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EAP3.0技术架构
icon
搜索文档
一汽集团将成零跑汽车第一大股东 分步收购方案已获批
中国经济网· 2025-11-04 21:16
收购方案核心信息 - 一汽集团将通过定向增发方式陆续收购零跑汽车股权,并最终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1] - 该收购方案已获得有关部门批准,并计划于11月17日对外官宣 [1] - 此次合作是从今年8月传出收购10%股份传闻的最终落地 [2] 合作历史与进展 - 双方合作始于2019年,启动三电系统联合研发可行性研究 [2] - 2020年4月,一汽奔腾与零跑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智能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和生产应用上展开合作 [2] - 2025年3月3日,双方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合作升级为新能源乘用车联合开发及零部件合作,并探讨深化资本合作可行性 [3] - 目前一汽红旗与零跑汽车在技术层面沟通合作已经较多,合作正在顺利推进 [4] 零跑汽车发展历程与业绩 - 公司从2019年首款车型上市时年销量千余辆,发展到2021年销量突破4万辆,2022-2023年连续站上10万辆大关 [5] - 2023年10月,Stellantis集团投资约15亿欧元获取零跑汽车21.2616%股权,成为大股东 [5] - 2024年销量猛增直逼30万辆大关,坐稳造车新势力第三把交椅 [6] - 2025年10月单月销量突破7万辆,连续8个月位列新势力销冠,1-10月累计销量达46.58万辆,成为新领头羊 [7] - 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转正,成为国内第二家盈利的造车新势力,2025年上半年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 [7] 零跑汽车技术优势与国际化 - 2024年1月发布LEAP3.0技术架构,涵盖六大技术领域,坚持全栈自研带来成本优势 [6] - 与Stellantis集团按49:51比例成立合资公司零跑国际,由Stellantis主导欧洲市场运营,零跑提供技术产品支持并收取技术授权费用 [6] 一汽集团合作动机与背景 - 一汽集团2024年自主乘用车品牌新能源车销量不足20万辆,占集团整体销量仅6%出头 [8] - 2025年1-10月,一汽集团自主新能源累计销量为28.61万辆,占比刚过10% [8] - 通过并购快速获得技术突破是一条捷径,零跑汽车发展相对成熟,技术平台可"拿来就用" [8] - 在汽车央企改革背景下,成为港股上市公司零跑汽车大股东将为探索央企改革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8]
上半年新势力车企销量大洗牌 零跑鸿蒙理想高居前三名
新势力车企上半年销量格局重塑 - 上半年销量前三车企为零跑汽车(221664辆)、鸿蒙智行(204658辆)、理想汽车(203938辆),按单一品牌计算则为零跑、理想、小鹏(197189辆) [1] - 6月单月销量前三为鸿蒙智行(52747辆)、零跑(48006辆)、小鹏/理想(均超3万辆) [1] - 行业呈现"头部激战、腰部突围"态势,竞争焦点转向技术、服务与生态系统 [1][8] 零跑汽车表现 - 上半年同比增速155.7%,累计交付221664辆,完成年度目标44%,连续四个月蝉联销冠 [2] - 爆款车型C11单月交付超1.4万辆,B01预售10.58万元起冲击10万元级市场 [2] - 7月将发布2026款C11,预计下半年月交付量突破5万辆 [2] 鸿蒙智行表现 - 上半年销量204658辆位居第二,问界品牌贡献80%(15.4万辆)销量 [2] - 6月全系交付52747辆创纪录,问界系列交付44685辆,享界S9环比增长94.7% [4] - 累计交付80万辆仅用39个月,创新势力最快纪录,但全年目标完成率仅20.5% [2][4] 理想汽车表现 - 上半年销量203938辆同比增7.9%,增速明显放缓,完成年度目标31.9% [2] - 纯电车型布局滞后,下半年将推出i8、i6两款纯电SUV [2] 小鹏汽车表现 - 上半年交付197189辆超2024全年销量,完成2025目标56% [3] - 6月交付3.46万辆同比增224%,G7上市首月订单破万辆对标Model Y [4] - 下半年将推出换代P7和首款超级增程汽车 [3] 其他车企表现 - 小米汽车SU7交付15.74万辆,YU7预售18小时锁单24万辆 [3] - 蔚来交付114150辆,乐道L90有望提振销量 [3] - 深蓝(143236辆)、极氪(90740辆)、阿维塔(59084辆)、岚图(56128辆同比增85%)持续发力 [3][4] 行业趋势与竞争转向 - 6月新能源零售预计110万辆,渗透率55%,以旧换新政策拉动412万份补贴申请 [7] - 竞争从"规模战"转向"技术战",鸿蒙HarmonyOS、零跑LEAP3.0、小鹏XNGP等技术成关键 [5][6][7] - 全球化布局加速,零跑1-5月出口1.72万辆居首,小米计划进军东南亚,小鹏G7启动欧洲预售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