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犀X1

搜索文档
蓝思科技(300433.SZ):与智元机器人联合交付灵犀X1,承接其全系列多款人形机器人业务
格隆汇· 2025-07-21 15:21
北美大客户合作 - 公司与北美大客户从初代产品开始已有多年合作历史,作为核心供应商通过联合研发持续提升创新能力成为行业技术标杆 [1] - 通过与北美大客户的生态协同显著增强抗周期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1] - 近几年来自北美大客户的收入占比下降,新客户、新项目、新产品占比持续上升 [1] Rokid合作 - 公司与Rokid在设计、研发、制造到股权多层面合作,提供从外观件到整机组装全链条一站式服务 [1] - 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保障及时交付终端用户,较高单品总价值量为公司贡献业绩增量 [1] 机器人业务布局 - 公司与智元机器人联合交付灵犀X1,承接其全系列多款人形机器人业务 [1] - 近期与智元机器人合资成立湖南智启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并完成对浙江智鼎机器人的战略投资 [1] - 为多家人形机器人公司提供头部模组、关节模组、灵巧手、躯干壳体等结构件及整机组装服务 [1] - 在北美机器人头部客户已确定相关模组和结构件份额,其他模组和结构件在送样过程中 [1] - 目标打造高度垂直整合的中国最大具身智能硬件核心制造平台 [1]
智元机器人获正大集团注资,探索零售、康养服务等场景应用
南方都市报· 2025-07-15 23:19
融资与战略合作 - 智元机器人获得正大集团旗下正大机器人的战略投资,具体金额未披露,标志着公司开启国产机器人全球化布局新阶段 [1] - 正大集团是全球布局的跨国企业,2024年在华总营业额达2080亿元,此次投资或着眼于双方未来在零售等业务场景的合作 [2] - 正大集团零售板块销售额约580亿美元,覆盖多个品牌,全球门店数量接近10万家,可能与智元机器人在零售场景展开合作 [2] - 智元机器人自2023年成立至今已完成9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京东、腾讯等互联网大厂及明星创投资本 [7] - 2024年3月智元机器人新增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卧龙电驱等为股东,5月完成新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京东及上海具身智能基金 [8] 业务与技术 - 智元机器人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产品覆盖交互服务、工业智造、商业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多种商用场景,预计2025年出货量将达数千台 [2] - 灵犀业务线主要做半尺寸人形机器人,灵犀X2采用智元自研的硅光动语多模态大模型,可根据环境状态、视觉、语音等信息与人灵动对话,或适用于零售场景 [3] - 公司已实现机器人全栈布局,包括通用机器人本体和硬件技术、AI算法与全栈软件 [7] - 通过投资与生态合作,智元已实现机器人上、中、下游产业链全方位布局,自己造机器人的同时,也和上市公司联合造机器人 [8] 行业动态与竞争 - 银河通用的智慧零售解决方案已实现产品落地,与美团合作打造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慧药房解决方案 [5] - 银河通用发布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慧零售解决方案,轮式双臂机器人Galbot可在50平方米无人店铺内执行全流程自动化,单个新门店部署仅需1天 [6] - 目前北京已有近十家店实现部署和常态化运营,预计年底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将运营超过100家店 [6] 资本运作与扩张 - 智元机器人2024年加大对外投资进度,3月投资希尔机器人,4月投资灵猴机器人,5月投资千觉机器人,2月投资安努智能 [8] - 2023年智元还投资了灵初智能、富兴电机、数字华夏等公司,涉及机器人技能集训练、机电设备制造、AGI机器人规模商用等领域 [9] - 2024年7月8日上纬新材发布公告,智元机器人相关企业将通过股权收购与增持方式至少收购其63.62%股份,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 [9]
“智元机器人”惊爆借壳上市!63%股权易主+大股东换人,十倍狂飙!
