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 Gamma

搜索文档
机器人产业趋势持续强化,重视上下游投资机会
山西证券· 2025-05-14 11: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行业投资评级为领先大市 - A(维持)[4] - 首选股票中控技术(688777.SH)、协创数据(300857.SZ)评级均为买入 - A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机器人产业趋势持续强化,海外企业加速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从技术验证期向规模化落地阶段过渡,国内科技厂商、车企等加快布局且展会活动密集开展,建议关注人形机器人算法模型领域有竞争优势的厂商及细分行业有深厚积累且开始布局人形机器人的软硬件厂商 [4][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5月7日,北京市宣布8月8 - 12日举办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15 - 17日举办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这将是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4] 事件点评 - 海外企业方面,特斯拉Optimus已在弗里蒙特工厂试产线完成制造,马斯克表示今年年底前部署上千台,不到五年实现100万台量产目标;1X今年推出新一代家用人形机器人NEO Gamma,计划到25年底将数百至数千台引入家庭 [5] - 国内企业方面,除科技厂商外,传统制造业企业纷纷加码机器人领域,如奇瑞与AiMOGA团队联合研发的墨甲人形机器人4月26日完成首批220台全球交付,美的预计自研人形机器人5月落地湖北荆州洗衣机工厂,下半年进入线下门店;近期展会活动展示前沿成果,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在北京举办,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自研的天工Ultra夺冠并刷新世界纪录 [6] 投资建议 - 关注在人形机器人算法模型领域具有竞争优势的厂商,包括科大讯飞、云从科技、盛通股份等;关注在细分行业具有深厚积累且开始布局人形机器人的软硬件厂商,包括软通动力、中控技术、协创数据等 [7]
速递|OpenAI支持的人形机器人1X将在2025年测试“几百个”家庭人形机器人
Z Potentials· 2025-03-23 13:10
图片来源: 1X 挪威机器人初创公司 1X 计划在 2025 年底前在"几百到几千个"家庭中开始其仿人机器人 Neo Gamma 的早期测试,该公司CEO Bernt Børnich 表示。 " Neo Gamma 今年将进入家庭," 我们希望今年邀请早期采用者帮助我们开发这个系统。我们希望它在人群中生活和学习,为此,我们需要人们将 Neo 带 回家,并帮助我们教它如何行为。" Børnich 在 Nvidia GTC 2025 的一次采访中告诉 TechCrunch 。" 最近几个月,围绕家用仿人机器人的热度,似乎达到了新高度。 1X 的竞争对手、总部位于湾区的 Figure 在社交媒体上非常活跃,该公司在 2 月宣布也将在 2025 年开始其仿人机器人的家庭测试。 今年 2 月发布的 Neo Gamma 是 1X 计划在实验室外测试的首个双足机器人原型。 与它的前身 Neo Beta 相比, Neo Gamma 配备了改进的机载 AI 模型, 以及一件旨在减少机器人与人类接触时潜在伤害的针织尼龙体服。 在 GTC 的演示中, 1X 展示了 Neo Gamma 在客厅环境中执行一些基本任务的能力——部分由人 ...
