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Y73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中原农谷种业大会开幕
南方农村报· 2025-11-06 14:03
大会概况 - 2025中原农谷种业大会于11月6日在河南郑州开幕,主题为“一粒种子促振兴,中原农谷起高峰” [1][2][8] - 大会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中原农谷管委会主办,汇聚了国内外种业领域10名院士及近百位知名专家企业家 [8][9] - 大会旨在打造集重大信息发布、创新成果展示、未来趋势研讨、产业对接合作为一体的种业盛会 [10][11] 大会活动与安排 - 大会采取“1+5+2+2”模式,包括1场开幕式及主旨报告会、5场平行研讨会、2场专题活动及2大分会场 [22][23] - 开幕式进行了重大信息发布,包括中原农谷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种业重大创新成果、河南重大品种等 [24][25] - 大会期间举行了12个重大项目签约,包括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功能提升项目、中国农业大学中原研究院项目等 [25][26] - 同期举办了中原农谷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政银企对接会、第五届畜禽种业科技创新大会等多场平行研讨会 [28][29][30] 河南省种业发展成果 - “十四五”以来,河南省有822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125个优良品种得到快速推广应用 [15][16] - 9个小麦、8个玉米、3个花生品种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目录,成为入选最多省份 [17][18] - 郑麦1860、MY73、豫花37推广面积在2024年度均居全国第一 [18] - 小麦、玉米、花生全国推广面积前10位中,河南分别占4个、6个和7个 [19] - 豫农黑猪、天成1号肉鸽成功通过国家审定,实现畜禽育种新突破 [19][20] 成果展示与产业影响 - 大会期间举办了种业创新引领成果展、种业产业应用成果展,集中展示河南种业“硬核”成果 [31][32] - 在郑州分会场,来自全球的6000多个优秀良种进行展示 [32] - 中原农谷作为河南建设农业强省的“战略引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种业产业链加速提档升级 [34][35]
登海种业20251029
2025-10-30 09:56
行业概况 * 2025年玉米制种面积同比减少至360-380万亩,主要原因是行业库存量大以及品种更新换代需求增加,但面积总体仍维持在历史高位[2] * 市场偏好转向耐密型和抗病性好的玉米品种[2] * 行业整体处于去库存周期,但由于涉及品种更新换代及转基因因素影响,去库存周期难以确定,可能需要两到三年时间才能走出低谷[2][8] * 生物育种和行业资源整合是行业未来的重要趋势[22] 公司经营与财务 * 公司2025年新一季玉米种子的销售刚刚开始,发货尚不明显,大批量发货预计在11月份开始,11月和12月是一年中的销售旺季[13] * 2025年1至9月份,公司合同负债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销售问题导致预收款减少,这反映了主推品种605的销量下降以及新品种需要市场培育期[20] * 公司最新财报季毛利率等盈利表现持续向好[22] * 2025年玉米种子退货率不高,整体情况良好[4] 产品与研发 * 公司主要转基因品种包括1605D、710D、533D、685D等,其中1605D在2024年销售超过100万亩,2025年将继续扩大销售[2][9] * 公司新通过审定的转基因玉米品种1959D和603D,主要在东海与豫南地区由子公司负责销售,并在黄淮海区域进行示范推广[16] * 公司育种研发方向聚焦于耐密植、抗病性强的品种,例如已推出的MY73以及正在研发中的997等新品种[2][15] * 公司拥有RB50和RB05转化体,具备抗病、抗虫及耐除草剂功能[3][18] * 公司计划将新研发的品种进行市场化商用,而非仅自用[19] 成本与价格 * 2025年种子成本呈下降趋势,亩保产值费用有所降低,每亩地的单价下降了几百元[5] * 2025年种子价格趋势下降,尤其是常规玉米品种因库存压力大而降价,但转基因玉米价格基本稳定[2][14] * 转基因品种的实际零售价约为65至70元/亩,价格构成包括出厂价、结算价以及给性状单位的费用,公司正与大北农、中国农科院等协商定价[2][10][11] 生产与库存 * 2025年玉米制种单产与2024年相差不大,均为较好的年份,单产相对较高[5] * 连续降雨天气对北方产粮区有影响,但对新疆和甘肃等主要制种基地影响较小,总体对种子加工影响不大[6] * 库存积压严重将面临减值风险,公司需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存货跌价准备[2][14] 战略与展望 * 公司与山东省农科院合作研发并获得生物安全证书,未来将参与性状环节的竞争[3][18] * 新审定的转基因品种需要经过1-2年的试验布点和市场培育,预计需要2-3年时间才能成长起来[17] * 公司目前尚未在基因编辑领域进行布局,但不排除未来可能涉足[21] * 公司依托强大的育种底蕴及行业优势,在转基因品种性状方面取得进展,后续发展被看好[22]
风雨之下稳粮仓——河南农业生产的“韧性密码”
河南日报· 2025-10-23 07:51