新浪财经· 2025-07-11 13:25
智元机器人技术布局 - 构建领先的机器人"本体+AI"全栈技术 具备核心零部件自研及整机集成制造能力 [1] - 拥有远征 精灵 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 覆盖交互服务 工业智造 商业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商用场景 [1] - 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数千台 近期接连获得融资 [1] 人形机器人市场趋势 - 未来五年难以复制电动汽车爆发式增长 但工业场景商业化已取得突破 [3] -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政策推动具身智能赛道爆发式增长 [5] - 预计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 [5] 智元机器人战略定位 - 远征A2专攻工厂作业场景 灵犀X2切入展厅服务 精灵系列专注物理世界数据采集 [3] - 通过服务与工业双领域布局构筑竞争壁垒 [3] - 在教育 养老 工业等场景差异化布局 有望抢占产业革命先机 [5] 产业链合作情况 - 宁波华翔参与结构件设计与总装测试 具备精密制造能力 [7] - 蓝思科技代工灵犀X1系列 批量交付关节模组等核心部件 [7] - 均普智能参与本体代工和战略合作 推动智能制造场景落地 [7] 资本运作动态 - 拟收购某公司63%股权 成为首个人形机器人借壳上市独角兽 [8] - 大股东易主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由智元团队接手 [8] - 腾讯 京东通过合资 投资 合作绑定上下游 [9] - 估值150亿 注入壳市值仅30亿 预期差显著 [9]
智元疑似借壳上市 它为什么着急?
第一财经· 2025-07-10 09:16
智元机器人战略布局 - 公司否认借壳上市但通过持股平台以21亿元收购上纬新材63.62%-66.99%股份实现控股[3] - 此前已投资近10家行业上下游初创企业包括数字华夏、富兴机电等但上纬新材是唯一控股的上市公司[3] - 根据重组管理办法若未来注入资产并满足净利润等条件仍可能构成借壳上市[4] - 公司声称暂无12个月内改变主营业务或重大资产重组计划但保留独立IPO和资产注入两种上市路径选择[5] 行业融资与竞争格局 - 人形机器人领域2025年春晚破圈后上半年融资规模首超百亿元已超2024年全年总和[7] - 2023年至今AIGC领域累计投资313起年均215.6亿元而人形机器人仅190起年均75亿元为大模型领域1/3[7] - 智元与宇树估值均为150亿元但融资规模不及AIGC公司如智谱单家融资达160亿元[10] - 宇树已筹备科创板IPO可能成为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而资本市场已将上纬新材视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交易[6] 公司技术路线与产品矩阵 - 采用软硬一体化开发模式同时投入硬件和软件研发成本预计比专注硬件的宇树高出一倍[11] - 设立三大产品线:远征系列(ToB)、灵犀系列(ToC)、Genie系列(数据采集)分别由上海深圳北京团队负责[17] - 内部设立多个实验室包括X-Lab(彭志辉)、EI-Lab(董豪)、具身智能研究院(姚卯青)等并行推进不同技术路线[14][16] - 2024年量产1000台机器人远低于宇树同期1500台人形机器人加2.37万台机器狗的交付量[19] 商业模式与生态建设 - 2024年发布会推出5款机器人并启动开源战略在硬件软件数据集部分开源[20] - 与软通动力、卧龙电驱等成立合资公司持股5%-20%试图构建行业基础设施[20] - 商业策略受华为影响明显强调全栈技术研发和生态构建创始人团队多来自华为[21] - 通过投资并购和合资方式快速进入产业链上下游目前覆盖toB和toC双市场[3][20] 行业挑战与发展阶段 - 人形机器人领域尚未出现类似特斯拉智驾的端到端突破时刻行业仍处技术探索期[22] - 公司年运营成本估计达20亿元现有融资难以长期支撑急需通过上市缓解资金压力[12] - 行业技术路径和商业模式仍具不确定性需要持续大量资金投入但融资难度高于大模型领域[7][11] - 当前产品主要销往科研机构和个人爱好者尚未实现工厂场景规模化替代[19]
近30家具身公司业务和产品一览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6-20 11:07
