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SD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早盘涨超5% 地平线获国内外车企青睐 HSD已获多家车企定点
智通财经网· 2025-10-24 11:21
公司股价表现 - 地平线机器人-W早盘股价上涨超过5%,截至发稿时上涨3.71%,报8.66港元 [1] - 股票成交额达到7.94亿港元 [1] 公司业务进展 - 基于征程6E/6M的博世中阶智驾方案已实现批量交付 [1] - 公司获得日本顶级OEM厂商主流车型平台订单,该订单覆盖其在中国市场的主力销售车型 [1] - 全球首搭HSD系统的星途ET5完成智驾首秀,并计划于11月份上市 [1] - HSD系统已获得多家车企超过10款车型的定点 [1] - 公司规划其HSD方案在未来3至5年内实现千万量级的生产目标 [1] 行业趋势与影响 - 星途ET5车型有望将高阶智能驾驶体验下探至15万元的主流汽车市场 [1] - 全球自动驾驶技术的加速推广正在开启一个正向的采用周期 [1] - 中国正顺应自动驾驶的全球趋势,全球汽车制造商日益倾向于与本地化技术公司合作,以加速其自动驾驶策略的实施 [1]
从地平线自动驾驶2025年的工作,我们看到了HSD的野心......
自动驾驶之心· 2025-10-22 08:03
公司战略与整体进展 - 公司在2025年经历组织调整和资源整合后,在自动驾驶领域双线并进,一方面推动新一代辅助驾驶系统HSD的大规模量产落地,另一方面通过前沿论文重塑自动驾驶的底层逻辑 [2] - 公司正从技术供应商向行业标准定义者跃迁,其全新的HSD系统采用创新的"一段式端到端+强化学习"架构,突破传统感知-决策-控制模块的延迟瓶颈 [2] - 公司集中发力在端到端和世界模型两个最热门的方向上,得益于从UniAD时期就积累的大量学术经验,并已将重点铺在了一段式端到端的量产 [3] - 公司在Diffusion、强化学习、GoalFlow、世界模型等领域颇有建树,未来预计会有更多自动驾驶和具身智能方面的基石工作问世 [4] 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 - ResAD框架通过归一化残差轨迹建模,将学习目标从直接预测未来轨迹转变为预测轨迹相对于惯性参考的偏差,在NAVSIM基准测试中以88.6的PDMS分数达到最先进性能 [6][8] - CorDriver框架引入"安全走廊"作为中间表示,在nuScenes数据集上相比VAD等方法,与交通参与者的碰撞率降低66.7%,与路缘的碰撞率降低46.5% [9][11] - TTOG框架统一运动预测与路径规划任务,在nuScenes数据集上平均L2误差降低36.06%,在Bench2Drive上驾驶分数提升22%,尤其在少样本场景下表现出强大泛化能力 [12][14][15] - MomAD框架引入轨迹动量和感知动量机制,在nuScenes和Turning-nuScenes数据集上显著降低长时预测和转弯场景中的碰撞率,提升轨迹平滑性和一致性 [16][18][19] - GoalFlow框架采用目标驱动的流匹配,在NavSim基准测试中PDMS分数达到90.3,仅需单步去噪即可达到优异性能,推理速度比传统扩散模型快数十倍 [20][22][24] - RAD框架基于3D高斯泼溅技术构建强化学习环境,相比纯模仿学习方法碰撞率降低3倍,显著提升驾驶安全性 [23][26][29] - DiffusionDrive框架采用截断扩散策略,在NAVSIM数据集上取得88.1 PDMS,在nuScenes上比VAD降低20.8% L2误差和63.6%碰撞率,实现45 FPS的实时性能 [27][30][35] 自动驾驶场景生成与世界模型 - Epona模型实现解耦的时空建模和异步多模态生成,在NuScenes数据集上取得最佳FVD指标,并将最长生成时长从现有方法的15秒大幅提升至2分钟 [31][33][36] - UMGen框架能同时生成自车动作、交通参与者、交通地图和图像四种关键模态,生成长达60秒的多样化、多模态一致的驾驶场景 [34][38][41] - DrivingWorld模型基于GPT风格视频生成框架,在仅使用15帧条件输入的情况下可生成超过40秒的高保真视频,时长是现有最佳模型的2倍以上 [39][42][46] 自动驾驶视觉语言模型 - AlphaDrive框架首次将基于GRPO的强化学习与规划推理相结合,在规划准确率上比仅用监督微调的模型显著提升25.52%,并展现出高效的数据利用能力,仅用20%的训练数据即可超越基线模型35.31% [43][45][47]
地平线携手奇瑞做“时间的真朋友”
经济观察报· 2025-09-25 11:00
