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6
icon
搜索文档
N+3赔偿!沃尔沃中国区裁员
犀牛财经· 2025-07-10 15:40
裁员与成本削减 - 沃尔沃中国区裁员涉及上海技术研发中心,岗位包括工程、研发、供应链管理,赔偿标准为N+3个月工资 [2] - 此次裁员是公司全球战略重整的一部分,目标削减180亿瑞典克朗(约135.9亿元人民币)成本,并暂停部分投资 [2] - 全球裁员3000人,主要为白领岗位,中国区裁员为其中一部分 [2] 财务与业绩表现 - 一季度营收从939亿瑞典克朗降至829亿瑞典克朗,同比下滑11.7% [2] - 营业利润从47亿瑞典克朗下滑至19亿瑞典克朗,跌幅近60% [2] - 一季度全球销量172219辆,同比下降6% [2] 中国市场困境 - 2024年在华销量15.64万辆,同比下降8%,2025年一季度跌幅扩大至12% [3] - 价格战削弱豪华品牌溢价,沃尔沃价格优势丧失 [3] - 产品更新慢、竞争力不足,质量问题频发导致“安全”标签受损,消费者好感度下降 [3] 产品质量问题 - 多款车型(S60、S90、XC60)出现发动机故障,包括烧机油、故障灯亮、漏油、无法启动等问题 [4] - 部分车型存在多次返修、未经同意维修等服务流程缺陷 [4] 战略调整 - 放弃2030年全面电动化目标,调整为2030年90%销量来自电动化车型 [4] - 发布超级混动架构SMA,覆盖纯电、燃油和混动三种动力形式 [4] - 当前核心挑战是提升新能源车销量,扭转消费者对燃油车的单一认知 [4]
蔚来:与江淮合资公司解散,不影响其他层面合作
中国经济网· 2025-07-10 10:39
蔚来与江淮合资公司解散事件 - 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新增注销备案公告 公司决议解散 标志着蔚来与江淮在制造层面的合作正式结束 [1] - 蔚来工作人员回应称 2024年4月公司已获得独立工厂和生产资质 制造合作终止不影响其他领域合作 [1] - 合资公司成立于2021年3月 负责江淮蔚来先进制造基地的日常运营 此前双方于2016年签署5年代工协议生产ES8等车型 [2] 蔚来自主生产能力进展 - 创始人李斌在7月6日直播中宣布 第三工厂将于2024年9月投产 展示智能电动旗舰ET9制造流程 [1] - 公司通过收购江淮相关资产于2023年末加速获取独立生产资质 此前"蔚小理"中理想和小鹏分别在2018年、2020年通过收购获得资质 [2] - 独立制造预计使蔚来制造成本下降10% 成为扭转持续亏损的重要手段 [2][3] 合作终止对双方影响 - 蔚来2018-2022年累计向江淮支付代工费超30亿元(2 23亿→11 27亿) 江淮已收回工厂建设成本 [3] - 江淮代工蔚来对其新能源品牌提升作用有限 但当前仍与大众汽车(安徽)、华为"尊界"等项目保持合作 [3] - 双方2024年1月签署换电战略合作协议 表明制造合作终止后仍将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深化协作 [3] 行业模式演变 - 中国造车新势力早期多采用代工模式 蔚来选择江淮代工是典型路径 [1] - 随着规模扩大 获取独立生产资质成为行业普遍发展规律 可实现降本增效 [2][3]
“清仓价”变“冤种价”?蔚来车主自曝被背刺:俩月血亏10万!
