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oz1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千寻智能创始人韩峰涛:具身智能估值泡沫只是浪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17:51
千寻智能成立于2024年2月。当年年底,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曾采访过公司联合创始人高阳——一位拥 有"清华—伯克利—清华叉院"的学术背景的——90后清华助理教授。 进入2025年以来,千寻完成了Pre-A和PreA+两轮融资,最新一轮融资获近6亿元,由京东领投。在2025 年上半年,公司还发布了Spirit V1 VLA模型抢先版和Moz1机器人。 8月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大会现场采访了千寻智能创始人韩峰涛。 41岁的韩峰涛,穿着印着千寻logo的黑色Polo衫和蓝色牛仔裤。 这一波具身智能创业群体以90后甚至95后的名校工科生创业人为主,相对而言,韩峰涛算是创业老兵, 在创立千寻智能之前,他曾在珞石机器人担任联合创始人并任CTO,有近十年的工业机器人创业经历。 他精力充沛,表达欲旺盛,讲话很直接,甚至称得上是坦诚,没有很明显的"公关口径"。 大家现在更多的是在做demo,也不叫作秀,是做吸引人群的。从技术角度,某些应用场景的从0到1的 技术是具备的,明年肯定要开始第一波的落地。 在北京亦庄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千寻智能的展位被围得严严实实,参展人群兴致勃勃地观看其 最新发布的Moz1机器人现 ...
三天,我看清楚了未来AI将如何介入我们的生活
36氪· 2025-08-01 07:23
大会概况 -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举办 为期3天 吸引70多个国家和地区1500多位专家及800多家企业参与 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 参观人数预计达35万[1] - 海外厂商参与度较低 除谷歌和特斯拉外缺乏国际巨头 同时由于与世界机器人大赛(WRC)时间冲突 部分厂商选择保留重磅新品[1] 生成式AI应用拓展 - 生成式AI渗透至工业 医疗 交通等硬核领域 从文本 图像生成向多模态任务执行演进[3][4] - 阶跃星辰发布3210亿参数MoE架构模型Step 3 激活参数38亿 实现多模态推理并在国产芯片上提升解码效率[4] - MiniMax推出全栈智能体MiniMax Agent 可分解任务并调用API 演示中单句指令生成数据看板或搭建电商网站 一个月内迭代12次[4] - 合合信息展示AI鉴伪技术 毫秒级识别深度伪造 适用于金融票据篡改等高危场景[5] - 百度推出GenFlow 2.0多智能体调度系统及秒哒平台 3分钟生成可运行应用 数字人Nova升级版提升直播场景拟真度[5] - 声网发布对话式AI引擎 新增声纹识别与视觉理解能力 互动宠物"芙崽"实现嘈杂环境语音响应及拟人化反馈[7] - 阿里云发布云端AI Agents平台无影AgentBay 支持多系统无缝切换 三行代码接入 同时展示从芯片到平台的全栈能力[8] 算力基础设施升级 - 国产GPU厂商集中展示芯片架构与智算方案 竞争焦点从单卡性能转向全链路效率与成本优化[9][14] - 华为昇腾AI云服务采用CloudMatrix 384超节点 整合384颗NPU与192颗CPU 算力达300 PFlops 突破跨机通信瓶颈[9][11] - 沐曦科技发布曦云C600 GPU 支持多精度混合算力 内置安全模块瞄准金融政务场景[11] - 摩尔线程推出全功能GPU产品线 覆盖云端训练卡MTT S4000(48GB显存/768GB/s带宽) 云渲染卡及消费级显卡[12] - 燧原科技展示燧原S60推理卡商业化应用 覆盖聊天机器人 广告投放等场景 并公布多地智算中心部署案例[14] 具身智能突破 - 机器人运动控制与交互能力显著提升 从基础行走扩展到复杂任务执行与情绪表达[3][15][21] - 千寻智能人形机器人Moz1搭载Spirit v1 VLA模型 完成太空步 S型压弯等高难度动作 并演示饮料递送 衣物折叠等泛化任务[15] - 傅利叶智能交互陪伴机器人GR-3结合康养场景 提供导诊 认知康复等多维服务 外骨骼设备实现远程康复协同[16] - 智元机器人灵犀X2-N实现双足与轮式模式切换 在开幕式中完成灯光表演[18] - 优艾智合工业模型MAIC实现多机器人协同调度 完成搬运 拣选等流水线作业[18]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29关节/35公斤)展示格斗动作及击倒快速起身 工业四足机器人B2负重120公斤 消费级Go2售价低于1万元[18][20] - 云深处科技四足机器人绝影X30在电力巡检场景实现1000小时无故障运行 支持自主充电及AR手势操控[20] 自动驾驶商业化推进 - Robotaxi开展城市道路体验活动 覆盖浦东30公里路网 延伸至机场与迪士尼区间 实现L4级跨区域接驳[22][24] - 小马智行Robotaxi覆盖北上广深 集成大模型优化乘客交互 支持语音添加临时需求如顺路购咖啡[24] - 斑马智行基于高通8295平台推出端侧智能座舱 支持离线90%功能闭环 并根据驾驶员情绪推荐内容[24] - 蘑菇车联推出城市级交通模型MogoMind 聚合多源数据实现智能调度与拥堵预测[25] - 上海发布自动驾驶行动方案 目标2027年L4载客600万人次 载货80万TEU 开放道路超5000公里[27]