奇瑞汽车港股上市表现 - 奇瑞汽车在香港交易所首日开盘价为34.2港元,较发行价30.75港元上涨11.22% [1] - 市场表现释放出对奇瑞基本面的认可 [1] 地平线的战略投资角色 - 地平线作为基石投资者之一,与奇瑞汽车是长期技术伙伴,而非传统财务投资人 [1] - 双方关系是资本和技术的双重捆绑,建立在长期互信和共同愿景之上 [1] - 地平线对奇瑞的投资是战略协同的延续,始于2022年的战略投资 [1] 奇瑞汽车的行业地位与优势 - 奇瑞是中国首个累计出口突破500万辆的汽车品牌,并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量第一 [2] - 公司在自主创新和全球化道路上深耕28年,在国内市场根基稳固,在国际市场具有规模化先发优势 [2] 技术与产品协同成果 - 奇瑞星途ET5在成都车展全球首发,是首款搭载地平线征程6P旗舰芯片与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的量产车型 [2] - 征程6P芯片提供560TOPS算力支持,HSD系统实现了城区NOA功能,使车辆在复杂城市道路中具备接近人类驾驶员的决策水平 [2] - 此次合作完成了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市场的完整闭环验证 [2] 长期协同的战略逻辑 - 合作基于长期主义逻辑,旨在穿越产业周期 [3] - 奇瑞需要在新能源与智能化交汇点寻找新增长极,地平线需要通过大规模车企应用场景迭代技术能力 [3] - 双方的互补性使长期协同具备比单纯投资或合作更强的韧性 [3] 全球化战略协同 - 地平线投资奇瑞是其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旨在利用奇瑞的出口网络 [3] - 奇瑞的出口版图已覆盖欧洲、拉美、中东和东南亚市场,形成规模 [3] - 奇瑞的每一辆出海车型都可能成为地平线"China Inside"方案在海外市场落地的载体 [4]
自动驾驶的“4G时刻”,正在十几万的车上爆发
钛媒体APP· 2025-09-13 10:39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被外界称为“不造车的特斯拉”,其战略是成为汽车智能化道路上的全方位赋能者,覆盖芯片、软件、座舱、智驾四个象限 [3] - 公司定位为“系统型能力提供者”,专注于芯片、算法、系统与工具链,构建智能驾驶地基,其角色是“只造武器,不打仗”,帮助车厂定义能力下限 [2][3] - 公司采取“你行你上”的合作态度,填补了智能化链条中“既懂硬件又懂软件”的关键空位,赢得市场尊重 [4] 市场地位与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中国自主品牌ADAS前视一体机市场份额达到45.8% [4] - 公司累计赋能车型超过400款,合作主机厂数量超过40家 [4] - 2025年8月,公司旗下征程系列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1000万片 [11] 核心技术产品:HSD系统 - HSD系统是公司以征程6P芯片(560TOPS算力)为算力支撑、全栈自研的软硬一体城区辅助驾驶解决方案 [5][7] - 该系统集成了强化学习算法、端到端架构与拟人化驾驶策略,首次实现“从光子输入到轨迹输出”的超低延迟链路 [5] - HSD系统具备在15万以内车型上部署的成本控制能力,旨在实现技术普惠,而非豪华车专属 [5][6][7] - 公司计划将HSD落地在10余款主流车型上,实现从15万元至25万元价格带的全覆盖,将“L2.9+”体验下放至中低端产品 [13] 行业技术拐点 - 公司认为自动驾驶正处在类似移动通信从3G向4G跃迁的“4G时刻”前夜,推动辅助驾驶成为主流家用车的“必需品” [5][9] - 中国智能驾驶正以“软硬一体”的姿态进入规模化普及的前夜 [8] 未来战略目标 - 公司的目标是从“千万片征程”芯片出货走向“千万套HSD”系统部署,让智能驾驶成为可大规模、多车型、跨区域交付的真实体验 [11][12] - 为达成目标,公司正构建“全生态HSD体系”,已有超过20家合作伙伴基于HSD做定制化开发,采取“开源式交付”策略 [13] - 公司坚持“卷上限”思维,专注于提升用户体验和行业边界,而非参与价格战 [13] 全球化与生态合作 - 公司在慕尼黑车展与Mobileye比邻而立的展位安排被视为一种“排位认可”,其全球化姿态是“来交朋友的”而非征服市场 [2] - 公司已设立慕尼黑欧洲总部,与博世、大陆、电装等Tier-1深度绑定,在50多个国家完成150万公里海外验证 [15] - 公司与包括大众、日产等在内的9家合资车企达成30款车型定点合作,预计未来生命周期内海外订单将超750万辆 [15] - 公司将出海合作模式称为“共生关系”,强调构建本地伙伴体系与合规协同是关键 [15]
高盛 TechNet China 2025 重磅总结!半导体国产化 + AI 服务器 + 智能驾驶关键看点
