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laude code
icon
搜索文档
Claude Code 作者:别再沉迷功能堆砌了!最好的 AI 工具,是把控制权还给你
AI科技大本营· 2025-07-18 15:40
编译自 ai.engineer 责编 | 王启隆 出品 | CSDN(ID:CSDNnews) 原文 | youtube.com/watch?v=Lue8K2jqfKk 投稿或寻求报道 | zhanghy@csdn.net 前几天编译的一篇 AI Engineer World's Fair 的演讲反响很好,这次我们再来一篇,演讲者来自 OpenAI 的死对头——Anthropic 公司。 现在 Claude Code 作为广大程序员的新工 具风头无两, 如果说 OpenAI 的 Sean Grove 是从哲学层面,高屋建瓴地探讨了我们工作的本质 ——从"代 码"到"规约"的价值转移;那么,Claude Code 的创造者 Boris Cherny ,则为我们带来了另一场截然不同的分享。 这他的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一种"极简主义哲学":在模型能力日新月异、最佳实践尚未定型的当下,最好的AI工具,或许不是一个功能繁复的"大教 堂",而应该是一个 简单、通用、无偏见(unopinionated) 的"乐高积木"。 它不试图替你决定工作流,而是给你最底层的、最原始的力量,让你自己去创造、去组合、去定义最适合你的工作方式 ...
一句话让数据库裸奔?Supabase CEO:MCP 天生不该碰生产库
AI前线· 2025-07-18 14:00
MCP安全漏洞分析 - 核心安全威胁为"致命三连"攻击模式:通过提示注入触发敏感数据访问并自动回传 攻击者仅需一条伪装成用户信息的指令即可完整泄露SQL数据库 [1][3][4] - 典型案例显示 攻击者通过客服工单植入恶意指令 使Cursor的MCP代理在30秒内泄露包含OAuth token的integration_tokens表 涉及Slack/GitHub/Gmail等核心系统权限 [4][6][8] - 攻击流程标准化:环境搭建→工单注入→日常操作触发→Agent自动执行SQL→数据公开暴露 无需提权即可绕过WAF和RBAC防护 [6][7][8] MCP生态发展现状 - 协议自2024年底发布后快速普及 2025年初已有超1000个服务器上线 GitHub相关项目获33000星 被谷歌/OpenAI/微软等巨头纳入生态体系 [2] - 部署简便性推动开源热潮 开发者可快速搭建服务端 实现AI模型对Slack/Google Drive/Jira等工具的自动化访问 [2] - Supabase CEO警告MCP仅适用于开发环境 禁止连接生产数据库 该建议适用于所有MCP实现方案 [13][14] 架构设计缺陷溯源 - 安全漏洞本质是协议层问题 非代码缺陷 GitHub案例显示单个MCP即可同时实现提示注入/数据访问/信息回传三重攻击 [9][12] - 早期设计未考虑恶意调用场景 本地进程模式缺乏认证机制 HTTP服务化后OAuth授权体系与MCP存在根本性阻抗失配 [16][17][20] - OAuth规范缺乏细粒度权限控制 无法识别管理员/只读用户等角色 scope字符串机制难以适应AI代理场景 [19][20] 行业解决方案探索 - Anthropic联合微软推进OAuth标准优化 提升discoverability并减少预配置 但上千MCP服务的权限协调仍是挑战 [19][21] - 安全专家建议重构授权模型 需明确工具访问默认权限 区分状态修改与敏感数据访问的检查节点 [20][21] - 社区共识认为需通过持续反馈调试解决OAuth与MCP的协议层融合问题 当前处于安全认知刷新阶段 [15][21]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50718
腾讯研究院· 2025-07-17 22:12
生成式AI 一、 谷歌DeepMind 推 出 新架构MoR实现两倍推理速度 1. MoR架构实现参数共享与自适应计算相结合,以更少参数达到大模型性能; 2. 动态路由机制根据token复杂度分配不同递归深度,减少冗余计算并优化KV缓存; 3. 实验证明MoR推理吞吐量最高提升2.06倍,训练时间减少19%,峰值内存下降25%。 https://mp.weixin.qq.com/s/6IUoCHjm9P_FZllxBlQHPQ 二、 亚马逊推Agent全家桶!5招连发,吹响AI集结号 1. 亚马逊发布Bedrock AgentCore预览版,提供7大AI agents核心服务,包括运行时、记 忆、身份验证等; 2. 推出Nova定制选项和Strands Agents V1.0,使agents开发更简单,实现多agents协同工 作; 四、 谷歌搜索A I将可以 替你电话约服务,还会谈价砍单 1. 谷歌搜索推出AI代打电话功能,可为用户自动联系并预约本地服务,如宠物美容; 2. 搜索集成Gemini 2.5 Pro模型和Deep Search功能,能处理复杂查询并生成深度报告; 3. 发布Amazon S3 V ...
