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SDV12
icon
搜索文档
自动驾驶:万亿赛道的终极博弈,下一个十年谁主沉浮?
格隆汇APP· 2025-09-16 17:53
若说过去十年是移动互联网重塑生活的黄金期,未来十年,自动驾驶必将成为改写人类出行逻辑的核心 力量。 从科技巨头到传统车企,再到资本市场的敏锐玩家,都清楚这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对万亿级市场蛋糕 的激烈角逐。 如今FSDV12已实现"端到端决策",无需依赖预设规则,直接输出驾驶指令,复杂场景应对能力显著提 升。但短板也突出:暴雨、大雾、强光等场景下,摄像头感知精度易受影响。 技术路线之争:两条路径的较量与进化 如今试驾主流新能源车,L2+级辅助驾驶已不新鲜:自动跟车、车道保持、高速领航,部分车型甚至能 实现城市道路自主变道。 2023年起,城市NOA快速落地,标志着自动驾驶从"简单高速场景"迈向"复杂城市环境",但这只是行业 序幕。 按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标准,自动驾驶分L0至L5六级。目前量产车型多处于L2向L3过渡阶 段,真正的"无人驾驶"(L4/L5)仍局限于特定场景——如Waymo在旧金山的全无人出租车、封闭园区 的自动驾驶物流车。 即便头部企业有局部突破,L4级大规模落地仍面临技术可靠性、法规适配性与成本控制三重考验,而 行业在技术路线选择上已形成两大阵营: 1.纯视觉派:特斯拉的"数据驱动"之 ...
VLA模型崛起 汽车行业迎智驾与智造双破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8-02 05:02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演进 - 人工智能技术从卷积神经网络(CNN)发展到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显著提升感知性能 [1] - 特斯拉FSD BetaV12转向端到端架构颠覆传统模块化体系,VLA模型进一步推动变革 [2] - VLA模型融合视觉、语言理解与行动决策,具备更强场景推理与泛化能力,被视为端到端2.0版本 [2][3] VLA技术应用与市场影响 - VLA模型最初应用于机器人行业,2023年7月谷歌DeepMind推出首个控制机器人的VLA模型 [2] - 高盛预测到2030年VLA方案将占据L4级市场60%份额,重构传统Tier1价值链地位 [4] - 特斯拉FSD V12干预频次较V11下降76%,理想汽车宣布i8将成为首款搭载VLA模型的车型 [4] 车企与供应商布局 - 华为智驾3.0融合GOD网络与VLA实现无图厘米级定位,百度Apollo VLA交通场景理解准确率达98.7% [5] - 博世与微软合作开发车用Copilot系统,大陆集团斥资4亿欧元收购Recogni强化边缘计算能力 [5] - 行业采取"双轨战略"应对技术过渡期,既维护现有市场又布局新技术 [5] 行业格局与标准演变 - VLA技术可能催生分层市场,Robotaxi领域混合运营架构或长期共存 [6] - 量产车市场VLA模型有望成为高阶智驾新标配,推动行业认知范式迁移 [6] - 软件定义汽车进入2.0时代,技术竞赛将重塑产业格局 [6] AI在汽车制造的应用 - 传统流水线模式面临换产耗时长、质量波动大等问题,难以适应定制化需求 [6][7] - "AI for Process"和"Twin-Drive双驱动模型"帮助车企实现流程优化与智能制造 [7] - 大型主机厂采用自顶向下方法确保AI场景全覆盖,IPD流程解码助力智能体协同工作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