具身智能领域公司盘点 人形机器人领域 - 智元机器人专注人形机器人研发 代表产品包括远征A1 A2双足人形机器人 支持复杂地形行走和精细操作 如拧螺丝 插拔插座 [2] - 傅利叶智能推出GR-1 GR-2通用人形机器人 同时开发上肢康复机器人 采用3D空间训练模式用于中风患者康复 [6] - 松延动力研发通用人工智能本体 创新产品包括运动健将N2和通用人形Dora [10] - 开普勒机器人定位通用人形机器人 产品先行者系列K1 K2应用于智能制造 仓储物流 科研教育等领域 [25] 四足机器人领域 - 宇树机器人是全球四足机器人领导者 代表产品Go1 Go2系列消费级四足机器人搭载超感知AI系统 支持人脸识别跟随 [3][5] - 云深处科技聚焦特种四足机器人 绝影X20 x30具备防爆设计和IP66防护等级 可爬40°斜坡 用于变电站巡检 [7] - PNDbotics推出四足机械狗U1 [24] 核心技术创新 - 宇树机器人自研M107电机扭矩密度达30Nm/kg 运动控制方案成本低于波士顿动力同类产品80% [5] - 云深处科技J系列关节最大扭矩重量比达56 48Nm/kg J60-10 [7] - 星动纪元开发全直驱仿人五指灵巧手星动XHAND1 [19] - 智平方推出具身大模型AI2R Brain [20] 行业应用场景 - 宇树机器人与比亚迪 宁德时代合作落地工业场景 [2] - 云深处科技产品被国家电网 南方电网批量采购 2023年巡检里程超10万公里 [7] - 自变量机器人S6六轴协作机械臂重复定位精度达±0 02mm 适用于半导体晶圆搬运 汽车电子拧紧等精密装配场景 [12] - 乐聚机器人Aelos开源人形机器人覆盖K12至高校编程教学 合作世界机器人大赛WRC [14] 新兴技术方向 - 西湖大学孵化企业西湖机器人主攻强化学习与大模型深度融合的通用智能创新路径 [18] - 银河通用研发可泛化操作的具身大模型机器人GALBOT G1 能灵活应对复杂场景 [31] - 穹彻智能开发"以力为中心"的具身智能大模型Noematrix Brain和AnySkill [30] - 维他动力构建视觉语言模型ViLa和部件约束模型CoPa的具身大模型体系 [32]
中国机器人30强出炉!2025年国产智能机器人企业竞争力报告
机器人圈· 2025-06-09 18:47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实体经济,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智能机器人成为构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1] - 模块化人形机器人逐步满足差异化场景需求,机器狗将率先普及,专用型机器人龙头企业开始出现[2][4] - 工业制造、消费电子、电商物流是智能机器人应用的头部行业,国产灵巧手全球市场优势进一步增强[4] - 复杂环境感知依赖多维度传感器,空间行为和AI语言大模型分别主导智能机器人的"右脑"和"左脑"[4] - 仿真训练、合成数据、多元训练场大幅降低训练成本,产业链分工协同和开源开放成为潮流[4] 区域分布格局 - 30家领军企业集中在长三角(12家)、大湾区(9家)、京津冀(8家)、成渝(1家),反映区域经济差异[2] - 长三角企业占比达40%,大湾区占30%,京津冀占27%,成渝占3%[2] 头部企业竞争力 - 智元机器人自研全栈软硬件技术,建成全球最大具身数据工厂,日产数万条真机数据,开源数据集HuggingFace全球受欢迎[3][7] - 灵心巧手Linker Hand灵巧手全球市占率80%,月销量超千台,客户包括斯坦福、剑桥等顶尖高校及富士康、比亚迪[3][7] - 宇树科技四足机器人全球销量占比69.75%,工业巡检订单同比增长220%,人形机器人2025年销量预计增长5倍[3][7] - 傅利叶智能医疗康复机器人进入40国2000家机构,优必选人形机器人专利数全球第一,覆盖汽车工厂及K12教育[5][7] - 小米CyberOne迭代至第4代,自研算法在北京亦庄工厂试点,七腾防爆机器人市占率超90%[5][7][9] 技术创新突破 - 干寻智能Spirit模型突破柔性物体长程操作难题,能完成冲泡咖啡等复杂任务,已授权多家厂商[8] - 开普勒人形机器人推力峰值达8200N,为普通电机3-5倍,3万美元定价成特斯拉Optimus平替款[8] - 帕西尼六维触觉传感器实现0.01N精细力识别,坤维六维力传感器国产市占率超80%[9][10] - 本末科技直驱电机累计交付150万台,去除减速器降低成本,产品出口50余国[10] 应用场景落地 - 石米处绝影系列覆盖26省100家机构,工业四足机器人市占率30%,特种场景达50%[9] - 鹏行智能人形机器人采用XNGP智驾算法,2026年目标产能5万台,聚焦汽车制造和3C电子[9] - 有鹿机器人AL130商用巡扫机覆盖29省,2025年3月单月订单破6亿元,客户复购率超80%[10] - 乐聚夸父机器人搭载华为盘古大模型,2025Q1交付250台,完成工厂扫码包装等任务[9]