Claude Code出逃的主创又回来了!Anthropic:过去俩月我收入暴涨5.5倍,别走
量子位· 2025-07-17 15:04
衡宇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刚跳槽到Cursor背后公司不到两周,就火速回归老东家—— Claude Code的两位重量级人物与Cursor"闪婚""闪离"的这口大瓜,在硅谷炸开了锅。 事件主人公分别是Boris Cherny和Cat Wu。 跳槽过去后,Boris Cherny定岗的是首席架构师和工程主管,Cat Wu则是产品主管。 当时,Boris表示,他俩去了新公司以后,将致力于开发"类智能体"功能,即自动执行涉及多个步骤的复杂编程任务,以及其它产品。 这一举动不仅令人措手不及,还引发了广泛讨论,因为一直以来,他俩的老东家和新东家被外界视为一对紧密协作、功能互补的AI辅助编程黄 金搭档。 但,谁也想不到,仅仅半个月后,Anthropic就把这俩人重新给挖回来了! 嘿,围观猹众吃瓜吃得更开心了。 要不说Anthropic稳如老狗呢,不仅在硅谷乱成一锅粥的抢人大战中重夺重要员工,还一边发布新品,一边向外界喊喇叭: 别看Claude很烧钱,但 咱的利润相关指标,正在改善! 或成第二家估值超1000亿的生成式AI独角兽 Boris Cherny ,Claude Code的开发负责人,被 ...
速递|Anthropic千亿估值敲门!4个月估值涨72%,重夺编程主管目标毛利率70%
Z Potentials· 2025-07-17 10:53
图片来源: U nsplash 随着 Anthropic 人工智能产品销量的激增,该公司向投资者表示,尽管消耗了大量现金,但其部分利 润相关指标正在改善。 据两位参与讨论的人士透露,这一财务表现促使部分投资者表示,如果公司决定推进融资交易,他们 有意以超过 1000 亿美元的估值投资 Anthropic —— 相比四个月前宣布的 580 亿美元融资估值大幅提 升。 该公司三月份刚完成 35 亿美元股权融资,但此前曾告知部分投资者计划今年总共融资 55 亿美元, 近期还向部分投资者披露了部分财务表现。另一则好消息是, Anthropic 重新聘回了其编程产品部门 的两名前主管,这两人两周前刚加入竞争对手 Anysphere (运营 Cursor 编程应用)。 • Anthropic 的运营效率虽不及 OpenAI ,但收入增长迅猛。自营渠道毛利率达60%(目标70%), 但云合作渠道毛利率-30%(因亚马逊/谷歌分成) • Anthropic 年化收入超40亿美元(半年增长4倍),核心驱动力为编程产品Claude Code贡献超2亿美 元年化收入 总体而言, OpenAI 的运营效率一直高于 Anthropic ...