凤凰网财经· 2025-07-10 09:49
蔚来汽车价格政策争议 - 2024款车主在4-6月购车后遭遇2025款车型大幅降价及配置升级,导致车辆贬值超10万元[1][13] - 2025款ET5T较2024款新增500+项升级,包含价值15000元的舒享套装和充电转换器[5] - 2025款购车权益包含18000元换电券、6000元合肥补贴及2000元电池升级券[5] 价格差异对比 - 2024款ES6 4月售价28.9万元(含电池买断+1.5万选配),6月同款裸车价降至24万元[1] - 2024款ET5T 4月租赁电池版购车总价19.3万元,6月同款降至16.1万元[13] - 2025款ET5T与2024款4月价格同为19.3万元,但额外获得10万积分补偿(价值1万元)[13] 车主维权情况 - 超过500名2024款车主组织维权,公司回应称"不可能给所有2024款车主补偿"[2] - 2025年7月新政为2025款车主提供5年NOP+服务(原3年)及4000元选装基金[12] - 2024款车主反映二手车估值仅13-14万元,较购车价亏损达6万元[13] 销售话术争议 - 销售曾承诺2025款"必然涨价",实际新款配置升级远超描述且价格更低[4][5] - 2024款被宣传为"历史最优清仓政策",但后续政策复刻清仓折扣[5][12] - 车主指控销售存在误导性话术,导致其错过更优惠的购车时机[4][11] 功能差异 - 2024款车型无法使用车道级导航功能,该功能为2025款标配[13] - 2025款标配NOMI Mate 3.0、车顶行李架导轨等新配置,较2024款显著升级[9][11]
蔚来上涨2.03%,报3.571美元/股,总市值80.87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7-09 21:40
7月9日,蔚来(NIO)开盘上涨2.03%,截至21:33,报3.571美元/股,成交1338.57万美元,总市值80.87亿 美元。 资料显示,蔚来集团是高端智慧电动汽车市场的先驱及领跑者。成立於2014年11月,蔚来的使命是为用 户创造愉悦的生活方式。蔚来旨在建立一个以智慧电动汽车为起点的社区,与用户分享欢乐、共同成 长。蔚来设计、开发、合作制造并销售高端智慧电动汽车,推动自动驾驶、数位技术、电动力总成及电 池方面的新一代技术创新。蔚来通过持续的技术突破及创新脱颖而出,例如其行业领先的换电技术、电 池租用服务(BaaS)及独有的自动驾驶技术及自动驾驶订阅服务(ADaaS)。蔚来於2017年12月推出七座高 端智慧电动旗舰SUVES8,并於2018年6月开始交付,随後在2019年3月开始交付六座版ES8。蔚来於2018年 12月推出高性能高端智慧电动全能SUVES6,并於2019年6月开始交付。蔚来於2019年12月推出高端智慧 电动轿跑SUVEC6,并於2020年9月开始交付。蔚来於2021年1月推出高端智慧电动旗舰轿车ET7。随後蔚 来於2021年12月推出高端中型智慧电动轿跑ET5。 财务数据显示,截 ...
30万以上新能源轿车第一!华为余承东:享界S9男女车主比例6:4,25-40岁占比达60%【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7-09 19:30
(图片来源:摄图网) 7月8日,在2025享界用户星享之夜活动现场,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公布了享界S9汽车的关 键数据。他透露, 自上市以来,享界S9男女车主比例为6:4,25~40岁的车主占比为60%。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豪华轿车往往更受男性消费者青睐,而享界S9却打破了这一固有印象,成功吸引了 众多女性车主的目光。同时,25-40岁的车主占比高达60%,这表明该车型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具有极高的 吸引力。年轻消费者通常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追求时尚与科技感,享界S9显然精准地捕捉到了这一群体 的需求,以其独特的设计、先进的科技配置和出色的性能,赢得了年轻消费者的认可。 从市场表现来看,享界S9在上个月交付了4154辆,一举成为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轿车销量第一名。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寡头垄断特征,由特斯拉和比亚迪两家领头企业主导。特斯拉 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全球品牌影响力,在中国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份额;比亚迪则凭借在电池技术和整车制造 方面的深厚积累,以及丰富的产品线,成为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军企业。除了这两家巨头,蔚来、小 鹏和理想等新兴品牌也凭借智能化和高性能产品迅速崛起 ...
蔚来自研神玑芯片落地:一次难而正确的长征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8 17:19