文章核心观点 - 河南通过推广抗逆良种、升级农田水利设施、迭代农机装备及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系统性提升农业抗灾韧性,以应对极端天气常态化挑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5][10][14] 良种创新与推广 - 郑麦1860小麦品种在春季干旱和初夏高温下表现优异,示范田平均亩产达766.4公斤,在获嘉、鹤壁、南乐等地亩产均超过820公斤 [6] - 玉米品种秋乐368具备三层“霸王根”增强抗倒伏能力,MY73凭借矮秆优势抗倒伏,郑单819抗病抗逆能力突出,在前期高温干旱和后期阴雨条件下结实良好 [7] - 抗逆高产新品种正规模化推广,逐步替代低密度、抗性差的传统品种,推动玉米产业更新换代 [8] 农田基础设施与智能管理 - 安阳县广润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实现智能灌溉,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并传输至调度中心,实现精准水肥管理 [11] - 为应对前8个月降水量偏少近三成及9月后降水量偏多2.6倍的旱涝急转,全省251处大中型灌区累计引水56.94亿立方米,灌溉补源面积达5567.09万亩次 [11] - 河南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808万亩,数量居全国第二,农田沟渠系统在春旱时保障灌溉、秋涝时快速排涝 [11][12][14] 农机装备升级与抗灾应用 - 为应对秋收连阴雨,河南调集7980台履带式收割机进行抢收,其中7014台由谷物收获机换装割台并纳入补贴 [13] - 新一代纯电动无人驾驶拖拉机ET504-W采用分布式四轮驱动系统,实现多种转向模式,在泥泞地区作业效果优于普通机型 [13][14] - 全省农机总动力达1.1亿千瓦,位居全国第二,农机装备在抗灾抢收中发挥关键作用 [14] 科技服务与政策支持 - 针对湿涝导致的晚播,河南制定小麦抗湿晚播技术指导意见,推广“四补一促”应变栽培技术,并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培训农户 [9] - 省农业农村厅派出18个省级小麦专家指导组下沉一线,组织种子企业做好晚播品种调剂供应 [9] - 省农业科学院常年选派500余名科技人员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16] 产业体系现存短板与改进方向 - 尽管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但针对高温、干旱、渍涝等极端天气的抗逆专项品种仍有缺口 [15] - 小农户对防灾技术接受度不高,全省通过发展19.6万家合作社、27.5万家家庭农场及12.7万家社会化服务组织示范带动小农户 [15][16] - 产后环节抗灾能力待加强,面对阴雨天气,全省5000多台烘干设备日烘干能力30多万吨,银行业累计发放秋粮相关贷款178.27亿元 [18]
全国推广前十大品种发布,密植高产仍是方向
国盛证券· 2025-09-28 16: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3] 报告核心观点 - 种业呈现强者恒强格局 杂交玉米前十大品种中隆平高科占据4个 登海种业拥有1个 杂交水稻前十大品种中隆平高科占据6个 荃银高科占据2个[1][10] - 密植高产品种仍是发展趋势 MY73推广面积达2097万亩稳居杂交玉米第一[1][10] - 玉米种业即将进入四季度销售季 玉米价格总体向上 需关注三季度预收款情况[1][10] - 转基因品种审定落地 公示期后将正式进入商业化销售[2][11] - 生猪养殖估值位于相对低位 建议关注低成本和成长性标的[2][11] - 家禽养殖关注情绪修复后的价格反转机会[2][11] - 龙头饲企有望依托采购、规模、资金与产业链优势实现对中小饲企的替代[2][11] 行业数据表现 - 本周农业板块下降1.97% 跑输沪深300指数3个百分点[5][7] - 全国瘦肉型肉猪出栏价12.44元/kg 较上周下跌3%[2][12][13] - 猪肉平均批发价19.42元/kg 较上周下跌0.3%[5][12] - 自繁自养头均盈利-74.11元/头 外购仔猪头均盈利-236.57元/头[5][16] - 白羽肉鸡价格6.9元/公斤 较上周上涨0.3%[2][11][31] - 鸡产品平均价8.65元/公斤 较上周持平[2][11][31] - 肉鸡苗价格3.29元/只 较上周上涨4.4%[2][11][26] - 国内玉米现货价2365.29元/吨 较上周上涨0.2%[5][45] - 国内豆粕现货价3019.71元/吨 较上周下跌0.4%[5][67] - 国内大豆现货价4060.53元/吨 较上周上涨0.4%[5][59] - 一级豆油现货价8445元/吨 较上周下跌1.4%[5][61] - 柳州白糖现货价5855元/吨 较上周下跌0.8%[5][76] - 国产鱼粉现货价12875元/吨 较上周上涨11.2%[5][76] - 进口鱼粉现货价13067.39元/吨 较上周上涨6.6%[5][74] 重点公司关注 - 种业领域关注隆平高科、登海种业、荃银高科[1][10] - 生猪养殖关注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德康农牧、神农集团、巨星农牧、新希望、立华股份[2][11] - 白羽鸡养殖关注益生股份、圣农发展、禾丰股份、仙坛股份、民和股份[2][11] - 黄羽肉鸡关注立华股份[2][11] - 养殖配套关注海大集团、禾丰股份[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