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S Plaid

搜索文档
绕不开的中国稀土
虎嗅APP· 2025-07-04 08:05
稀土供应链现状 - 稀土在电动车制造中不可或缺,尤其主驱动电机性能与稀土永磁材料高度相关,铃木雨燕、福特探险者等车型因稀土出口管制停产 [3] - 中国企业控制全球65%重稀土开采、88%精炼产能,超90%钕铁硼永磁体供应,被CNN称为"升级版芯片短缺" [4] - 2010年钓鱼岛事件后中国对日稀土出口配额骤降,主要稀土氧化物价格涨幅超5倍,镝铽铕涨幅达15~20倍 [4] 稀土技术特性 - 钕铁硼永磁体(含稀土元素钕)是地表磁性最强材料,N35牌号可吸附自身重量600倍金属,使电机效率接近99% [8][9] - 每辆电动车使用1.5~3kg稀土,永磁同步电机装机量占比达96%,通用奥特能平台SUV单车使用约160克镝 [10][11] - 中国稀土提纯技术达6N(99.9999%)超高纯度,美国仍在攻坚2N~3N级别 [16]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 - 美国芒廷帕斯矿曾主导全球供应(1965-1995),但2015年因中国放宽出口导致价格暴跌而破产,2024年仍80%营收依赖对华出口精矿 [15][19][20] - 中国通过"1+5"方案整合稀土产业,2023年形成北方稀土和中国稀土两家巨头,精炼产量占全球92%,重稀土精炼产能达99% [16][18] - 日本钕铁硼磁体自给率60%但原料依赖中国,中国2022年高性能磁体出口量占全球70%,全年钕铁硼产量超30万吨 [26] 技术替代与产业链 - 特斯拉Model 3通过永磁电机实现续航优化,但2017-2022年将稀土用量减少25%,马斯克计划彻底弃用稀土永磁体 [7][22] - 铁氧体永磁成本低但磁能积远逊钕铁硼,类似石墨替代困境,加拿大Graphite One预计2030年才能投产石墨精矿 [23] - 中国完成"稀土矿开采-精炼加工-新能源汽车"三角内循环,下游需求推动产业链升级 [26]
官网显示,特斯拉(TSLA.O)将美国版Model S Plaid车型价格从94,990美元上调至99,990美元。
快讯· 2025-06-13 13:52
特斯拉Model S Plaid价格调整 - 特斯拉将美国版Model S Plaid车型价格从94,990美元上调至99,990美元,涨幅为5,000美元 [1]
被异化的汽车“风阻系数”,一场没有裁判的“行业内耗”
华夏时报· 2025-05-16 10:35
新能源车风阻系数争议事件 - 小米SU7 Ultra因碳纤维前舱盖导流功能争议被质疑"虚假宣传" [2] - 阿维塔12第三方实测风阻系数与官方数据相差33%(0.21Cd vs 0.28Cd)引发舆论关注 [2] - 争议导致车企连夜修改宣传话术、千万级索赔诉讼及风洞实验室天价测试成本话题发酵 [2] 风阻系数的技术演变与行业现状 - 风阻系数最初应用于航空领域,1930年代奔驰首次将风洞用于汽车测试 [2] - 1970年代石油危机推动其成为核心指标,1980年SAE J1263标准确立测量规范 [2] - 电动车时代风阻权重显著提升:120km/h时速下每降低0.01Cd可提升续航10-16km [3] - 特斯拉Model S Plaid以0.208Cd刷新纪录后,奔驰EQS(0.20Cd)、智己L7(0.21Cd)、小米SU7(0.195Cd)等加入竞赛 [4] 行业测试标准与乱象 - 国内缺乏强制国标,ISO 12021允许±0.02Cd误差,车企常选择160km/h风速测试(比行业默认120km/h风阻更低) [4] - 存在"实验室特调车"现象:空悬降至最低姿态、加装临时封闭件、使用油泥模型替代实车测试 [4] - 行业估算每降低0.01Cd需投入2000万元研发成本 [4] 参数竞赛对行业的影响 - 误导消费者购买决策,破坏公平竞争环境,阻碍行业技术实质性进步 [5] - 风阻系数从工程参数异化为技术图腾,导致设计反人性化(如座舱压缩至"仅容儿童乘坐") [6] - 隐藏式门把手在100km/h时速下仅提升续航1-1.5%(百公里省电0.12-0.2度),低速时效果趋零 [6] 用户需求与工程设计的矛盾 - 2023年中国市场新上市电动车68%采用溜背造型,但57%用户实际更倾向传统三厢造型 [7] - 宝马i7(0.24Cd)和极氪001(0.23Cd)证明可在美学、功能与效率间取得平衡 [7] - 用户体验核心应关注极寒环境操作可靠性、暴雨视野清晰度等非量化细节 [8]
让马斯克吃瓜的“风阻造假门”,到底谁在说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11:38
阿维塔12风阻系数争议事件 - 科技博主"苏黎世贝勒爷"测试阿维塔12风阻系数为0.28Cd,与官方宣传的0.21Cd不符,引发争议[1] - 特斯拉CEO马斯克转发质疑视频,观看量达170万,加剧事件热度[1] - 阿维塔悬赏500万元打击黑公关,并直播风洞测试测得0.217Cd,但博主质疑测试条件不透明[2] - 双方最终以博主道歉收场,但博主仍暗指测试使用原型车而非量产车[3] 风阻系数测试差异原因 - 阿维塔官方测试条件:电子外后视镜、空悬版本、低风阻轮毂,测得0.217Cd[5] - 博主测试条件:普通后视镜、非空悬版本、运动轮毂,测得0.281Cd[6] - 电子外后视镜比传统后视镜风阻系数降低0.018Cd,降阻率7%[9] - 空气悬架降低2cm可使风阻系数降低0.007Cd[10] - 低风阻轮毂通过结构优化可降低风阻约0.01Cd[11][12] 风阻测试行业现状 - 国内缺乏统一风阻测试标准,仅有2020年发布的团体标准[18] - 车企可通过多种方式优化测试结果,如封闭进气格栅、使用油泥模型等[20] - 国内独立第三方风洞实验室仅3家,测试费用高昂(12万元/天)[21] - 重庆风洞因气候条件通常比其他地区测试结果低0.01Cd[22] - 国际主流采用SAE标准,国内标准需与国际对齐[23] 风阻系数对汽车行业影响 - 风阻降低10%可使电动车续航提升15km[25] - 新能源车企陷入风阻参数竞赛,最低已降至0.19Cd以下[25] - 降低风阻研发成本高昂,智己L7风洞试验投入数千万[26] - 过度追求低风阻导致车型同质化,多为"水滴"状设计[26] - 隐藏式门把手等设计虽降低风阻但存在安全隐患[27] 行业建议 - 需建立统一国家标准规范风阻测试[24] - 车企应明确测试条件,避免误导消费者[20] - 不应过度宣传实验室数据而忽视实际使用场景[26] - 需平衡风阻优化与用户体验、安全性[27] - 行业应避免"大跃进"式风阻宣传[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