收入增长4倍、毛利率超60%!Anthropic估值已超1000亿美元
华尔街见闻· 2025-07-17 09:21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在AI领域的赌注正从技术潜力转向可验证的收入增长。尽管Anthropic与 OpenAI一样仍在消耗巨额现金,但其营收的快速扩张,尤其是在AI编码等高利润领域的成功,正使其 成为资本市场不容忽视的关键标的。 营收飙升,但盈利能力喜忧参半 Anthropic向投资者展示了一幅复杂的盈利图景。据两位了解公司财务状况的人士透露,该公司通过直 接向客户销售其AI模型和Claude聊天机器人实现的毛利率约为60%,并有望向70%迈进。该指标在扣除 服务器和客户支持等成本后,反映了核心产品的盈利效率。 然而,这并非全部。Anthropic也通过亚马逊云(AWS)和谷歌云销售其模型,这部分业务在今年早些 时候的毛利率为负30%。这可能是因为作为Anthropic投资者的亚马逊和谷歌,在向其云客户转售模型时 会抽取相当大一部分收入。 截至2023年底,Anthropic约70%的收入来自直销。尽管目前尚不清楚最新的收入构成比例,但最新的财 务披露表明,公司的整体毛利率可能自2023年底的50%至55%以来并未显著改善。 在人工智能模型商业化浪潮的推动下,OpenAI的主要竞争对手Anthropic正成 ...
两周反转:Anthropic「闪电」夺回被Cursor挖走的核心编程大将
机器之心· 2025-07-17 08:53
Boris Cherny 和 Cat Wu,在此访谈节目中,Cherny 表示 Anthropic 公司 80% 的代码都是 Claude 写的。图源:Latent Space | 机器之心报道 | | --- | | 机器之心编辑部 | 本月初,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Anthropic Claude Code 的两位负责人 Boris Cherny 和 Cat Wu 被 AI 编程应用 Cursor 的开发商 Anysphere 挖 走。详见机器之心报道:《 从亲密伙伴抢人,Cursor挖走Claude Code两位核心人物 》 其中,Boris Cherny 是 Claude Code 项目的开发负责人,可以说是 Claude Code 技术的灵魂人物 ,此前加入 Anysphere 担任首席架构师和工程主 管。Cat Wu 则是 Claude Code 产品经理,在 Anysphere 的新职务是产品主管。 万万没想到,仅仅过了两周,事情迎来了反转! 同样据 The Information 独家消息, Anthropic 重新聘回了这两位 Claude Code 的关键负责人。 An ...
OpenAI失手、谷歌拆骨,AI编程赛道讲述另一种收购方案
第一财经· 2025-07-15 19:32
收购案概述 - OpenAI原计划以30亿美元收购Windsurf但因排他性协议到期失败退出 [1] - 谷歌以24亿美元许可费获得Windsurf核心团队及技术但不涉及股权收购 [1][6] - Cognition AI收购Windsurf剩余资产包括知识产权、产品线及250余名员工具体价格未披露 [1][6] Windsurf公司背景 - Windsurf由麻省理工学院校友于2021年创立主打AI编程助手与智能开发环境 [4] - 积累超80万开发者用户与约1000家企业客户ARR达1亿美元 [4] - 行业头部Anysphere旗下Cursor月活超700万ARR突破5亿美元 [4] 竞争格局与交易障碍 - 微软作为OpenAI最大投资方要求控制Windsurf技术被OpenAI拒绝 [5] - Anthropic切断Claude模型对Windsurf的API支持导致客户流失 [5] - 谷歌采用"反向收购"模式打包核心团队不涉及股权 [6] AI编程行业现状 - 2025年AI编程工具市场规模预计2957亿美元2030年达646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71% [8] - 国内开发者使用AI编程工具比例为30%美国达91%其中50%用ChatGPT创建生产级应用 [9] - 