对话未来商业 | 千寻智能创始人韩峰涛:具身智能当务之急是将技术红利转化成市场地位
搜狐财经· 2025-07-31 14:51
每经入物 | RUTA式未来商业 对说 记 录 让 未 预 见 | 具身智能未来市 "汽车价格"乘以"寻 as and the first : 这是千寻智能首次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这次展会上,千寻智能重点展示了其首款商用级人形机器人Moz1,这款机器人于2025年6月正式发布。而在它 隔壁,智元机器人、宇树机器人等明星公司也纷纷拿出招牌产品,在场馆内同台对垒。 1 11 11 11 11 : ■ 行业属性:具身智能 ■ 估值/融资轮次:PreA+轮,累计融资超10亿元 7月底的上海闷热难耐,但上海世博中心附近的露天商场里却是人头攒动,"融资""落地""具身智能"等零星字眼从氤氲的咖啡香气中四溢而出。 正是在这样火热的氛围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见到了刚刚拿到京东、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等多家明星机构6亿元投资的千寻智能创始人韩峰涛。他风尘 仆仆地刚从一场会见中脱身。 "这几天的主旋律就是'搞钱、搞人、搞项目',投资人都见不过来了。"韩峰涛对记者感叹称。成立1年4个月,公司已累计融资超10亿元。但忙碌之外,他却 一直保持冷静,"现在具身智能处于技术红利期,投资机构很有热情,行业玩家很多,未来机会更多,因此我们创 ...
加速迭代 深度融合——从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看行业发展新趋势
新华社· 2025-07-29 21:42
能跑会跳的人形机器人、眼花缭乱的大模型、不断拓展的场景应用……记者在上海近日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采访发现,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加速迭 代,与工业场景深度融合,赋能千行百业的能力更强。一些地方也结合自身产业特点纷纷出招,力争在人工智能浪潮中抢抓发展新机遇。 从赛场跑向市场,人形机器人加速迭代 在机器人企业擎朗智能展区,记者看到,体验者只需用手机下单,人形机器人XMAN-R1便可完成倒酒、加冰、摇匀等一系列动作,顺利调制一杯饮品。 除此次展出的人形机器人,擎朗智能此前推出的送餐机器人、送药机器人均得到市场认可,累计出货量超过10万台。擎朗智能创始人李通说,未来企业将继 续以"通用+专用"相结合,构建多形态具身服务机器人协作生态,加速服务机器人产业的规模化落地。 记者发现,和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相比,今年大会参展的人形机器人本领更多,运动能力、协调性也进一步增强。 在千寻智能展位,Moz1机器人完成凌乱衣物的铺平、叠齐和堆高;在宇树科技展台上,人形机器人上演格斗赛;在星动纪元展台上,人形机器人表演街 舞…… "大家对人形机器人的期待更多了,已经不满足于他们能走会跑,还希望看他们做更多的事情,比如做家务、 ...
千寻智能创始人兼CEO韩峰涛:具身智能进入技术突破年 明年或有望规模化放量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00:44
行业发展趋势 - 具身智能领域预计今年实现小批量落地,明年有望迎来规模化放量,落地顺序遵循"工业先于物流,商用先于家用"的路径 [1] - AI和机器人技术进步明显提速,行业从"拼概念"进入"比实干"阶段,参展机器人创业公司数量翻倍 [2] - 具身智能与机器人企业加速技术迭代,产品路线走向"更高、更快、更强":功率密度提升使机器人更轻薄,运动速度加快响应更敏捷,模型智能度实现跨场景跃升 [2]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千寻智能展示首款商用级人形机器人Moz1,该产品于2025年6月发布,是国内首款高性能全身力控人形机器人 [1] - Moz1机器人配置26个自由度,搭载全球功率密度最高的一体化力控关节,配备国内顶尖高精高速WBC算法,负载自重比达1:1 [1] - 产品演示表现突出:在叠衣服场景能精准完成任意摆放的衣物折叠,饮料服务机器人两天内售罄14箱饮料 [1] - 下一代产品重点提升AI"大脑能力",通过积累更多高质量真实数据来增强实际场景应用能力 [2] 融资与合作 - 千寻智能近期完成近6亿元PreA+轮融资,由京东领投 [3] - 京东投资逻辑基于物流科技底层需求,看重公司兼具"大脑"(AI模型)与"身体"(机器人硬件)的能力 [3] - 公司AI驱动的自主决策系统可帮助京东降低人力依赖、提升订单准确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