核心观点 - 蔚来通过自研5nm车规工艺高阶智驾芯片"神玑NX9031"与NT Cedar/S"雪松"智驾系统的深度耦合,实现了"芯片+操作系统+核心算法"全栈技术闭环,标志着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关键突破 [2][9] - 公司选择了一条高投入、长周期的技术自研路径,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600亿元,拥有9900项全球专利,构建从芯片层到算法层的完整技术主权 [4][6] - 自研高端智能驾驶芯片面临特斯拉和英伟达的双重竞争压力,后者合计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蔚来通过持续高强度投入(年均30亿元)突破了5nm车规芯片的设计与制造难题 [5][6] - 软硬协同的战略使公司获得技术自主权,神玑芯片与SkyOS操作系统、NWM世界模型的深度耦合提升了智能驾驶体验,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9][10] - 市场短期认知与长期价值创造存在错配,公司核心技术成果被低估,但前瞻性布局正逐步成为行业主流发展方向 [12][14] 技术突破 - 神玑NX9031芯片采用5nm制程工艺,满足三大设计目标:十年算法迭代的算力储备、最高等级SLD功能安全标准、极端环境下的图像处理效能 [6] - 芯片与雪松智驾系统实现"满血耦合",这是公司首次完成自研硬件与软件的深度整合,突破传统拼凑式集成方案的效率瓶颈 [2][9] - 技术自主权带来供应链安全与产品定义自由,摆脱对英伟达等国际供应商的依赖,可自主控制技术路线与交付节奏 [9] 行业竞争格局 - 特斯拉HW4.0已在中国上市,HW5.0算力将达十倍跃升,英伟达占据高阶智驾芯片51.4%市场份额,形成类似手机芯片领域苹果与高通的双寡头格局 [5] - 国内同行加速跟进:小米布局"大芯片"玄戒O1,小鹏7nm"图灵"芯片即将装车,验证蔚来技术路线的行业引领性 [14] - 行业普遍聚焦"冰箱彩电"配置堆砌与价格战,公司选择底层技术攻坚的战略差异明显 [4][7] 研发投入与挑战 - 芯片研发累计投入超百亿元,日均研发支出近2000万元,流片成本单次达数亿美元 [6] - 车规芯片需满足极端环境可靠性要求,设计复杂度远超移动芯片,且国内产业链基础薄弱 [6] - 长期高强度投入导致短期财务压力,在市场追求速成的环境下承受"投入是否值得"的质疑 [7][12] 战略价值 - 构建"技术主权"形成终极护城河,在智能电动车同质化竞争中奠定差异化基础 [10] - 自研体系涵盖芯片、SkyOS操作系统、线控底盘等核心技术,形成完整自主技术栈 [12][14] - 前瞻布局多次引领行业:瞭望塔激光雷达、全铝车身等创新已成为行业主流方案 [14] 市场认知 - 短期销量波动和财务表现掩盖了公司在核心技术、充换电网络、全球化布局等体系化能力的长期价值 [12] - 市场过度关注月度销量数据,忽视近万项专利和核心技术资产的价值重估潜力 [12][13] - 随着神玑芯片装车量提升和技术成果转化,公司技术体系价值有望获得市场认可 [13][14]
蔚来十年亏千亿,雷军、李想怎么想?
搜狐财经· 2025-07-08 15:59
蔚来财务状况与战略调整 - 蔚来累计亏损超千亿人民币,但管理层强调财报透明度高,亏损主要源于明处投入[1] - 蔚来与江淮合资公司"江来制造"因代工关系终止而申请注销,反映公司已获得独立生产资质[3] - 公司设定了2025年四季度盈利目标,若未达成将面临重大舆论压力[3] 雷军与蔚来的投资关系 - 雷军2015年通过顺为资本参与蔚来A轮融资,成为6位创始投资人之一[6] - 早期雷军对互联网造车持怀疑态度,2018年曾将获赠的ES6转送米粉[8] - 雷军近期表态称投资蔚来是"李斌给的机会",暗示该投资更多基于个人信任而非商业判断[10][12] 新造车势力互动关系 - 蔚来、小鹏、理想创始人形成"蔚小理"联盟,2019年行业寒冬期曾相互支持[17] - 何小鹏持续公开支持蔚来,包括探班NIO Day、声援组织改革,称需要三年验证期[19] - 李想从2024年起转变高调作风,专注AI技术讨论而非行业争论[27][29] 雷军与何小鹏的深度合作 - 雷军2006年投资何小鹏的UC浏览器,2017年又领投小鹏汽车A+轮4亿美元[20] - 何小鹏称雷军为"创业导师",小米造车时公开力挺并参与"三年之约"[22] - 双方近期通过G7/YU7上市互动展现密切关系,形成商业互促模式[22]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理想汽车已实现盈利,小鹏汽车脱离危险期,小米汽车后来居上,蔚来面临最大经营压力[31] - 各企业选择不同技术路线(如理想专注增程技术),但头部玩家保持战略合作关系[25][29] - 雷军凭借深厚行业人脉和投资布局,快速建立"教父级"行业地位[29]
一周一刻钟 大事快评(W114):反内卷;继峰股份、福达股份;长城汽车更新
新浪财经· 2025-07-08 12:26
反内卷与供需错配 - 反内卷的核心在于解决供需错配 政策重心预计将从需求刺激转向供给控制 未来新增产能审批或将更加困难 [1] - 打破"价格战"的关键在于推出能激发潜在需求的特色产品 小米YU7的成功证明了独特产品能实现市场"破圈"扩容 [1] - 下半年中高端市场中 能提供差异化产品的品牌如理想 江淮 赛力斯 小米等将拥有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 [1] 福达股份 - 二季度经营性业绩可能实现6500万至7500万元 同比增速在70%至80%之间 [1] - 业绩增长核心动力来自比亚迪曲轴的持续放量 以及成功开拓赛力斯与奇瑞的曲轴业务 [1] - 1万套反向行星滚柱丝杠产能有望在7月份落地 将对公司估值产生显著弹性贡献 [1] 继峰股份 - 二季度业绩有望环比增长至1.2亿至1.3亿元 同比提升显著 [2] - 增长核心驱动力来自国内座椅业务 理想L6贡献销量 蔚来ES6与EC6销量回升 领克900成为超预期增长点 [2] - 领克900月销已达约5000辆 单车座椅价值量近2万元 [2] 长城汽车 - 二季度销量环比一季度增长5.6万辆 [2] - Q2净利润有望从Q1的17亿元提升至接近42亿元 部分受益于俄罗斯报废税款 [2] - 下半年将有多项变革 包括魏牌新车 智能驾驶平台大规模上车(首批搭载于坦克400 500 700车型)以及欧拉品牌渠道变革 [2] 投资主线与推荐标的 - 基于科技+国央企改革两条主线 推荐国内强α主机厂如比亚迪 吉利 小鹏 [3] - 智能化趋势下推荐华为鸿蒙高端智能代表江淮汽车 赛力斯 以及理想汽车 科博达 德赛西威 经纬恒润 [3] - 国央企整合推荐关注上汽集团 东风集团股份 长安汽车 [3] - 推荐具备强业绩增长 机器人布局或海外拓展能力的零部件企业如福耀玻璃 新泉股份 福达股份 双环传动 银轮股份 无锡振华等 [3]
NIO Trading Below 5-Year Average P/S: Time to Buy, Sell or Hold?