2024年全球AI编程融资超180亿元Cursor估值99亿美元Cognition AI估值40亿美元 [9] 产品与市场数据 - Cursor海外访问量2127万位列第二BlackBox AI以1460万次居第三 [7] - Windsurf访问量900万次于Boltnew的海外市场 [7] - 国内产品TRAE-CN访问量114万领先百度Comate的22万 [7] 技术发展与行业观点 - AI编程工具从代码补全升级为可执行复杂任务的"编程伙伴" [9] - 订阅收费和免费增值模式为主企业定制和API计费占比较少 [9] - 行业争议认为IDE非未来战场AI Agent自主规划能力成新热点 [10]
Perplexity创始人:我们不可能在资源上击败谷歌,但是有办法占据先机
创业邦· 2025-07-15 18:30
核心战略 - 浏览器+智能体是未来核心战略 旨在打造"认知操作系统" 实现任务并行处理 跨网页操作 数据自动调研等能力 [3][5][8] - 新浏览器Comet将整合个人信息 邮箱 日历 电商账户等 支持后台并行处理复杂任务 [8] - 浏览器相比聊天工具更难被复制 天然具备浏览历史 密码保存 多任务协作等用户留存优势 [7][39] 技术优势 - 借助OpenAI/Anthropic模型 首次在基础技术层面反超谷歌等大厂 [7] - 通过实时更新搜索索引+多步推理验证 显著降低错误率和幻觉现象 [7][42] - 机器学习团队用AI将实验周期从3天缩短至1小时 大幅提升研发效率 [7][33] 用户增长 - 用户量远超预期 需重构基础设施以应对未来十倍增长 [6] - 2022年跨年夜查询量暴增至70万次 成为关键转折点 [20] - 产品发布策略精准 在ChatGPT未启用网页搜索时抢占先机 [18] 商业模式 - 订阅制 按任务付费 交易抽成构成三大变现路径 [7] - 年营收有望达几十亿美元级别 但承认难以复制谷歌广告模式 [40] - 重点发展基于使用量的付费模式 价格参照人工服务市场价 [40] 竞争策略 - 避开资源对抗 专注速度 产品打磨和明确定位 [7] - 浏览器开发工程难度大 短期内难以被复制 [29] - 品牌价值是关键护城河 千万级用户规模即可保持竞争力 [37] 团队管理 - 强制全员使用AI编程工具 前端开发普及率达100% [33][35] - CEO坚持亲自修复bug 保持团队快速迭代文化 [7][12] - 200人规模团队 专注核心能力建设 [33] 行业洞察 - 互联网流量将两极分化 优质品牌获稳定访问 投机网站面临淘汰 [47] - 移动操作系统生态限制将被浏览器打破 实现真正开放互联 [46] - 科技圈存在信息茧房 需突破常规渠道触达真实用户 [48]
什么都不做就能得分?智能体基准测试出现大问题
机器之心· 2025-07-15 13:37
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笑寒 都在研究考生,考卷出问题了。 基准测试在评估人工智能系统的优势与局限性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是引导科研与产业发展的关键工具。 随着 AI 智能体从研究原型逐步走向关键任务的实际应用,研究人员和从业者开始构建用于评估 AI 智能体能力与局限性的基准测试。 这和常规模型的评估方式产生了很大不同。由于智能体的任务通常需要一个真实场景,并且任务缺乏标准答案,针对 AI 智能体的基准测试在任务设计和评估方式 上要远比传统 AI 基准测试要复杂。 显然,现有的智能体基准测试 并没有达到一个可靠的状态 。 举几个例子: 近期加入英伟达担任首席研究科学家的 Banghua Zhu 发推评论这一现象,认为一个什么都不做的智能体就可以取得高达 38% 分数的现象「非常有趣」。 此外,在目前常用的 10 个 AI 智能体基准测试中(如 SWE-bench、OSWorld、KernelBench 等),研究在其中 8 个基准中发现了严重的问题,有些情况下甚至会导 致 对 AI 智能体能力 100% 的误判 。 这些数据传达出一个明确的信息: 现有智能体基准测试存在大问题。若要准确理解 AI 智能体的真实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