智通财经· 2025-05-29 19:19
核心观点 - 2025年中国科技网络大会聚焦AI需求、半导体国产化、智能驾驶、AI应用和边缘设备五大主题 [1][2] - AI推理需求上升推动边缘端大语言模型设备普及 [2][3] - 半导体国产化趋势下,供应链持续投资技术发展和本地产能扩张 [3][4] - 智能驾驶和Robotaxi商业化加速,带动相关芯片和系统需求 [2][9] - AI软件在ToC和ToB领域的用户基数和货币化潜力扩大 [2][12] 半导体 - 芯原股份扩展GPU IP/AI IP和Chiplet平台以满足AI推理需求 [3] - 斯达半导2025年收入增长驱动力来自SiC器件渗透率提升和家电用IPM扩展 [4] - 中微公司受益于本土半导体产能投资,产品扩展至刻蚀、沉积等领域 [4] - ASMPT预计AI和高计算芯片推动TCB工具需求复苏 [4] - 天岳先进看好800V电动车和AR眼镜推动碳化硅衬底需求 [5] - 英诺赛科GaN产能目标扩展至2万片/月,覆盖消费电子和电动车应用 [5][6] - 长电科技2025年大幅增加资本支出,新工厂释放先进封装产能 [6] - 晶盛机电增加8英寸碳化硅产能,开发新型半导体设备 [6] AI服务器、智能手机、PC供应链 - 舜宇光学车载镜头出货量增长受智能驾驶功能规格升级驱动 [7] - 领益智造在折叠屏手机、AI服务器散热和AI眼镜领域技术升级 [7] - 华勤技术预计2025年收入两位数增长,数据中心和汽车电子贡献显著 [7] - 华丰电子扩展连接器产能,客户群覆盖中国服务器品牌和云服务商 [8] - 蓝思科技产品扩展至人形机器人、AI眼镜和智能汽车领域 [8] Robotaxi和智能驾驶 - 地平线机器人HSD系统2025年量产,支持城市NOA功能,积累310个车型定点 [9] - 亿航智能EH216-S加速商业化,产能扩张覆盖观光和空中出租车市场 [9] - 亿咖通SoC和中央计算平台赋能OEM快速推出智能汽车 [10] - 知行科技推出基于地平线J6芯片的域控制器,满足多样化需求 [10] - 黑芝麻智能预计2025年AD/ADAS推动收入两位数增长 [11] AI软件 - 金山办公WPS 365企业渗透率提升,WPS AI扩展ToC用户基础 [12] - 美图公司AI生产力工具订阅增长,付费率有提升空间 [12] - 商汤科技推出SenseNova V6模型,探索AI驱动用户案例 [12] - 北森控股预计2026年AI人力资源应用货币化加速 [13]
地平线机器人-W:HSD量产在即,三点更新逻辑看好公司长期发展——地平线深度报告-20250525
浙商证券· 2025-05-25 15: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13][5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地平线的三点更新逻辑:短期受益于智驾功能升级,J3/J5市占率上升;中长期HSD手握前装定点订单,获高阶智驾入场券;迎“国产化”和“智驾监管收严”双重利好 [1][25][27] - 市场对公司认知的两大分歧点:公司与英伟达、华为等厂商相比有产品竞争力;主机厂自研智驾方案对公司影响不大 [2][38] -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37.11、57.21、83.4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11.09、 - 6.58、6.01亿元,2027年有望扭亏为盈;给予2025年30x PS,目标市值1113亿元(1212亿港元),目标价9.18港元 [3][11][4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看好地平线的三点更新逻辑 - 短期直接受益于智驾功能由L2向L2+的升级,J3/J5市占率开启加速向上:2025年L2向L2+升级趋势明显,公司J3/J5/J6E/J6M主要面向L2+市场,已获多家头部车企定点,预计征程家族出货量2025年突破1000万 [27][28][30] - 中长期看高阶智驾,公司HSD手握多家车企&多款车型前装定点订单:以L2++为代表的高阶智驾是竞争重点,公司HSD系统有三个版本方案,已与奇瑞、大众等达成合作,获国内第三张高阶智驾入场券 [34][35] - 多因素扰动下,迎“国产化”和“智驾监管收严”双重利好:中美贸易扰动加速国产智驾芯片替换,监管收严利好有成熟量产经验的供应商 [37] 市场核心两大分歧点 - 公司相较于英伟达、华为等厂商的产品竞争力:产品矩阵上,J6P量产使公司芯片支撑能力与华为和英伟达对齐,开发工具链更开放;生态战略上,公司属开放生态,BPU IP授权模式提升合作自由度 [39][40][43] - 主机厂自研智驾方案对公司的影响:监管趋严使自研试错成本提升,仅头部车厂自研有成本规模效应,公司BPU IP授权模式使主机厂仍可能与公司合作 [45][4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37.11、57.21、83.4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5.71%、54.15%、45.8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11.09、 - 6.58、6.01亿元,2027年有望扭亏为盈 [47] - 估值:采用PS估值法,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5年30x PS,对应目标市值1113亿元(1212亿港元),目标价9.18港元 [50]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深度报告:HSD量产在即,三点更新逻辑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浙商证券· 2025-05-25 15: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13][5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地平线的三点更新逻辑:短期受益于智驾功能由 L2 向 L2+升级,J3/J5 市占率加速上升;中长期看高阶智驾,HSD 手握多家车企及多款车型前装定点订单;多因素扰动下,迎“国产化”和“智驾监管收严”双重利好 [1][25][27] - 市场对公司认知的两大分歧点:公司相较于英伟达、华为等厂商的产品竞争力,从产品矩阵和生态战略维度有优势;主机厂自研智驾方案对公司影响不大 [2][38] -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37.11、57.21、83.45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09、-6.58、6.01 亿元,2027 年有望扭亏为盈;采用 PS 估值法,给予 2025 年 30x PS,对应目标市值 1113 亿元(1212 亿港元),目标价 9.18 港元 [3][11][4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看好地平线的三点更新逻辑 - 短期直接受益于智驾功能由 L2 向 L2+的升级,J3/J5 市占率呈现上升趋势:2025 年 L2 向 L2+升级放量,公司 J3/J5/J6E/J6M 主要面向 L2+市场,已获多家头部车企定点,预计征程家族出货量 2025 年突破 1000 万 [28][30] - 中长期看高阶智驾,公司 HSD 手握多家车企&多款车型前装定点订单:以 L2++为代表的高阶智驾是竞争重点,公司 HSD 与奇瑞、大众等合作,提供多版本方案,已获国内第三张高阶智驾入场券 [34][35] - 多因素扰动下,迎“国产化”和“智驾监管收严”双重利好:中美贸易扰动加速国产智驾芯片替换,监管收严利好有成熟量产经验的供应商 [37] 市场核心两大分歧点 - 公司相较于英伟达、华为等厂商的产品竞争力:产品矩阵上,J6P 量产使芯片对智能驾驶全场景支撑能力与华为和英伟达对齐,开发工具链更开放;生态战略上,公司属开放生态,BPU IP 授权模式提升与下游合作自由度 [39][40][43] - 主机厂自研智驾方案对公司的影响:监管趋严使自研试错成本提升,仅头部车厂自研有成本规模效应,公司 BPU IP 授权模式使主机厂自研仍可能与公司合作 [45][4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盈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37.11、57.21、83.45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55.71%、54.15%、45.8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09、-6.58、6.01 亿元,2027 年有望扭亏为盈;汽车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 57%、55%、46%,非汽车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 10%、15%、15% [47][48] - 估值:采用 PS 估值法,参考可比公司,给予 2025 年 30x PS,对应目标市值 1113 亿元(1212 亿港元),目标价 9.18 港元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