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SK31858
icon
搜索文档
海思科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33亿行业排21,高于行业均值,创新药管线出海可期
新浪证券· 2025-11-01 07:37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5年8月26日,于2012年1月1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一家集化学药品研产销于一体的企业,在创新药研发领域表现突出,已上市多款创新药且早期管线出海前景可观 [1] - 主营业务为化学药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销售推广,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 - 化学制药 - 化学制剂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3亿元,在行业110家公司中排名第21,高于行业平均数28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2.95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29,略低于行业平均数2.99亿元 [2]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3.00亿元,同比增长19.95% [6]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95亿元,同比下降22.66% [6]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3.11亿元,同比增长44.49% [6]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73.90%,高于去年同期的72.56%,且显著高于行业平均的57.17% [3]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41.43%,高于去年同期的39.49%,且高于行业平均的35.26% [3] 股权结构与股东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29万,较上期增加12.87%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3.73万,较上期减少11.40%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多家基金产品增持,如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增持12.12万股至2139.75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988.04万股至1806.01万股 [5] 研发管线与业务亮点 - 已上市4款创新药并在国内快速放量,其中环泊酚预计2025年增长超40%,峰值销售预期超过30亿元 [6] - 环泊酚美国上市申请已于2025年7月获FDA受理,预期2026年中获批上市 [6] - 早期产品如HSK31858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国内处于3期临床,海外即将开启3期临床,预期峰值销售20+亿美元 [6] - 国内临床研发进展顺利,如HSK39297阵发性血红蛋白尿3期临床已结束,预期2026年上半年申报上市 [6] 分析师观点与预测 - 华泰证券维持对公司"买入"评级,看好公司创新管线持续兑现和早期管线出海前景 [6] - 华泰证券略微上调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5.07亿元、7.23亿元、10.71亿元 [6] - 基于SOTP估值法给予公司1040亿元估值,对应目标价92.88元 [6] 管理层信息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王俊民 [4] - 董事长王俊民2024年薪酬为175.25万元,较2023年减少1.29万元 [4] - 总经理严庞科2023年薪酬为581.89万元 [4]
百亿呼吸药物市场角逐:解锁“沉默区”,挖掘新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6:28
哮喘疾病负担与未满足需求 - 中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者约4570万 患病率4.2%且2010年以来呈上升趋势 其中40%-50%为过敏性哮喘[1] - 哮喘诊断率28.5% 控制率28.5% 超过70%患者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4] - 小气道病变人群达4.26亿 超过90%哮喘患者合并小气道病变[1] 小气道治疗重要性 - 小气道指第八级支气管以下直径≤2mm的气道 占整肺容量98%以上 表面积是大气道近5000倍[1] - 小气道被称为"肺部沉默区" 在临床实践中易被忽视但已成为慢性气道疾病预防和干预的重要靶点[1] - 专家发起"小气道病变与慢性气道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项目推动大小气道共治[1] 呼吸系统药物市场规模 - 2023年中国呼吸系统药物市场规模118亿美元 2024年达128亿美元[2] - 中国过敏性哮喘药物行业市场规模2024年达196亿元 正稳步上扬[4] - 呼吸系统药物市场占整个医药市场约5%-7%[8] 吸入制剂技术演进 - 吸入制剂剂型从传统混悬液向气雾剂、粉雾剂、软雾剂等高端剂型转变[2] - 超细颗粒药物将粒径缩小至1-2微米 肺部沉积率飙升至56% 其中1/3能直达小气道[6] - 新一代装置如启尔畅易悦达最佳吸气流速仅需35L/min 显著低于传统干粉剂要求的60L/min[4][6]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过敏性哮喘药物市场葛兰素史克稳居首位 阿斯利康紧随其后 赛诺菲/再生元、诺华占据特定细分领域[5] - 中国呼吸系统疾病吸入剂前五大品种合计市场份额近70% 布地奈德市场规模53亿元占23.7%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32亿元占14.3%[8] - 本土企业正大天晴、健康元、恒瑞医药等崛起[5] 生物制剂研发进展 - 针对Th2型炎症、非2型炎症等哮喘表型的靶向药物研发成为热点[9] - DPP-1抑制剂HSK31858Ⅱ期临床显示可显著降低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急性加重风险[12] - 复星医药DPP1抑制剂XH-S004以1.2亿美元首付款+5.25亿美元潜在销售里程碑款授权出海[11] 政策支持与防治体系 - 《健康中国2030》将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列为重点 目标到2030年将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降至8.1/10万及以下[7] - 专家呼吁构建哮喘三级防治体系:一级肺功能筛查 二级4周吸入激素诊断性治疗 三级FeNO检测动态监控[6] - 医保覆盖范围扩大进一步释放市场需求[7] 企业战略布局 - 百洋医药战略投资济坤医药获24%股权 锁定肺纤维化1类创新药所有权益[11] - 凯西中国实施"中国为中国""中国为全球""全球为中国"三大战略 推动本地与全球市场协同发展[12] - 跨国药企重点关注研发专长、中国价格支付体系、疾病特点三大方向进行市场布局[13]
13.65亿定增获受理!海思科解转型资金之渴?
国际金融报· 2025-07-17 16:29
公司融资计划 - 深交所受理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 拟发行不超过7000万股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3 65亿元 [1] - 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新药研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1] 公司业务与产品布局 - 公司业务覆盖新药研发 生产制造 推广营销 拥有40余个品种 涵盖麻醉 肠外营养 肿瘤止吐 肝胆消化 抗生素 心脑血管等多个细分领域 [3] - 4款1类新药已获批上市 包括环泊酚注射液 苯磺酸克利加巴林胶囊 考格列汀片 安瑞克芬注射液 其他品种多为国内首家或独家仿制 [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商业化产品及进入临床阶段的1类新药共有14个 覆盖麻醉 镇痛 肿瘤 代谢 呼吸系统 自身免疫系统等多个领域 [3]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正从"创新仿制药"研发向"仿创结合"研发生态快速转型 [3] - 2024年仿制药大幅缩减 仅提交1款仿制药上市申请 创新药管线增至26个 [4] - 仿制药收入占比从2019年超80%降至2024年60%以下 创新药收入占比升至40% 2025年预计超40% [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7 21亿元 同比增长10 92% 净利润3 96亿元 同比增长34% [5] - 年报发布当日公司股价涨停 市值首次超过500亿元 创历史新高 [5] 研发投入与资金需求 - 创新药研发具有周期长 投入大 成功率低的特点 公司面临较大资金压力 [5][6] - 2022年至2024年总研发投入达15 89亿元 其中2024年研发投入6 24亿元 同比增长20 7% [5] - 截至2024年三季度 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8 07亿元 包含前次募投项目未使用资金2 5亿元和自有资金5 57亿元 [6] 募资用途与研发项目 - 募资将用于HSK31679 HSK31858 环泊酚 HSK39297 HSK21542 HL231等药物的境内外临床研究及上市注册 [6] - 上述项目已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 募资将加快临床试验 审评等环节速度 提升商业化进程 创造新利润增长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