机器人圈大消息!刘强东投了稚晖君
证券时报网· 2025-05-29 19:05
公司融资动态 - 智元机器人新增两位投资人: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具身智创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 - 京东科技为京东云计算全资子公司,上海具身智创基金目标规模10亿元人民币,首关5.6亿元人民币[2] - 上海具身智创基金由上海国资母基金、浦东创投、张江集团共同出资,聚焦具身智能产业链[2] - 公司股东阵容豪华,包括腾讯、高瓴、比亚迪、软通动力、红杉、上汽等一线机构和企业[2] 公司背景与团队 -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2月,同年跻身"独角兽"行列[3] - 公司致力于AI+机器人融合创新,打造通用具身机器人产品及生态[3] - 联合创始团队包括华为原副总裁邓泰华和知名科技UP主稚晖君(彭志辉)[3] - 彭志辉为华为"天才少年计划"成员,B站粉丝超280万,科技圈KOL[4] 技术与产品进展 - 公司构建"本体+AI"全栈技术,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3] - 2025年1月实现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量产下线,刷新行业纪录[3] - 成立半年发布首款产品远征A1,2024年1月制造工厂落地上海[5] - 2024年8月发布远征A2及灵犀X1系列产品,9月自建3000+平数采工厂[5] 行业合作与拓展 - 2024年2月与富临精工等企业合资设立人形机器人项目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5] - 合作方整合资源开发人形机器人市场应用,聚焦精密机械零部件、电关节等关键组件[5]
被传要IPO后,「智元机器人」又悄悄完成新一轮融资!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5-25 01:18
核心观点 - 智元机器人作为国内估值最高的人形机器人创企之一,近期因招聘证券事务主管和法务总监引发IPO猜测,但官方迅速辟谣称仅为储备岗 [1] - 公司近期完成由京东领投的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达150亿元,成为继优必选后最可能上市的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 [3][4] - 公司已构建远征、Genie、灵犀三大产品线,发布五款商用机器人并开启量产计划,2025年预计出货量达数千台 [8][9][10][12] - 技术层面实现从机器人本体到具身大模型的全栈布局,并引入顶尖人才如伯克利AI实验室博士后罗剑岚担任首席科学家 [13][14] 融资与资本动态 - 2025年5月24日完成B+轮融资,新增股东京东集团和孚腾资本,此前腾讯在4月增持股份至2.6975% [3][4] - B轮融资于2025年3月24日完成,腾讯领投,投后估值150亿元,投资方包括龙旗科技、华发集团等 [4][6] - 累计完成10轮融资,早期投资方包括高瓴创投、比亚迪、红杉资本等,A+++++轮融资金额超6亿元 [6] 产品与技术进展 - 产品矩阵:发布远征A2系列(交互服务/柔性智造/重载特种机器人)、灵犀X1系列(全栈开源/专业数采机器人)及新一代灵犀X2(分三个版本,售价10-40万元) [8][9][10][12] - 量产计划:2024年12月启动量产,2025年1月第1000台机器人下线,灵犀X2预计2025年下半年量产,目标次年出货量达大几千台 [12][14] - 技术突破:发布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GO-1(ViLLA架构),与Physical Intelligence合作强化算法,并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机构联合研发多模态大模型 [13] 行业竞争与商业化 - 国内人形机器人赛道仍处商业化初期,优必选已上市,宇树科技等企业亦被传IPO但未获证实 [2] - 科技大厂加速布局:京东自建具身智能团队,华为投资千寻智能,美团投资自变量机器,腾讯通过投资智元机器人入局 [7] - 商业化挑战:公司产品尚未公开线下实操演示,量产机型主要用于数据采集,实际应用效果待验证 [15] 创始人团队与战略 - 创始团队包括华为前副总裁邓泰华、"稚晖君"彭志辉等,具备深厚技术背景 [7] - 采用软硬一体全栈路线,首席科学家罗剑岚强调"全栈自研是唯一出路",类比大疆成功模式 [14]