ZACKS· 2025-07-07 23:10
估值与同业比较 - 公司当前12个月前瞻市销率(P/S)为0.46倍 显著低于五年平均1.63倍 但与该行业水平相当 [1] - 同业竞争对手XPeng和Li Auto的前瞻P/S分别为1.30倍和1.04倍 显示公司估值显著落后 [1] - 过去一年公司股价下跌21.3% 而XPeng和Li Auto分别上涨153%和28.5% [3] 运营效率与财务压力 - 销售及管理费用(SG&A)同比激增46.8% 主要受人员成本上升和营销活动增加驱动 [8] - 长期债务资本比达0.76 远超行业0.28水平 限制财务灵活性 [9] - 现金储备从2024年12月的193亿元骤降至2025年3月的81亿元 加剧融资担忧 [9] 产品线与品牌表现 - 新品牌ONVO首款车型L60交付表现未达预期 车辆毛利率关键驱动因素预计三季度才显现 [7] - 旗舰车型ET9上市四个月后在中国市场销量超越宝马7系和奥迪A8 [10] - 新推出的ES6预计毛利率约20% EC6略高 ET5系列也将推动整体毛利率提升 [12][13] 交付量与盈利前景 - 二季度交付指引7.2-7.5万辆 同比增长25.5%-30.7% [11] - 车辆毛利率从2024年一季度的9.2%提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10.2% 主要受益单位材料成本下降 [11] - 公司目标2025年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 [5][13] 战略发展潜力 - 产品矩阵持续扩充 现有12款车型覆盖多个细分市场 [10] - 5月底集中交付新ES6/EC6/ET5等车型 高毛利车型占比提升将改善盈利结构 [12] - 供应链成本优化和零部件降价推动毛利率进入上升通道 [11][12]
突发!蔚来江淮合资公司拟注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7 14:38
蔚来与江淮合资公司注销 - 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新增注销备案公告 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 公告期为2025年6月10日至7月24日 [1] - 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3月 注册资本5 1亿元人民币 由蔚来控股有限公司和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1] - 经营范围包括道路机动车辆生产 生产线管理服务 供应链管理服务等 [1] 蔚来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67 5亿元 同比扩大30 2% 环比下降5 1% [7] - 一季度总营收120 35亿元 同比增长21 5% 环比下降38 9% [7] - 车辆销售9 939 3亿元 同比下降43 1% 环比增长18 6% [8] - 车辆毛利率10 2% 同比下降290个基点 环比上升100个基点 [8] - 累计亏损已破1000亿元 [3] 研发投入与战略调整 - 2024年研发投入达130 37亿元 在"蔚小理"三家中领先 [6] - 累计研发投入达到600亿元 [4] - 2025年3月开启全公司范围的降本增效 围绕"基本经营单元"进行组织改革 [8] 产品与市场策略 - 2025年第二季度进入密集产品发布周期 [9] - 蔚来品牌主力车型ET5 ET5T ES6 EC6陆续进行产品改款 [10] - 乐道品牌L90起售价将低于30万元 展车将于7月10日全面到店并开启预售 [11] - 乐道L90将于三季度上市 L80将于四季度上市交付 [14] 经营目标与展望 - 公司提出2025年第四季度盈利目标 [11] - 随着销量增加 毛利率提升及费用控制 管理层对实现盈利目标有信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