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014

搜索文档
创始人年薪千万,估值暴涨23倍,公司亏17亿
国际金融报· 2025-05-30 12:26
公司上市计划 - 科望医药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主板上市,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曾谋求美股上市和首次申请港交所上市但失效,此次为再次递表 [2] - 2024年6月公司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因未在6个月内通过聆讯而失效 [18] 创始团队与股东结构 - 公司由纪晓辉、卢宏韬、沈文彦等科学家和创业者共同创立,拥有"明星创始团队" [5] - 创始人纪晓辉、卢宏韬分别持股10.18%和8.96% [8] - 礼来亚洲基金通过合伙人施毅持有公司22.93%股份,为单一最大股东集团 [7] - 其他股东包括高瓴投资(9.51%)、腾讯(4.09%)、大湾区基金等 [8] 融资与估值 - 公司经历四轮融资共筹资2.52亿美元(约18.11亿元人民币) [6] - 投后估值从2480万美元增至5.99亿美元(约43.05亿元人民币),三年半增长23倍 [6] - 四轮融资详情:A轮2000万美元、A+轮3500万美元、B轮9150万美元、C轮1.05亿美元 [6][7] 财务状况 - 2023年无收入,2024年从合作协议获得1.066亿元收入 [12] - 2022-2024年分别亏损7.71亿元、8.53亿元和0.88亿元,三年累计亏损17.12亿元 [1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末3.39亿元降至2024年末3282万元 [14] 研发管线 - 核心产品ES102为六价OX40激动剂抗体,预计最早2028年商业化 [9] - 全球仅两种OX40候选激动剂处于2期或以上阶段,ES102为其中之一 [9] - 拥有多项管线资产,其中三项处于临床阶段,包括全球首创的CD39/TGFβ双特异性抗体ES014 [10] 高管薪酬 - 2023年创始人纪晓辉、卢宏韬分别获得1244.5万元和1031.4万元收入 [8] - 2024年两人分别获得1101.8万元和897.5万元收入 [8] - 两年合计领取超过4200万元年薪 [8]
科望医药拟赴港IPO:聚焦创新免疫疗法 在研产品研发进度全球领先
证券日报· 2025-05-26 13:41
公司上市计划 - 科望医药更新招股书拟赴港上市[1] - 上市后将加速临床管线商业化进程、强化研发创新、深化全球战略合作并优化运营效率[1] 公司业务与研发 - 公司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肿瘤免疫与自身免疫疗法开发[1] - 2023年末与安斯泰来达成总额超17亿美元战略合作围绕BiME平台及候选药物[1] - 截至2024年末有4款重要产品处于临床阶段部分产品研发进度全球领先[1] - ES014为全球首创CD39/TGFβ双特异性抗体且首个进入临床阶段[1] - ES102为全球领先六价OX40激动剂尚无同类产品获批上市[1] - 积极布局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有多款多靶点候选药物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类风湿关节炎等[2] 财务表现 - 2024年末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71万元[2] - 经营亏损同比收窄70%至3777万元[2] - 年度净亏损同比收窄90%至8800万元得益于全球产品授权合作现金收入[2] - 现金及理财产品总额5.27亿元[2] 发展战略 - 持续聚焦临床未满足重大医疗需求构建兼具技术壁垒与商业潜力创新产品矩阵[2]
新股消息 | 科望医药更新招股书 新一代免疫疗法领军者冲击港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5-24 12:10
公司概况 - 科望医药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苏州,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肿瘤微环境(TME)研究和免疫疗法开发[1] - 公司致力于将"冷"肿瘤转化为"热"肿瘤,同时布局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1]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转正,净额为271万元人民币,经营亏损同比收窄70%至3777万元人民币,年度净亏损同比收窄90%至8800万元人民币[1]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现金及理财产品总额为5.27亿元人民币[1] 产品管线 - 公司拥有4款重要临床阶段产品和多项临床前项目[2] - ES102是全球领先的六价OX40激动剂,中国已启动II期NSCLC研究,美国正在开展II/III期头颈部鳞癌试验[3] - ES014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CD39/TGFβ双抗,中国I期显示良好耐受性,2025年3月获II/III期IND批准[4] - ES104是中国唯一临床阶段的VEGF/DLL4双抗,在胆道癌II/III期试验中ORR达17.1%,较对照组提高三倍[5][6] - BiME®双抗平台可激活巨噬细胞和T细胞免疫,降低细胞因子风暴风险,针对HCC、GC、CRC等癌种[6] 市场前景 - 预计2035年中国OX40靶点市场规模达165亿元人民币[3] - 预计2035年全球CD39/TGFβ双抗市场达101亿美元[4] - 预计2035年中国VEGF/DLL4双抗市场规模达134亿元人民币[6] 战略合作 - 2023年与安斯泰来达成超17亿美元合作,推进BiME®平台及ES019(PD-L1/SIRPα双抗)开发[8] - 与Inhibrx合作推进ES102全球开发,与Compass合作开发ES104[3][5] 团队与资本 - 创始团队包括纪晓辉博士(前罗氏全球业务发展副总裁)和卢宏韬博士(前再鼎医药执行副总裁)[9][10] - 获得礼来亚洲基金、高瓴资本等顶级投资机构支持[10] 发展战略 - 聚焦未满足临床需求,加速管线商业化进程[6][10] - 强化技术平台创新,深化全球战略合作[8][10] - 构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产品矩阵[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