「智元机器人」“稚晖君”彭志辉:机器人不玩“后空翻”,选择实用主义优先路线!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5-07 13:09
核心观点 - 智元机器人坚持实用主义优先路线,注重机器人的连续操作能力(如行走、抓取、搬运等)而非炫技动作(如后空翻)[2] - 人形机器人最终可用需满足四个可达:移动可达、操作可达、语义可达、价值和智慧可达[2] - 行业存在"运动优先"的发展乱象,部分企业依赖预设编程或遥控器完成炫技动作,实际无法执行有意义的工作[4][6] - 具身智能赛道过热是双刃剑,"泡沫"可能加速有价值技术的验证,但需警惕机会主义者[7] - 软硬一体的全栈自研路线是人形机器人公司的唯一出路[10][20] 公司技术布局 - 核心技术覆盖机器人本体、小脑到大脑的全栈自研能力[8] - 2025年3月发布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GO-1,采用ViLLA架构[9] - 2025年4月引入伯克利BAIR博士后罗剑岚任首席科学家,并与Physical Intelligence达成技术合作[9] - 合作方包括均普智能、科大讯飞、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聚焦多模态大模型和操作系统研发[9] 产品矩阵 - 2024年8月发布"远征"与"灵犀"两大系列五款商用机器人,覆盖交互服务、柔性智造、重载特种等场景[12] - 2025年3月推出全能探索机器人灵犀X2,融合运动、交互及作业能力[13] - 设立上海(远征)、北京(Genie)、深圳(灵犀)三大产品线[13] 商业化进展 - 2024年12月启动通用机器人量产,2025年1月第1000台下线(731套双足人形+269套轮式)[15] - 当前产品主要用于数据采集,尚未公开线下实操演示或交付数据[15] - 获国地共建创新中心数据采集机器人订单[15] 融资与估值 - 成立至今完成九轮融资,投后估值达150亿元[10] - B轮融资由腾讯领投,其他资方包括龙旗科技、TCL资本等[11] - 腾讯持股比例从2.06%增至2.6975%(2025年4月工商变更)[11] 行业现状 - 部分企业通过遥控或预设编程实现跳舞、马拉松等表演性功能,与生产力需求脱节[6] - 资本和政策助推下赛道出现"揠苗助长"现象,存在机会主义者[6] - 技术卡点涉及算力、算法、数据、硬件、工程化等多维度[16]
估值150亿后,腾讯继续加码「智元机器人」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4-22 15:32
公司融资动态 - 腾讯集团旗下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对智元机器人的持股比例由约2.06%增加至2.6975% [2] - 公司完成B轮融资,由腾讯领投,投后估值达150亿元,成为国内首家开启B轮融资的人形机器人创企 [4][5] - 公司法人变更为华为原副总裁邓泰华,标志着公司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5] 融资历史 - 天使轮融资由高瓴创投、奇绩创坛参与,金额未披露(媒体报道近亿元) [6] - A轮融资由高瓴创投领投,金额未披露(媒体报道数十亿元) [6] - A+轮融资由BV百度风投、司南园科基金、经纬创投参与 [6] - A++轮融资由比亚迪领投 [6] - A++++轮融资超6亿元,由蓝驰创投领投 [6] - B轮融资由腾讯领投,投后估值150亿元 [6] 产品与技术 - 公司发布"远征"与"灵犀"两大系列共五款商用人形机器人,涵盖交互服务、柔性智造、重载特种等场景 [9] - 最新研发的灵犀X2具备完善的运动、交互及作业能力,展示AI与人形机器人技术的融合 [10] - 发布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GO-1,采用ViLLA架构,开创国内自研基础大模型先河 [12] 商业化进展 - 2024年12月宣布开启通用机器人商用量产,2025年1月量产第1000台机器人 [13] - 量产产品中双足人形机器人占比73.1%,轮式通用机器人占比26.9% [13] - 公司与Physical Intelligence合作,并联合多家商业伙伴及科研机构推动技术落地 [16] 行业趋势 - 谷歌、OpenAI、Meta等国外科技大厂已入局人形机器人制造,国内华为、蚂蚁、京东等跟进 [6] - 具身智能机器人是AI+机器人+自动驾驶的系统性工程,远期或成为AGI物理载体 [14] 团队与人才 - 公司挖来伯克利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博士后罗剑岚担任首席科学家 [16] - 创始团队包括彭志辉、上海交大教授宋海涛和闫维新 [8]