宇树科技下轮估值或突破200亿,40%认购者来自海外;小米、小鹏、蔚来等宣布切入“人形机器人”;苹果智能4月支持中文丨AI周报
创业邦· 2025-03-02 10:25
国内AI行业动态 - 纵目科技创始人唐锐回应"跑路"传闻,表示正在处理国内业务重整和海外蚕丛业务投资人寻求事宜 [4] - 澜码科技因融资问题裁员并寻求被并购,创始人已自筹资金支付部分员工薪资 [5] - 沐曦集成电路否认上市前裁员20%传闻,称人员调整属正常范畴并推进上市进程 [5] 自动驾驶与车企动态 - 特斯拉FSD中国版试驾需求旺盛,部分车主日租金达2888元,马斯克称系统已适应中国交通规则 [6][7] - 理想汽车CEO李想公开挑战特斯拉FSD,称其AD Max V13模型有信心与之对比 [8] - 小米、小鹏、蔚来等18家车企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何小鹏称当前行业处于L2初阶阶段 [13] 机器人领域进展 - 宇树科技发布功夫机器人Unitree G1,下轮估值或突破200亿元,40%老股认购需求来自海外 [9][11] - 众擎机器人完成全球首例人形机器人前空翻特技,突破直膝步态技术 [11] - 深圳拟发布人形机器人专项政策,通过"揭榜挂帅"支持关键技术攻关 [30] AI大模型与开源生态 - DeepSeek开源并行优化策略并下调API价格,夜间时段降幅最高达75% [14][15] - 阿里Qwen团队推出深度思考模型QwQ,支持完整思维链展示 [23] - 月之暗面开源30亿/160亿参数混合专家模型Moonlight,提升训练效率 [25] 海外AI前沿 - 英伟达Q4营收393亿美元同比增78%,Blackwell芯片首季销售额达数十亿美元 [30] - OpenAI推出GPT4.5研究预览版,优化推理能力并减少幻觉 [32] - Anthropic发布Claude 3.7 Sonnet模型,首创混合架构实现深度推理与实时响应 [36] 投融资概况 - 全球AI领域本周融资总额21.19亿元,国内占比24%(5.08亿元),海外占比76%(16.11亿元) [43][49][51] - 国内融资集中在广东(4起)、北京/浙江(各3起),LiblibAI获数亿元A+轮融资 [46][49] - 海外Genspark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采用多模型处理搜索任务 [51]
盘点海内外“最强”人形机器人
雪球· 2025-02-27 16:17
文章核心观点 - 介绍国内外六家“最强”人形机器人企业情况,指出今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关键词为规模化量产和软件大模型,虽各企业有产业链和概念股,但产业处于情绪高涨期,谁能走到最后有待观察,期待国内出现核心供应商 [3][25][26] 国内外企业情况 特斯拉 - 美国公司,其机器人Optimus(擎天柱)主攻通用机器人,从2022年亮相后能力不断提升,有落地场景,可能第一家量产,售价2万美元,马斯克预期2025年生产数千台、2026年5 - 10万台并对外销售、2027年50 - 100万台,远期愿景全球有200亿台 [4][5][7] Figure - 美国企业,专注AI人形机器人,做通用机器人发展快,2022年5月创立,2023年10月发布Figure01,后与宝马合作,2024年8月发布Figure02,今年2月终止与OpenAI合作,自主研发VLA模型Helix并首创应用,产品线今年将大批量生产,机器人将参与制造 [9][10][12] 1X - 挪威企业,定位家庭服务机器人,2022年与OpenAI合作,2023年获投资,2024年8月推出NEO Beta,今年2月发布NEO Gamma,特点是轻且软,售价约5万美元,未来预期降至2万美元,量产节奏为2024年底到2025年一季度50 - 100台试用、2025年底初步量产1000台、2027年大规模生产10万台、2028年100万台 [13][14][15] 宇树 - 国内企业,2016年成立,2023年8月进军通用机器人领域,2023年发布Unitree H1,2024年发布Unitree G1,基本实现量产,售价9.9万元,H1适合大型场景,G1灵活且支持模仿和强化学习,算法升级后动作流畅,2025年几千台用于科研和展示,落地工厂未规模化 [17][18] 优必选 - 国内老牌企业,2016年推出Walker原型机,2018 - 2019年分别推出第一代和第二代,2024年10月工业版WalkerS1完成比亚迪车厂实训,2025年二季度预计推出Walker S2,与多家企业合作,价格50万人民币,2024年交付30 - 50台,2025年预计交付500 - 1000台 [19][21][22] 智元 - 国内新兴企业,2023年2月成立,半年后发布远征A1,2024年与均普智能和科大讯飞合作,8月发布5款产品,创始人彭志辉开源大型仿真框架,2024年12月进入爬坡状态,2025年1月量产1000台,2025年预计产能达数千台,已生产的1000台中两百多套自用,七百多套对外销售,双足机器人占一半 [23] 产业链和概念股 - 特斯拉链有拓普、三花等;Figure链有银轮、绿的等;1X链有中坚、智尚等;宇树链有长盛、嵘泰等;优必选链有天奇、中大等;智元链有均普、科大等,机器人概念涨幅大,指数开年上涨30%,很多龙头股翻倍增长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