内容,增强平台吸引力 [3] - RAC7或将开发专为Apple Silicon芯片优化的原生游戏,并探索与Apple Vision Pro、iPad等硬件的联动玩法 [3] 行业影响 - 苹果的入局可能重塑移动游戏市场格局,其硬件整合能力与闭环生态或催生新一代游戏体验 [4] - 此举可能加剧与微软、索尼等传统游戏厂商的竞争 [4] - 苹果拥有数亿活跃设备用户,若能持续输出优质独占内容将显著提升其在游戏行业的议价权 [4] 交易细节 - 苹果与RAC7均未披露交易金额及未来产品规划 [4]
苹果彻底改变了这颗芯片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4 08:55
Apple Silicon发展历程 - 公司于2020年WWDC宣布从英特尔转向自研Apple Silicon芯片,开启为期两年的过渡期,将iPhone芯片的前沿功能引入桌面平台[1] - 该芯片采用统一内存架构,使CPU、GPU等组件共享内存池,提升性能并减少数据复制,GPU可访问比独立显卡更大的内存空间[3] - 目前Apple Silicon已扩展至全系列处理器,包括A系列和M系列芯片,对行业形成重大挑战[4] 转型背景与英特尔问题 - 英特尔在2010年代面临工艺升级困境,放弃"Tick-Tock"节奏转向"Tick-Tock-Tock",导致10纳米芯片延迟推出[6] - 英特尔芯片存在发热和功耗问题,2018年MacBook Pro出现严重热节流,促使公司加速自研计划[6] - 公司凭借iPhone芯片的散热管理经验,与台积电合作开发桌面级处理器[7] M1系列技术突破 - 首款开发者套件采用A12Z Bionic芯片,M1正式版采用5纳米工艺,集成160亿晶体管,配备8核CPU和16核神经引擎[9][11] - M1 Pro/Max提升至6-8性能核心+2-4能效核心,GPU核心增至32个,内存带宽达400GB/s,新增媒体引擎支持ProRES编解码[11] - M1 Ultra通过互连技术融合两块M1 Max,实现16性能核心+64 GPU核心,晶体管数量翻倍[12] M2系列性能升级 - M2采用5纳米工艺,晶体管增至200亿,神经引擎运算速度提升至15.8万亿次/秒,内存带宽达100GB/s[18][20] - M2 Pro/Max分别提供6-8性能核心+4能效核心,GPU核心扩展至38个,内存带宽达800GB/s[20] - 基准测试显示M2单核性能提升约10%,多核性能因核心数量增加显著提升[22] M3系列架构创新 - M3采用3纳米工艺,集成250亿晶体管,CPU性能较M1提升35%,GPU提升65%,神经引擎达18万亿次/秒[24][27] - 引入动态缓存技术优化GPU内存分配,新增硬件加速光线追踪和网格着色功能[27] - M3 Ultra延迟至2025年发布,配备24性能核心+80 GPU核心,支持512GB统一内存[30][32] M4系列最新进展 - M4采用3纳米工艺,集成280亿晶体管,神经引擎运算速度达38万亿次/秒,内存带宽120GB/s[34][36] - M4 Pro/Max分别配备12-16性能核心+4能效核心,GPU核心增至40个,支持Thunderbolt 5接口[36][38] - 性能测试显示M4 Max较M1 Max单核提升62%,多核提升203%,图形性能提升74%[45][46] 未来发展趋势 - 预计将保持每年更新节奏,M5可能采用CPU/GPU分离设计,M6或集成蜂窝调制解调器[52][54] - 代际性能提升呈现规律性,基础版M1至M4单核提升60%,多核提升74%,预示持续改进潜力[50]
苹果彻底改变了这颗芯片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4 08:55
Apple Silicon发展历程 - 2020年WWDC宣布从英特尔转向自研Apple Silicon芯片,开启两年过渡期[2] - 采用统一内存架构,使GPU可访问比独立显卡更大的内存空间[4] - 神经引擎的引入将移动芯片前瞻性功能引入桌面平台[2][4] 技术架构演进 - M1采用5nm工艺,集成160亿晶体管,神经引擎运算速度11万亿次/秒[10] - M2晶体管增至200亿,神经引擎运算速度提升至15.8万亿次/秒[18] - M3升级3nm工艺,晶体管达250亿,引入动态缓存和硬件级光线追踪[25] - M4晶体管数量增至280亿,神经引擎运算速度达38万亿次/秒[32][34] 性能提升对比 - 单核性能:M4较M1提升60%,M4 Max较M1 Max提升62%[41][43] - 多核性能:M4较M1提升74%,M4 Max较M1 Max提升203%[43][46] - 图形性能:M4 Metal跑分较M1提升74%,Pro/Max系列代际提升约65%[46][49] 产品线扩展 - M1系列从基础版逐步扩展至Pro/Max/Ultra版本,Ultra采用双芯片互联技术[10] - M3系列打破发布节奏,首次同时推出基础/Pro/Max三款芯片[22] - M4 Pro支持Thunderbolt 5,带宽翻倍至80Gbps[36]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芯片设计理念影响整个计算行业处理器选择方向[2] - 预计M5将采用CPU/GPU分离设计,M6可能集成蜂窝调制解调器[53] - 代际性能提升呈现稳定趋势,预示持续创新潜力[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